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冈石窟第11窟中心塔柱病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琛 李彤 +4 位作者 左逢源 廉慧斌 李美 杨娜 冯小波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4期18-21,共4页
云冈石窟地处中国煤都大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环境及人为影响,窟体各部分存在各种病害。文章着重对第11窟中心塔柱进行病害调查分析,发现第11窟中心塔柱存在裂隙和危岩崩塌、水害、风化、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5类主要病害,作者... 云冈石窟地处中国煤都大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环境及人为影响,窟体各部分存在各种病害。文章着重对第11窟中心塔柱进行病害调查分析,发现第11窟中心塔柱存在裂隙和危岩崩塌、水害、风化、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5类主要病害,作者对各类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后期的保护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 11 中心塔柱 病害调查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从云冈第11窟乐伎图像看北魏平城时期佛教音声伎乐供养
2
作者 吴巧云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云冈第11窟建于北魏平城时期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太和改制年间,作为皇家与民间合力开凿的洞窟,第11窟是云冈石窟留存造像题记最多的洞窟,真实记载了北魏平城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导向。在第11窟民间造像龛中留存的84身乐伎,应是北魏社会从宫... 云冈第11窟建于北魏平城时期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太和改制年间,作为皇家与民间合力开凿的洞窟,第11窟是云冈石窟留存造像题记最多的洞窟,真实记载了北魏平城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导向。在第11窟民间造像龛中留存的84身乐伎,应是北魏社会从宫廷贵族到民间信众都熟悉与盛行的佛教音声伎乐形态,本文旨在探寻在尊儒崇佛的北魏社会,拓跋鲜卑政权所崇尚的佛教音声伎乐在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平城时期具有怎样独特的音乐形态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11 乐伎图像 北魏平城时期 佛教音声伎乐
原文传递
云冈石窟第11-13窟图像构成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友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8,共12页
云冈石窟第11—13窟是开凿于云冈第二期(约470—495)的一组洞窟,其内部造像可区分为一体设计与非一体设计两种。第12窟整体出于一体设计,其主室中轴线及前室东西壁设置"释迦多宝佛+释迦佛+弥勒(菩萨、佛)"之图像组合,与第二... 云冈石窟第11—13窟是开凿于云冈第二期(约470—495)的一组洞窟,其内部造像可区分为一体设计与非一体设计两种。第12窟整体出于一体设计,其主室中轴线及前室东西壁设置"释迦多宝佛+释迦佛+弥勒(菩萨、佛)"之图像组合,与第二期前段第7—10窟图像思想一脉相承。第13窟大致存在整体规划,并以北壁主尊交脚弥勒菩萨为中心,表述弥勒上生信仰。该窟两侧壁中层龛像及第11窟造像并非开窟时一体设计。通过分析其中部分佛龛的组合情况可知,当时通过信仰大乘佛法而往生兜率天并最终成佛的思想,在一般信众中亦普遍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11—13 图像构成 法华经 弥勒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