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0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 被引量:89
1
作者 金岳霖 钱耕森 《哲学研究》 1985年第9期38-44,共7页
一 在三大哲学思想主流中,人们曾经认为印度哲学是“来世”的,希腊哲学是“出世”的,而中国哲学则是“入世”的。哲学从来没有干脆入世的;说它入世,不过是意图以漫画的笔法突出它的某些特点而已。在懂点中国哲学的人看来,“入世”的说... 一 在三大哲学思想主流中,人们曾经认为印度哲学是“来世”的,希腊哲学是“出世”的,而中国哲学则是“入世”的。哲学从来没有干脆入世的;说它入世,不过是意图以漫画的笔法突出它的某些特点而已。在懂点中国哲学的人看来,“入世”的说法仅仅是强调中国哲学与印度、希腊的各派思想相比有某些特点;但是对于那些不懂中国哲学的人,这个词却容易引起很大的误解。它的本意大概是说,中国哲学是紧扣主题的核心的,从来不被一些思维的手段推上系统思辨的眩目云霄,或者推入精心雕琢的迷宫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入世” 工业文明 哲学思想 希腊哲学 紧扣主题 印度哲学 哲学家 笔法 懂点
原文传递
“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画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超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81,共13页
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记载充分证明,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艺术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这时,在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又广泛地吸收了周边各民族的文化民俗与来自印度、中亚的佛教文化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唐辉煌文... 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记载充分证明,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艺术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这时,在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又广泛地吸收了周边各民族的文化民俗与来自印度、中亚的佛教文化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唐辉煌文化,并且影响到亚洲各国及以后的各个朝代。绘画艺术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下老人" 唐代 屏风式墓 壁画 笔法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项狄传》与叙述的游戏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6,共12页
本文主要介绍并讨论斯特恩的小说《项狄传》的叙述特点和艺术风格 ,力求结合当时的文化情境 (包括作者的生活 )以及文学传统来分析作者的叙事实验和文本游戏 ;指出该书自由不羁的笔法与其说是有“颠覆”意图或作用 ,不如说是反映了小说在
关键词 叙述 小说 文学传统 颠覆 文类 叙事 艺术风格 文化情境 笔法 斯特恩
原文传递
论17世纪启蒙思想家傅山的艺术审美理论及书法艺术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从剖析 17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傅山反对道统、复兴子学的哲学思想入手 ,着重阐述了他的不拘成法、任性直率、独树一帜的艺术审美理论 ,并对其所存书法作品中的艺术特点作了客观的评价 。
关键词 17世纪 启蒙思想家 自然美 性情美 傅山 艺术审美理论 书法艺术 明末清初 笔法 结构 气势
下载PDF
“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7,共9页
关键词 林纾 林译小说 古文 人物 怪人 生命感受 桐城文派 笔法 艺术现象 阐述
下载PDF
論东晋的書法风格并及《兰亭序》 被引量:11
6
作者 商承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6年第1期25-39,102-110,共24页
郭沫若同志《由王謝墓志的出士論到兰亭序的眞伪》一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书法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已发表了若干持論不同的文章,展开討論。由于这个問題牵涉而較广而又較为复杂,还須經过反复深入探討才能解决。我是个书法爱好者,对郭文... 郭沫若同志《由王謝墓志的出士論到兰亭序的眞伪》一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书法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已发表了若干持論不同的文章,展开討論。由于这个問題牵涉而較广而又較为复杂,还須經过反复深入探討才能解决。我是个书法爱好者,对郭文以及其他同志文中的某些論点虽未尽同意,但頗有启发。現在分几方面来談談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和意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隶书 书法作品 郭沫若 楷书 墓志 东晋书法 笔法 风格 今草
下载PDF
试论赵孟頫"以书入画"的理论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岳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以书入画"是赵孟提出的著名理论,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但也带来一些困惑。本文针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梳理。
关键词 赵孟Yao "以书入画" 文人画 绘画理论 中国 传统绘画 笔法 墨法
下载PDF
灵谿词说(续十四)——论陆游词 被引量:7
8
作者 叶嘉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3-61,共9页
陆游在宋代诗坛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者,其《剑南诗稿》中所收录的诗歌,共有九千三百馀首之多,在中国的诗史中,是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诗人。但他所留传下来的词,却不过仅有一百数十首,只相当于他的诗之数量的百分之一多一点而已,则陆游... 陆游在宋代诗坛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者,其《剑南诗稿》中所收录的诗歌,共有九千三百馀首之多,在中国的诗史中,是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诗人。但他所留传下来的词,却不过仅有一百数十首,只相当于他的诗之数量的百分之一多一点而已,则陆游之未尝专心致力于词之写作可以想见。但却也就正因为他并未曾专心致力于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剑南诗稿 作品 诗歌 《渭南文集》 《花间集》 苏轼 南郑 秦观词 笔法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书法的笔法传授谱系与观念 被引量:7
9
作者 贺文荣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一、笔法传授谱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层累性 中国古代书法传授的核心内容是笔法,这一观念在中唐形成,后世代代沿承下去,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多奇传演绎着这一观念,有笔法神授的传说,有掘冢求笔法的故事,有密... 一、笔法传授谱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层累性 中国古代书法传授的核心内容是笔法,这一观念在中唐形成,后世代代沿承下去,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多奇传演绎着这一观念,有笔法神授的传说,有掘冢求笔法的故事,有密室私授的典故,也有感物顿悟笔法的美谈,而其中笔法传授谱系这一现象最为引人注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史 古代书法 笔法 传授 谱系
原文传递
黄宾虹书法与绘画作品笔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振中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130,共9页
本文通过对黄宾虹绘画与书法笔法差异的分析 ,讨论黄氏关于笔法的观念、技巧、成就的由来 ,并由此而对中国绘画中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中国画家书法与绘画才能的构成和传承等一系列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关键词 书法 笔法 黄宾虹 中国绘画 绘画作品 中国画 画家 家书 由来 成就
下载PDF
“小说笔法”: 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微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林纾,作为古文大家,既兢兢于古文,又热情于小说翻译与创作,其中的转换因子主要是“小说笔法”。林纾对这一笔法进行了理论认同与实践操练,使其古文与小说独具风味与魅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了雅俗文学的共容与交融。林纾和他的作... 林纾,作为古文大家,既兢兢于古文,又热情于小说翻译与创作,其中的转换因子主要是“小说笔法”。林纾对这一笔法进行了理论认同与实践操练,使其古文与小说独具风味与魅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了雅俗文学的共容与交融。林纾和他的作品凝固成新旧文学的临界态,而“小说笔法”则成为这一状态中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林译小说 古文 雅俗文学 笔法 小说翻译 认同 文化意义 热情 作品
下载PDF
右执笔的书写原理与笔势 被引量:7
12
作者 平其凡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执笔 笔势 书体 书法 笔法 工具材料 章法 必然 劳动 追求
全文增补中
书法: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天曙 《中国民族》 2024年第3期90-93,共4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而有特色的一门艺术,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文化门类之一。它以汉字字形为表现内容,求得象形与抽象的统一,笔法上丰富而灵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品质,包含了从技法到审美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而有特色的一门艺术,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文化门类之一。它以汉字字形为表现内容,求得象形与抽象的统一,笔法上丰富而灵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品质,包含了从技法到审美再到精神的丰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艺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东方文化 汉字字形 人文品质 书法 笔法
原文传递
从简帛书看隶变的历程 被引量:6
14
作者 盛诗澜 《书画艺术》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隶变无疑是汉字演进过程中最伟大的变革,也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它到底从何时开始,又到何时结束,却历来有分歧。有的研究者认为隶变始于春秋时期侯马盟书,有的则把期限放在战国中晚期的青川木牍时期;至于隶变的完成,有人... 隶变无疑是汉字演进过程中最伟大的变革,也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它到底从何时开始,又到何时结束,却历来有分歧。有的研究者认为隶变始于春秋时期侯马盟书,有的则把期限放在战国中晚期的青川木牍时期;至于隶变的完成,有人把它定在西汉初期,有人则认为隶书在东汉才臻于全面成熟。说法不一,证据各异。援引史书者、碑版者各有各的道理。以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观之,实物的证据在这儿更重要。简帛书亦以实物展示隶变的过程,尤为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书 隶变 演变过程 笔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先秦书法史研究的新突破——《先秦载体书法史》读后
15
作者 孙璘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1,共2页
这十余年,楚默先生陆续写了四部不同类型的书法史著作。先是二〇一二年的《佛教书法史》,接下来是二〇一九年的《敦煌书法史》、二〇二二年的《简牍书法史》,最新出版的是《先秦载体书法史》。这部书法史,以载体作为研究视角,故取得了... 这十余年,楚默先生陆续写了四部不同类型的书法史著作。先是二〇一二年的《佛教书法史》,接下来是二〇一九年的《敦煌书法史》、二〇二二年的《简牍书法史》,最新出版的是《先秦载体书法史》。这部书法史,以载体作为研究视角,故取得了笔法演进、书法形式变革研究的新突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史 敦煌书法 笔法 简牍书法 载体 先秦 突破 研究视角
原文传递
工于逼肖·精于摹袭·成于一家——论北宋山水画家许道宁绘画风格的演变
16
作者 张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许道宁是宋代河北画家中的翘楚,在北宋初年的画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许道宁的生命轨迹与其绘画创作有着紧密关系。许道宁早年在汴京卖药赠画,其绘画风格工整、精巧。中年进入画院,自觉以李成为师,画风萧疏、清旷,成为李成画派最有... 许道宁是宋代河北画家中的翘楚,在北宋初年的画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许道宁的生命轨迹与其绘画创作有着紧密关系。许道宁早年在汴京卖药赠画,其绘画风格工整、精巧。中年进入画院,自觉以李成为师,画风萧疏、清旷,成为李成画派最有成就者。晚年游览名山,以自然造化为师,命意狂逸,开创“笔法简快”“峰头直皴”的山水技法和“峰峦峭拔,林木劲硬”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道宁 山水画 师法自然 笔法 技法
下载PDF
中国水墨人物画笔法探究
17
作者 文嘉欣 王兴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笔法语言的探索在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传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探索与创造新形式成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家们急需探索的重要主题。在创新过程中,人物画的写意性更是不可忽略。从水墨人物画用笔的演变过程、笔法的继承以及当代水墨人物画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具有书写性的用笔与写意性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墨人物画 笔法 写意性
下载PDF
《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考究
18
作者 姚艺涵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8期97-100,共4页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经典行书作品之一,有“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件极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本文通过对《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分析,来阐述《韭花帖》的历史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 韭花帖 笔法 章法 意趣 影响
下载PDF
水墨人物画“粗笔衣纹”画法与禅宗思想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张令伟 叶俊岑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衣纹的用笔起讫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精髓。粗笔衣纹的出现突破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细笔勾勒传统,既有极强的抒写性,又有禅宗笔墨游戏的性质。粗笔衣纹画法深受禅宗精神的影响,绘画题旨与禅宗密切相关,笔法用墨从“写形”到“写心... 衣纹的用笔起讫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精髓。粗笔衣纹的出现突破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细笔勾勒传统,既有极强的抒写性,又有禅宗笔墨游戏的性质。粗笔衣纹画法深受禅宗精神的影响,绘画题旨与禅宗密切相关,笔法用墨从“写形”到“写心”的观念创新与宋元时期的禅宗不拘经文教条、不讲体统礼法、反逻辑、求直观的宗风一脉相承。尽管粗笔衣纹在早期部分画论中被视为“粗恶无古法”,但其奔放无束的风格深为后世画家所推崇,不仅塑造了写意人物画的笔法核心,更对中国逸格画品带来了新的风尚。本文以水墨人物画“粗笔衣纹”为切入点,结合古代画论描法、水墨人物画主题以及禅宗宗风等,探讨了“粗笔衣纹”画法与禅宗思想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 人物画 禅宗
原文传递
材、情、笔:《诗》《辞》浪漫之不同
20
作者 张江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7-132,共6页
《诗》《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之源,此语鲜明,但可能造成“《楚辞》不够现实,《诗经》不大浪漫”的误会。澄清它们都有兼容现实和浪漫的性质,并加以区别,可根除误解。《诗》《辞》的浪漫有学术性和生活化两重解读,前者侧重... 《诗》《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之源,此语鲜明,但可能造成“《楚辞》不够现实,《诗经》不大浪漫”的误会。澄清它们都有兼容现实和浪漫的性质,并加以区别,可根除误解。《诗》《辞》的浪漫有学术性和生活化两重解读,前者侧重作者情怀,《诗经》浪漫说属此;后者侧重作品素材,《楚辞》浪漫说属此。研究发现:“超经验”是《诗》《辞》浪漫的通式,在二书的素材、情怀和笔法三个生成点上都有落实,分别具体化为“超现实”“超感人”“超新颖”三个局部特征。二书的浪漫生成点的分布情况和兼容程度都有不同,因此,造成《诗》《辞》浪漫的感染力不同——前者源自情怀的浪漫更感人,成于笔法的浪漫更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楚辞》 浪漫 素材 情怀 笔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