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
被引量:
114
1
作者
段小虎
张梅
熊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
文章以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为基础,结合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概念,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命题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构...
文章以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为基础,结合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概念,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命题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构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重新界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深入探讨图书馆空间特有的文化形态及其结构,从而全面推动图书馆"空间转向"的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
空间
空间
认识论
文化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
被引量:
98
2
作者
赵海月
赫曦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7,共6页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超越了前人对空间性质的争论,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认识论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进行三元辩...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超越了前人对空间性质的争论,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认识论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进行三元辩证法的解析,阐述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由于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崩溃,进而探讨建立一个差异性的空间———社会主义。列斐伏尔以空间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点,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
三元辩证法
空间
认识论
差异性
空间
原文传递
动态叠合的“文学空间”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小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在当代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下,空间问题日益突出,但"文学空间"向来歧义难辨,含混不清。以当代新空间观重审文学空间,它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维辩证的多元内涵,同时在世界、时间、读者、作者中洞悉文学空间的动态生成、无限开放...
在当代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下,空间问题日益突出,但"文学空间"向来歧义难辨,含混不清。以当代新空间观重审文学空间,它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维辩证的多元内涵,同时在世界、时间、读者、作者中洞悉文学空间的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等特征,从而弥补以往文学空间话语的疏漏,为文学空间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野,以利于文学研究和理论更富针对性和策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空间
观
文学
空间
动态生成
空间
认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被引量:
8
4
作者
郭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5-188,204,共5页
空间认识论是文学空间的必要前提和深层结构,历观文学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空间认识范式的变化,文学空间经历了从静态物理空间到精神心理空间再到当下动态多元空间的历程。在当代空间转向语境下,重审文学与空间认识论的历时关系,从...
空间认识论是文学空间的必要前提和深层结构,历观文学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空间认识范式的变化,文学空间经历了从静态物理空间到精神心理空间再到当下动态多元空间的历程。在当代空间转向语境下,重审文学与空间认识论的历时关系,从社会文化语境理解文学,再现文学空间,并见出文学与文化之复杂关联,对深化文学空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文学空间理论构建中,必须避免将"文学空间"缩减为"文本再现空间"以及忽视文本审美纬度而一味趋向大文化研究等研究取向,多元性、开放性、异质性等必将成为文学空间理论必然的文学空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文学
空间
转向
文学理
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被引量:
4
5
作者
车群
林农尧
陈诗沛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4期44-60,共17页
空间认识论指向一种以地理(空间)为核心建立主题相关性的方式,以此为指导,CHMap在WMTS和IIIF两项技术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及操作界面。这两项技术框架的采用,一则能够使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得到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二则方便这批地图从地...
空间认识论指向一种以地理(空间)为核心建立主题相关性的方式,以此为指导,CHMap在WMTS和IIIF两项技术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及操作界面。这两项技术框架的采用,一则能够使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得到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二则方便这批地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与其他地图、图像系统相联系,从而提供一个以用户(研究者)为核心,基于内容,涉及地图、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展示、分享、交互、跨平台利用功能在内的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TS
IIIF
CHMap
空间
认识论
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
原文传递
物性与德性: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梳议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红涛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0,共7页
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某种意义上亦是就空间、物性与德性之关系进行再认识的演绎过程。早期空间思想史对于空间物性的阐释,存在着极大误区,其所蕴涵的绝对属性压抑了空间内在的辩证张力。而从空间物性到空间德性的认识论之变,为空间赋予革...
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某种意义上亦是就空间、物性与德性之关系进行再认识的演绎过程。早期空间思想史对于空间物性的阐释,存在着极大误区,其所蕴涵的绝对属性压抑了空间内在的辩证张力。而从空间物性到空间德性的认识论之变,为空间赋予革命性的功能品格,空间逐步摆脱了早期绝对性的物性误区。但"空间转向"后所引领的空间理论热潮,由于过于突出空间的功能性,进而忽略了空间的人性伦理之维,使得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某种器物,成为工具性的存在。因而,应将"人性"作为空间德性的内核,以之来反思空间的物性本质以及当前时代所面临的空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物性
德性
空间
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斗牛》的空间解读
被引量:
1
7
作者
杜文博
陈承
《电影评介》
2010年第6期41-42,共2页
由管虎导演,黄渤、闫妮主演的电影《斗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鳏夫与一头奶牛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故事,其中隐含着大量有关空间以及空间对主人公身体、心理、命运的规训和支配信息。该部影片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以及...
由管虎导演,黄渤、闫妮主演的电影《斗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鳏夫与一头奶牛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故事,其中隐含着大量有关空间以及空间对主人公身体、心理、命运的规训和支配信息。该部影片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压迫与消解,也通过对主人公生存策略的展现,对小人物的遭遇、命运作出了深刻思考与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斗牛》
小人物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认识论视阈下的文艺人类学
8
作者
叶木桂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文艺人类学是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的新型边缘学科。在空间认识论观照下,其研究范式实现了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科学的文艺人类学走向了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文艺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出场,为完整地理解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提供了&qu...
文艺人类学是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的新型边缘学科。在空间认识论观照下,其研究范式实现了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科学的文艺人类学走向了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文艺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出场,为完整地理解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提供了"人类学的文艺"和"文艺的人类学"这双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类学
空间
认识论
研究范式
双重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认识论视角下《幸福》中三大空间的解读
9
作者
严洁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265-266,268,共3页
基于空间理论框架,文章就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中的三大空间进行解读:小说对第一空间的营造体现出阴郁的不友善的氛围,暗示现实对主人公的不利方面,与其内心洋溢的幸福感形成明显的反差。第二空间则体现主人公对生活和情感中的...
基于空间理论框架,文章就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中的三大空间进行解读:小说对第一空间的营造体现出阴郁的不友善的氛围,暗示现实对主人公的不利方面,与其内心洋溢的幸福感形成明显的反差。第二空间则体现主人公对生活和情感中的困境表现出矛盾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虚幻幸福感的自我满足。第三空间是对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包容,是在更广阔维度里展开的一场主人公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索雅
空间
认识论
曼斯菲尔德
《幸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被引量:
56
10
作者
李爽
鲍婷婷
王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学习
空间
空间
观
三元辩证
空间
认识论
空间
生产
融合
联通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
被引量:
114
1
作者
段小虎
张梅
熊伟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文献与信息传播研究所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高校图书馆‘文化主导型’服务创新与价值实证研究"(编号:12JK1099)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域图书馆联盟构建研究"(编号:12WL26)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公共文化空间视角下陕西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问题研究"(编号:2012C019)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以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为基础,结合雷·欧登伯格的"第三空间"概念,对"作为场所与空间的图书馆"命题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构建图书馆空间新的认知体系,重新界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深入探讨图书馆空间特有的文化形态及其结构,从而全面推动图书馆"空间转向"的实践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第三
空间
空间
认识论
文化形态
Keywords
library
third space
Space epistemology
cultural patterns
分类号
G2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
被引量:
98
2
作者
赵海月
赫曦滢
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7,共6页
基金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B类)建设项目(201022008)
文摘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超越了前人对空间性质的争论,认为空间是社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认识论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进行三元辩证法的解析,阐述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由于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崩溃,进而探讨建立一个差异性的空间———社会主义。列斐伏尔以空间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点,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
三元辩证法
空间
认识论
差异性
空间
分类号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动态叠合的“文学空间”
被引量:
9
3
作者
徐小霞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文摘
在当代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下,空间问题日益突出,但"文学空间"向来歧义难辨,含混不清。以当代新空间观重审文学空间,它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维辩证的多元内涵,同时在世界、时间、读者、作者中洞悉文学空间的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等特征,从而弥补以往文学空间话语的疏漏,为文学空间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野,以利于文学研究和理论更富针对性和策略性。
关键词
当代
空间
观
文学
空间
动态生成
空间
认识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被引量:
8
4
作者
郭辉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5-188,204,共5页
文摘
空间认识论是文学空间的必要前提和深层结构,历观文学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空间认识范式的变化,文学空间经历了从静态物理空间到精神心理空间再到当下动态多元空间的历程。在当代空间转向语境下,重审文学与空间认识论的历时关系,从社会文化语境理解文学,再现文学空间,并见出文学与文化之复杂关联,对深化文学空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文学空间理论构建中,必须避免将"文学空间"缩减为"文本再现空间"以及忽视文本审美纬度而一味趋向大文化研究等研究取向,多元性、开放性、异质性等必将成为文学空间理论必然的文学空间观。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文学
空间
转向
文学理
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被引量:
4
5
作者
车群
林农尧
陈诗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台北故宫博物院数位资讯室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4期44-60,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江中游及两湖平原历史冲淤变化与血吸虫病流行研究”(4170115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空间认识论指向一种以地理(空间)为核心建立主题相关性的方式,以此为指导,CHMap在WMTS和IIIF两项技术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及操作界面。这两项技术框架的采用,一则能够使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得到无障碍的跨平台利用,二则方便这批地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与其他地图、图像系统相联系,从而提供一个以用户(研究者)为核心,基于内容,涉及地图、图像、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展示、分享、交互、跨平台利用功能在内的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WMTS
IIIF
CHMap
空间
认识论
陆地军事测量地形图
Keywords
WMTS
IIIF
CHMap
space epistemology
land survey military topographic map
分类号
P2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E992.2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物性与德性: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梳议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红涛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0,共7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卫.哈维与空间伦理研究"(编号:15CZX034)阶段性成果
文摘
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某种意义上亦是就空间、物性与德性之关系进行再认识的演绎过程。早期空间思想史对于空间物性的阐释,存在着极大误区,其所蕴涵的绝对属性压抑了空间内在的辩证张力。而从空间物性到空间德性的认识论之变,为空间赋予革命性的功能品格,空间逐步摆脱了早期绝对性的物性误区。但"空间转向"后所引领的空间理论热潮,由于过于突出空间的功能性,进而忽略了空间的人性伦理之维,使得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某种器物,成为工具性的存在。因而,应将"人性"作为空间德性的内核,以之来反思空间的物性本质以及当前时代所面临的空间困境。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物性
德性
空间
转向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斗牛》的空间解读
被引量:
1
7
作者
杜文博
陈承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6期41-42,共2页
文摘
由管虎导演,黄渤、闫妮主演的电影《斗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鳏夫与一头奶牛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故事,其中隐含着大量有关空间以及空间对主人公身体、心理、命运的规训和支配信息。该部影片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物质空间、心理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压迫与消解,也通过对主人公生存策略的展现,对小人物的遭遇、命运作出了深刻思考与探寻。
关键词
空间
认识论
《斗牛》
小人物策略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认识论视阈下的文艺人类学
8
作者
叶木桂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出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文摘
文艺人类学是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的新型边缘学科。在空间认识论观照下,其研究范式实现了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换,科学的文艺人类学走向了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文艺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出场,为完整地理解诗学的文艺人类学提供了"人类学的文艺"和"文艺的人类学"这双重视角。
关键词
文艺人类学
空间
认识论
研究范式
双重视角
Keywords
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vision contemplation of spatial epistemology
paradigm of research
double perspective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认识论视角下《幸福》中三大空间的解读
9
作者
严洁
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265-266,268,共3页
文摘
基于空间理论框架,文章就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中的三大空间进行解读:小说对第一空间的营造体现出阴郁的不友善的氛围,暗示现实对主人公的不利方面,与其内心洋溢的幸福感形成明显的反差。第二空间则体现主人公对生活和情感中的困境表现出矛盾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虚幻幸福感的自我满足。第三空间是对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包容,是在更广阔维度里展开的一场主人公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
爱德华·索雅
空间
认识论
曼斯菲尔德
《幸福》
Keywords
Edward Soja
space theory
Mansfield
Bliss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被引量:
56
10
作者
李爽
鲍婷婷
王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研究”(课题编号:71834002)
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互联网+’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范式创新的评价研究”(课题编号:1601110621A)
文摘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学习
空间
空间
观
三元辩证
空间
认识论
空间
生产
融合
联通
以人为本
Keywords
Internet+Education
Learning Space
Spatial View
Ternary Dialectical Space Epistemology
Production of Space
Integration
Connectivity
People-oriented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
段小虎
张梅
熊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
赵海月
赫曦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98
原文传递
3
动态叠合的“文学空间”
徐小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郭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空间连接时间:以陆地测量军事地形图为基础的地图(图像)共享与互操作
车群
林农尧
陈诗沛
《数字人文研究》
2021
4
原文传递
6
物性与德性:空间认识论的轨变梳议
吴红涛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影《斗牛》的空间解读
杜文博
陈承
《电影评介》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空间认识论视阈下的文艺人类学
叶木桂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空间认识论视角下《幸福》中三大空间的解读
严洁
《海外英语》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李爽
鲍婷婷
王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