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主体的身体: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被引量:43
1
作者 唐佩佩 叶浩生 《心理研究》 2012年第3期3-8,共6页
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它否定了传统认知科学把心智看作一种抽象的计算过程的立场。肯定了认知对身体的依赖和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根源性。具身认知强调的是,认知不仅不能脱离身体,而且与环境和社会紧密相联。
关键词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无身认知
下载PDF
第一代认知科学五十年:离身谬误与危机根源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巍 陈波 丁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认知革命"产物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的产生视作与操作符号的特定规则有关,而与实现这一操作过程的物质载体无关——即心智是离身的。通过对第一代认知科... 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认知革命"产物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的产生视作与操作符号的特定规则有关,而与实现这一操作过程的物质载体无关——即心智是离身的。通过对第一代认知科学三大主流取向——符号计算主义、联结主义与生态主义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其各自内涵与困境,揭示了"离身"谬误是造成第一代认知科学危机根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认知科学 离身心智 符号计算主义 联结主义 生态主义 具身认知
下载PDF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幼儿运动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宁 庄弼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最近几十年来,以计算的,离身(disembodiment)的信息加工隐喻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转向强调身体的、具身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关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对心智或认知的塑形,关注感觉-运动过程(sensori-moto... 最近几十年来,以计算的,离身(disembodiment)的信息加工隐喻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转向强调身体的、具身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关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对心智或认知的塑形,关注感觉-运动过程(sensori-motor processes)及协调在高水平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文化)的耦合关系。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对我们理解幼儿运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给幼儿运动教育实践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体育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下载PDF
否定的心理学内涵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志华 鲁忠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5,共5页
否定一向是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对否定的研究不断深化。在第一代认知科学中,否定常用转换生成理论、语用假设、命题表征和情境模型等多个理论解释,其中否定被认为是一个抽象逻辑符号,被外显地表... 否定一向是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对否定的研究不断深化。在第一代认知科学中,否定常用转换生成理论、语用假设、命题表征和情境模型等多个理论解释,其中否定被认为是一个抽象逻辑符号,被外显地表征。在第二代认知科学中,否定的经验模拟观则认为否定是一个动态的模拟过程,是被内隐表征的。否定的经验模拟观为否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意义提供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转换生成理论 语用假设 命题表征理论 情境模型理论 否定的经验模拟观
下载PDF
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幼儿教育理论建设——读《肉身中的哲学:具身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宁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5年第11期5-9,共5页
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关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对心智或认知的塑形,关注感觉一运动过程及其协调在高水平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文化)的耦合关系。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幼儿教育的理... 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关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对心智或认知的塑形,关注感觉一运动过程及其协调在高水平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文化)的耦合关系。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进行梳理和思考,就是寻找第二代认知科学和幼儿教育之间的交集,在具身心智、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幼儿教育的某些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幼儿教育 具身认知
下载PDF
语言模块的具身性考察——“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下语言心理研究的新进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奚家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5,共6页
"语言模块"研究力图从生物基础和认知机制的多视角探索中为复杂的语言心理给出一个综合的解释。然而,第一代认知科学表征计算范式下的语言模块研究因受离身之困,目前推进艰难。未来我们应选择第二代认知科学所提示的新进路,... "语言模块"研究力图从生物基础和认知机制的多视角探索中为复杂的语言心理给出一个综合的解释。然而,第一代认知科学表征计算范式下的语言模块研究因受离身之困,目前推进艰难。未来我们应选择第二代认知科学所提示的新进路,回归到"脑-身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上",对语言模块进行具身性考察,并藉此全面关注语言模块的情境性、发展性和动力系统性,从而实现解释的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块 第一代认知科学 离身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
下载PDF
心灵的形式化及其挑战:认知科学的哲学
7
作者 李建会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365-366,共2页
该著是国内第一部完整梳理认知科学的哲学著作。作者通过对认知科学历史发展的分析,把认知科学分成两个明显区分的阶段,指出不同阶段的认知科学对认知和心灵本质都有明显不同的认识:在第一代认知科学基础上产生了认知和心灵的计算主义... 该著是国内第一部完整梳理认知科学的哲学著作。作者通过对认知科学历史发展的分析,把认知科学分成两个明显区分的阶段,指出不同阶段的认知科学对认知和心灵本质都有明显不同的认识:在第一代认知科学基础上产生了认知和心灵的计算主义理论范式,把认知看作符号操作、信息处理或者程序运行的过程;第二代认知科学则把认知看作包含大脑、身体和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结果,这被称为体化认知、延展认知、嵌入认知、生成认知和情景认知,亦即所谓“超脑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哲学著作 情景认知 信息处理 动态相互作用 计算主义 认知
原文传递
认知的具身观 被引量:74
8
作者 李恒威 肖家燕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 在认知科学中存在一个具身认知的运动。认知的具身观认为,我们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与认知的具身观相对立的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观念,这是一个基于“客观主义”意义的认知观。客观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和结果独立于进行认知活动的人的身体结构和认知发生于其中的认知情境。与之相对,认知的具身观认为认知是身体-主体在实时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活动。认知科学的当代发现表明,意义在认知中处于中心地位:我们的认知活动是通过意义和世界紧密关联的。心智的本质在于它构成意义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具身的 意义 肉身 第一代认知科学”“第二代认知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