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胃黏膜端粒功能障碍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兵 周斌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胃黏膜端粒功能障碍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12日至2020年7月10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30例(CAG组),同期选择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30例(CNAG... 目的探讨人胃黏膜端粒功能障碍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12日至2020年7月10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30例(CAG组),同期选择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30例(CNAG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所有患者病理标本的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TRF2、端粒保护蛋白(POT)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与TRF1、TRF2、POT1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CAG组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短于CNAG组[0.67(0.51,1.17)比1.06(0.69,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7.00,P=0.024)。CAG组TRF1、TRF2、POT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高于CNAG组(4.26±2.49比1.86±1.34、10.12±2.76比8.78±2.81、4.22±2.48比2.53±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5、3.23、5.39,P<0.001、=0.001、<0.001)。CAG组胃黏膜TRF2、POT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均呈负相关(r=-0.477、-0.417,P=0.008、0.022)。结论端粒功能障碍与CAG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端粒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参与了CAG患者端粒缩短和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端粒保护蛋白1 慢性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青松 邢艳 +6 位作者 廖涛 朱兴春 蔡燕 蒋红 雷佳红 袁国华 陈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3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SBYR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中心组织... 目的检测端粒保护蛋白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3例明确诊断的食管癌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采用SBYR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中心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TRF1mRNA在食管癌中心和癌旁表达所得CT值与β-actinmRNA所得CT值之差(即ΔCT值)分别为1.42±2.31和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3);POT1在两者中的表达分别为4.72±1.47和3.80±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33);TRF2为8.53±2.57和8.38±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3)。结论虽然TRF2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和肿瘤旁表达没有差异,但TRF1和POT1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降低,提示TRF1和POT1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 端粒保护蛋白1
原文传递
TRF1、TRF2及POT1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英磊 张莹莹 +5 位作者 孟琳 肖琳 范成娟 李磊 张任亚 赵战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234-5235,共2页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1(POT1)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的PCa患者中心组织标本5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病理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1(POT1)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的PCa患者中心组织标本5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PCa患者肿瘤组织中TRF1、TRF2和POT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TRF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RF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T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a患者组织中TRF1和POT1 mRNA表达上升,说明它们的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Ca患者组织中TRF2的mRNA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 端粒保护蛋白1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晗 倪娟 +1 位作者 薛京伦 汪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端粒是稳固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保护遗传信息完整的必要组分,端粒酶、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等与端粒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均参与端粒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其中,shelterin复合物可通过特异结合到端粒区,帮助端粒成帽,在调控端粒长度... 端粒是稳固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保护遗传信息完整的必要组分,端粒酶、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等与端粒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均参与端粒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其中,shelterin复合物可通过特异结合到端粒区,帮助端粒成帽,在调控端粒长度、维护端粒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helterin复合物6种核心蛋白组分的结构及其端粒维护功能的研究,对端粒生物学、端粒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组分表达异常或结构改变与端粒功能失调、细胞衰老加速相关,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及疾病发生。本文对shelterin复合物的结构和各组分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蛋白复合物 SHELTERIN 端粒保护蛋白1 POT1结合蛋白1 TRF相互作用蛋白
下载PDF
TRF1、TRF2和POT1基因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英磊 逄淑超 +4 位作者 张莹莹 李忠海 李磊 孟琳 肖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3期4518-4520,4524,共4页
目的:探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POT1)基因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46例PCa患者肿瘤中心组织(中心组织组)和3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BPH组织(BPH组织组),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采用... 目的:探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POT1)基因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46例PCa患者肿瘤中心组织(中心组织组)和3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BPH组织(BPH组织组),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采用定量PCR测定TRF1、TRF2和POT1在中心组织组和BPH组织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基因mRNA所得CT值与β-actin mRNA所得CT值之差(△CT值)表示,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中心组织组TRF1的△CT值高于BPH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9,P=0.001);TRF2的△CT值分别为8.49(5.75,10.21)和8.16(6.28,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9,P=0.086);中心组织组POT1的△CT值高于BPH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8,P=0.000)。结论:TRF1和POT1在PCa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说明TRF1和POT1的高表达可能与PCa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TRF2在PCa肿瘤中心组织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没有表现出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 端粒保护蛋白1
原文传递
端粒保护蛋白-1和端粒结合因子-1在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发安 梁君 +3 位作者 张慧 陈晨 纪培志 范月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1(POT1)和端粒结合因子-1(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诊断明确、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2例、非侵袭性垂体瘤3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切除的垂体瘤组织中POT1、TR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TR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而侵袭性垂体瘤组的POT1及TRF1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腺瘤的POT1和TRF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微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P=0.005)。结论POT1和TRF1在侵袭性垂体瘤及巨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RF1和POT1可能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结合蛋白1
下载PDF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全晓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3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然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这些组... 目的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3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然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RF1mRNA在食管癌中心和癌旁表达所得CT值分别为(1.42±2.31)和(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3);TRF2为(8.53±2.57)和(8.38±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3);POT1为(4.72±1.47)和(3.80±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33)。结论虽然TRF2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但TRF1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TRF1和POT1有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 端粒保护蛋白1 食管癌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hPOT1、hTERT及p53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瑞清 吴建农 +1 位作者 殷瑞根 成静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及p5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POT1、hTERT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82例鳞癌组织中,hPO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05%(64/8...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及p5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POT1、hTERT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82例鳞癌组织中,hPO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05%(64/82),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29%(56/8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85%(54/82),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hPOT1、hTERT及p53蛋白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酶催化亚基 P53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琰 徐瑞荣 +2 位作者 崔思远 刘奎 王敬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8-20,35,共4页
目的观察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获得性再障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52例不同证型获得性再障患者和20... 目的观察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不同证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获得性再障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52例不同证型获得性再障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OT1 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得性再障患者POT1 mRNA表达情况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肾阴虚型POT1 mRNA表达水平低于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最低,并且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r=0.374,P=0.038)。结论 POT1参与了获得性再障的发病经过,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水平与获得性再障的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证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保护蛋白1
下载PDF
hPOT1 RNA干扰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端粒长度和hTERT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宁晓燕 房殿春 +4 位作者 贴君 程永波 张汝钢 王洪斌 杨柳芹 《胃肠病学》 2008年第10期607-610,共4页
背景: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主要作用为保护端粒和调节端粒长度。目的:探讨hPOT1在人胃癌细胞中对端粒长度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中hPOT1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背景: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主要作用为保护端粒和调节端粒长度。目的:探讨hPOT1在人胃癌细胞中对端粒长度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中hPOT1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端粒长度,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结果:以RNAi技术抑制hPOT1表达后,BGC-823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缩短,反映端粒相对长度的T/S值显著小于亲本BGC-823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1.383±0.091对2.758±0.647和3.043±0.548,P<0.05),亲本细胞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hPOT1 RNAi组细胞hTERT mRNA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在人胃癌细胞中,hPOT1能正性调节端粒长度;在hPOT1下调引起端粒缩短的环节中,hTERT表达下降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保护蛋白1 RNA 小分子干扰 端粒长度 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系 肿瘤
下载PDF
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平 柒琳 +2 位作者 章华 蒋卫红 赵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POT1)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系、人鼻咽上皮细胞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免...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POT1)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系、人鼻咽上皮细胞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OT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5-8 F、CNE-2、6-10 B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人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8、2.3、1.9、1.5倍;POT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量(0.6414±0.097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0.4386±0.09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强度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POT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端粒保护蛋白1 WESTERN BLOT 免疫荧光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POT1和p5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芳 蒋代富 李春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和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份胃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hPOT1和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OT1和p53蛋白...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和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份胃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hPOT1和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OT1和p53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OT1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观察组hPOT1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OT1和p53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hPOT1和p53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端粒保护蛋白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端粒保护蛋白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3
作者 叶芳 马瑞霞 +2 位作者 乔振华 覃艳红 王洁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OT1)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初发AML患者(病例组)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POT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We...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OT1)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初发AML患者(病例组)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POT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检测PO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初发AML患者中,M12例,M214例,M312例,M414例,M517例,M62例,未分型AML1例。根据危险度分层标准分为高危组(24例)、中危组(22例)和低危组(16例)。初发AML患者PO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2、M4及M5三组患者PO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三组患者POT1 mRNA和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3组患者的POT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Tl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T1可能参与AML的发病。POT1可能从细胞质和细胞核参与端粒长度的调节,进而保护染色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端粒保护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印迹法 蛋白
原文传递
端粒保护蛋白POT 1在各系统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底姣阳 张三元 胡芬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5期816-820,共5页
端粒保护蛋白1(POT1)是单链DNA末端端粒相关大分子蛋白质,对保护端粒结构及功能、调节端粒长度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POT1与端粒相关疾病如肿瘤、衰老、遗传病等密切相关,但POT1的一些作用机制至今仍尚不明了。POT1在肿瘤疾病... 端粒保护蛋白1(POT1)是单链DNA末端端粒相关大分子蛋白质,对保护端粒结构及功能、调节端粒长度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POT1与端粒相关疾病如肿瘤、衰老、遗传病等密切相关,但POT1的一些作用机制至今仍尚不明了。POT1在肿瘤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通过对各种肿瘤组织中POT1的研究,探讨各肿瘤组织间发生发展的关系,也可以为肿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POT1在各系统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端粒保护蛋白1
原文传递
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
15
作者 王亚楠 金蕊 +1 位作者 马世良 黄君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究鼠双微体2同源体(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细胞水平是否有相互作用,及其是否发挥E3泛素化连接酶的功能。方法:首先,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情况;其次,在H... 目的:探究鼠双微体2同源体(MDM2)与端粒保护蛋白1(POT1)在细胞水平是否有相互作用,及其是否发挥E3泛素化连接酶的功能。方法:首先,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情况;其次,在HeLa细胞中转入外源的Myc-MDM2和Flag-POT1质粒,48 h后收集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Myc-MDM2和Flag-POT1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再次,在稳定表达Flag-POT1的HeLa细胞中转入Myc-MDM2或MDM2 siRNA,48 h后收集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Flag-POT1的表达水平。结果:MG132处理后,Flag-POT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有拖尾现象,免疫共沉淀显示Myc-MDM2和Flag-POT1具有相互作用,但无论转入Myc-MDM2还是MDM2 siRNA,Flag-POT1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POT1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MDM2与POT1具有相互作用,但MDM2不是POT1主要的E3泛素化连接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体2同源体 端粒保护蛋白1 HELA细胞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胃癌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芳 李春鸣 +2 位作者 王利锋 乐涛 何红秋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法检测hPOT1蛋白、hPOT1 mRNA在53例胃癌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同时以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Warth... 目的 探讨胃癌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法检测hPOT1蛋白、hPOT1 mRNA在53例胃癌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同时以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HP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hPO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91%(45/53),高于对照组的30.00%(6/20) (P<0.01);观察组中hPOT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8.49%(31/53),高于对照组的10.00%(2/20)(P< 0.05).胃癌组织中hPOT1蛋白与hPOT1 mRNA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6.60%(30/53),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4,P<0.01).53例胃癌组织中HP感染阳性28例(52.83%).HP感染阳性组hPO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6.43%(27/28),高于HP感染阴性组的72.00%(18/25)(P<0.05).HP感染阳性组hPOT1 mRNA阳性表达率为85.75%(24/28),高于HP感染阴性组的28.00%(7/25)(P<0.01).结论 hPOT1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同时检测hPOT1蛋白与hPOT1 mRNA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胃癌组织中HP感染引起hPOT1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保护蛋白1 螺杆菌 幽门
原文传递
人端粒保护蛋白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左晶晶 陶泽璋 +1 位作者 肖伯奎 邓玉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1,POT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喉癌、19例声...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1,POT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声带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喉癌、19例声带息肉中POT1和TRF2的表达水平。结果POT1和TRF2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和70.00%,在声带息肉中未见POT1和TRF2的表达。POT1在低分化喉癌中的表达高于POT1在高及中分化喉癌中的表达(P<0.05),POT1的表达水平在喉癌的不同发生部位、T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F2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组织病理、T分级、淋巴结转移率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喉癌中POT1的表达与TRF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OT1和TRF2在喉癌中高表达,两者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OT1在喉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喉肿瘤 鳞状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法 端粒保护蛋白1
下载PDF
人端粒保护蛋白1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璐 胡丽华 李一荣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2期283-286,共4页
人类端粒DNA由富含G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串联组成,包括双链和3’端突出的单链两部分,不能编码蛋白质[1-2]。通常认为端粒酶是调控端粒DNA长度最重要的因素,端粒酶活性的降低将导致端粒长度的下降,细胞分裂停滞。端粒酶活性... 人类端粒DNA由富含G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串联组成,包括双链和3’端突出的单链两部分,不能编码蛋白质[1-2]。通常认为端粒酶是调控端粒DNA长度最重要的因素,端粒酶活性的降低将导致端粒长度的下降,细胞分裂停滞。端粒酶活性通常由其催化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所决定[3-4],但奇怪的是,端粒双链DNA结合蛋白TRFl与TRF2,也能调控端粒酶活性,但它们并无直接联系。最近的研究显示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l)能将TRFl一TRF2复合物携带的端粒长度信息传递到端粒DNA的末端与端粒酶,从而维持端粒DNA长度的稳定[5]。本文就端粒结构、hPOTl的基因结构、hPOTl的理化性质以及hPOTl的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保护蛋白1 端粒 端粒酶DNA
原文传递
喉癌及癌前病变中hPOT1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艳青 张丽萍 +1 位作者 张立荣 朱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喉癌及癌前病变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针对喉癌前病变、喉癌各50例患者,使用免疫学组织化学SP检验法,统计被检测对象的HP值以及其受感染状况与人端粒保护蛋白表达状况。结果喉癌... 目的探讨喉癌及癌前病变中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针对喉癌前病变、喉癌各50例患者,使用免疫学组织化学SP检验法,统计被检测对象的HP值以及其受感染状况与人端粒保护蛋白表达状况。结果喉癌前病变、喉癌中hPOT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86%,P <0.05;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24%,P <0.05;HP阳性组hPOT1表达均高于HP阴性组,其中,喉癌前病变中hPOT1的表达HP阳性组高于HP阴性组,P <0.05。结论 hPOT1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在喉癌前病变阶段检测hPOT1的表达和HP的感染情况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性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癌前病变 端粒保护蛋白1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人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顺梅 房殿春 +3 位作者 樊平 葛勤利 杜坤庭 杨伟捷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市人民医院、武威市凉州区医院1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血...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市人民医院、武威市凉州区医院1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矿检验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OT1IVS13—98G/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相对危险度和95%CI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胃癌组hPOT1IVS13—98G/T位点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1.4%、41.7%、36.9%,G、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2.3%、57.7%;对照组GG、GT、TT型的频率分别为24.4%、51.9%、23.7%,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7%和50.3%。两组G、T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P〉0.05)。以TT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439(95%CI:0.251—0.767,P〈0.05)、0.514(95%凹:0.264—0.999,P=0.05)。hPOT1IVS13—98G/T位点各基因型与性别、吸烟及肿瘤家族史对胃癌发病没有影响。结论hPOT1IVS13—98G/T位点的GT和GG型可能与胃癌的易感性降低有关,hPOT1IVS13—98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