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直井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洪激 张德春 苏福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33,共3页
文章阐述了竖直井抽油杆柱下部最小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失稳临界状态方程。以相邻扶正器间抽油杆柱不发生失稳为条件,建立从泵端沿抽油杆柱向上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程。
关键词 抽油杆 竖直 扶正器 安装
下载PDF
竖直井底部钻具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庞世强 朱向哲 陈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的运动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纵向、横向、扭转振动,而且还与井壁发生随机接触碰撞和摩擦。充分考虑钻柱与井壁以及钻头与岩石的随机碰撞作用,建立了竖直井底部钻具系统(BHA)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工作过...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的运动过程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纵向、横向、扭转振动,而且还与井壁发生随机接触碰撞和摩擦。充分考虑钻柱与井壁以及钻头与岩石的随机碰撞作用,建立了竖直井底部钻具系统(BHA)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工作过程中的BHA系统的纵向、横向和扭转振动,分析了钻柱在受到井壁约束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BHA系统在钻井过程中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为石油钻柱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竖直 BHA系统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井筒中起下钻过程的两相波动压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祥伟 袁骐骥 +1 位作者 邱伊婕 毛良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0期257-261,共5页
为避免井下井喷、井漏、井塌等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在钻井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起下钻作业中产生的波动压力的影响。实际工况中,钻井流体多以气液两相流的形式出现,而以往的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将钻井流体作为单相液流,存在一定的误差。本... 为避免井下井喷、井漏、井塌等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在钻井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起下钻作业中产生的波动压力的影响。实际工况中,钻井流体多以气液两相流的形式出现,而以往的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将钻井流体作为单相液流,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以气液均相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井筒起下钻或下套管过程中,以气液两相形式存在的钻井液的粘滞性产生的波动压力预测模型,编制了气液两相波动压力预测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起下钻波动压力进行了预测,绘制了不同情况下波动压力系数变化规律图,并与油田钻井实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对钻井现场的起下钻速度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气液均相流 波动压力 预测模型 起下钻过程 竖直
下载PDF
提高地能利用的强化传热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青 于鸣 +1 位作者 白金玉 李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以太阳辐射积聚大量能量和冷热良性循环蓄集巨大能量的地下是一个庞大的可再生能源库 ,也是一项可充分利用的自然能量资源。该文介绍了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开展的地下 10 0m和 2 0 0m竖直井闭式循环传热的研究工作 ,提出利用地下螺旋芯管... 以太阳辐射积聚大量能量和冷热良性循环蓄集巨大能量的地下是一个庞大的可再生能源库 ,也是一项可充分利用的自然能量资源。该文介绍了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开展的地下 10 0m和 2 0 0m竖直井闭式循环传热的研究工作 ,提出利用地下螺旋芯管束新方法 ,加强旋流流动 ,提高地下换热能力。试验表明 ,在放热和吸热过程中 ,传热均得到显著提高。所提出的可控制间歇过程 ,将充分发挥换热井的换热能力 ,实现最少的井数布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能利用 强化传热 地源热泵 地下螺旋芯管束 竖直闭式循环传热
下载PDF
南桥尾矿库水平孔-竖直井联合自流排渗体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勇 《矿业快报》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新余良山矿业公司尾矿库主坝区域部分沼泽化 ,92 m马道附近渗水严重 ,浸润线多处出露。采用水平孔 -竖直井联合自流排渗体降低坝体内水位 ,保证大坝安全。阐述了水平孔
关键词 水平孔-竖直联合自流排渗体 水平滤管 软式透水管 浸润线 尾矿库 地质条件
下载PDF
转速突变对竖直井钻柱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微 朱向哲 +1 位作者 周振 马文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钻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瞬态响应过程。钻头突遇硬质岩石等突发状况使钻柱转速瞬时降低、随后经历一个加速过程恢复到正常转速。为了研究钻柱在这种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竖直井钻柱系统的恒转速和突遇硬质岩... 钻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瞬态响应过程。钻头突遇硬质岩石等突发状况使钻柱转速瞬时降低、随后经历一个加速过程恢复到正常转速。为了研究钻柱在这种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竖直井钻柱系统的恒转速和突遇硬质岩石后的加速过程,得到了两种工况的钻柱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突遇硬质岩石后,由于钻头与岩石的撞击作用造成钻柱转速突变,钻柱与井壁发生碰撞,碰撞程度跟转速恢复时间有很大关系,转速恢复时间短,碰撞程度低,钻柱受力小;转速恢复的时间长,钻柱振动明显加剧,与井壁的碰撞频繁,受力增大。转速突变加剧了钻柱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响应 竖直钻柱系统 转速突变 钻柱失效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机采油井井口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向东 周济福 刘曰武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机采油井井简及其周围地层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参数下的井口温度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油井产量、含水率、井深、油管半径、环境温度及地温梯度等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口温度 机采式竖直 传热
下载PDF
填埋气竖直井收集与渗滤液导排复合系统构造与施工技术
8
作者 喻书凯 陈清刚 《四川环境》 2010年第6期61-64,共4页
阐述了填埋气竖直井及渗滤液导排复合系统的构造及优势功能,分解了系统主要构造结构,主导排槽、支导排槽、竖直井、冷凝井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及参数控制,工程实践检验了系统的采气与导排效果,产生了较优的环境效益。
关键词 竖直系统 渗滤液导排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倒垂线法在超高大直径竖井井管钢衬同轴度测量的应用
9
作者 吉勇 卫学识 《安装》 2019年第5期29-31,共3页
本文介绍的测量技术釆用倒垂线法测量原理,对超高竖直井管埋件同轴度、铅直度、圆度进行安装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减少检测工作量.该方法对景洪水电站水力式垂直升船机竖井钢衬井管的安装质量做到了有效控制,量程50m以上的检测精度不... 本文介绍的测量技术釆用倒垂线法测量原理,对超高竖直井管埋件同轴度、铅直度、圆度进行安装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减少检测工作量.该方法对景洪水电站水力式垂直升船机竖井钢衬井管的安装质量做到了有效控制,量程50m以上的检测精度不大于0. 5mm,该测量技术还可以在超高埋件或设备的安装质量检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水电站 倒垂线法 超高竖直 钢衬 质量检测
下载PDF
煤层气竖直压裂井与多分支水平井生产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石书灿 李玉魁 倪小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针对我国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和竖直压裂井的生产特点,从垂直压裂井与多分支水平井的钻完井方式、增产措施、增产原理等方面阐述了两种煤层气井产气机理的异同;根据地下水流动特点及各自钻完井方式,结合达西定律得出两种煤层气井排采过... 针对我国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和竖直压裂井的生产特点,从垂直压裂井与多分支水平井的钻完井方式、增产措施、增产原理等方面阐述了两种煤层气井产气机理的异同;根据地下水流动特点及各自钻完井方式,结合达西定律得出两种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压力动态变化模型;根据地层供液能力及各排采阶段主要任务,把煤层气井饱和水阶段的工作制度划分为排采调整和稳定降液两个过程;把气水两相流阶段的工作制度划分为排采制度适应过程、井底压力稳定下降过程、控压稳产过程及配产生产过程共4个过程。提出了钻完井及生产排采过程中关键阶段应注意的事项,为煤层气的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压裂 多分支水平 煤层气 排采制度 压力传递
下载PDF
地层裂缝的研究
11
作者 王功军 章华兵 +1 位作者 王向公 黄文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10期92-93,共2页
本文以偶极子声波测井理论为依据,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理,用水泥、细砂和水为主要材料制作了无裂缝、水平裂缝和竖直裂缝三种模拟井。使用一发双收,6cm,8cm,10cm,12cm四种源距的偶极子声系分别在三种模拟井中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偶极子横波测 地层裂缝 实验室 水平裂缝 竖直裂缝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