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1
作者 王建荣 李冰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也有学者译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也有学者译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于198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 肘正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穿刺成功率 贵要静脉 穿刺插管
下载PDF
PICC导管在ICU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邓旭 冯英 +3 位作者 谢红宁 唐娜 杨霏扬 邓红菊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21-622,共2页
关键词 ICU病人 PICC导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外周静脉 穿刺插管 用药途径 静脉用药 上腔静脉
下载PDF
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燕 李锐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PICC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PICC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7 d至1年)、并发症少等优点,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肘正中静脉 穿刺成功率 贵要静脉 穿刺插管
下载PDF
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扬波 罗书裕 徐名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7期626-627,共2页
目的总结16例经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途径穿刺插管,应用气囊电极导管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经验。方法按改良Seldinger方法行静脉穿刺置管,按Swan-Ganz球囊导管操作方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心电监护仪出现室... 目的总结16例经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途径穿刺插管,应用气囊电极导管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经验。方法按改良Seldinger方法行静脉穿刺置管,按Swan-Ganz球囊导管操作方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心电监护仪出现室性早搏或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进入右室,调整导管位置,行右室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16例全获成功,其中右颈内静脉2例、锁骨下静脉14例,两者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为2~15分钟。起搏效果肯定,起搏时间3~13天。全部病例未发生气胸、血胸及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法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无需X线引导,值得基层急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心脏临时起搏 临床应用 Seldinger方法 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 心内膜临时起搏 经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途径 静脉穿刺置管 电极导管 起搏心电图 心电监护仪 右颈内静脉 穿刺插管 操作方法 球囊导管 X线透视 室性早搏
下载PDF
传统方法与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术效果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姗 杨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插管,使得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以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长期化疗用药及营养物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插管,使得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以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长期化疗用药及营养物质传输途径,同时实现"一针穿刺"完成整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 PICC 改良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穿刺插管 上腔静脉
下载PDF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技术中的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善姬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3期91-92,共2页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导管的尖端要在上腔静脉下1/3处或者是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上腔静脉管径粗而且血流量大,可以迅速稀释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从而不损伤血管,所以很适合进行化...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导管的尖端要在上腔静脉下1/3处或者是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上腔静脉管径粗而且血流量大,可以迅速稀释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从而不损伤血管,所以很适合进行化疗的病人。唯一允许护士操作的穿刺技术就是PI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 置入 化疗药物 穿刺插管 上腔静脉 腔静脉下 静脉管径
下载PDF
穿刺插管所致动脉损伤10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卞策 汪忠镐 +1 位作者 王仕华 张小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25-226,共2页
随着介入放射医学的发展。血管穿刺、插管及腔内外科的不断应用,医源性的血管损伤有上升趋势。对此如何正确地诊断与治疗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自1993年4月至1995年7月,我们收治了10例因经皮血管穿刺所致的医源性血管损伤病人,疗效满意,... 随着介入放射医学的发展。血管穿刺、插管及腔内外科的不断应用,医源性的血管损伤有上升趋势。对此如何正确地诊断与治疗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自1993年4月至1995年7月,我们收治了10例因经皮血管穿刺所致的医源性血管损伤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由外院转入者7例,本院发生者3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20~78岁,平均48.2岁。损伤部位为肱动脉和股动脉各5例。假性动脉瘤7例,血栓形成、栓塞及血栓和动静脉瘘各1例。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各3例。病程为5小时至5个月。发病原因及诊治情况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插管 动脉损伤 病例分析 诊断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穿刺插管或切开置管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萍 王海东 +2 位作者 杨康 邱阳 吴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穿刺或切开置管的技术要点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19例行V-A或V-V 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部位血管置管的技术要点。结果 3例颈静脉穿刺插管均一次性成功;4例升主动... 目的分析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穿刺或切开置管的技术要点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19例行V-A或V-V 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部位血管置管的技术要点。结果 3例颈静脉穿刺插管均一次性成功;4例升主动脉插管部位因不可控制的严重出血导致患者死亡;8例外周置管部位有少量渗血,予以加压包扎后,好转无明显出血。在整个ECMO运转期间,穿刺部位没有明显的出血、血肿、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ECMO置管过程中,规范化的操作可以降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穿刺插管 切开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
9
作者 陈明明 孙志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5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护理效果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穿刺 PICC置管 肘正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穿刺插管 上腔静脉
下载PDF
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廖政贤 曾国斌 郑德中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7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或肱动脉途径穿刺插管,对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其中38例患者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7例有部分改善,均未出现严重并...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或肱动脉途径穿刺插管,对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其中38例患者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7例有部分改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5例随访1·5年后拍X光片可见坏死的股骨头有部分修复。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Ⅲ期以内的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对于双侧股骨头坏死应尽量采用经肱动脉途径插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临床应用价值 SELDINGER技术 关节活动功能 动脉途径 股骨头坏死 穿刺插管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显春 杨英 +2 位作者 宋爽 王泽惠 曾小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62-1662,1666,共2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 穿刺插管 乳腺癌患者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敷贴固定方式探讨
12
作者 陈显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0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敷贴固定 穿刺插管 颈内静脉
下载PDF
快速腹膜透析法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探讨
13
作者 胡祥仁 扬贵兰 +4 位作者 邢丽娟 王云生 吴孟华 张咏梅 任云风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直接穿刺插管腹透 (快速腹膜透析法 )抢救危重患者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快速腹膜透析技术抢救 12种危重患者 ,共计 118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病例数较多的病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快速腹膜透... 目的 :探讨经皮直接穿刺插管腹透 (快速腹膜透析法 )抢救危重患者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快速腹膜透析技术抢救 12种危重患者 ,共计 118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病例数较多的病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快速腹膜透析成功 117例 ,失败 1例。救治成功 10 5例 ,成功率 88.9%。死亡 13例 ,死亡率 11.1%。其中老年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组 30例 ,救治成功 2 5例 ,成功率 83.3%。死亡 5例 ,死亡率 16 .7。对照组 2 6例 ,救治成功 14例 ,成功率 5 3.8%。死亡 12例 ,死亡率 4 6 .2 %。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 X2 =4 .4 2 ,P<0 .0 5 ;以肾为主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组 32例 ,抢救成功 2 9例 ,成功率 90 .6 %。死亡 3例 ,死亡率 9.4 %。对照组 30例 ,抢救成功 19例 ,成功率 6 3.3%。死亡 11例 ,死亡率 36 .7%。两组比较 X2 =5 .13,P<0 .0 5。结论 :应用快速腹膜透析方法抢救某些急危重患者 ,特别是伴有肾衰竭的急危重患者 ,能使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法 临床应用探讨 危重症患者 肾功能衰竭患者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危重患者 救治成功 救急 腹膜透析技术 0.05 死亡率 抢救成功率 对照组 治疗组 穿刺插管 临床观察 对比研究 中老年性 透析方法 病例数 肾衰竭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两例
14
作者 何顺林 程光华 《攀枝花医药》 1991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营养 锁骨下静脉 穿刺插管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23
15
作者 时冰 朱晓玲 佟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9-119,131,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结果]术后出...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胸水、腹水、脾脓肿、左下肺炎等。[结论]掌握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原因,对症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部分脾栓塞 预防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患者 生命体征 明胶海绵 栓塞材料 定期复查 左下肺炎 栓塞术后 对症处理 血常规 肝功能 脾脓肿
下载PDF
肿瘤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卧床时间及制动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云富 常红霞 王臻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介入治疗 制动方法 卧床时间 术后 医学影像设备 经皮穿刺插管 肿瘤细胞坏死 穿刺部位出血 选择性插入 介入治疗术
原文传递
10043例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业发 程红岩 +3 位作者 陈栋 徐爱民 陈汉 吴孟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 ,并对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 5 90 8例肝胆疾病患者共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介入治疗 10 0 4 3例次。年龄5岁~ 86岁 ,平均 4 5 7岁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 ,并对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 5 90 8例肝胆疾病患者共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介入治疗 10 0 4 3例次。年龄5岁~ 86岁 ,平均 4 5 7岁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1次~ 13次 ,人均 1 7次。其中伴明显动脉粥样硬化 10 7例 ,双侧髂动脉严重钙化狭窄 2例。 结果 股动脉穿刺插管成功率为 99 8% ,首次插管第一针穿刺成功率为 95 % ,多次插管后第一针穿刺成功率为 76 %。并发症 2 78例 ,股动脉穿刺处局部出血或血肿 2 11例 (2 1% ) ;导丝或导管进入血管周围间隙 13例 ,进入下腔静脉 17例 ;动脉夹层 11例 ;术中股动脉痉挛 5例 ;导管未送入 18例 ,改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成功 16例 ,2例因双侧髂动脉严重钙化狭窄改肱动脉穿刺插管成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操作死亡。 结论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是安全、便捷的有效途径 ,熟练掌握穿刺插管技术是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并发症 介人治疗 肝胆疾病
下载PDF
早产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3例报道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惠丽 李国丽 +3 位作者 王丽娟 朴梅花 童笑梅 李松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充分考证后,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于2005年6—7月共进行了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全部成功,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大隐静脉 置入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静脉穿刺插管 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外周穿刺 PICC导管 锁骨下静脉
原文传递
颈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评估脑缺血耐受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毛青 侍行文 +4 位作者 范新东 孙坚 王秉玉 仲俊 丁美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寻找能可靠评价脑对颈动脉阻断 (TBO)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对 2 0例临床需要阻断颈动脉的患者 ,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法将球囊导管置入颈动脉将其临时阻断 ,其间对患者进行连续的临床评价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图 (TCD)、颈动脉残端...  目的 寻找能可靠评价脑对颈动脉阻断 (TBO)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对 2 0例临床需要阻断颈动脉的患者 ,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法将球囊导管置入颈动脉将其临时阻断 ,其间对患者进行连续的临床评价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图 (TCD)、颈动脉残端压 (SP)监测 ,并通过DSA检查Willis环的沟通情况。结果 除 1例置管引起颈总动脉 (CCA)闭塞 ,1例尚未阻断颈动脉即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外均完成试验 ,其中 2例分别在颈动脉阻断后 34min和 2 7min因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提前终止TBO ,并被认为不能耐受颈动脉阻断。其余都通过了 4 5minTBO ,他们的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下降为 36 %±18% ,SP为 (5 4± 2 2 )mmHg(30~ 87)。DSA显示除 2例未完成TBO外其余受试者Willis环沟通均良好。结论 TBO方法可靠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耐受性 颈动脉阻断 球囊导管 残端压 Seldinger穿刺插管
下载PDF
PICC穿刺置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松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4-55,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保护外周静脉等优点[1-2],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关键词 穿刺置管 PICC 原因分 经外周静脉 静脉穿刺插管 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