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 被引量:105
1
作者 王文斌 熊学亮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4,共9页
认知突显在隐喻相似性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之所以为隐喻,主要是因为所关涉的源域与标域分别所代表的两个事物具有相似性,而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两个事物之间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人类在这两个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突显... 认知突显在隐喻相似性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之所以为隐喻,主要是因为所关涉的源域与标域分别所代表的两个事物具有相似性,而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两个事物之间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人类在这两个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突显其相似面或相似点的结果。隐喻相似性的认知突显得以实现的要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相似的潜在性,二是施喻者意欲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相似性的潜在性可以分为主要四类:必然性、真实性、偶然性和强加性;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刻意性和自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相似性 突显 源域 标域
原文传递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被引量:64
2
作者 李勇忠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共4页
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 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了转喻与言语行为,转喻与认知距离等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转喻的语用学意义,诸如新格氏理论与转喻推理图式在语用推理中的互补性及转喻与含义和显义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认知框架 突显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 汉语中的"副名构造"这一特殊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该构造中副词具有明显压制作用,据此从两个方面修补了Goldberg等的构造压制观:a.词汇压制观;b.惯性压制观。(2)该构造中名词在副词的压制下大大衰减其指称功能,以突显其表"典型特征、异常感觉、语气时髦"等语用意义。(3)它从多个其他构造中传承了相关信息,如副形构造、主谓构造、动名构造等。(4)单靠组合原则难以获得该构造丰富的整体含意,必须运用完形理论和整合原则对其作通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造语法 副名构造 压制 突显 传承 整合
下载PDF
量词重叠与构式的互动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文浩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62,共9页
认知主体对意象图式不同成分或关系的突显以及构建情景时不同的扫描方式,导致量词重叠的基本义在构式不同句位的动态变化。量词重叠的基本义与句位义之间以及后者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差别体现了构式的不同句位对作为构件的量词... 认知主体对意象图式不同成分或关系的突显以及构建情景时不同的扫描方式,导致量词重叠的基本义在构式不同句位的动态变化。量词重叠的基本义与句位义之间以及后者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差别体现了构式的不同句位对作为构件的量词重叠的整合作用,而共性则体现了作为构件的量词重叠对构式整体的语义贡献。这是构式与构件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重叠 构式 互动 意象图式 突显 扫描
原文传递
突显理论与汉英时体范畴的类型学差异 被引量:26
5
作者 尚新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8,共9页
本文运用突显理论及其判定动词性语法范畴突显的标准 (语法化程度、系统性、强制性和遍布性 ) ,论证英语是时制突显的语言 ,汉语是体突显的语言 ,并从正反两方面证明 ,汉语中不存在系统的时制语法范畴 ,从而确立英汉两种语言在动词性范... 本文运用突显理论及其判定动词性语法范畴突显的标准 (语法化程度、系统性、强制性和遍布性 ) ,论证英语是时制突显的语言 ,汉语是体突显的语言 ,并从正反两方面证明 ,汉语中不存在系统的时制语法范畴 ,从而确立英汉两种语言在动词性范畴方面的类型学差异。认识这一差异 ,可为解决汉语的时制困惑找到突破口 ,即汉语中的时间概念可以在体范畴中得到隐含 ,这种隐含性 ,我们可以称之为体范畴的“时间指向功能”。英汉语在时体上的类型学差异可能是语言“蕴涵通性”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范畴 汉语 突显 时体 语法范畴 词性 动词 差异 类型学 证明
原文传递
转喻词语识别的语境制约 被引量:28
6
作者 江晓红 何自然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1-417,共7页
本文分析如何从句法、语义以及认知突显方面识别转喻词语,进而探讨转喻识别的语境制约。作者认为,转喻的认知特征是通过千变万化的动态语境因素实现的,语境不但制约转喻的创设,而且也制约转喻的识别和理解,人们以转喻词语为参照点、以... 本文分析如何从句法、语义以及认知突显方面识别转喻词语,进而探讨转喻识别的语境制约。作者认为,转喻的认知特征是通过千变万化的动态语境因素实现的,语境不但制约转喻的创设,而且也制约转喻的识别和理解,人们以转喻词语为参照点、以语境为依据来实现转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词语 识别 突显 动态语境
原文传递
言语交际中误解的认知成因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明芳 杨信彰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听说交际中误解形成的认知根源.通过举例分析和论证,指出在听说交际过程中脚本选择错误、图式有异和意象的突显部分不同等,都是造成语内话语误解或语际话语误解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误解 图式 脚本 突显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模式——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纵深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L)中1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4年的朗读语料为研究对象,从独立调群、调群内突显和不突显3个韵律指征考察了他们在朗读任务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模式。研究发现,他们对II类标记语韵律特征的总体掌握... 本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L)中1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4年的朗读语料为研究对象,从独立调群、调群内突显和不突显3个韵律指征考察了他们在朗读任务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模式。研究发现,他们对II类标记语韵律特征的总体掌握水平远远高于I类标记语;4年中,I类标记语的韵律表达能力呈下降趋势,而II类呈上升趋势;韵律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是I类中的短语型和II类中表示并列关系的标记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话语标记语 独立调群 突显
下载PDF
突显、关联与英语双关认知解读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林元龙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22,共4页
本文依据发话人意图和语义重心,将英语双关分为三类:虚实双关、主次双关和并重双关。文章结合层级突显假设和关联理论,讨论三类英语双关认知理解机制。本文试图论证:英语双关的理解是一个由意义初始加工阶段和意义整合阶段构成的序... 本文依据发话人意图和语义重心,将英语双关分为三类:虚实双关、主次双关和并重双关。文章结合层级突显假设和关联理论,讨论三类英语双关认知理解机制。本文试图论证:英语双关的理解是一个由意义初始加工阶段和意义整合阶段构成的序列解读过程。在突显原则主导下的语义初始加工阶段,双关语词意义的激活取决于意义的突显度;而在关联原则制约的意义整合阶段,双关意义的确定则受制于意义的关联性。认知语境对双关意义的激活和确定发挥促进和引导作用。话语最佳关联的获得意味着双关意义的成功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双关 突显 关联 认知语境 序列解读
原文传递
存在句的NP突显与结构生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谷化琳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关于英语存在句的一些语言现象,例如there的语法功能与含义,句中的主语和NP的存在量等问题,语言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只从语言结构内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有些语言现象无法解释。其实,语言结构的生成并非是任意... 关于英语存在句的一些语言现象,例如there的语法功能与含义,句中的主语和NP的存在量等问题,语言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只从语言结构内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有些语言现象无法解释。其实,语言结构的生成并非是任意的,也并非是人所先天固有的,而是遵循某种简单的道理或规则形成的.那就是语言结构外部的感知功能。人们通过感知功能,特别是通过视觉和心理感知功能,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结构的成因。而存在句就是通过视觉将感知外部世界的东西或物体突显在背景上,或人们通过大脑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体会或感受所作出的判断或结论形成的。本文用感知功能理论着重解释了英语存在句中的there是有意义和传递信息的和英汉语存在句的一致性以及为什么将there置于句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 存在句 视觉感知 心理感知
下载PDF
突显度、主观化与短时义副词“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齐沪扬 李文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30,共8页
短时义副词"才"的表义类型与其在全句中的信息突显度相关联。"才"字句(包括小句)处于前景地位时,"才"在表示短时义的基础上兼表"比预期时间晚";处于背景地位时,"才"只表示单纯的短... 短时义副词"才"的表义类型与其在全句中的信息突显度相关联。"才"字句(包括小句)处于前景地位时,"才"在表示短时义的基础上兼表"比预期时间晚";处于背景地位时,"才"只表示单纯的短时义。前者主观性强,后者客观性强。处于前景位置的"才"容易主观化,处于背景位置的"才"则不易主观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这样的假设:突显度和语言的主观性相关联。处于前景位置的语言成分容易主观化,处于背景位置的语言成分不易主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义 突显 主观性 主观化
原文传递
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书 徐建生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9,共16页
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功夫片自李小龙所体现之民族策略向当前成龙喜剧功夫片所代表的多元文化之转变的角度,理解成龙在美国的成功。成龙版的“多元文化”与民族策略或文化多样性毫无关系,它突显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功夫片当前的目标是... 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功夫片自李小龙所体现之民族策略向当前成龙喜剧功夫片所代表的多元文化之转变的角度,理解成龙在美国的成功。成龙版的“多元文化”与民族策略或文化多样性毫无关系,它突显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功夫片当前的目标是在全球规模迎合中产阶级的趣味和对利润及娱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龙 喜剧 趣味 李小龙 角度 娱乐 读解 国语 作者 突显
原文传递
论元结构:认知模型向句法结构投射的中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辰诞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9,共8页
论元结构是沟通认知与句法结构的桥梁,是语义和句法的接口。句法结构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结构通过语义论元结构向句法结构一层层投射的结果。认知模型框架内形成的范畴关系结构概念化而形成概念结构,其结构关系由关系概念支配,投射到意... 论元结构是沟通认知与句法结构的桥梁,是语义和句法的接口。句法结构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结构通过语义论元结构向句法结构一层层投射的结果。认知模型框架内形成的范畴关系结构概念化而形成概念结构,其结构关系由关系概念支配,投射到意义形成语义论元结构;语义论元结构受概念结构制约,并由谓词调整和分派论元数目和角色,再投射到句法形成句法论元结构;句法论元结构受语义论元结构和注意突显度的双重制约,语义论元结构决定句法论元的数目,注意突显度决定谓词框架的选择并进而决定论元的语法功能和论元的隐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结构 句法结构 投射 谓词 突显 概念结构 隐现 词调 概念化 决定论
原文传递
视角的选取与词汇选择过程解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少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视角的选取与词汇选择过程密切相关。说话者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或相反的视角来达到突显某一范畴之目的。同时,视角是说话者确立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过程中视角的选取会影响我们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一些实验也为视角的选取过程提供... 视角的选取与词汇选择过程密切相关。说话者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或相反的视角来达到突显某一范畴之目的。同时,视角是说话者确立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过程中视角的选取会影响我们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一些实验也为视角的选取过程提供了心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的选取 词汇选择 预设 突显
下载PDF
突显、输出和注意 被引量:17
15
作者 宋秀平 戴炜栋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促进目标形式注意的手段——突显和输出,结果证明,两种手段结合时效果最佳。输出任务中的突显驱动了学习者对目标规则形成假设。语言教学不可忽视输出的作用,输出在促进对目标形式的深层次分析,提高注意度方面起着... 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促进目标形式注意的手段——突显和输出,结果证明,两种手段结合时效果最佳。输出任务中的突显驱动了学习者对目标规则形成假设。语言教学不可忽视输出的作用,输出在促进对目标形式的深层次分析,提高注意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 输出 注意
原文传递
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文斌 王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和突显两个方面为基本切入点,探讨名转动词生成的认知机制。其结论:名转动词的生成与语言使用者的识解方式密切相关,是其特定的视角定位和突显方式所致。
关键词 名转动词 识解理论 视角 突显
下载PDF
“这也是一种X”:从标题话语到语篇叙述--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6
17
作者 谭学纯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共9页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集中在"X"。"X"在语篇中分化为一隐一显的"X0"和"X1","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是语篇叙述能否成功的条件。语篇叙述强力引导&qu...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集中在"X"。"X"在语篇中分化为一隐一显的"X0"和"X1","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是语篇叙述能否成功的条件。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将言说"这也是一种X"的话语权转换为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后者在标题话语中隐藏,在语篇叙述中展开,展开方式是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强化"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 隐含 强力引导 语篇叙述 修辞认知
下载PDF
从认知诗学视角看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 被引量:16
18
作者 米卫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也可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突显和主题信息突显两方面入手,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方法和主题思想,以期更深刻地挖掘其内在的...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也可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从意向突显和主题信息突显两方面入手,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方法和主题思想,以期更深刻地挖掘其内在的认知理据并阐述作者写作该小说的主题意义:一切皆虚无,生活、甚至人的生命都虚无缥缈、毫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背景 突显 虚无
下载PDF
突显、输出与词汇习得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秀平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实验比较了突显手段和输出手段在促进学习者注意和学得目标形式(词汇)方面的差异。旨在意义理解为中心的上下文中,设法把学习者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语言形式上来。结果证明:输出在目标形式(词汇)的注意和学得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突显 输出 词汇习得
原文传递
论主题-主语的突显与对应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梅德明 韩巍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6,共7页
主题与主语是现代语言学语篇与句法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在汉语宾语前置句型中,前提的宾语与主语可分别看做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然而,汉语宾语前提的位置比较灵活,既可前提至主语之前,也可前提至主语与动词之间。本文基于原型论(protot... 主题与主语是现代语言学语篇与句法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在汉语宾语前置句型中,前提的宾语与主语可分别看做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然而,汉语宾语前提的位置比较灵活,既可前提至主语之前,也可前提至主语与动词之间。本文基于原型论(prototypicality)、突显观(prominence view)及交际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等理论,通过实验调查发现:宾语前置句主语的确定取决于其是否为相关动词的原型施事或原型经历体,而具有原型特征的名词(短语)可被视为主语;当第一、第二主题均符合相应原型主语特征时,第一主题可被视为宾语,第二主题可被视为主语。此外,本文还就上下文对宾语前置句主语的确定作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主语 原型 突显 交际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