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49
1
作者 陈佑启 PeterH.Verburg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研究了我国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及其空间规模相关性,采用数理统计与GIS手段从多个规模尺度上探讨了我 国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其结果对全国以及各级政府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相应的土地开发与利用政策等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多尺度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0
2
作者 马斌斌 陈兴鹏 +1 位作者 马凯凯 蒲利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0-199,共10页
以全国首批3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空间分析模型,就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分布密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梳理识别,... 以全国首批3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空间分析模型,就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分布密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异规律与类型结构特征。最后,运用地理联系率、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剖析了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全国的分布呈现两个高密度区和三个次级高密度区。②重点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自然资源富集的东部地区,多以省会城市、主干路网为核心呈寄生状向周围扩散。③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结构中,文化民俗类乡村旅游地所占比例最高,各目的地类型在全国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城郊休闲游憩型在西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特色产业主导型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④乡村旅游重点村产品结构中,文旅融合型产品占比最高,各类型产品形态在全国的分布呈现集聚性特征,体验观光型产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休闲度假型产品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⑤资源禀赋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策及创新环境是影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乡村旅游 空间分布特征 类型结构特征 文旅融合 休闲度假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被引量:102
3
作者 白军红 邓伟 +2 位作者 朱颜明 栾兆擎 张玉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94-1498,共5页
对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和全氮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都十分显著,干湿交替周期是引起分异的关键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r=0.977),土壤碳氮比基本沿湿度梯度变化;土... 对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和全氮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都十分显著,干湿交替周期是引起分异的关键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r=0.977),土壤碳氮比基本沿湿度梯度变化;土壤pH值对土壤表层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影响显著;流域湿地土壤与流域草原土壤碳氮比与土壤碳氮含量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生产效应和净化效应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流域湿地 有机碳 全氮 空间分布特征 生态效应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9
4
作者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该流域内农地的土壤贮水量高于草地 ,草地高于果园地 ,林地的土壤贮水量最低。而在同一地理位置 ,土壤的水分分布又受坡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植被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小流域 土壤水分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被引量:91
5
作者 刘仙桃 郑新奇 李道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93,共5页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高;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密度也较低。公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91.1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离主要公路距离小于1500m的范围内;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农村居民点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图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 被引量:77
6
作者 乔胜英 蒋敬业 +1 位作者 向武 唐俊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物柱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表现为城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湖泊某些元素表现出表层沉积物显著高于底部沉积物含量的特征,而郊区湖泊除Cd外其它元素垂向含量变化不大,说明郊区湖泊受到人为影响较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生态危害评价,显示武汉地区湖泊元素生态危害排序为:Cd>Hg>As>Cu>Pb>Zn;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相对最高,其次是金银湖;其它湖泊重金属生态危害都比较轻,总体而言武汉湖泊重金属生态危害还是较小的。但参照国外沉积物基准的生态数据库阈值,市区受到人为污染较严重的湖泊沉积物可能会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武汉地区 生态效应 生态危害 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含量 空间分布特征 底泥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含量变化 人为影响 危害评价 人为污染 墨水湖 郊区 分布 指数法 数据库 Cd 市区 垂向 Hg Zn As
下载PDF
沈阳市街道灰尘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3
7
作者 李崇 李法云 +2 位作者 张营 刘桐武 侯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0-564,共5页
对沈阳市区街道灰尘中Cd、Cu、Pb、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市区街道灰尘中Cd、Cu、Pb、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9~15.04mg·kg-1、46.96~204.29mg·kg-1、62.76~509.48mg·kg-1、... 对沈阳市区街道灰尘中Cd、Cu、Pb、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市区街道灰尘中Cd、Cu、Pb、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9~15.04mg·kg-1、46.96~204.29mg·kg-1、62.76~509.48mg·kg-1、277.41~422.89mg·kg-1,平均值为4.35mg·kg-1、81.33mg·kg-1、106.26mg·kg-1、334.47mg·kg-1,是沈阳市土壤背景值的27.18、3.31、4.80、5.67倍;市区西部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东部,东、西部污染程度高于南、北部;街道灰尘中Cd、Pb空间分布差异较大,Zn分布较均匀;除Cd以外,铁西区重金属含量均最高,特别是Pb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这与其工业区性质密不可分;Cd在大东区含量最高,这应与东部的汽车产业特征有密切关系;Cd-Zn,Cu-Pb,Cu-Zn,Pb-Zn之间都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地积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Cd处于重污染水平,其余3种重金属处于偏中度污染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沈阳市的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灰尘 重金属 空间分布特征 沈阳
下载PDF
果农复合系统中果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1
8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果树吸水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以期为苹麦复合系统苹果根系吸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水分生态特征的分析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 :垂直方向上 ,苹果吸水根根量主要集中 0~ 80cm土层内 ,...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果树吸水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以期为苹麦复合系统苹果根系吸水运移模型的建立及水分生态特征的分析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 :垂直方向上 ,苹果吸水根根量主要集中 0~ 80cm土层内 ,约占总量 94 33% ,且 0~ 4 0cm所占比例较大 ,达 6 3 76 % ,80cm土层以下仅约为总量的 5 6 7%左右 ;在水平方向上 ,分布在林带区和作物区内各占 39 71%和 6 0 2 9% ,其中作物区内的根量主要集中在 4 0~ 12 0cm带距范围内 ,约占作物区内的 74 7% ;吸水根根长密度 (RD :cm·cm- 3)与距果树带距离 (X :cm)、土壤深度 (Z :cm)的关系方程式可表达为 :RD =- 6 6 17× 10 - 9Z4 +1 814 9× 10 - 6 Z3-1 75 2 6× 10 - 4Z2 +4 94 18× 10 - 3Z - 5 83× 10 - 7X2 +- 2 16× 10 - 5X +1 12 99ZX +0 0 6 35 9,复相关系数r =0 86 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根系 苹果-小麦复合系统 苹果吸水根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测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9
9
作者 赵永存 史学正 +3 位作者 于东升 赵彦锋 孙维侠 王洪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9-385,共7页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泛克里格和回归克里格三种方法,结合由DEM获取的地形属性因子预测了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的残差较大,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仅18.6%,采用泛克里格方法后,预测残差降低,预测结果的极差范围变...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泛克里格和回归克里格三种方法,结合由DEM获取的地形属性因子预测了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的残差较大,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仅18.6%,采用泛克里格方法后,预测残差降低,预测结果的极差范围变宽,低碳密度区的局部变异得以体现,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提高到53%。而回归克里格方法应用后预测残差和均方根预测误差进一步降低,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提高到65%,回归克里格方法也能更好地反映碳密度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局部变异。三种方法中回归克里格预测效果最好,泛克里格次之,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多元线性回归 泛克里格 回归克里格 河北 空间分布特征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滇西北山区土壤侵蚀空间特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 被引量:67
10
作者 彭建 李丹丹 张玉清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8-556,共9页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侵蚀防治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依据。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应用RUSLE估算了县域土壤侵蚀量,并基于G IS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土壤侵蚀在海拔、坡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侵蚀防治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依据。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县为例,应用RUSLE估算了县域土壤侵蚀量,并基于G IS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土壤侵蚀在海拔、坡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2.50 t/(hm^2.a),属于强度侵蚀,县域东部的金沙江沿岸、3 500~6 000 m高程带、25°~90°坡度带,以及裸地与荒草地、旱地等不同类型区域是研究区土壤侵蚀治理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 GIS 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特征 丽江县
下载PDF
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71
11
作者 苗红 张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6,共8页
对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分别开展了基于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线(铁路、国道)以及点-线综合的GIS缓冲区分析,以总结其空间结构及资源属性特征,旨在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 对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分别开展了基于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线(铁路、国道)以及点-线综合的GIS缓冲区分析,以总结其空间结构及资源属性特征,旨在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宏观上集聚特征明显,呈现"六簇一带"的空间格局,但微观尺度却相对分散,具有以公路为主线的交通指向性特征和开发进程中的城市指向性特征。这种具有矛盾性的双重特征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GIS缓冲区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西北民族地区
原文传递
渭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9
12
作者 殷旭旺 徐宗学 +3 位作者 高欣 白海锋 武玮 宋进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8-226,共9页
于2011年10月对渭河流域4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16属(种),其中水生昆虫91(属)种,占78.4%;软体动物12种,占10.3%;环节动物9种,占7.8%;甲壳动物4种,占3.4%.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 于2011年10月对渭河流域4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16属(种),其中水生昆虫91(属)种,占78.4%;软体动物12种,占10.3%;环节动物9种,占7.8%;甲壳动物4种,占3.4%.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将45个样点分为3组.第1组样点的指示物种为锯形蜉属1种(Serratella sp.)、纹石蛾属1种(Hydropsyche sp.)和朝大蚊属1种(Antocha sp.);第2组样点指示物种为虻属1种(Tabanus sp.)、Alotanypus venustus、Pelecorhynchidae1种、Liodessussp.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teri);第3组指示物种为黑翅蜉(Ephemera nigroptera)和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卵石+砾石型底质、流速、电导率、水深和总氮显著影响了渭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大型底栖动物 空间分布特征 指示物种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 被引量:60
13
作者 吴正方 靳英华 +2 位作者 刘吉平 商丽娜 赵东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暖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和暖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等9个生命地带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东北地区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评价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区域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东北地区暖温带和温带范围明显扩大,而寒温带范围缩小甚至退出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界限显著北移;同时湿润区面积减少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扩大,导致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植被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生命地带 大气环流模式 气候变化趋势
下载PDF
汉丰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磷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14
作者 谢经朝 赵秀兰 +1 位作者 何丙辉 李章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0-1769,共10页
为把握汉丰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探明其首要污染源和重点控制区域,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汉丰湖流域2015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贡献量,利用GIS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其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汉... 为把握汉丰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探明其首要污染源和重点控制区域,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汉丰湖流域2015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贡献量,利用GIS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其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汉丰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和TP的总负荷量分别为2 721. 42 t和492. 04 t;等标污染负荷量以南河子流域最大,汉丰湖子流域最小;不同类型农业面源等标污染负荷总量差异很大,以肥料源和畜禽养殖源为主要来源,其中肥料源等标污染贡献率为76. 92%,是汉丰湖流域首要污染源;各乡镇中,敦好镇、铁桥镇和白桥镇的等标污染负荷量较高,均高于350 m^3·a^(-1),为重点控制乡镇.等标污染负荷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汉丰湖流域农业面源有种植业源-畜禽养殖源复合主导型、肥料源-畜禽养殖源复合主导型、种植业源严重污染型和肥料源复合主导型这4种污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丰湖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排污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 空间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Voronoi图的测度点状目标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被引量:65
15
作者 张红 王新生 余瑞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点集的V orono i图是对点集的一种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分布的点集可以形成V orono i多边形面积的不同变化,可以通过计算点状目标的V orono 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方法,来分析点状目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进行了... 点集的V orono i图是对点集的一种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分布的点集可以形成V orono i多边形面积的不同变化,可以通过计算点状目标的V orono 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方法,来分析点状目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进行了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居民点总体上属于集群分布,而各县市的分布规律是,中北部平原、低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呈随机分布,南部、西部山区呈集群分布.最近邻点指数和CV值的相关系数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计算点状目标的V orono 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方法,也是测度点状目标空间分布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目标 空间分布特征 VORONOI图 变异系数
下载PDF
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1
16
作者 于淼 边振兴 李建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4,共9页
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桓仁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5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离度4个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桓仁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5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离度4个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并从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壤侵蚀、经济发展3个方面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桓仁县农村居民点呈现出用地比重偏少,聚落斑块数量多、平均斑块面积小,大部分规模较小,分布稀疏零散,分维数小、斑块稳定,分离度较大的景观格局;桓仁县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坡度均呈"倒数"关系,与土壤侵蚀呈较明显的线性关系,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仁县 农村居民点 景观格局 RS&GIS 景观指数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福建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0
17
作者 杨秀成 宋立中 +1 位作者 钟姚越 王东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从福建省各级政府、旅游企业及媒体资讯等门户网站搜集康养旅游资源文献,并按照资源性质将其分为森林类、海滨类、温泉类、茶品类、宗教类、运动类以及中医药类等共计426项.借助GIS空间处理方法,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 从福建省各级政府、旅游企业及媒体资讯等门户网站搜集康养旅游资源文献,并按照资源性质将其分为森林类、海滨类、温泉类、茶品类、宗教类、运动类以及中医药类等共计426项.借助GIS空间处理方法,结合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法和规模度指数等方法探讨福建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福建省康养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分布,东部沿海从北向南呈带状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分布模式,各设区市内康养旅游资源则呈非均匀分布.分析福建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对其影响效果不显著;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政府政策、医疗水平等为福建省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康养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大陆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60
18
作者 廖伟斌 孙建国 +3 位作者 于国伟 雍万铃 田德红 王熙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为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6—2012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库中人布病疫情资料和农业部《兽医...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为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6—2012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库中人布病疫情资料和农业部《兽医公报》中牲畜布病疫情资料,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人畜布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间布病发病率由1.45/10万上升到2.93/10万,年发病率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79 0-0.345 8,且均呈正相关(均P〈0.01),有明显的聚集性;牲畜布病发病数在这一时期迅猛增加,由2 032头上升到82 071头,其中2010、2011、2012年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64 3、-0.072 8、-0.0833(均P〈0.05);单变量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均显示人畜布病疫情存在正相关关系,高聚集区集中在北方农牧区,低聚集区集中在南方非农牧区,疫情不断由北方向南方扩散。结论 人畜布病疫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聚集性,人间布病疫情聚集程度逐年上升,而牲畜布病发病数与空间自相关指数大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布病) 空间分布特征 相关性 牲畜
原文传递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类控制策略 被引量:59
19
作者 项颂 吴越 +3 位作者 吕兴菊 高思佳 储昭升 庞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74-2483,共10页
作为典型的高原坝区农业型流域,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洱海水质.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数理分析及GIS技术,开展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评价,使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2018年洱海流域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中COD... 作为典型的高原坝区农业型流域,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洱海水质.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数理分析及GIS技术,开展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评价,使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2018年洱海流域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中COD(化学耗氧量)、TN(总氮)、TP(总磷)的排放负荷,并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在GIS空间分析反映流域内污染排放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2018年洱海流域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COD、TN、TP的排放量分别为11188.20、2752.56和259.33 t.COD排放量主要来自畜禽养殖,TN与TP的排放量均主要来自种植业.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COD、TN、TP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559.41、2752.56和1296.63 m 3 a.种植业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等标污染负荷中的占比最高,为36.40%,其次是畜禽养殖业,为34.44%.③各乡镇的等标污染负荷差异较大,等标污染负荷范围为(286.16±150.67)m 3 a,等标污染负荷强度范围(0.13±0.067)m 3 a.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可分为种植业主导型、种植业高污染型、生活污染主导型和畜禽养殖业主导高污染型等4种类型.研究显示:来源于种植业的面源污染是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需要控制的首要污染源,TN是需要控制的首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等标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呈流域北部乡镇污染物排放量较高,但流域西部各乡镇排放强度较大的特征;流域内各乡镇防治面源污染需要针对其污染来源特点分别采取推进种养平衡、推广绿色种植、分区控制农田径流以及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分类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特征 等标污染负荷分析 分类控制策略
下载PDF
我国省区科技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52
20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7,共8页
本文通过科技首位度和科技集中度等定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区范围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科技资源稀缺性、国家科技空间布局、科技活动对区位的选择及其空间"双向扩展"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文章还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本文通过科技首位度和科技集中度等定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区范围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科技资源稀缺性、国家科技空间布局、科技活动对区位的选择及其空间"双向扩展"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文章还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含义,旨在为国家及省区着手制定的"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的科技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特征 政策含义 省区 成因 科技发展规划 资源稀缺性 “十一五” 定量方法 空间布局 国家科技 科技活动 决策参考 科技计划 集中度 首位度 区位 制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