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的空间运动目标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尹建凤 李道京 +1 位作者 王爱明 李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空间目标三维成像问题。由于传统的RD成像算法在目标尺寸较大和分辨率要求较高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故将波数域成像算法引入运动目标成像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继而将顺...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空间目标三维成像问题。由于传统的RD成像算法在目标尺寸较大和分辨率要求较高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故将波数域成像算法引入运动目标成像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继而将顺轨/交轨三天线ISAR图像分别进行干涉处理,获得了目标上各散射点的三维位置。作为二维成像、图像配准等重要环节的基础参数,对低信噪比下的目标检测和三维运动参数估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速度估计精度要求。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顺轨/交轨In-ISAR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In-ISAR 空间目标成像 三维成像 波数域成像算法 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下载PDF
对空间目标成像的伴随小卫星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宏宇 朱振才 +2 位作者 付碧红 陈凡胜 孙胜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对空间目标(神舟七号飞船)动态成像的伴随卫星系统的有关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设计双焦距光学系统适应大纵深范围成像,利用偏置动量稳定减小释放后初始姿态扰动度,配合章动特点扩大观测视场,采用姿态导引律实现对观测目标... 对空间目标(神舟七号飞船)动态成像的伴随卫星系统的有关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设计双焦距光学系统适应大纵深范围成像,利用偏置动量稳定减小释放后初始姿态扰动度,配合章动特点扩大观测视场,采用姿态导引律实现对观测目标的姿态指向跟踪,并给出满足清晰观测的相机参数设计。该卫星系统设计成功应用于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成功完成了首次对飞船在轨运行的全景照相观测,在轨试验结果表明伴星系统各项技术条件和参数的设计是合理的,可以很好的完成对目标的清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卫星 神舟七号 空间目标姿态指向 空间目标成像 光照窗口
下载PDF
面向高轨目标成像的强度相干阵列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希宇 高昕 +1 位作者 唐嘉 冯灵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100,共7页
对高轨目标成像时为减小恢复图像中的噪音,需对相干阵列系统参量进行优化以提高强度相干成像质量.根据强度相干原理分析空间频谱测量噪音和相位恢复噪音产生的原因,在高频探测器数量固定情况下,分析相干阵列的集光面面积、探测器排布间... 对高轨目标成像时为减小恢复图像中的噪音,需对相干阵列系统参量进行优化以提高强度相干成像质量.根据强度相干原理分析空间频谱测量噪音和相位恢复噪音产生的原因,在高频探测器数量固定情况下,分析相干阵列的集光面面积、探测器排布间距等参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最优集光面面积和最短观测基线的选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4星等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阵列最短基线长度为光场横向相干长度0.61倍,集光面直径为光场横向相干长度的0.46倍时可获得最佳成像效果.对阵列的优化能够提高强度相干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成像 强度相干 相位恢复 阵列优化 散粒噪音 部分相干
下载PDF
大景深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志伟 刘伟奇 +1 位作者 吕博 吴笑天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7-1604,共8页
为了在不降低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分辨率的前提下,扩展系统的景深,并且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波前编码技术扩展景深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设计的初始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物距调制传递函... 为了在不降低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分辨率的前提下,扩展系统的景深,并且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波前编码技术扩展景深的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设计的初始空间目标成像光学系统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物距调制传递函数曲线的一致性以及图像的可复原性优化了立方相位板,并且利用FOPD算法,对中间图像实现了较好的复原效果。对比了初始光学系统与波前编码光学系统的成像效果,结果显示波前编码光学系统的焦深和景深得到显著的扩展。该光学系统总长为41 mm,焦距为20 mm,工作波长为850 nm。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需调焦机构,该系统的焦深达到了原系统的28倍,系统景深从0.956~1.1 m扩展至0.5~130 m。该系统可满足于空间交会对接、卫星捕获等领域无调焦机构大景深成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编码 空间目标成像 光学设计 点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下载PDF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空间目标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晨阳 杨进华 +1 位作者 刘智超 姜成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空间目标的运动模式综合了直线飞行和绕轴旋转两种运动,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对其成像时要进行直线运动补偿。补偿过程中使用的目标飞行速度,可以由外差接收模式测得。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快速,而且比过去使用的速度估计法精度更高。阐述... 空间目标的运动模式综合了直线飞行和绕轴旋转两种运动,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对其成像时要进行直线运动补偿。补偿过程中使用的目标飞行速度,可以由外差接收模式测得。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快速,而且比过去使用的速度估计法精度更高。阐述了对空间目标外差测速、运动补偿、重构成像的原理,并使用MATLAB分别对外差测速法和速度估计法的成像效果进行了仿真和对比,证实了外差测速法具有成像分辨率高、信息处理量小、运算速度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外差探测 空间目标成像 平动补偿 速度估计
下载PDF
空间目标成像的感兴趣区域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鸿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图像数据量的海量性成为人们获取空间图像的重要瓶颈之一。感兴趣区域优先编码方式可以选择性地压缩、传播人们关心的区域图像,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量。本文在研究了空间目标特殊性,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分水岭算法的感兴趣区域自动识别方... 图像数据量的海量性成为人们获取空间图像的重要瓶颈之一。感兴趣区域优先编码方式可以选择性地压缩、传播人们关心的区域图像,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量。本文在研究了空间目标特殊性,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分水岭算法的感兴趣区域自动识别方法,在太空运行时可以实时地自动识别航天员和飞船所在区域,而且算法有运算量低、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为下一步的感兴趣区域编码做出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文中考虑到不同背景对感兴趣区域识别的影响,并对各种背景情况下的太空图片进行了仿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太空背景情况下,该算法均可以准确地识别载人飞船的所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成像 边缘检测 分水岭 感兴趣区域
下载PDF
空间目标成像中基于FrFT的高精度距离压缩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江 廖桂生 朱圣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7,共7页
针对星载雷达空间目标成像遇到的距离向回波调制问题,通过对星载平台下空间高速平稳目标运动特性的分析,提出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和多项式拟合的高精度距离向压缩方法。该方法利用FrFT对空间目标... 针对星载雷达空间目标成像遇到的距离向回波调制问题,通过对星载平台下空间高速平稳目标运动特性的分析,提出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和多项式拟合的高精度距离向压缩方法。该方法利用FrFT对空间目标的部分解调回波进行距离向压缩,并结合多项式拟合迭代获取随方位时间变化的径向速度,为距离向压缩提供精确的分数阶旋转角。与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距离向压缩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距离向压缩,从而提高成像质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空间目标成像 距离向压缩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多项式拟合
下载PDF
小型光电人卫跟踪仪的摆动叉式ALT-ALT跟踪机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强 朱能鸿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3年第24期122-130,共9页
人卫跟踪仪一般采用地平式跟踪机架 ,由于这种机架固有的天顶盲区 ,致使观测数据不连续而造成卫星精密定轨的困难。讨论了小型光电人卫跟踪仪的ALT ALT机架原理 ,分析证明采用这种机架形式没有天顶盲区、跟踪速度和加速度较小。同时提... 人卫跟踪仪一般采用地平式跟踪机架 ,由于这种机架固有的天顶盲区 ,致使观测数据不连续而造成卫星精密定轨的困难。讨论了小型光电人卫跟踪仪的ALT ALT机架原理 ,分析证明采用这种机架形式没有天顶盲区、跟踪速度和加速度较小。同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摆动叉式ALT ALT跟踪机架 ,具有全天覆盖无遮挡、体积紧凑小巧等优点 ,其力学性能也十分优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卫星跟踪仪 跟踪机架 结构力学 空间目标光电成像跟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