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耕地变化分析与模拟 被引量:32
1
作者 曾凌云 王钧 王红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利用1996年和2004年两期北京市土地利用图、北京市DEM数据、北京市各区的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密度、GDP、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运用ARCGIS分析了北京山区1996—2004年间的耕地变化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99... 利用1996年和2004年两期北京市土地利用图、北京市DEM数据、北京市各区的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密度、GDP、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运用ARCGIS分析了北京山区1996—2004年间的耕地变化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996—2004年间,北京山区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3,减少的耕地主要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同时还利用SPSS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GIS平台上以1996年的数据为基础,模拟了北京山区2004年的耕地空间分布,并与实际状况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较为理想,其中模拟耕地的准确率达到70%,非耕地达到79%,总体准确率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GIS 空间Logistic回归 北京山区
下载PDF
天津城市扩展空间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肖琳 田光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7-1335,共9页
首先引入定量识别城市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面积指数,结合象限方位法和缓冲带法分析空间扩展特征;其次在栅格尺度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城市增长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1995年天津城市扩展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 首先引入定量识别城市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面积指数,结合象限方位法和缓冲带法分析空间扩展特征;其次在栅格尺度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城市增长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1995年天津城市扩展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四区外延式为主,填充式和外延式主要分布在Ⅲ、Ⅶ、Ⅷ象限与16、56、104km缓冲带,距公路较近易发生扩展,道路沿线的城市扩展空间辐射范围广;②1995-2000年天津环城四区、塘沽、大港少量填充式扩展,集中在Ⅶ、Ⅷ象限与96~112km缓冲带,城市扩展与到城市用地距离显著负相关,主城区高密度建设用地抑制环城四区城市扩展;③2000-2005年天津城市扩展活跃,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四区外延式、塘沽和大港"卫星城"式为主,主要分布在Ⅲ、Ⅶ、Ⅷ象限,填充式和外延式集中在8~24km缓冲带而"卫星城"式集中在16~56km缓冲带,城市扩展与到公路距离有最显著负相关性,道路建设是推动天津主城区、环城四区、武清及静海城市扩展主要驱动力,其次距城市用地较近易发生城市扩展,塘沽与大港分散的城市用地带动周边城市扩展。以上结果反映出1990-2005年天津城市扩展时空分异显著,西北-东南是城市空间扩展主要走向;城市扩展影响因素多元化,公路建设是主导驱动因子,交通区位优越地区最易发生城市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象限方位法 缓冲带法 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 天津
原文传递
基于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漳州城市扩展预测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云龙 周小成 吴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82,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以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来预测城市扩展的新方法。其首先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中加入空间自相关结构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漳州市区近20年(1989-2009年)的数据,建立不同时期城市扩展模拟的多个子空间Logisti... 本文提出一种以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来预测城市扩展的新方法。其首先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中加入空间自相关结构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漳州市区近20年(1989-2009年)的数据,建立不同时期城市扩展模拟的多个子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Mi,再采用一次平滑指数法综合处理这些时间序列的Mi,构建出顾及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序复杂性的时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新方法一方面克服了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法受限于预测年份影响因素数据难以获取的缺点,另一方面由于模型考虑了城市扩展的长时间序列复杂性,即综合了城市扩展不同时期影响因素不同的情况,使它更接近城市扩展的实际,因而预测精度会提高。以福建省漳州市区为例,分别运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中单独加入空间自相关结构的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法和基于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新方法这3种方法,对2009年城市扩展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空Logistic模型的新方法比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法和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法的预测精度都要好,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1.02%、83.82%和87.00%,预测城市用地的精度从63.59%提高到67.35%和73.34%,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从0.826提高到0.883和0.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 扩展预测 指数平滑法 空间自相关 漳州市
原文传递
站域土地利用对地铁车站职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静 邢淑美 +1 位作者 饶海洋 王月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50-10056,共7页
为探究土地利用与地铁车站职住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居住客流指数和就业客流指数作为站点聚类指标。先对地铁站点进行分类,刻画车站的职住功能类型,之后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间效应影响下地铁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对其职住功... 为探究土地利用与地铁车站职住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居住客流指数和就业客流指数作为站点聚类指标。先对地铁站点进行分类,刻画车站的职住功能类型,之后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间效应影响下地铁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对其职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就业型车站,居住型车站存在更为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居住型车站周边每增加1个同类型车站时,该类车站形成的概率增大4.1%;以综合型站点为对照组,居住集中型车站周边每增加一个科教文化或停车场类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该类车站形成的概率减小2.7%和3.2%;就业集中型车站周边每增加一个生活服务或住宿类POI,其形成的概率减小2.1%、0.8%,有利于其向综合型车站转变。研究结果可为站域土地利用规划或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特征 土地利用 空间效应 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灾的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在长输燃气管线安全性分析的应用
5
作者 杨博理 陈虹雨 +3 位作者 唐章英 王倩 吴祺铭 刘小彬 《应用能源技术》 2019年第2期7-10,共4页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担任能源输送任务的长输燃气管线网愈发庞大。燃气管线通常埋敷于地下,与地质环境关联紧密,故地质灾害状况对燃气管线的安全构成较大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在地灾影响下,实...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担任能源输送任务的长输燃气管线网愈发庞大。燃气管线通常埋敷于地下,与地质环境关联紧密,故地质灾害状况对燃气管线的安全构成较大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在地灾影响下,实现对长输地下燃气管线的安全性分析。首先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权重系数矩阵,将普通逻辑回归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性参数相结合,消除空间关系对于样本点响应变量的影响,从而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再依靠实例研究区域的地灾数据进行模型构建、训练及准确性评估;最后利用研究区域长输燃气管线相关数据进行地灾风险性预测。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检验,确认该模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 长输燃气管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