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佛教是无神论”的进一步研究
1
作者 游有维 《法音》 1987年第5期7-10,共4页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居士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佛教是无神论,这是佛教在各宗教中独具的特色。其它宗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认为有一...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居士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佛教是无神论,这是佛教在各宗教中独具的特色。其它宗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认为有一至高无上的神掌握着人的命运,甚至连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佛教否认独一无二、绝对至上掌握人的命运的神。……”冈此有些读者问我“佛教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希望我在教言教,再来谈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八 无垢 异熟 阿赖耶 圆成实性 成唯 染净 阿陀那 法音 第七
原文传递
论科学与佛学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实为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8-15,共8页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关键词 真空观 第八 有为法 第七 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 清净 无为法 法性宗
下载PDF
“五蕴皆空”的研究(下)——佛学的人生观
3
作者 常新 《法音》 1986年第2期4-7,共4页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分,是互相依存的,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因而识是见相的统一,亦即主客观的统一。八识分四组:一、前五识,约当感性...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分,是互相依存的,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因而识是见相的统一,亦即主客观的统一。八识分四组:一、前五识,约当感性认识。二、第六识,约当理性认识。在认识中,有主观自我,客观世界。三、第七识,即自我形成的根荄。四、第八识,即生活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兹一一阐释如下:前五识中眼唯缘(攀附义)色,耳唯缘声,鼻唯缘香,舌唯缘味,身唯缘触。在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缘于色、声、香、味、触——前五境时,第六意识皆能与之俱起,缘于五境,因而名之五俱意识。能把色、声、香、味、触的零散影像,综合而成为“物”的概念。再层层加以分析整理,最后能接触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八 第七 第六意 第六 五蕴皆空 五境 世间法 我执 第一义谛
原文传递
论转识成智
4
作者 牛实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8-20,47,共4页
在本期"佛教论坛"一栏中,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牛实为教授的《论转识成智》一文,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佛教唯识学派转识成智的原理和步骤进行比较研究,文章虽然不长,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意义.
关键词 成智 第七 第八 无漏种子 意根 正智 第六 人智学
原文传递
谭嗣同《仁学》中的主要概念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允臧 《法音》 1982年第6期30-35,共6页
译者说明本文是海外学者陈善伟留下的一篇论文(英文),译供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研究者和宗教思想研究者参考。本文共二部分,全译第一部分(约八千字)论《仁学》与佛学的关系;节译第二部分(约二千字)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争论。这里刊登的即... 译者说明本文是海外学者陈善伟留下的一篇论文(英文),译供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研究者和宗教思想研究者参考。本文共二部分,全译第一部分(约八千字)论《仁学》与佛学的关系;节译第二部分(约二千字)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争论。这里刊登的即第一部分。作者认为,谭嗣同在发展“仁”的哲学概念方面有贡献,但也指出把“仁学”与佛学概念简单类比的缺陷。不论把谭划为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思想 第八 主要概念 华严 宗教思想 概念方面 “仁学” 第七 《华严经》 佛学思想
原文传递
对末那识与意识梵语同名的思考
6
作者 曹彦 《藏学学刊》 2019年第1期269-280,381-382,共14页
佛教瑜伽行派的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的梵语名称都是由manas与vij?āna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该派的创始人要忍受第七识与第六识同名,一方面是因为manas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符合第七识的思量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manas在传统的十八... 佛教瑜伽行派的第七末那识与第六意识的梵语名称都是由manas与vij?āna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该派的创始人要忍受第七识与第六识同名,一方面是因为manas这个词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符合第七识的思量特性;另一方面是因为manas在传统的十八界中指的是意根,而在瑜伽行派中第七识正好是第六意识的根。如果第七识坚持要用manovij?āna这个名称,那么第六识就应该作出调整,如"随境立名"称作"法识"。但是《成唯识论》对此方案作了批判。本文认为相关批判无效,而且创新性地提出了"俱随根境立名"的解决方案,即第六识称作"意法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那 第六 瑜伽行派 第六意 第七 《成唯论》
原文传递
脉象大乱的中国水墨
7
作者 杜之韦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3期58-59,共2页
究竟如何定义中国水墨画捡到一个孩子,有没有可能找到他的父母?科学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独特的DNA排序,通过这个排序与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比对,就有可能找到他的双亲,甚至可以追踪到他几十万年前的亲人。基因是目前研究人类... 究竟如何定义中国水墨画捡到一个孩子,有没有可能找到他的父母?科学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独特的DNA排序,通过这个排序与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比对,就有可能找到他的双亲,甚至可以追踪到他几十万年前的亲人。基因是目前研究人类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墨画 第七 第八 第六意 扬州八怪 阿赖耶 南北宗 水墨艺术 末那
下载PDF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8
作者 定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21,共6页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 一、我法的定义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位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四、一体义,“我”是只有一个,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取趣 补特伽罗 第七 第八 神我 烦恼障 自性 异熟果 第六
原文传递
论“八识规矩”
9
作者 本源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36,共5页
当我们纯粹地从主体内部,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此时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形成这种能力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这就是思维赖于存在的结构.唯识学把这个结构,放置在一个先验的东西"识"的体性中进行把握,八识便在这个情况下... 当我们纯粹地从主体内部,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此时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形成这种能力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这就是思维赖于存在的结构.唯识学把这个结构,放置在一个先验的东西"识"的体性中进行把握,八识便在这个情况下施设出来.八识即:第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意 阿赖耶 第七 所缘缘 异熟果 末那 的主体 无覆无记
原文传递
什么是佛法(中)
10
作者 张澄基 《法音》 1988年第5期27-31,共5页
怎样才是佛佛法与其它宗教的教义,不相同的地方很多,前面所列举的七点,只是检最普通及比较容易懂的来说,目的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解。现在进一步从另一个方面来研究:(一)怎样才是佛;(二)人类因什么缺憾所... 怎样才是佛佛法与其它宗教的教义,不相同的地方很多,前面所列举的七点,只是检最普通及比较容易懂的来说,目的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解。现在进一步从另一个方面来研究:(一)怎样才是佛;(二)人类因什么缺憾所以不能显现这本具的佛性;及(三)佛陀传给我们什么方法使我们可以修炼以达到理智、情感及能力都同时存在在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前面我已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这里必需说叨一下,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说佛是理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性 本具 第八 老和尚 阿赖耶 第六意 无表色 中观学派 第七 成佛
原文传递
王夫之心理思想研究
11
作者 朱永新 《船山学报》 1984年第1期57-64,共8页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心理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王夫之的遗著中涉及心理学问题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思问录》、《俟解》...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心理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王夫之的遗著中涉及心理学问题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思问录》、《俟解》和《四书训义》等。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王夫之关于“心”、“性”、“知”与“能”、“情”与“欲”、“意”与“志”等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正蒙注 尚书引义 思问录 俟解 末那 窥基 第七 第六意 日生
下载PDF
论唯识学之第七识及自我或无我
12
作者 陆沉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01,共7页
自我问题是哲学上的根本问题,专门探讨第七识及自我或无我问题,同时对比不同文明的相关做法,最终表明:佛家破除世俗对自我的执著与执迷,倡导"无我"说,却如实地懂得了自我,并建立起了统一的自我观。
关键词 第七 自我 无我 末那
原文传递
《楞严经》中的“众生”概念
13
作者 韦政希 《中国佛学》 2018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楞严经》的"众生"揭示了生命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生灭门而言,众生因根本无明转真心为妄心,并依各自的情—想结构而被划分成七趣;另外,众生的八识是一个互相奠基的过程,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三种相续是对众生与世界的关系的说... 《楞严经》的"众生"揭示了生命不同层次的关系。就生灭门而言,众生因根本无明转真心为妄心,并依各自的情—想结构而被划分成七趣;另外,众生的八识是一个互相奠基的过程,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显现出来,三种相续是对众生与世界的关系的说明。不管是情感性的阿赖耶识和第七识还是认知性的第六识,它们从真如门来看实际的分别是众生自我否定的两种形式:"迷己为物"和"认物为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严经》众生 阿赖耶 第七 第六 世界
下载PDF
王船山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14
作者 燕国材 《船山学刊》 CSSCI 1993年第2期69-85,共17页
王船山是我国明清之际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现拟就其心理学思想作些分析和研究,并求教于海内大方之家。一、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一)形神观。
关键词 王船山 心理学思想 唯物主义哲学家 末那 形神观 第六意 第七 阿赖耶 日生
下载PDF
论开悟——第七讲 唯识学的开悟(下)
15
作者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5-27,共3页
原来打算对中观和唯识各介绍一次以后接着就讲禅宗。向大家介绍禅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实受用。但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讲过的唯识法相学关于开悟等方面之认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若讲禅宗,恐怕有许多... 原来打算对中观和唯识各介绍一次以后接着就讲禅宗。向大家介绍禅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实受用。但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讲过的唯识法相学关于开悟等方面之认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若讲禅宗,恐怕有许多问题更不易于明白了。又虽然唯识已向大家介绍了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智 无分别智 我执 阿赖耶 真见道 成佛 无漏种子 第七 六波罗蜜
原文传递
《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续三)
16
作者 镰田茂雄 王吉祥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3期11-16,共6页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 两种心——净心与妄心佛、众生、心三者相同《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的偈语中,有句名言:“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说心、佛、众生这三者是一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以佛和众生来考虑一下。一提到佛就认为是超然物外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觉,其实佛与众生是一样的。应该认为佛迷就成众生,众生悟就成佛。同一种东西,趋于迷就成众生,趋于悟就成佛,仅此而已。然而我们、善财童子也一样,总是追寻佛是什么?佛在何处?其实佛并不在别处,就在自身之中。读白隐(1685—1768)的《坐禅和赞》,其中也有“众生本来即佛,如水与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 成佛 阿赖耶 心佛 善财童子 如来藏 第七 自性清净 佛道
下载PDF
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佛教写本《入楞伽经疏》(羽726R)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子捷 《西北民族论丛》 2016年第2期53-63,325-326,共13页
北魏时期的印度来华僧菩提流支(?-527年?)在翻译出十卷本《入楞伽经》后不久便撰写了对其做解释的注释书,此后菩提流支的后继者法上(495-580年)也对该经写了注释书。然而遗憾的是,它们均已散佚。而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佛教文献中保存... 北魏时期的印度来华僧菩提流支(?-527年?)在翻译出十卷本《入楞伽经》后不久便撰写了对其做解释的注释书,此后菩提流支的后继者法上(495-580年)也对该经写了注释书。然而遗憾的是,它们均已散佚。而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佛教文献中保存有标记'西魏大统五年'的《入楞伽经》注释书(羽726R),其文风与作为初期地论学派代表人物的菩提流支与法上近似,该文献很可能为菩提流支本人或其周边的初期地论学派之人所作。该文献主张'作为第七识的阿梨耶识、作为第六识的第二意识、作为前五识的意识'的心识说(唯识说)。根据菩提流支所译《深密解脱经》,阿梨耶识和阿陀那识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不同称呼方法而已。至于法上,众所周知,其主张作为妄识的第七识阿梨耶识说。由此可见,杏雨书屋所藏《入楞伽经疏》的作者很可能是菩提流支或法上。作为现存最早的《入楞伽经》汉文注释书,该文献是研究以菩提流支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初期地论学派的唯识思想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雨书屋 《入楞伽经疏》(羽726R) 菩提流支 法上 真如第七阿梨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