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中日信托法立法差异的比较看我国信托法的不足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邹颐湘
-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
文摘
中日信托法都是从英美法系整体移植而来,但二者在立法上存在着种种差异。本文通过对两国信托法在“信托”定义、信托公示效力、信托管理人制度、信托财产占有瑕疵的承继、受托人委托他人代理信托事务的责任以及受托人对受益人的责任等六个方面规定的不同及其产生的法律后果上的差异的比较分析,论证了我国信托法在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补充或修改建议。
-
关键词
中日信托法
立法差异
比较分析
不足及改进
-
分类号
D922.282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民事诉讼程序的简易化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引入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沈磊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2008年第4期15-18,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和完善(05JJD820007)
-
文摘
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并立的两种基本程序构造。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简易程序在诉讼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对于缓解日益增大的案件压力、扩大司法吸纳纠纷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追求民事诉讼程序简易化的背景之下,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机制备受关注。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小额诉讼程序的引入等理论问题意义重大。
-
关键词
民事诉讼程序
简易化
小额诉讼
立法差异
-
Keywords
civil procedure
simplification
small claims procedure
legislative differences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海峡两岸淫秽犯罪新论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王宝来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
文摘
淫秽犯罪是指与社会所否定的性行为和性关系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犯罪。海峡两岸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淫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达成共识 ,但立法差异较大。我国淫秽犯罪立法起步虽晚 ,但进步快 ,体系日趋详备 ,在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拐卖妇女、儿童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的立法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体现了与淫秽犯罪斗争的坚定性与针对性。台湾淫秽犯罪立法则有法网细密、便于操作的特点 ,其对嫖宿未成年人、传播性病、猥亵等犯罪的立法值得借鉴。
-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淫秽犯罪
立法差异
刑法
-
Keywords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Region
Obscene crime, Criminal legislation
-
分类号
D924.34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7.584.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无人机管理立法差异 对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4
-
-
作者
杨蕤
-
机构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航系
-
出处
《今日民航》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目前,针对包括载人eVTOL等在内的无人机运行管理,中国和美国都已启动规章体系的全面修订,为商业化运营铺平道路。在这一轮法规变化中,中、美两国行业管理部门立法思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势必对未来行业发展带来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
关键词
行业管理部门
立法思路
中国和美国
商业化运营
立法差异
无人机
规章体系
机遇与挑战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协议变更合同准据法的问题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笋
-
机构
中南政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0年第1期250-267,共18页
-
文摘
本文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出发,讨论了该原则中一个具体的问题,即当事人在确定了合同的准据法后,是否可以改变其原来的法律选择协议,以及由此引起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关于协议变更合同准据法的理论和制度性基础,考察了不同国家的理论分歧及立法差异,分析了其中的根源。作者认为,应该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出发来解决该问题,允许当事人变更原先的法律选择协议,但不得影响合同的有效性以及第三人的权利状况。其次讨论了各国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在该问题上的具体的规则选择,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就其中的具体问题的规定作出了明确分析。这其中主要包括协议变更的溯及力、协议变更合同准据法的有效性问题等。
-
关键词
合同准据法
当事人变更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溯及力
有效性问题
法律选择协议
立法差异
规则选择
-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TPP版权刑事保护条款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徐浪蜜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
文摘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制定了一系列超越国际条约及我国相关立法水平的版权刑事保护规则,具体体现为:著作权犯罪的入罪门槛、刑事制裁对象、对间接侵权的刑事制裁以及告诉方式一律为公诉。相比而言,我国著作权犯罪的入罪门槛较高,刑事制裁的具体对象与TPP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尚无法受刑法规制,且告诉方式为公诉与自诉相结合。对此,我国应当立足本国国情,不盲目遵从TPP的超高标准,同时也要适应TPP的部分发展趋势,包括完善入罪门槛,并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行为独立成罪。
-
关键词
TPP版权刑事保护
立法差异
应对策略
-
Keywords
TPP criminal copyright protection
differences of the legislation
coping strategies
-
分类号
DF60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保险代位权制度的几个问题及完善
- 7
-
-
作者
肖益祥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
文摘
传统观点认为保险代位求偿权仅是财产保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则认为,保险代位求偿权不应仅仅局限于财产保险,其适用的范围应是损害保险———即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有损害填补性质的保险。我国保险法对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并不完善,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鉴于此,文章试图探求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真正内涵,重点阐述现行立法有关保险代位权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有所参考。
-
关键词
保险代位求偿权
适用范围
立法差异
-
Keywords
right of insurance subrogation
scope of application
legislative difference
-
分类号
D922.28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民族地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探析
- 8
-
-
作者
陶士晟
-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59-64,共6页
-
基金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应用”(04M2022013)。
-
文摘
在中华法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聚居区产生了不同的民族习惯法。虽然古代习惯法中认罪认罚从宽机制在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发展上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法治视阈下,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法秩序统一性原则的体系要求下,应兼顾民族法治的地方特色以进一步发挥良法善治的社会功能。本文以民族法治的价值论为理性统摄,重点对民族地区认罪认罚的机制逻辑进行历史性探索,探析不同地区与民族之间认罪认罚机制的差异,并就其实践路径与当今认罪认罚制度的规制进行比较,促进其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实践功能。
-
关键词
民族法治
认罪认罚从宽
区域立法差异
机制逻辑
立法合理性
-
Keywords
national rule of law
plead guilty and punish leniently
regional legislative difference
institutional logic
legislative rationality
-
分类号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