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逻辑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丽蓉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47-48,共2页
进入当代,社会文本愈加复杂,基于二元论的空间设计方式难以对社会关系进行回应,城市物质空间发展与社会变化相比呈现出滞后感。面对这一现状,文章对设计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关系,并以... 进入当代,社会文本愈加复杂,基于二元论的空间设计方式难以对社会关系进行回应,城市物质空间发展与社会变化相比呈现出滞后感。面对这一现状,文章对设计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构的相互关系,并以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反映出的大众与媒体的关系为例,尝试探讨从社会结构到空间形构这一设计逻辑的可行性,以期对当代建筑空间设计方法提供部分参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 空间 空间生产 设计逻辑
下载PDF
“再造西部”——地缘文化视域下近期国产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空间形构
2
作者 牛鸿英 宋天祥 《媒介批评》 2022年第2期175-186,共12页
在全民抗疫和脱贫攻坚的文化语境之中,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微妙变化的情势之下,中国电影的生产策略发生了明显的调整,历史记忆与集体经验的再度书写不但成为唤活大众的市场策略,也成为共同体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的叙事载体。《我和我的祖... 在全民抗疫和脱贫攻坚的文化语境之中,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微妙变化的情势之下,中国电影的生产策略发生了明显的调整,历史记忆与集体经验的再度书写不但成为唤活大众的市场策略,也成为共同体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的叙事载体。《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和《我和我的父辈》系列影片即是如此,其中的四部短片《白昼流星》《回乡之路》《天上掉下个UFO》和《诗》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古、陕西和贵州等地的三个“新西部”故事,在回顾历史创痛与建构返乡故事中再造了当代西部与乡村主体,显现了一个绮丽壮观的绿色西部,一个充满着科技潜力的活力西部,一个被现实与网络“联通”的信息西部,同时又表现出对“都市病”和工具理性的反思,在“祛魅”与“返魅”之间,带有着“差异审美”和“自反生长”的新类型特征,表现出一种在消费机制的调节之下生成的美学风格、社会共识和共同体文化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新西部 共同体美学 地缘文化 空间
下载PDF
超越图论——融合城市社会学的空间形构教育实践探索
3
作者 赵子越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4期164-175,共12页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在学科层面,把因受不同专业领域范式差异所割裂的空间与人群相统一,以重新审视并理解建筑、城市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学 列斐伏尔 空间 城市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