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3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频率磁化率与古气候冷暖变换 被引量:179
1
作者 刘秀铭 刘东生 +1 位作者 F.Heller 许同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文详细研究和对比了几个区域的黄土剖面,证明中国黄土地层发育的一致性;根据第5阶段以来黄土磁化率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特征的比较,证明中国黄土地层的连续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致性。黄土地层的古气候信息强度与分辨率成反比,是全球... 本文详细研究和对比了几个区域的黄土剖面,证明中国黄土地层发育的一致性;根据第5阶段以来黄土磁化率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特征的比较,证明中国黄土地层的连续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致性。黄土地层的古气候信息强度与分辨率成反比,是全球信号和区域信号的叠加。黄土高原各地厚度或沉积速率的差别主要是1.7 Ma以来形成的。黄土地层频率磁化率数值随黄土和古土壤层的出现,分别呈波谷和波峰对应,说明在温湿条件下有许多细小(<0.03 μm)的铁磁性矿物形成,它可能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这些磁颗粒的含量反映古气候温湿程度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黄土频率磁化率对古气候的突变或渐变研究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频率 磁化率 古气候 第四纪
下载PDF
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 被引量:98
2
作者 刘嘉麒 倪云燕 储国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包括万年尺度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千年尺度的Heinrich事件,Dansgaard-Oeschger旋回和新仙女木事件及百年尺度的小冰期。简述了这些事件特征和时限以及产生的背景。...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包括万年尺度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千年尺度的Heinrich事件,Dansgaard-Oeschger旋回和新仙女木事件及百年尺度的小冰期。简述了这些事件特征和时限以及产生的背景。指出这些事件大部分首先发现于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且集中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带。湖泊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突变事件及古季风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 古季风 小冰期 冰川 古气候 湖泊沉积物
下载PDF
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 被引量:121
3
作者 刘东生 施雅风 +13 位作者 王汝建 赵泉鸿 翦如湣 成鑫荣 汪品先 王苏民 袁宝印 吴新智 邱占祥 徐钦琦 黄万波 黄慰文 安芷生 鹿化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28,共21页
随着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引入和地层学多元划分理论的提出,除了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又开拓了地貌地层、磁性地层、土壤地层、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旋回地层等新的分支。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需要,促使我们去探索第四... 随着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引入和地层学多元划分理论的提出,除了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又开拓了地貌地层、磁性地层、土壤地层、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旋回地层等新的分支。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需要,促使我们去探索第四纪地层,特别是陆相地层新的划分方案。本文作者在各自对不同的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中,都或多或少参照深海氧同位素阶段进行过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尝试,自然就产生了以氧同位素阶段为参照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设想。我们“抛砖引玉”,提出了中国第四纪MIS地层表,只求“有”,尚不能求“准”,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推进我国第四纪地层的研究,对第四纪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地层 同位素地层 地层表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第四纪盐湖沉积与古气候 被引量:129
4
作者 郑绵平 赵元艺 刘俊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7-307,共11页
笔者通过国内第四纪盐湖沉积的长期实地考察以及盐湖长期科学观察站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大量盐湖沉积实验研究资料,以比较盐湖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将盐湖沉积划分为冷相、暖相和广温相,揭示现代全球盐湖水化学类型分带与气候分... 笔者通过国内第四纪盐湖沉积的长期实地考察以及盐湖长期科学观察站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大量盐湖沉积实验研究资料,以比较盐湖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将盐湖沉积划分为冷相、暖相和广温相,揭示现代全球盐湖水化学类型分带与气候分区的一致性;指出我国第四纪存在6次干旱(成盐)扩张期;识别出中国第四纪干旱中心19个明显的强冷偏湿-冷干事件及8个明显的暖偏湿-暖干事件,并推算其古气温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沉积 干旱 气候事件 古气候 第四纪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1
5
作者 赵其国 杨浩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本文简述了我国南方红土的形成时期,讨论了安徽省宣城剖面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对此剖面进行了ESR年代学的研究,建立了此剖面的时间坐标。作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地层学、磁化率、全氧化铁含量及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和碳同位素测定等... 本文简述了我国南方红土的形成时期,讨论了安徽省宣城剖面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对此剖面进行了ESR年代学的研究,建立了此剖面的时间坐标。作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地层学、磁化率、全氧化铁含量及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和碳同位素测定等手段,将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红土(古土壤)划分为8个沉积旋回,代表了8个大的气候旋回,并与我国北方黄土—古土壤系列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土壤 全球变化 气候变化 第四纪 环境变化
下载PDF
论中国盐湖 被引量:110
6
作者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并有悠久的盐湖开发历史。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笔者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和13个盐湖亚区。已知的4种盐湖水化学类型在中国均已找到。这些盐湖水化学类型以柴达木-塔里木东部干旱... 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并有悠久的盐湖开发历史。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笔者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和13个盐湖亚区。已知的4种盐湖水化学类型在中国均已找到。这些盐湖水化学类型以柴达木-塔里木东部干旱(极干旱)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自第四纪以来,中国盐湖带反映出有6次以上干旱扩张期,该发现对于阐明中国乃至东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演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盐湖 水化学类型 干旱扩张期 第四纪 古气候 时空分布 卤水 成盐期
下载PDF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96
7
作者 施雅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7-208,共12页
文章给出了冰冻圈的含义与组成,新生代42Ma前南极冰盖出现至中更新世,是地球上冰冻圈发展的漫长过程青藏高原在早更新世只在个别高峰有冰川作用,直到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高原面抬升至3500m... 文章给出了冰冻圈的含义与组成,新生代42Ma前南极冰盖出现至中更新世,是地球上冰冻圈发展的漫长过程青藏高原在早更新世只在个别高峰有冰川作用,直到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高原面抬升至3500m左右高度的降温作用和同时期地球接受日射的轨道转型(由41万年周期的轨道倾斜率过渡为10万年周期的轨道偏心率控制)及相伴的降温作用相耦合,形成了测年数据在06~08MaBP间的倒数第三次冰期或最大冰期冰川规模最大时相当于MIS16阶段,冰川面积在5×105km2以上,其时冰川平衡线处夏季气温1~2℃,高于现代冰川,降水量在中东部4个山区为现代的18~32倍,在干旱的西昆仑山仅较现代多30%高原西部有大规模的多年冻土发育,除夏季外,高原存在厚度不等的稳定积雪反射率大幅度提高与积雪融化耗热,导致高原从以前的热源作用转变成多数月份起冷源作用,使地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加强高原外吹的冬季风,减弱了夏季的西南季风降水但高原中东部受稳定的南支西风急流与夏季热低压影响,降水仍然较丰富,形成湿冷气候,这对高原本身和四周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位于倒数第三次冰期与倒数第二次冰期间的间冰期可以MIS13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圈 最大冰期 青藏高原 第四纪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8
作者 顾兆炎 韩家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55,共15页
在研究第四纪时期发生的古环境变化的过程中 ,对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正确理解一些十分重要的替代性气候指标环境意义的基础。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侯德封先生生前竭力倡导下 ,我国第四纪沉积 ,特别是黄土... 在研究第四纪时期发生的古环境变化的过程中 ,对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正确理解一些十分重要的替代性气候指标环境意义的基础。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侯德封先生生前竭力倡导下 ,我国第四纪沉积 ,特别是黄土的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本文试图对我国这一领域发展的现状作一系统的综述 ,特别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以其推动我国第四纪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 ,并表示对侯老的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元素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9
作者 赵泉鸿 汪品先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1-501,共21页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在近5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从1994年的中德合作太阳号SO-95航次到1999年的ODP184航次,南海已经成为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地层学方面,南沙海区首次建起中国海第一个更新世深海地层...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在近5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从1994年的中德合作太阳号SO-95航次到1999年的ODP184航次,南海已经成为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地层学方面,南沙海区首次建起中国海第一个更新世深海地层序列,使用了包括4类微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和碳酸盐地层学的依据;至于最近4万年来的记录,东沙附近站位的时间分辨率精度已超过20a。文章还综述了海水表层温度等古海洋学参数测定,深海沉积中古气候,特别是古季风演变记录,以及深海沉积作用和突变事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第四纪 南海 地层 深海沉积
下载PDF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被引量:84
10
作者 程绍平 邓起东 +1 位作者 闵伟 杨桂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39,共2页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比之青藏高原隆起要滞后0.113~0.25Ma,而且,平均区域造陆隆起量比之青藏高原的内部和边缘的隆起量小得多。晋陕峡谷河段发生过3期加积作用幕,指示着造陆隆起景观中的气候变化时间线。渭河盆地北缘的韩城断裂悬崖带记录着构造基准面下降,影响的河流长度仅为21~127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晋陕峡谷河段 河流阶地 第四纪 构造运动
下载PDF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REE和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85
11
作者 杨守业 韦刚健 +2 位作者 夏小平 孙敏 唐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以来堆积了200多米厚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湖相和滨浅海相组成,构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长江口地区一个320m深的PD钻孔,运用多通道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方法,开展沉积物中的REE和Nd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了上新世...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以来堆积了200多米厚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湖相和滨浅海相组成,构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长江口地区一个320m深的PD钻孔,运用多通道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方法,开展沉积物中的REE和Nd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了上新世以来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物源的变化。沉积物中REE和Nd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Ce呈弱的负异常,介于0.83~0.99之间,而Eu呈现中等亏损,在0.53~0.73之间变化。岩芯中上新统沉积物中Ce异常变化大,而Eu亏损相对第四系沉积物更显著。143Nd/144Nd比值在钻孔中变化较小,介于0.511975~0.5122367之间,平均值为0.512062。相关分析揭示粒度和化学风化对Nd同位素组成影响小。REE和Nd同位素判别图解揭示河口地区上新统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流域中、下游的近源物源区,而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虽然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上与上新统沉积物来源明显不同,主要来自更广泛的流域物源区,尤其是长江上游的风化物质被大量输运到河口三角洲地区。在第四纪构造和气候因素控制下,古长江水系具有不同的演化阶段,流域源岩经历的风化作用强度也不同,因此河流沉积物的源汇过程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沉积物 第四纪 稀土元素 同位素 物源
下载PDF
松潘—龙门山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83
12
作者 唐荣昌 文德华 +4 位作者 黄祖智 伍先国 林伟凡 陈国星 吴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4-71,共8页
本文主要根据我们近两年来对松潘—龙门山地区主要断裂带的野外调查成果,并参考前人资料,结合第四纪年代学和断层活动性与地震关系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松潘—龙门山地区几条主要活动断裂带的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这几条活动断裂... 本文主要根据我们近两年来对松潘—龙门山地区主要断裂带的野外调查成果,并参考前人资料,结合第四纪年代学和断层活动性与地震关系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松潘—龙门山地区几条主要活动断裂带的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这几条活动断裂带在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强弱与其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严格受断裂带在中、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强度、活动方式的制约,强震主要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断裂的最新活动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第四纪 活动 断裂 地震
下载PDF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 被引量:80
13
作者 杨达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54-360,共7页
历史时期的雨土及近代尘暴的研究证实,风尘堆积与冬半年强冷气流活动有关。中国东部第四纪风尘堆积(黄土和下蜀土)分布的时、空变化及其粒度的不断增粗表明,第四纪以来冬季风强度是不断增加的。季风强度的变化主要与青藏高原越来越快的... 历史时期的雨土及近代尘暴的研究证实,风尘堆积与冬半年强冷气流活动有关。中国东部第四纪风尘堆积(黄土和下蜀土)分布的时、空变化及其粒度的不断增粗表明,第四纪以来冬季风强度是不断增加的。季风强度的变化主要与青藏高原越来越快的整体隆升有关。青藏高原上升产生了高原季风,并对西风气流和蒙古冷高压发生影响,即从三方面对季风起到增强作用。另一方面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气候变冷,使中、高纬地带的海陆分布和地形对大气环流有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 堆积 季风 变迁 第四纪
下载PDF
稳定碳同位素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4
作者 王国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1-484,共14页
文章对陆相沉积物、湖沼相沉积物以及脊椎动物牙齿中的δ1 3C研究作了系统的综述 ,特别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认为黄土 -古土壤序列中有机质δ1 3C与碳酸盐δ1 3C变化趋势相反的原因是CO2 与碳酸盐交换平衡时的分馏系数在古土壤... 文章对陆相沉积物、湖沼相沉积物以及脊椎动物牙齿中的δ1 3C研究作了系统的综述 ,特别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认为黄土 -古土壤序列中有机质δ1 3C与碳酸盐δ1 3C变化趋势相反的原因是CO2 与碳酸盐交换平衡时的分馏系数在古土壤堆积时和黄土发育时不一致造成的 ;陆相沉积物的有机质δ1 3C较碳酸盐δ1 3C能更加直接地反映沉积时地表植被状况 ,陆相沉积物的碳酸盐δ1 3C在古生态中的应用还有待于对它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黄土高原末次冰期的气候不利于C4的生长。文章强调古环境、古生态研究应该从现代过程入手 ,了解现代植物δ1 3C与气候参数的关系以及现代C4植物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第四纪 古环境 陆相沉积物 湖沼相沉积物 脊椎动物牙齿 Δ^13C 分子化石
下载PDF
第四纪时期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66
15
作者 丁仲礼 余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3-74,共12页
本文作者主张:古气候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应从动力因子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人手。通过对比东亚冬季风、夏季风、印度季风及全球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和频率特征,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大致在过去0.8Ma这个时段,东亚冬、夏季风基本... 本文作者主张:古气候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应从动力因子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人手。通过对比东亚冬季风、夏季风、印度季风及全球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和频率特征,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大致在过去0.8Ma这个时段,东亚冬、夏季风基本上具同相位、同周期的互为消长演化特征;2)东南季风演化具0.1Ma的主导周期,而印度季风变化则以较短周期为主;3)东亚冬、夏季风与全球冰量变化在时间范畴上可作很好的对比,尤其是这三者均含有主导性的0.1Ma周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东亚季风演化的“全球冰量驱动模式”,并初步讨论了东亚季风变化对全球冰量变化响应的动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古季风 全球冰量 季风变化 第四纪
下载PDF
250万年以来的37个气候旋迴 被引量:71
16
作者 丁仲礼 刘东生 +2 位作者 刘秀铭 陈明扬 安芷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9期1494-1496,共3页
第四纪气候演化的重要特征为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旋迴。自70年代早期以来,四次冰期的经典模式逐渐被多重冰期的概念所替代。然而,第四纪气候到底经历了多少次冷暖旋迴,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第四纪 气候旋回 黄土 古土壤
原文传递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被引量:74
17
作者 朱照宇 王俊达 +9 位作者 黄宝林 余素华 向明菊 张国梅 梁俊平 江伟华 梁池生 王庆广 谢光国 孟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并指出红土系列也是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华南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振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准周期为0.8Ma、0.4Ma、0.1-0.08Ma和0.04-0.02Ma的环境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黄土 古土壤 全球变化 第四纪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8
作者 宋长青 孙湘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1-406,共6页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化石样品的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在黄土高原10万年尺度的孢粉记录分析已达到了小于千年的分辨率,在内蒙古调角海子钻孔的研究已达到百年分辨率。其次,为了准...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化石样品的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在黄土高原10万年尺度的孢粉记录分析已达到了小于千年的分辨率,在内蒙古调角海子钻孔的研究已达到百年分辨率。其次,为了准确解译化石孢粉的生态学意义,开展了大量表土花粉研究,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花粉-气候转换函数、气候-花粉响应面模型;系统地开展了表土花粉模拟生物群区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开展了华北平原不同地貌单元冲积物孢粉组合特征的研究。全新世古气候因子定量重建研究有所突破,内蒙古中部调角海子全新世最寒冷时段发生在8300aBP,当时气温较现在低约2.5℃。6000aBP时间片段生物群区重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第四纪孢粉手段在环境考古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学 全球变化研究 中国 地层
下载PDF
中国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被引量:75
19
作者 贾承造 何登发 +2 位作者 石昕 杨庚 张朝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2-420,共9页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的陆-陆碰撞及其持续挤压效应,导致亚洲大陆在新生代发生了广泛的构造运动,黄汲清称之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期是中国沉积盆地的主要发育与定型期,也是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与“定位”期.中国目前发现了366...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的陆-陆碰撞及其持续挤压效应,导致亚洲大陆在新生代发生了广泛的构造运动,黄汲清称之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期是中国沉积盆地的主要发育与定型期,也是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与“定位”期.中国目前发现了366个大中型油气田,其中的212个是在新近纪-第四纪成藏,其比例达68.2%.油气晚期成藏受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性质、方式与强度等的制约,主要发生在渤海低凸起区、渤海湾陆上断-拗区、大庆长垣带、西部前陆冲断带、西部构造掀斜区、塔里木克拉通古隆起、川东断褶带与柴东生物气区等8个地区,它们的油气成藏各具特色.这些地区是今后中国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其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成藏 新近 第四纪 前陆盆地 克拉通盆地 伸展盆地
原文传递
丽江-小金河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左旋逆推运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陆内活动地块横向构造的屏蔽作用 被引量:69
20
作者 向宏发 徐锡伟 +3 位作者 虢顺民 张晚霞 李洪武 于贵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通过卫、航片解释、野外活断层调查实测与年龄测试分析发现 :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的横向构造———丽江 -小金河断裂为一断面高角度倾向NW的逆左旋走滑型活动断裂。通过盆地复位和同沉积盆地的位错分析 ,确定了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 通过卫、航片解释、野外活断层调查实测与年龄测试分析发现 :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的横向构造———丽江 -小金河断裂为一断面高角度倾向NW的逆左旋走滑型活动断裂。通过盆地复位和同沉积盆地的位错分析 ,确定了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水平位错量为 7 4~ 7 6km。断裂两侧差异隆升及相应堆积物的分析表明 ,中更新世以来 ,断裂垂直位错量达 5 0 0~ 70 0m以上。由此计算得到丽江 -小金河断裂第四纪和中更新世以来的水平与垂直位错速率分别为 3 7~ 3 8mm/a和 1 0~1 5mm/a。水平位错及相关年龄测试资料表明 ,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在 2 6~4 0mm/a之间 ,中值为 3 3mm/a ;全新世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在 2 5~ 5 0mm/a之间 ,中值为3 5mm/a。第四纪各时段以来滑动速率的较好相似性表明 ,长期以来 ,该断裂的活动具相对稳定性和活动地块边界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逆推运动 陆内活动地块 横向构造 屏蔽作用 逆走滑运动 第四纪 丽江-小金河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