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胃癌p53、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顾永琍 何家玉 +1 位作者 梅静 陈古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总阳性率为27.6%,ER、PR总阳性率为36.0%;p53、ER、PR在低分...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总阳性率为27.6%,ER、PR总阳性率为36.0%;p53、ER、PR在低分化癌中表达率高;p53与ER,PR阳性一致率达60%。提示p53、ER、PR阳性者胃癌细胞脑分化、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基因 P53 雌激素 孕激素 胃肿瘤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熊志娇 李德昌 +3 位作者 范红顺 刘莹 翁伟镇 郑玉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酒精肝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乙肝+酒精肝组)患者...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酒精肝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乙肝+酒精肝组)患者共90例,每组3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所有实验组病例的ALDH2基因型,将其分为ALDH2^*1^*1(野生型),ALDH2^*1^*2(突变型)和ALDH2*2*2(突变型),并比较4组间的基因频率及G/A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乙肝+酒精肝组的ALT、AST、GGT、ALP、MCV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酒精肝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酒精肝组的ALDH2野生型基因频率为86.7%,明显高于乙肝组3.3%、乙肝+酒精肝组6.6%和健康对照组43.3%(P<0.05);酒精肝组的ALDH2突变型基因频率为13.3%,明显低于乙肝组96.7%,乙肝+酒精肝组93.4%和健康对照组5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2.08,P<0.05)。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同时存在酒精因素的影响,在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中分别表达不同的基因。突变型基因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宿主基因,而野生型基因与酒精性肝病相关,但饮酒会直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2基因多态性 酒精 乙型肝炎病毒 突变型基因 野生型基因
原文传递
抗HBsAg和抗RBC双特异minibody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宇萍 乔媛媛 +4 位作者 化冰 刘晓琳 谢帮铁 马大龙 王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8-301,共4页
目的 :用抗HBsAg和抗RBC单链抗体构建双特异minibody抗体模型。方法 :将人IgG1CH3 经点突变方式 ,在CH3界面由大分子氨基酸代替小分子氨基酸形成“knob”(T36 6W) (杵状结构 ) ,另一个CH3 分子由 3个小分子氨基酸代替 3个大分子氨基酸... 目的 :用抗HBsAg和抗RBC单链抗体构建双特异minibody抗体模型。方法 :将人IgG1CH3 经点突变方式 ,在CH3界面由大分子氨基酸代替小分子氨基酸形成“knob”(T36 6W) (杵状结构 ) ,另一个CH3 分子由 3个小分子氨基酸代替 3个大分子氨基酸形成“hole”(T36 6S :L36 8A :Y40 7V) (臼状结构 ) ,并在此基础上在适当位置引入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 (S35 4C :T36 6W /Y34 9C :T36 6S :L36 8A :Y40 7V)。然后将“knob”和“hole”分别接连于抗HBsAg和抗RBC单链抗体基因 3’端 ,并将两基因组装于同一表达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结果 :依CH3 界面不同共构建 3种不同的表达载体 ,分别带有①野生型CH3 ,②杵臼结构 (T36 6W/T36 6S :L36 8A :Y40 7V)突变型CH3 ,③杵臼结构加二硫键 (S35 4C :T36 6W/Y34 9C :T36 6S :L36 8A :Y40 7V)突变型CH3 。大肠杆菌分泌表达后 ,ELISA法检测抗HBsAg和抗RBC活性 ,3种表达上清均有相同的抗HBsAg和抗RBC活性 ;两种带有突变型CH3 的minibody用血球凝集法可检测到抗HBsAg和抗RBC双特异活性。结论 :CH3 界面经适当改造可促进异源二聚体形成 ,并在大肠杆菌获得功能性表达 ,得到双特异mini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 knob-into-hole Minibody 双特异抗体 突变型基因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与晚期胃癌P^53,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浣孝强 李凡彩 《广西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2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ER、PR总阳性率为38.0%,P^53阳性率为33.3%,癌旁粘膜及癌间质均为...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2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ER、PR总阳性率为38.0%,P^53阳性率为33.3%,癌旁粘膜及癌间质均为阴性,ER、PR在分化差癌中表达率高。P^53与ER、PR阳性表达一致率为81.3%,晚期胃癌的P^53与ER、PR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提示P^53、ER、PR阳性者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基因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胃肿瘤
下载PDF
中国藏族人群具有低CCR5Δ32、高CCR2b-64I突变型基因频率 被引量:5
5
作者 洪卫国 王福生 +5 位作者 金磊 邢利和 刘明旭 杜清友 雷周云 李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调查 CCR5 Δ32、CCR5 m30 3、CCR2 b- 6 4I和 SDF1- 3′A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e deficiency virus- 1,HIV- 1)相关的等位基因在中国藏族人群中的频率和分布情况。方法 随机采集血样 ,提取基因组 DNA,经 PCR或 PCR- RF... 目的 调查 CCR5 Δ32、CCR5 m30 3、CCR2 b- 6 4I和 SDF1- 3′A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e deficiency virus- 1,HIV- 1)相关的等位基因在中国藏族人群中的频率和分布情况。方法 随机采集血样 ,提取基因组 DNA,经 PCR或 PCR- RFL P分析 ,计算突变型基因频率 ,并对其群体分布、性别分布以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现藏族人的 CCR5 Δ32和 CCR5 m30 3突变型基因频率均小于0 .15 % ;SDF1- 3′A和 CCR2 b- 6 4I突变型基因频率分别为 19.2 4%和 2 9.42 %。 4种突变等位基因群体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虽然中国藏族人群 CCR2 b- 6 4I的突变型基因频率较高 ,但 CCR5 Δ32和 SDF1- 3′A的突变型基因频率低 ,提示中国藏族人群很可能在遗传上是 HIV- 1易感的人群。结论 中国藏族人群与西方白人相比可能具有低 CCR5 Δ32和高 CCR2 b-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低CCR5△32 高CC2b-64I 突变型基因频率 艾滋病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帅 李异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与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例长期饮酒患者,其中44例为ALD患者,43例为长期嗜酒非酒精性肝病(non-ALD,NALD)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与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例长期饮酒患者,其中44例为ALD患者,43例为长期嗜酒非酒精性肝病(non-ALD,NALD)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抽取其外周血标本提取DNA,DNA微阵列芯片法对ALDH2进行基因分型,分析ALDH2基因型与ALD的关系。结果 ALDH2各基因型频率在AL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嗜酒NAL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ALDH2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LDH2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后发生潮红综合征相关,与GGT、AST有相关性。结论乙醛脱氢酶不同基因型与ALD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酒精性肝病 乙醛脱氢酶2野生型基因 乙醛脱氢酶突变型基因
下载PDF
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瘀毒”证P16、p21、c-met表达影响多中心对照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强 张清 +1 位作者 张倩 邵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分为“瘀毒”证与非“瘀毒”证组,使用活血解毒方(刺猬皮12g,丹参20g,红花、黄连、蚤休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g).1剂/d。水煎100-150mL,3次/d,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胃黏膜组P16、p21、c-met蛋白表达。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P21、p16、c-met蛋白表达瘀毒组军高于非瘀毒组(P〈0.05)。使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后P21、c-met蛋白表达两组均有降低(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16两组均有升高(P〈0.05)瘀毒组高于非瘀毒(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变P16、p21、c-met蛋白表达,P16、p21、c-met蛋白表达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瘀毒”证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瘀毒证 突变型基因基因P21 抑癌基因蛋白p16 c—met蛋白 活血解毒方 多中心对照观察
下载PDF
突变型NOTCH3(R90C)对少突胶质系细胞HS683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
8
作者 唐秘博 史长河 +4 位作者 宋波 李玉生 杨婷 毛澄源 许予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一种突变型基因NOTCH3(R90C)对少突胶质系细胞HS683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1)以pCMV—Spot6.0为表达载体,采用定点突变法构建突变型基因...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一种突变型基因NOTCH3(R90C)对少突胶质系细胞HS683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1)以pCMV—Spot6.0为表达载体,采用定点突变法构建突变型基因NOTCH3(R90C)表达载体,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分别转染pCMV-Spot6.0空白对照载体、野生型NOTCH3(p.NOTCH3)质粒与突变型NOTCH3(p.R90C)质粒到HS683细胞,分别为转染空白对照载体组、转染野生型NOTCH3基因组、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转染后24h、48h、72h、96h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水平;转染后72hWestemblotting检测细胞NOTCH3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磷酸化(p).p53与p21的表达。(2)实验分转染野生型NOTCH3基因组、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Pifithrin-α组,分别转染野生型、突变型、突变型NOTCH3基因,后2组再分别加入0μmol/L、1μmol/L的Pifithrin-α。转染后24h、48h、72h、96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1)转染48h、72h、96h后,与转染野生型NOTCH3基因组比较,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的细胞吸光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72h后,转染野生型NOTCH3基因组与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细胞的NOTCH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空白对照载体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细胞增殖周期相关蛋白p53、P-p53以及p2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NOTCH3基因组和转染空白对照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染后48h、72h、96h,与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组比较,转染突变型NOTCH3基因+Pifithrin—α组的细胞吸光度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变型NOTCH3(R90C)蛋白通过p53依赖的方式抑制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NOTCH3(R90C)突变导致CAD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突变型基因NOTCH3(R90C)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增殖 p53
原文传递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突变型等位基因与SLE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俐 陈政良 +1 位作者 周冼苡 钟成全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普通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技术检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GGC54GAC、GGA57GAA和CGT52TGT点突变(分别称为等位基因B、C、D,所有突变型... 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普通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技术检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GGC54GAC、GGA57GAA和CGT52TGT点突变(分别称为等位基因B、C、D,所有突变型统称为O,野生型即A),分析MBL突变型等位基因与SLE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74例SLE患者中,检出等位基因型A/B24例(32.4%)、B/B5例(6.8%)、A/C2例(2.7%)、A/D1例(1.4%)和B/C2例(2.7%),B、C、D的频率为0.250、0.028和0.007,突变型等位基因O的频率为0.285;95例对照组中,检出A/B22例(23.2%)、B/B2例(2.1%)和A/C1例(1.1%),B、C的频率分别为0.137和0.005,O的频率为0.142;两者比较,其突变等位基因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等位基因型O/O纯合子SLE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达100%,而A/A或A/O型病人分别为35.0%和37.0%,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因此,MBL突变型等位基因是SLE的易感因素并与肾脏累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突变型等位基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UGT1A8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敏 孙德峰 +4 位作者 李延青 陈建 郭辰虹 刘福国 袁孟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8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109例,取静脉血5mL,提取DNA,PCR扩增获得UGT1A8第一外显子,对扩增产物检测、纯化及测序.每个基因型样本克隆至TOPOTA质粒,通过DNA序列分...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8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109例,取静脉血5mL,提取DNA,PCR扩增获得UGT1A8第一外显子,对扩增产物检测、纯化及测序.每个基因型样本克隆至TOPOTA质粒,通过DNA序列分析其特性.经双尾Fisher精确检验,确定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计算OR值及95%CI,评价研究因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强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GT1A8各基因型及性别因素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结果:UGT1A8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3个突变位点.野生型UGT1A8*1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51(95%CI0.28-0.79),此等位基因为保护性因素.突变型等位基因UGT1A8*3频率在正常对照组稀有,明显低于病例组(P=0.003),OR值为9.63(95%CI2.12-7.79),此等位基因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子.纯合基因型UGT1A8*1/*1在正常对照组比例高于病例组(P=0.045),OR值为0.28(95%CI0.16-0.88),此基因型的危险度减少.UGT1A8*1/*3杂合基因型(P=0.028)、UGT1A8*2/*3杂合基因型(P=0.003)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5.03(95%CI2.25-5.99)及12.90(95%CI2.68-6.15),这两种基因型为结直肠癌的易感性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GT1A8等位基因多态性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29),性别因素影响不明显(P=0.25).结论:结直肠癌UGT1A8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态性,野生型UGT1A8*1等位基因为保护性因素,突变型UGT1A8*3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子.UGT1A8*1/*3、UGT1A8*2/*3杂合基因型为结直肠癌的易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8 多态性 易感性 等位基因多态性 LOGISTIC回归分析 DNA序列分析 突变型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频率 正常对照组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永波 王乔树 +1 位作者 王枫 郭春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62例脑梗死患者和79例对照者的C677T突变的基因型。结果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等位基因(V)频率在...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62例脑梗死患者和79例对照者的C677T突变的基因型。结果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等位基因(V)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1,P<0.05);3种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基因型频率的相对危险分析,AV基因型比AA基因型患脑梗死危险高1.76倍;VV基因型比AA基因型患脑梗死危险高3.25倍。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等位基因与脑梗死有一定的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突变型等位基因
下载PDF
突变型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表达
12
作者 王建文 胡琦 +1 位作者 李雪 刘宏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构建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mMYOC,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Pro370Leu突变型MYOC蛋白。方法以pGEM-T-MYOC质粒中MYOC为模板,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得到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mMYOC),并定向亚克... 目的构建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mMYOC,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Pro370Leu突变型MYOC蛋白。方法以pGEM-T-MYOC质粒中MYOC为模板,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得到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mMYOC),并定向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B上,得到pcDNA3.1/myc-His(-)mMYOC重组表达质粒,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鉴定,最后用脂质体包埋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用特异性引物对转染的COS-7细胞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检测mMYOC基因表达,用抗标签基因His表达产物的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分泌情况。结果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mMYOC基因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并且mMYOC蛋白不能分泌到培养液中。结论成功构建Pro370Leu突变型MYO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mMYOC,mMYOC蛋白不能分泌到细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myocilin基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表达 定点突变
下载PDF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方法例析
13
作者 陈苍松 《高考》 2017年第3期167-167,共1页
有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仅在X染色体上的判断的试题经常出现而且这类试题难度较大,下面通过例析,以提供应对此类生物试题的方法。方法一:♀隐性×♂显性例题: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 有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仅在X染色体上的判断的试题经常出现而且这类试题难度较大,下面通过例析,以提供应对此类生物试题的方法。方法一:♀隐性×♂显性例题: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 正交和 伴性遗传 突变型基因 等位基因 显隐性 野生型 性状表现
原文传递
突变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转基因小鼠对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高血压和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
14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1-1141,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基因小鼠 突变型基因 心肌肥厚 高血压 保护作用 C57BL小鼠 真核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印 车国卫 +1 位作者 周清华 许金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VEGF、mtp5 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VEGF、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P_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VEGF、mtp5 3基因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突变型P53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卢芳国 毛积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线性化的表达载体注射至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中,然后将注射存活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取其产3wk龄子代鼠进行PCR初选,再通过Southern杂交进一步确证;利用HE染色法观察4mo龄转基因小鼠不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将转基因载体进行了707枚小鼠受精卵的显微注射,然后植入30只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中,其中26只母鼠怀孕,移植成功率为86.67%;共出生子代鼠179只;PCR检测显示179只子代小鼠中有9只整合了p53mt和LMP1基因,转基因阳性小鼠比例为5.03%(9/179),Sou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9只基因组整合了外源基因的首建者小鼠;随机抽取其中的1只转基因阳性小鼠鼻腔黏膜、鼻咽、食管表现炎症,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结论:成功建立整合人突变型p53和LMP1的转基因小鼠,且表现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可为鼻咽癌前病变机制的研究提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鼻咽癌前病变 基因小鼠
下载PDF
槲皮素对NB4细胞株p53及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庆文 赵劲秋 方智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方法将槲皮素作用于培养的NB4细胞株 ,应用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槲皮素 (30、6 0、90 μmol/L)诱导细胞 2 4、48、72、96、12 0h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中突变型p5 3基... 目的研究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方法将槲皮素作用于培养的NB4细胞株 ,应用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槲皮素 (30、6 0、90 μmol/L)诱导细胞 2 4、48、72、96、12 0h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中突变型p5 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情况。 结果证实其在 30~ 90 μmol/L浓度时对突变型p5 3基因无影响 ,而对突变型p5 3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结论本研究为槲皮素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NB4 突变型P53基因 突变型P53蛋白
下载PDF
环磷酰胺诱发的染色体损伤与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明艳 许冬青 +3 位作者 徐力 张旭 赵凤鸣 姜海英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对染色体损伤与P53基因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 :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环磷酰胺对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同时以微核(MN)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 ,进行致突...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对染色体损伤与P53基因表达间的关系。 方法 :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环磷酰胺对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同时以微核(MN)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 ,进行致突变研究。 结果 :环磷酰胺用药组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率为30.81 % ,微核率为8‰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为9.21±1.08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突变 突变型P53基因 微核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下载PDF
重组质粒pLMP1-p53mt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刘书静 唐发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eLa细胞,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该质粒转入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pLMP1-p53mt 基因
下载PDF
胃癌中VEGF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穆桂芳 孙光喜 +4 位作者 董崇海 孔令亭 郑京华 魏虹 孙爱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突变型p53(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的VEGF、mtp53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V...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突变型p53(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的VEGF、mtp53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mtp5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P<0.01)。VEGF、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状态、P-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P<0.01)。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mtp53基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进展进程,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突变型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