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以四部小提琴曲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樊祖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6,共9页
本文以四部小提琴乐曲——《阿美组曲》、《高山组曲》、《第三回旋曲》、《第三奏鸣曲》——为例,分析了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认为作者在总体上延续其原有和声风格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作了若干变化和发展。如在和弦结构... 本文以四部小提琴乐曲——《阿美组曲》、《高山组曲》、《第三回旋曲》、《第三奏鸣曲》——为例,分析了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认为作者在总体上延续其原有和声风格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作了若干变化和发展。如在和弦结构与调性的处理上更多地运用复合性思维;在和声进行上偏爱特殊的变格进行;在调性布局上更突出向远关系下属方向的延伸等。这些和声风格的变化,很可能与作者对音乐形式多样化的追求及创作的心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小提琴作品 和声技法 阿美组 高山组 第三回旋 第三奏鸣曲
原文传递
论《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学洙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7年第3期196-197,共2页
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作品是他的最后一首奏鸣曲,同时与前面奏鸣曲不同点是这首作品听不出海顿和莫扎特音乐的影响,音乐非常独立。第一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有室内乐的音乐效果,是音乐童趣风... 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作品是他的最后一首奏鸣曲,同时与前面奏鸣曲不同点是这首作品听不出海顿和莫扎特音乐的影响,音乐非常独立。第一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有室内乐的音乐效果,是音乐童趣风格,热情典雅积极向上的一首作品,技巧上音阶,琶音技术练习为基础特别是要注意大段的分解琶音和8度音阶的技术训练及踏板的正确运用也是这首作品要重视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第三奏鸣曲 音乐风格
下载PDF
今日权威碟评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晓生 《音乐爱好者》 1997年第3期36-37,共2页
索柯洛夫与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是当前俄罗斯乐坛上光焰四射的两颗钢琴明星。比普列特涅夫出道更早(普氏1978年获柴科夫斯基比赛第—名时21岁,而索氏于1966年获同样大奖时年仅16岁,正值“花季”的年龄!),索柯洛夫在某种意义上... 索柯洛夫与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是当前俄罗斯乐坛上光焰四射的两颗钢琴明星。比普列特涅夫出道更早(普氏1978年获柴科夫斯基比赛第—名时21岁,而索氏于1966年获同样大奖时年仅16岁,正值“花季”的年龄!),索柯洛夫在某种意义上更明显地继承着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统,打下伊贡诺夫、李赫特、拉赫玛尼诺夫们的印记。 索柯洛夫喜爱演奏结构浩大、气势雄浑、色彩浓重的音乐作品,例如贝多芬最艰涩的巨制《降B大调第28钢琴奏鸣曲》(作品106)、勃拉姆斯最宏大的篇章《F小调奏鸣曲》(作品第5号)、巴赫最深沉的思索《赋格的艺术》,理所当然还包括普罗科菲耶夫、斯克里亚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作品 小调 洛夫 第三奏鸣曲 肖邦 马加 练习 乐章 钢琴奏鸣曲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第一、第三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美国钢琴家威廉姆·布莱克讲学侧记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元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1992年沈阳国际音乐节期间,威廉姆·布莱克先生作为钢琴家,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独奏音乐会,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作为钢琴教授,他进行的出色的大师班讲学,同样受到师生们的热烈的赞扬。由于师生们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还不能准... 在1992年沈阳国际音乐节期间,威廉姆·布莱克先生作为钢琴家,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独奏音乐会,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作为钢琴教授,他进行的出色的大师班讲学,同样受到师生们的热烈的赞扬。由于师生们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还不能准确地把握演奏风格,故重点请布莱克教授进行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发表他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布莱克 钢琴家 第三奏鸣曲 连接部 演奏风格 自由节奏 学术交流 音乐节
下载PDF
从“哈姆莱特”说到钢琴踏板用法──杰罗姆·罗文泰尔教授讲课侧记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元绩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钢琴踏板 哈姆莱特 德彪西 罗教 李斯特 肖邦 踩踏板 钢琴作品 音乐学院 第三奏鸣曲
下载PDF
弦乐音准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武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72-75,共4页
著名小提琴家郑京和(Kyung—WhaChung),灌制了许多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她的独奏与乐队水乳交融,可以从中看出她不但是位杰出的独奏家,而且有着很深的重奏修养。她那种高度纯净的音准素养,为专业的弦乐演奏者所敬佩。可能由于她对音准的... 著名小提琴家郑京和(Kyung—WhaChung),灌制了许多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她的独奏与乐队水乳交融,可以从中看出她不但是位杰出的独奏家,而且有着很深的重奏修养。她那种高度纯净的音准素养,为专业的弦乐演奏者所敬佩。可能由于她对音准的严格要求,甚至很少见到她与钢琴合作的录音。我想也许是因为钢琴的十二平均律,与她所喜爱的纯律不很谐调之故。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她是一位音准很好、而且要求极严的小提琴家。但,在她灌制的巴赫(J.S.Bach)C大调第三奏鸣曲的唱片中,一开始柔板的第四小节,整个调子忽然跑高;在第12小节又再跑低。整个曲子这样多次上下跑调。其中以第15节低、20节再跑高最为明显(如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律定弦法 小提琴协奏 空弦 十二平均律 第三奏鸣曲 纯律音阶 弦乐 演奏者 音差 钢琴
下载PDF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晓燕 《音乐时空》 2012年第A04期66-66,65,共2页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九首奏鸣曲贯穿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整个创作生涯,反映了作曲家风格变化的基本线索。在这九首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位技巧高超的钢琴家及乐思汹涌而新颖的作曲家,技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九首奏鸣曲贯穿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整个创作生涯,反映了作曲家风格变化的基本线索。在这九首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位技巧高超的钢琴家及乐思汹涌而新颖的作曲家,技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斯克里亚宾以后的整个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里,普罗科菲耶夫是在钢琴奏鸣曲体裁中创作数量最多,贡献也最大,对世界乐坛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作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三奏鸣曲 音乐风格
下载PDF
巴罗克小提琴奏鸣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8
作者 姜筑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35-139,共5页
巴罗克小提琴奏鸣曲在教学中的运用姜筑巴罗克(Baropue【英】)是艺术史上用以概括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即文艺复兴末期到启蒙运动时期这一阶段中艺术风格的名词。“巴罗克”字源于葡萄牙文,意指美丽的贝壳、幻想、不规则... 巴罗克小提琴奏鸣曲在教学中的运用姜筑巴罗克(Baropue【英】)是艺术史上用以概括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即文艺复兴末期到启蒙运动时期这一阶段中艺术风格的名词。“巴罗克”字源于葡萄牙文,意指美丽的贝壳、幻想、不规则、任性、崇新等意义。与器乐尚未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奏鸣曲 巴罗克 小提琴 乐章 歌唱性 揉音 亨德尔 声乐 意大利美声唱法 训练学
原文传递
悼念马老
9
作者 苏夏 《人民音乐》 1988年第1期16-18,共3页
数月前,愉快地读着马老(思聪)从美国费城的来信,信中详细地列出他赴美定居后可供出版的新作目录:声乐独唱:1.《李白诗六首》,2.《唐诗八首》,3.《热碧亚之歌三首》。合唱:《阿美之歌》。小提琴与钢琴:1.《阿美组曲》(以上在台湾出版过)2... 数月前,愉快地读着马老(思聪)从美国费城的来信,信中详细地列出他赴美定居后可供出版的新作目录:声乐独唱:1.《李白诗六首》,2.《唐诗八首》,3.《热碧亚之歌三首》。合唱:《阿美之歌》。小提琴与钢琴:1.《阿美组曲》(以上在台湾出版过)2.《第三第四回旋曲》3.《第三奏鸣曲》。双小提琴:《奏鸣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小提琴 第三奏鸣曲 阿美组 内心世界 评论 台湾出版 作目录 回旋
原文传递
研读马思聪遗作《高山组曲》
10
作者 石志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高山组 马思聪 小提琴演奏家 小提琴作品 第三奏鸣曲 弓法 钢琴伴奏 少数民族 遗作 小提琴家
下载PDF
今日权威碟评——百年经典中的大提琴CD
11
作者 林应荣 《音乐爱好者》 1999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纪念DG公司诞生100周年(1898~1998),该公司在去年出了一套“百周年精选集”,自1948年起,每年选出一张作为该年度的代表作,其中有三张为大提琴演奏家的专辑:富尼埃(1959)、罗斯特罗波维奇(1960)和麦斯基(1985)。
关键词 乐章 大提琴演奏家 快板 协奏 第三奏鸣曲 小调 维瓦尔迪 贝多芬 副题 罗斯
下载PDF
琴音传友谊——记美国钢琴家约瑟夫·班诺维茨
12
作者 朱雅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0-11,共2页
充满活力、节奏鲜明而富于律动的主题,好象响亮有力的号召,从钢琴家的手指下,传送到了音乐厅的每个角落。观众被这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紧紧抓住;大厅中虽座无虚席,这时却静寂无声。台上台下,演奏家和听众,共同进入了音乐创造的忘我和... 充满活力、节奏鲜明而富于律动的主题,好象响亮有力的号召,从钢琴家的手指下,传送到了音乐厅的每个角落。观众被这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紧紧抓住;大厅中虽座无虚席,这时却静寂无声。台上台下,演奏家和听众,共同进入了音乐创造的忘我和喜悦。这是美国钢琴家的约瑟夫·班诺维茨10月15日在李斯特音乐节的独奏会上演奏勃拉姆斯的《f小调第三奏鸣曲》时的情景。对于沈阳的听众来说,约瑟夫·班诺维茨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自从1984年初第一次到沈阳音乐学院讲学演奏以来,他曾于1985年、1986年多次在沈阳举行独奏音乐会和参加协奏曲演奏。然而阔别五年后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钢琴家 演奏家 勃拉姆斯 钢琴演奏 音乐节 音乐学院 音乐会 音乐厅 第三奏鸣曲
下载PDF
21世纪我们该如何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评宁峰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13
作者 杨健 《音乐生活》 2021年第10期21-23,共3页
一整场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音乐会拉下来,还能再轻松加演一段充满哲思的巴赫无伴奏(《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1005》第三乐章广板)以及一首疯狂难度的恩斯特"魔王"大随想曲(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D328),恐怕也只有宁峰... 一整场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音乐会拉下来,还能再轻松加演一段充满哲思的巴赫无伴奏(《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1005》第三乐章广板)以及一首疯狂难度的恩斯特"魔王"大随想曲(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D328),恐怕也只有宁峰了!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他的演奏视频,就产生过一种十分微妙的感觉,似乎让我"想到奥伊斯特拉赫又忘掉奥伊斯特拉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伊斯特拉赫 帕格尼尼 小提琴独奏 随想 舒伯特 第三奏鸣曲 无伴奏 音乐会
原文传递
道之外——赵晓生教授课记(二)——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细节品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颖君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6,共9页
本文集中讨论了肖邦《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副部以后的音乐,以及第二与第三乐章的一部分。以"心曲"概括副部,以"黑暗的力量"概括展开部。第二乐章被定义为"春天的舞蹈",第三乐章的"A"段... 本文集中讨论了肖邦《B小调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副部以后的音乐,以及第二与第三乐章的一部分。以"心曲"概括副部,以"黑暗的力量"概括展开部。第二乐章被定义为"春天的舞蹈",第三乐章的"A"段则体现了肖邦精神世界的升华,以诗化语言深入揭示肖邦灵魂深处的超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B小调第三奏鸣曲 “心 “黑暗力” “春舞” “升华”
下载PDF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云龙 王勇 《音乐生活》 2021年第11期27-29,共3页
一、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简介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其作品体裁形式多样。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他一生的"传记"式写照,从青年时期到晚年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奏鸣曲已然成为贝多芬内心的独白[1]。《第三钢琴奏鸣曲... 一、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简介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其作品体裁形式多样。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他一生的"传记"式写照,从青年时期到晚年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奏鸣曲已然成为贝多芬内心的独白[1]。《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和第一、第二首同样都是献给恩师海顿的四乐章奏鸣曲,创作于1795年前后,是在贝多芬刚到维也纳求学时写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式结构 贝多芬 第二乐章 作品体裁 维也纳
原文传递
从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看他的创作及演奏风格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艺辉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5期34-36,共3页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СергейСергеевичПрокофьев)(1891—1953)是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共写了约两百四十首作品,包括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其钢琴音乐作品既有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СергейСергеевичПрокофьев)(1891—1953)是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共写了约两百四十首作品,包括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其钢琴音乐作品既有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继承的一面,也有大胆创新及确立其特有风格的一面。尤其是他的九首钢琴奏鸣曲,不仅可代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历程,也是解读其创作风格的最佳线索。第三钢琴奏鸣曲可说是普罗科菲耶夫旧作新编的代表作品,在古典形式的架构下,他融入异于常人的思考模式,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为二十世纪的人们带来崭新的观念。他擅长以钢琴来表现音乐意象,并将其特有的野性特征以打击乐般的强烈节奏表现出来,这种打击乐式的诠释,充分展现出钢琴的另一番风貌,并为后世的作曲家提供新的节奏语法及观念,因此在钢琴教学,演奏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三钢琴奏鸣曲 创作 演奏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燕如 《大舞台》 2015年第4期115-116,共2页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世界乐坛上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一生谱写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他在青年时期所创作完成的《第三钢琴奏鸣曲》。全篇采取了特点极为鲜明的"普式"作曲手法,使得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感情得以生动...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世界乐坛上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一生谱写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他在青年时期所创作完成的《第三钢琴奏鸣曲》。全篇采取了特点极为鲜明的"普式"作曲手法,使得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感情得以生动地表达,成为音乐界公认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从创作特征和演奏技法两方面对《第三钢琴奏鸣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其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演绎这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三钢琴奏鸣曲 创作特征 演奏分析
原文传递
希曼诺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节奏重音结构模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婷婷 《大舞台》 2011年第5期58-60,共3页
节拍重音是处于节拍结构中的概念,它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和静态,受到节拍结构的约束。节拍重音只有一个。节奏重音是对一个点的强调,但由于它不属于节拍结构的范畴,不受节拍结构的约束,因此它不是静态和固定的。节奏重音可能出现在节拍... 节拍重音是处于节拍结构中的概念,它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和静态,受到节拍结构的约束。节拍重音只有一个。节奏重音是对一个点的强调,但由于它不属于节拍结构的范畴,不受节拍结构的约束,因此它不是静态和固定的。节奏重音可能出现在节拍重音的任何位置上,但无论这个重音有多么强,它都不可能改变它所强调的这个拍子的功能而使它成为一个重音拍或非重音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钢琴奏鸣曲 节奏重音 节奏重音结构模式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钢琴二度创作的演奏理念及技巧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阳琳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2期105-106,共2页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单乐章的奏鸣曲,从动笔到定稿并付梓用了十年的时间。作为奏鸣曲,《第三钢琴奏鸣曲》前奏、呈示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展开部、再现部、以及尾声等部分构成。在乐曲的原版乐谱中,没有任何指...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单乐章的奏鸣曲,从动笔到定稿并付梓用了十年的时间。作为奏鸣曲,《第三钢琴奏鸣曲》前奏、呈示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展开部、再现部、以及尾声等部分构成。在乐曲的原版乐谱中,没有任何指法和踏板标记,并且表情记号等标记清楚而丰富,这为钢琴演奏二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独特的历史背景为演奏家们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原始依据,为演奏家们理解作品的思想思想内涵提供了原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钢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二度创作
下载PDF
浅析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敏 夏小曹 《音乐生活》 2021年第7期26-28,共3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被视为19世纪音乐界的主导人物,被称为"乐圣"。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32首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被视为19世纪音乐界的主导人物,被称为"乐圣"。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32首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堪称高峰,被奉为"新约全书"。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是贝多芬创作于1795年献给其老师约瑟夫·海顿的早期作品,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痕迹。该作品是Op.2三首中篇幅最大、技巧最丰富的一首,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贝多芬1785年创作的《C大调青年钢琴四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钢琴奏鸣曲 钢琴艺术史 乐圣 维也纳古典乐派 贝多芬 早期作品 创作特征 创作灵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