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7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教育路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高国希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从立国、处世、为人三个维度来思考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 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从立国、处世、为人三个维度来思考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要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从立国、处世、为人三个维度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涵,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时代精神、世界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国 处世 为人 现代阐释 教育路径
原文传递
印巴安全两难与中国的南亚政策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德星 《南亚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南亚政策 无政府状态 克什米尔问题 国际体系 外交战略 印巴关系 冲突 两难 典型 立国
原文传递
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成宏 《当代韩国》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韩国已经把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21世纪的骨干产业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正在大力付诸实施.金大中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即强调要实行"文化立国".
关键词 时代潮流 金大中 就职演说 总统 世界各国 文化 事实 国都 立国 重新认识
原文传递
技能立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新理念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婷匀 徐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6-60,共5页
澳大利亚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技能立国”的先进理念。其内涵包括: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中的统一协调作用;企业界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受培训者在培训活动中的自主权;注... 澳大利亚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技能立国”的先进理念。其内涵包括: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中的统一协调作用;企业界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受培训者在培训活动中的自主权;注重质量、效能、统一、公平、灵活的培训原则;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培训发展 立国 技能 新理念 教育培训制度 职业教育培训 现代职业 经验教训 先进理念 协调作用 主导作用 培训过程 培训活动 培训原则 企业界 自主权 培训者
下载PDF
论作为治体生成要素的民心:一个历史政治学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任锋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实践者对于重大政权更替的变迁规律累积了敏锐而丰厚的洞见,自秦汉之际一直到清末民初,民心在其间被赋予了根本原理禀性,其得失决定了政权兴亡。基于天人合一的政教精神,天命政治被归结为民心政治。民心的根本是人之大...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实践者对于重大政权更替的变迁规律累积了敏锐而丰厚的洞见,自秦汉之际一直到清末民初,民心在其间被赋予了根本原理禀性,其得失决定了政权兴亡。基于天人合一的政教精神,天命政治被归结为民心政治。民心的根本是人之大群情性,推重大公中正,处于塑造民风民俗的根本地位,也是政治领导者的正当性来源。为了克服政治衰变中的民心失范,优良政治的出路在于构建起一个包括政治原则、制度方略和政治主体三要素的治体。立国思想家强调政治家相对于行政官僚、治民心(教化)相对于治民事、经制纪纲(礼治)相对于刑罚威权、更化相对于变法的一系列优先性。这代表了对于政治事务的一种规范性理解,它伴随历代立国实践不断得到检验与重构,形成中国政治文明的要义之一。在现代转型初期,民心政治及其治体论遭到现代西方民主政体论的挑战,其义理架构有被社会契约论消解替代的趋向。同时,在严复、梁启超、李大钊和钱穆的思想中,治体论仍作为深层思维资源发挥着牵引作用,显示出与民主政体论的某种融会和张力,民心在立国精神层面的构建价值仍需要充分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心 治体 公论 立国 历史政治学 政体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与西夏历史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学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50,共16页
西夏时期 ,气候寒冷干燥 ,地表多荒漠。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境内植被有所破坏。在干冷气候与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 ,土地沙化现象较为明显。自然条件决定西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比重不大 ,基础较为薄弱 ,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 ,... 西夏时期 ,气候寒冷干燥 ,地表多荒漠。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 ,境内植被有所破坏。在干冷气候与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 ,土地沙化现象较为明显。自然条件决定西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比重不大 ,基础较为薄弱 ,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 ,发展周边贸易成了西夏生存的必由之路 ,因而西夏对中原王朝有着很强的依附性。严酷的生存环境 ,频繁出现的饥荒 ,使得能骑善射的西夏军队极富掠夺性。对外征战不止 ,大肆劫掠财富、抢夺人口、侵占土地 ,成为西夏历史的一大特点。地理环境制约着西夏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特有的地形地貌却延缓了国家的灭亡。境内四周环绕的山脉、荒漠 ,宛如天然屏障 ,外敌难以深入 ,西夏因此得以长期立国。西夏后期 ,环境恶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灭亡 饥荒 地理环境 掠夺 中原王朝 立国 抢夺 侵占 制约
原文传递
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牛达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2,96,共6页
The Western Xia had ccoupied the northwestern China for nearly two centurie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we can not find its special history in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which makes... The Western Xia had ccoupied the northwestern China for nearly two centurie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we can not find its special history in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which makes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Xia so difficult that some people regard it as " a lost body of knowledge". Fortunately, Some relics of the Western Xia, especially ones excavated in this century have provided rich new data to the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Xia. The thesis shows some factors of the Tang and Song culture in that of the Western Xia by " the Western Xia Stele", coins, documents found inn the black city", typed copies, the Western Xia Mausoleum, porcelains, towers, and grettos of the Western Xia, which indicates roles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Center Plain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of the enthnic minorities. Moreover, the paper also sees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created by the active DangXiang people and absorption of the external nourishments, made China culture more colour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考古发现 立国 封建王朝 灭亡 党项族 唐宋 文化 主体 限制
下载PDF
日本IT立国战略的推进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丹琳 马学礼 《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IT立国"战略是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多重压力促动下,日本大力推进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社会建设为核心的IT立国战略,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战略框架。在实施I... "IT立国"战略是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多重压力促动下,日本大力推进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社会建设为核心的IT立国战略,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战略框架。在实施IT立国战略过程中,日本注重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社会应用、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并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社会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时,应当形成循序渐进的战略体系,实现创新单元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并注重将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其他战略,特别是标准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立国 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社会建设
下载PDF
从立国到兴国——试论毛泽东的科技创新思想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明 刘松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3,共5页
毛泽东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他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军事功能和科技创新的社会生产力功能,把科学技术作为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毛泽东把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紧密结合,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毛泽东 科技创新 立国 兴国 自力更生 现代化
原文传递
追求合法的权力:冷战后美国霸权新战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丕启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3期23-30,共8页
本文从国际政治中权力的构成要素、属性和两种作用方式入手 ,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霸权新战略 ,即追求合法权力的战略。认为冷战后美国从推行国家意识形态、建立国际制度和满足国际社会一定需求三个方面来努力追求合法的权力。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霸权 权力 合法 国际制度 国际政治 国家意识形态 立国 追求 努力
下载PDF
国家档案全宗控制系统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东升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1,共3页
建立国家档案全宗控制系统是档案馆安全的一个课题。建立国家档案全宗控制系统使国家档案全宗概念从理论意义过渡成为档案实体保管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国家档案全宗 档案实体 档案馆 课题 实践应用 概念 过渡 立国 理论意义
下载PDF
《天朝田亩制度》新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国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太平天国起义时揭橥了上帝教教义和反满“民族大义” ,没有提出农民的土地要求。土地私有不符合太平天国上帝教反对私有制的教义。与历史上的“均田制”比较 ,太平天国立国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类似“桑田”与“永业田”私有的... 太平天国起义时揭橥了上帝教教义和反满“民族大义” ,没有提出农民的土地要求。土地私有不符合太平天国上帝教反对私有制的教义。与历史上的“均田制”比较 ,太平天国立国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类似“桑田”与“永业田”私有的规定。《天朝田亩制度》的“分田”与“均耕”只是平均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 ,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产品的平均分配和“同享”。重审《天朝田亩制度》 ,可以发现“平均分配土地”只是对其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朝田亩制度》 上帝教 太平天国起义 反满 均田制 反对 立国 土地 平均分配 产品
下载PDF
邾立国及其相关史事考论
13
作者 李爱玲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6-61,共6页
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周王地位尴尬,王权受到前所未有之威胁。王权衰微问题成为历代学者的关注点,周王所具有的“权”与“威”常被忽视。通过对“邾”立国相关问题再度考察,认为邾受封为附庸当在周公征东夷胜利之后,“有功”是受封的主要原... 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周王地位尴尬,王权受到前所未有之威胁。王权衰微问题成为历代学者的关注点,周王所具有的“权”与“威”常被忽视。通过对“邾”立国相关问题再度考察,认为邾受封为附庸当在周公征东夷胜利之后,“有功”是受封的主要原因,“继香火”仅为“有功”之下的产物。邾之爵封当在鲁庄公十三年至十五年,“王命”是其成功晋升的关键,而“王命”的获得以邾和霸主齐皆具备相应的政治条件为前提。邾的成功立国,既展现了册封权为周王独有,又反映了王权与霸权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同时揭示了周王在政权结构中仍有一定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周王权 立国 霸主
下载PDF
革命与更化:立国时刻的治体重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锋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9,共8页
中国政治传统中积累了深厚的立国智慧,注重统一、安定之后的政教重建。古典革命本身意味着社会政治风化的向善提升、最终指向政治共同体精神的教化变迁。更化就代表了政治体致力于善治的文明化转变。儒家传统对于更化有全盘复古和与时... 中国政治传统中积累了深厚的立国智慧,注重统一、安定之后的政教重建。古典革命本身意味着社会政治风化的向善提升、最终指向政治共同体精神的教化变迁。更化就代表了政治体致力于善治的文明化转变。儒家传统对于更化有全盘复古和与时损益两种激缓进路,渐进调适论在历史中更显出实践稳健性。政治更化着眼于立国构造中政治精英群体的养成,以此影响立国精神与政治权力再分配,体现出兼顾政治信念与宪制结构的治体论意识。文教振兴因此有其宪制蕴涵。更化立国的政治技艺,避免全盘复古的激进变法冲动,也避免将政治转型急切聚焦于政体制度的大规模改变。这是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变迁的关键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化 治体 立国 文教 革命
下载PDF
台北“国史馆”现存民国档案概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茂粹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的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即同意设立国史院,后因政府迁北京而中辍.是年10月,北京政府决定成立国史馆,其后,又中断停顿.直至1940年2月1日国民政府才在重庆成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并着手征集与编史有关的档案资料.1...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的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即同意设立国史院,后因政府迁北京而中辍.是年10月,北京政府决定成立国史馆,其后,又中断停顿.直至1940年2月1日国民政府才在重庆成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并着手征集与编史有关的档案资料.1947年1月国史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并以张继为馆长,直隶国民政府.至此,国史馆征集典藏了可观的民国档案.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时,这些档案大都留存大陆,为人民政府所接收,庋藏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57年国民党在台北再建"国史馆",先后以罗家伦、黄季陆、潘振球为馆长,直属台湾"总统府",仍以编史和收藏从大陆运到台湾的近、现代史档案资料为主.该馆从1961年开始在台湾地区重新征集与编史有关的档案资料,截至1995年,存有民国档案20多万卷,另存有人物档案18万卷(件),照片档案10万多张.本文分民国中央政权档案、台湾省地方政府档案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馆 国史 国民政府 立国 南京临时政府 直隶 北京政府 台北 成立 同意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国强兵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乃鑫 杨吉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烽烟连绵,战争频繁。在战争的漩涡中,大国胜败无常,小国安危不定。作者深入研究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剖析了诸候国兴盛衰败的缘由,阐述了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是否国富兵强。以春秋战国的诸候割据争霸为例,详细论述了富国是强兵之... 春秋战国时期,烽烟连绵,战争频繁。在战争的漩涡中,大国胜败无常,小国安危不定。作者深入研究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剖析了诸候国兴盛衰败的缘由,阐述了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是否国富兵强。以春秋战国的诸候割据争霸为例,详细论述了富国是强兵之基,强兵是立国之本,改革是国富兵强的必由之路。以史鉴今,富国强兵思想对我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国强兵 春秋战国时期 割据 大国 兴盛 立国 盛衰 无常 阐述 国是
下载PDF
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高度研究战略贸易理论及管理贸易政策——《管理贸易论——兼论经济转型期中国外贸政策调整》评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志彪 《产业经济研究》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管理贸易 中国 世界经济 外贸政策 经济转型期 战略贸易理论 国际竞争优势 立国 著作 独特
下载PDF
数字谐音的演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一农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十进制中那串基本数字真算得上是最为浅俗、灿烂而最富张力的词.
关键词 数字谐音 百姓 立国 张力 演变
下载PDF
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在中国面临着严俊的国内外挑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启动了我国现代化的历史巨轮;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富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走向了快速发展之路。...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在中国面临着严俊的国内外挑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启动了我国现代化的历史巨轮;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富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走向了快速发展之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解决了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立国 富国 强国
下载PDF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路向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光明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 ,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 ;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 ,以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实现... 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 ,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 ;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 ,以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突破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现代化 立国 立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