-
题名一种空间变化PSF图像分块复原的拼接方法
被引量:25
- 1
-
-
作者
陶小平
冯华君
雷华
李奇
徐之海
-
机构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8-653,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06AA12Z107)资助
-
文摘
介绍了一种退化函数随空间变化图像的分块复原和拼接方法,首先以等晕区为依据对退化函数随空间变化的图像进行分块并向外延伸一定区域,然后使用Lucy-Richard算法对每一个图像块进行图像复原,在去除各复原图像块包含明显振铃波纹的部分边缘区域之后,将相邻图像块剩余的重叠区像素以其到等晕区边界的距离构成的加权系数进行叠加,拼接得到完整的图像。该方法能够消除退化函数随空间变化的图像分块复原处理时产生的振铃波纹,在诸如卫星遥感、飞机航拍图像复原,医学图像处理等众多领域均可广泛应用。
-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空间变化PSF
图像分块复原
等晕区
渐变拼接
-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space-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
sectioned method for image restoration
isoplanatic region
gradual splicing
-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大气湍流对天文望远镜光电导行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柳光乾
杨磊
邓林华
李银柱
刘忠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03041
11103077)资助课题
-
文摘
讨论了由大气湍流造成的望远镜导行误差,这一误差将给望远镜光电导行的精度带来较大影响。其中使用单点源目标的导行精度受限于大气相干长度和大气相干时间,而多点源目标及面源的导行精度还与湍流随高度的变化有关。通过分析和仿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现代天文观测必须考虑大气湍流对光电导行精度的影响。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湍流大气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光电导行的反馈控制频率。当导行信标为多星或面源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层大气湍流带来的光电导行误差,从而可以适度减少光电导行曝光时间,提高其反馈控制频率。
-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天文望远镜
跟踪精度
大气相干长度
等晕区
数值模拟
-
Keywords
atmospheric optics
astronomical telescope
tracking accuracy
atmospheric coherent length
isoplanatic area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427.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多层湍流大气相位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付玉
金振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
出处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0年第1期47-5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8636)资助
-
文摘
高分辨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湍流大气的影响,重建目标的接近望远镜衍射极限的图像。但是当目标的视场角比较大时,大气—望远镜综合系统不再是线性空不变的,给图像重建带来新的困难,它是大气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大气相位屏的模拟应该满足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可以模拟等晕区效应的多层大气相位屏的数值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等晕区对高分辨统计重建方法的影响的研究中。利用该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5″和8″的双星的斑点图,用斑点干涉术对模拟的双星进行了重建,并与实测的双星的斑点干涉术重建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所产生的等晕区效应与实际的等晕区效应相似。
-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湍流大气
等晕区
数值模拟
-
Keywords
Atmospheric optics
Turbulent atmosphere
Isoplanatic patch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427.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