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季小冬
-
机构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
出处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6年第11期30-32,共3页
-
文摘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在高考命题中常以一大一小两种题型出现.小题通常考查空间平行或垂直关系的判定、简单几何体表面积或体积的求解、三视图.大题通常考查空间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空间角或空间距离问题的求解.下面就这些考题的命题视角举例剖析.
-
关键词
立体几何试题
高考命题
空间距离问题
垂直关系
高中数学
体表面积
三视图
空间角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点到平面距离求解策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云侠
-
机构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
出处
《高中数理化(高二版)》
2008年第12期23-24,共2页
-
文摘
空间距离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内容,其中所涉及的线面距、面面距等都可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所以高考对空间距离的考查主要围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进行问题设置.下面将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举例剖析,供参考.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求解策略
平面
立体几何
常用方法
问题设置
高考
线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
-
-
题名例谈向量在解决空间距离问题时的作用
- 3
-
-
作者
李明
-
出处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02年第10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向量
空间距离问题
中学教育
立体几何
数学教学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
- 4
-
-
作者
聂迪
-
机构
汉川实验高中
-
出处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
2016年第11期32-34,共3页
-
文摘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以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基础,其他求距离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这三种距离.高考中常将空间距离问题和空间角问题一起放在解答题中进行考查,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
空间角问题
解答题
直线
平面
高考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间接法巧求空间距离
- 5
-
-
作者
彭巧艳
-
机构
迁安市杨店子高中
-
出处
《学周刊(下旬)》
2009年第9期96-97,共2页
-
文摘
空间距离通常指点点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及线线、线面、面面距离,因其求解过程涉及知识综合性强、求法灵活.对能力要求高。所以它是历年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因为大部分空间距离问题都可归结为点面距离.所以点面距离是最重要的。而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关键是找到点在平面内射影的位置。但寻求点在平面内射影的落点位置通常感觉比较困难.本文就点面距离的求法结合实例.对如何有效化解这个难点谈几点做法,供参考借鉴。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间接法
点面距离
知识综合
求解过程
能力要求
高考热点
有效化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空间向量法求距离问题
- 6
-
-
作者
赵春祥
-
出处
《新高考(文科版)》
2004年第7期37-38,共2页
-
文摘
立体几何中的求距离。是高考中的命题热点.空间的距离包括两点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它的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球面上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其中重点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这些距离的计算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难点.引入向量后,通过将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将过去的形式逻辑证明转化为数值运算,即借助向量法使解题模式化,用机械性操作把问题转化。因此,向量为立体几何代数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关键词
空间向量
空间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
高考
数学
解题指导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空间距离的向量求法
- 7
-
-
作者
倪立志
-
机构
福建福州一中
-
出处
《福建中学数学》
2003年第6期29-31,共3页
-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向量
立体几何题
解法
高中
数学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空间距离问题巡视(高二、高三)
- 8
-
-
作者
孟庆勇
代夫珍
-
机构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
出处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
文摘
空间距离是现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现就空间距离的求解思路从几何与向量两个方向作了总结,供参考.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解题思路
高中
数学
向量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空间距离问题的三大热点
- 9
-
-
作者
王义俊
-
机构
浙江省磐安中学
-
出处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3年第11期32-35,共4页
-
文摘
空间距离的概念及其计算是立体几何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立体几何中的距离,主要包括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等.尽管这些距离的含义各不相同,但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最终转化为平面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其基本方法和步骤是:
-
关键词
空间距离问题
直线与平面
立体几何
异面直线
知识点
高考
-
分类号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未来旅游消费需关注闲暇效应的作用
- 10
-
-
作者
魏翔
傅林峰
-
机构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小康》
2018年第10期26-27,共2页
-
文摘
在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工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深刻认识到闲暇的互补效应对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人们更加合理地选择时间出游消费。旅游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消费活动,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对空间距离问题的解决,闲暇时间的多少成为制约人们选择出游与否的首要因素。如今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就得益于国家不断调整的节假日制度,让更多的人拥有闲暇时间,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出游意愿。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50亿人次,人均出游达3.7次,旅游消费旺盛。然而,这看似华丽的数据背后仍然隐藏着诸多问题,如国民集中在黄金周期间选择出游,2017年国庆中秋八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超过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的七分之一,其带来的交通拥挤、景区人满为患等问题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旅游质量因此降低,甚至会抑制旅游消费,不利于旅游业的长久可持续健康发展。
-
关键词
闲暇时间
旅游消费
带薪休假制度
弹性工作制度
人的全面发展
空间距离问题
交通网络体系
国内游客
-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