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定向射频颅内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志钧 林志国 +3 位作者 浦松 王晓峰 刘利 杨富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511-512,共2页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法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s毁损。结果术后89.3%的病人即刻症状消除,...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法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s毁损。结果术后89.3%的病人即刻症状消除,10.7%症状减轻。手术后帕金森病统一量表(UPDRS)评分显著性下降(P <0.01)。随访3~48个月,复发率10.7%。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GPi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高;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 颅内靶点毁损 治疗 帕金森病 苍白球 VIM GPI
下载PDF
立体定向射频苍白球毁损治疗肌强直1例报告
2
作者 林志国 李庆国 +1 位作者 沈红 闫志钧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6期396-397,共2页
1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29岁,因右侧肢体肌强直25年,癫痫发作17年入院.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 苍白球毁损 治疗 肌强直
下载PDF
双侧伏隔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或DBS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纪文 王桂松 +3 位作者 周洪语 田鑫 罗其中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戒除海洛因药物成瘾所致精神依赖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对27例药物成瘾患者的双侧伏隔核进行射频毁损,1例患者双侧伏隔核行脑深部电刺激仪(DBS)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失随访2例,总随访数2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戒除海洛因药物成瘾所致精神依赖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对27例药物成瘾患者的双侧伏隔核进行射频毁损,1例患者双侧伏隔核行脑深部电刺激仪(DBS)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失随访2例,总随访数26例,其中优效者18例(69.2%),良好者4例(15.3%),一般者2例(7.7%),差效者2例(7.7%)。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行双侧扣带回和(或)伏隔核射频热凝毁损或高频电刺激,戒除海洛因药物成瘾所致精神依赖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隔核 药物成瘾 立体定向 射频毁损 脑深部刺激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 海洛因药物成瘾 外科手术治疗 精神依赖 双侧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至杏仁核径路中电阻值变化规律的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涛 王晓峰 +2 位作者 李拴德 姜克明 杨来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手术径路中所测电阻值的变化规律及其辅助定位意义 .方法 :对 12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叶和手术径路中及杏仁核的电阻值进行测定 ,计算手术径路中及杏仁核的电阻值与额叶皮质的差值 ,将差...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手术径路中所测电阻值的变化规律及其辅助定位意义 .方法 :对 12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叶和手术径路中及杏仁核的电阻值进行测定 ,计算手术径路中及杏仁核的电阻值与额叶皮质的差值 ,将差值与额叶阻值之比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2 0例患者手术径路中的电阻值和额叶皮质阻值的差值与额叶皮质阻值比值 95 %的分布区间为 - 0 .0 2 10± 0 .0 0 5 2 (α =0 .0 5 ) ,杏仁核的阻值为 :(5 5 6± 84 )Ω ,白质的电阻值高于灰质 ,在近靶点 18~ 8mm位置有一高阻值区 ,该区与杏仁核之间阻值及差值比曲线下降明显 .结论 :阻值比值曲线可以反映手术径路中的阻值变化的趋势 ,该曲线稳定、可靠 .杏仁核阻值及邻近靶点高阻值区是接近杏仁核的特征 ,曲线下降明显的部分在手术中可以作为确定杏仁核位置的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额叶 杏仁核 电阻值 立体定向射频核团毁损术
下载PDF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小岗 宋卫军 +3 位作者 高东梅 米宏义 郝龙 曹丽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PRF)与微血管减压术(MVD)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PRF)与微血管减压术(MVD)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实施立体PRF,对照组患者实施MVD,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24h、48h及72h疼痛度进行比对,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最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其疾病复发率。结果 :(1)术后24h和48h实验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2h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的显效率高于实验组;(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4)远期随访显示两组疾病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RF和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安全有效,其中PRF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度低、并发症少,推荐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可选择PR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温控热凝术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钱若兵 汪业汉 +2 位作者 凌至培 傅先明 李光群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I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 3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在手术后的早期 (16例 )、晚期 (7例 )进行MRI随访 ,了解毁损灶的MRI表现、大小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并且...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I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 3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在手术后的早期 (16例 )、晚期 (7例 )进行MRI随访 ,了解毁损灶的MRI表现、大小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并且计算毁损灶的位置与原靶点坐标的误差。结果  16例患者在术后 3~ 7天复查MRI ,T1加权像 :中心为细小的长T1低信号点 ,中间为短T1高信号环 ,最外为长T1低信号环 ,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 ;T2 加权像 :中心为细小的长T2 高信号点 ,中间为短T2 低信号环 ,最外为长T2 高信号环 ,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 7例患者术后 1~ 2年复查MRI,毁损灶的MRI表现为长T1长T2 类圆形信号。毁损灶的位置与原靶点的误差小于 1mm。结论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大小与毁损的温度、时间、毁损针的直径和长度成正比 ,晚期MRI随访提示如果靶点位置正确 ,毁损灶大小在 5 .0mm× 5 .2mm× 8.1mm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 帕金森病 PD 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MRI表现 疗效
下载PDF
有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培生 林东红 黄晓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有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1例帕金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静脉缓注2-4mg咪达唑仑或半剂至一剂的氟芬合剂进行镇痛-镇静。在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静脉给予芬太尼0.05~0.1mg/次或丙泊酚1-... 目的探讨有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1例帕金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静脉缓注2-4mg咪达唑仑或半剂至一剂的氟芬合剂进行镇痛-镇静。在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静脉给予芬太尼0.05~0.1mg/次或丙泊酚1-4mg/kg/h持续泵八,在进行电生理检测前15~30min停止追加药物,以保证患者能清醒配合。全程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等生命指标。结果患者入手术室后SBP、HR较手术前日晨明显升高20%~3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0.05);应用MAC技术后与入手术室后相比,发现SBP降低28%,两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MAC技术后与手术前日晨S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监测的麻醉管理用于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技术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 帕金森氏病
下载PDF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射频治疗帕金森病的配合体会
8
作者 唐新华 陈游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54-1455,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护理 微电极导向 立体定向射频治疗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术期护理
9
作者 王振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 3 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苍白球定向毁损术治疗 ,在实施围术期护理时 ,充分估计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 ,结合病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 3 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苍白球定向毁损术治疗 ,在实施围术期护理时 ,充分估计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 ,结合病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结果 通过实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 ,3 0例患者术中震颤完全消失或肌僵直完全解除者 12例 ( 4 0 % ) ,震颤基本消失或肌僵直明显缓解17例 ( 5 6.7% ) ,无效 1例 ( 3 .3 % ) ,手术有效率达 97%。手术后出现手术对侧肢体暂时性肌无力 1例 ( 3 .3 % ) ,经检查示针道有轻度水肿灶 ,经脱水及激素治疗后恢复。结论 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教育与患者术中是否能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 ;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及整体指导对患者树立自信 ,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治疗 帕金森病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病
10
作者 林志国 王晓峰 +4 位作者 刘玉芳 闫志钧 陈月庭 张晶 杨富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6期354-354,共1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病的作用。方法 对18例顽固性精神病患者行CT和MRI引导立体定向射频双侧杏仁核和内囊前肢联合毁损,症状不缓解病人行双侧扣带回及双侧尾状核下束切开毁损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年...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病的作用。方法 对18例顽固性精神病患者行CT和MRI引导立体定向射频双侧杏仁核和内囊前肢联合毁损,症状不缓解病人行双侧扣带回及双侧尾状核下束切开毁损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年,有效率为69%,无效率为31%。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 多靶点 毁损 治疗 顽固性精神病 联合治疗
下载PDF
MRI引导立体定向射频颅内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11
作者 闫志钧 林志国 +5 位作者 刘玉芳 隋立森 浦松 王晓峰 刘利 杨富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6期355-355,共1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和Gpi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方法 对28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毁损。结果 术后即刻症状消除89.3%,症状减轻10.7%。手术前后UPDRS...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和Gpi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方法 对28例帕金森病患者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毁损。结果 术后即刻症状消除89.3%,症状减轻10.7%。手术前后UPDRS评分明显下降(P<0.01)。随访3~48个月后,复发率10.7%。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Gpi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高,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引导 立体定向射频 颅内靶点毁损 治疗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立体定向多电极射频热固化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12
作者 何发群 戴睿武 +1 位作者 杨晓媛 田伏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多电极射频热固化 治疗 晚期 原发性肝癌 护理
下载PDF
33例脑立体定向术的麻醉处理
13
作者 王玉娟 陈焕林 邵立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95-695,共1页
关键词 麻醉处理 立体定向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 麻醉方法 静脉麻醉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的麻醉
14
作者 薛纪秀 田肇隆 +1 位作者 王克杰 肖鸿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 麻醉 MAP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