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639
1
作者 邵帅 李欣 +1 位作者 曹建华 杨莉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88,共16页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无论采用官方的人均GDP还是卫星监测的稳定灯光亮度指标,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大部分东部省份处于雾霾污染随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而加剧的阶段;二产畸高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人口的快速集聚及公路交通运输强度的提升共同促使雾霾污染加剧,而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减霾效果,因此,促增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促降因素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导致中国雾霾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雾霾污染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和时空双维度上分别表现出雪球效应、泄漏效应和警示效应,因而治霾政策必须坚持常抓不懈、联防联控和惩一儆百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治霾政策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夜间灯光数据
原文传递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40
2
作者 潘文卿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5,共12页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关联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 被引量:424
3
作者 马丽梅 张晓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31,共13页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这两大经济增长极相连接的中部地区,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其重要原因,产业转移加深了地区间经济与污染的空间联动性,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建立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水平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动息息相关。此外,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倒"U"型关系并不存在或还未出现,即随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污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实证分析得到,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所换取的环境质量改善仅仅是短期的。由于污染溢出的存在,环境规制更严格的地区,如北京、天津等地不能获得其规制的全部利益。治理雾霾,区域间联防联控势在必行。长期看,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关键,而短期看,减少劣质煤的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PM2 5 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转移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237
4
作者 徐维祥 周建平 刘程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9,共19页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2011—2017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综合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空间DID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2011—2017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综合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空间DID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发展格局从"多点式"零星分布向"组团式"聚集形态转变,但各城市发展层级差距仍未改善,长三角成为重要的数字经济高水平集聚区。(2)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改善了城市碳排放,通过引入"智慧城市"这一外生政策冲击进行检验,发现结论具有稳健性,而且这种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作用较强,位于城市群内部的区域受数字经济的影响更大。(3)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在不同经济圈层内有所差异,空间外溢具有边界效应,在1100km处外溢达到峰值。(4)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能力以及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碳排放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异质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27
5
作者 韩峰 谢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8,共19页
研究目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方法: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对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并未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但显著提升了周... 研究目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方法: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对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并未产生预期中的碳减排效应,但显著提升了周边城市碳排放水平;金融业专业化集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以及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本市或相邻城市均具有明显碳减排效应,而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却显著提升了相邻城市碳排放水平;大城市、中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与城市规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配,从而导致其碳减排效应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研究创新:区分了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价值: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破解"稳增长、促减排"两难困境,有效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金融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吗:空间溢出的视角——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99
6
作者 于斌斌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3,共12页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控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将促进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上述发现为优化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地方保护、资源错配与环境福利绩效 被引量:173
7
作者 宋马林 金培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61,共15页
中国"十三五"规划对环境污染提出更严格规制标准的同时,现实中的地方保护及其引致的资源错配将对区域环境福利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突破传统分析仅考虑宏观投入产出要素的局限,将社会居民的健康因素纳入微观分析框架,基于... 中国"十三五"规划对环境污染提出更严格规制标准的同时,现实中的地方保护及其引致的资源错配将对区域环境福利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突破传统分析仅考虑宏观投入产出要素的局限,将社会居民的健康因素纳入微观分析框架,基于关联网络数据包络分析将中国各区域总体绩效分解为宏观经济发展绩效与微观环境福利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对区域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市场分割为具体表现的地方保护将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以致加剧区域资源配置扭曲;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对区域宏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尚不明显,对微观环境福利绩效却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地方保护及资源错配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加剧其他地区的环境福利绩效损失,表明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存在高度紧密的空间关联性和"治则两利"的典型特征。降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提升区域环境福利绩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 资源错配 环境福利绩效 关联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碳排放再测算:基本现状、动态演进及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67
8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27,共24页
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再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并围绕其动态演进趋势及空间溢出效应展开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19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下降态势但存在年际波动;各类碳源中仅畜禽养殖碳排放减少而... 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再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并围绕其动态演进趋势及空间溢出效应展开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19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下降态势但存在年际波动;各类碳源中仅畜禽养殖碳排放减少而余者皆有小幅增加;农业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态势。第二,2019年农业碳排放量省际差异较大且以湖南居首北京最末,相比2005年有18个省份处于下降趋势;各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基于碳排放构成的差异可将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划分为7类不同的地区。第三,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省际差距有所扩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内部省际差距明显缩小而粮食主销区的情形相反。第四,农业碳排放受市场和政府两类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市场层面因素中,产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农业发展水平变量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增长而农业产业结构变量却起到了相反作用,但二者均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政府层面因素中,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业碳减排,农业公共投资却反之;同时,农业财政支持与农业公共投资都表现出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而言,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波动下降态势而省际差异明显;全国以及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特征不尽相同;产业集聚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多个因素在影响农业碳排放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效应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0
9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7,共20页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引入外生政策冲击、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污染物的降低作用有所差异,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次之,对PM_(2.5)浓度的降低效应最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且数字经济发展仅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有关数字经济研究的有效补充,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2
10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160,共17页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在农业家庭经营逐步卷入分工经济的实践中,由农作物连片种植所形成的横向专业化及其对服务外包需求所表达的市场容量,是农业纵向分工的前提条件...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在农业家庭经营逐步卷入分工经济的实践中,由农作物连片种植所形成的横向专业化及其对服务外包需求所表达的市场容量,是农业纵向分工的前提条件;而生产环节纵向分工所形成的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服务,则能够对农业的时空布局产生溢出效应,既扩展市场容量,又深化农业分工,并降低交易费用。本文以小麦为例,利用2005—2015年中国小麦主产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小麦种植规模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农业分工与市场容量具有相互关联性;第二,农业分工深化及其跨区作业服务,能够进一步产生市场容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市场容量促进农业分工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服务市场的发育,而农业分工促进市场容量的扩展,则主要是通过纬度路径的跨区外包服务来诱导的。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改善小麦生产布局,沿纬度扩大播种面积,有助于改善小麦生产的分工经济性;优先投资小麦生产的机械化,培育外包服务市场,能够有效诱导农户卷入分工,并由此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主产区 农业分工 农机外包服务 作物连片种植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8
11
作者 王少剑 苏泳娴 赵亚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28,共15页
基于1992-2013年中国城市遥感模拟反演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矩阵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同时考虑碳排放的时空滞后效应和不同地理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对城市碳排放的演化路径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 基于1992-2013年中国城市遥感模拟反演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矩阵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同时考虑碳排放的时空滞后效应和不同地理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对城市碳排放的演化路径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和减排政策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正逐步缩小,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同时碳排放类型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处于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阶段,二产偏重的经济结构和投资的粗放增长共同正向作用于城市碳排放,而人口的集聚效应、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度和公路运输强度的增加则共同抑制城市碳排放水平的提高。因此未来要抑制促增因素和发挥促降因素的作用才能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优化产业结构、精简粗放投资、增加研发强度以及提升公路通达性是未来实现中国城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减排政策 EKC曲线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跨区作业的视角 被引量:121
12
作者 伍骏骞 方师乐 +1 位作者 李谷成 徐广彤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7,共14页
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有:第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本区域粮... 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有:第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本区域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时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在1999年以后更加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演进历史;第三,从空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区域之间该效应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纬度作业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溢出效应 农业机械化 跨区作业 粮食产量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被引量:113
13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0-152,共13页
基于1978—2005年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从大区和省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并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总量数据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 基于1978—2005年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从大区和省区两个层面综合考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并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中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总量数据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空间格局变化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受教育程度,化肥、农机动力等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农村水库库容量等因素均对各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而除涝面积,自然灾害成灾受灾面积比例,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比重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化起到负向作用;且空间误差参数结果表明本地区的粮食生产会受到相邻地区粮食生产负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格局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面板数据
下载PDF
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1
14
作者 马丽梅 刘生龙 张晓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对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显示,雾霾污染区域特征明显,主导东、中、西部地区污染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中、西部而言,能源结构是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对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显示,雾霾污染区域特征明显,主导东、中、西部地区污染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中、西部而言,能源结构是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集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损人利己"效应;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通过国际间横向对比发现凡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都同样存在雾霾污染严重的问题;三是产能过剩加剧了污染。对于东部而言,交通拥堵以及来自邻近地区的影响是其高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污染的治理需要联防联控,而在东部地区,打破省域行政界限实现市级层面的联合防控则更为有效。短期看,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劣质能源的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中长期布局规划至关重要;而长期看,发展清洁能源相关技术则更具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PM2.5 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
原文传递
城市异质性、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 被引量:99
15
作者 金培振 殷德生 金桩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123,共25页
本文基于城市异质性视角探讨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的关系。通过搜集2003-2016年中国283个城市涉及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的制度文本,整理得到城市发明、绿色技术和产学研结合专利数据。在考虑城市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计... 本文基于城市异质性视角探讨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的关系。通过搜集2003-2016年中国283个城市涉及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的制度文本,整理得到城市发明、绿色技术和产学研结合专利数据。在考虑城市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制度供给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的实质性、可持续和协同式创新。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导致不同城市的高质量专利在数量与结构方面呈现空间分化趋势,其作用于创新质量的空间溢出方向和溢出距离也受城市异质性影响而表现各异。创新要素培育与配置是制度供给影响城市创新质量的重要机制。充分理解中国城市的异质性是构建高效率制度供给体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异质性 制度供给 创新质量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97
16
作者 谭燕芝 彭千芮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7,共12页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考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政府支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考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政府支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后,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邻近地区惠普金融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共同作用,对贫困减缓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惠惠金融不仅通过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自有资本缓解贫困,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降低邻近地区的贫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来自三批次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7
17
作者 张兵兵 周君婷 闫志俊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9,共18页
本文以2010年以来先后三批次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分别在进行反事实检... 本文以2010年以来先后三批次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分别在进行反事实检验、内生性检验等多重情景下依然稳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工业特征、金融发展水平和区域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政策工具文本量化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试点政策工具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市场激励型试点政策工具主要通过驱动技术创新来提升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拓展性分析还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其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持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范围,因地制宜设计政策工具组合,共建区域间协同合作机制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全要素能源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文本量化分析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96
18
作者 刘丹 方锐 汤颖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6,共10页
选择2011~2015年中国内地29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借助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研究成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非农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国不同... 选择2011~2015年中国内地29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借助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研究成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非农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国不同省域之间均对农民非农收入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对本地区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省份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金融产品和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化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非农就业 非农收入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5
19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1 位作者 余凤龙 曹芳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8,共14页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因忽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2)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邻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交互作用;(3)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旅游企业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旅游消费水平等多维要素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企业物质资本和旅游消费水平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企业劳动力投入有明显的负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 被引量:92
20
作者 方师乐 卫龙宝 伍骏骞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78,共14页
农机跨区服务实现了区域间技术外溢和农业内部分工。本文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研究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机的跨区服务导致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 农机跨区服务实现了区域间技术外溢和农业内部分工。本文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研究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机的跨区服务导致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的农机化水平对本区域谷物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空间范围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辐射面广,经济距离半天之内的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68.3%,一天之内的地区占比为85.4%;第三,从空间分布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而在纬度相近的区域之间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机跨纬度作业的实际情况;第四,从时间范围来看,2001~2014年,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1~2014年空间溢出效应是2001~2005年的4.6倍,这契合了我国农机跨区服务规模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溢出效应 农业机械跨区服务 谷物产量 农业分工 时空范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