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学模型的焊接机器人空间分布信息处理及仿真
1
作者 刘友权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焊接机器人空间分布信息对机器人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空间分布信息处理往往是机器人布置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详细介绍了关于空间分布信息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并将此模型用于焊接机器人空间信息分布处理中,给出模型构建的约束法则和... 焊接机器人空间分布信息对机器人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空间分布信息处理往往是机器人布置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详细介绍了关于空间分布信息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并将此模型用于焊接机器人空间信息分布处理中,给出模型构建的约束法则和空间布置的函数构造,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空间分布信息 机器人 仿真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动态建模的人群密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涛 李夏华 刘才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70-3075,共6页
为预测未来时刻人群密度图,对人群聚集提前预警,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动态建模的人群密度预测方法。采用生成对抗网络结构,生成器采用加入扩张卷积的U-Net网络捕捉人群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光流估计模型FlowNet提取人群运动信息,联合4... 为预测未来时刻人群密度图,对人群聚集提前预警,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动态建模的人群密度预测方法。采用生成对抗网络结构,生成器采用加入扩张卷积的U-Net网络捕捉人群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光流估计模型FlowNet提取人群运动信息,联合4项损失函数对人群空间和时序两方面约束。实验结果表明,Mall数据集上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分别为30.97、24.26 dB和0.671,Airport数据集上分别为8.36、34.58 dB和0.931,较现有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密度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U-Net网络 扩张卷积 空间分布信息 光流估计 运动信息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布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
3
作者 赵珊 侯占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2-385,共4页
针对利用颜色直方图进行图像检索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8个位平面,并采用其中对表征图像结构特征有意义的4个位平面的分布特征对图像内容进行描述,同时,为避免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微... 针对利用颜色直方图进行图像检索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8个位平面,并采用其中对表征图像结构特征有意义的4个位平面的分布特征对图像内容进行描述,同时,为避免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微小变化对位平面的影响,又提出采用位平面的格林码表示方法。考虑到位平面之间的相关性,设计了权值矩阵,采用马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利用位平面分解的方法来提取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可避免颜色量化引起的误检问题,而且提取的特征矢量维数较低,具有较高的检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位平面 格林码 空间分布信息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温室空间分布信息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4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34期82-83,共2页
遥感技术已开始在农业大量应用,不仅可以利用遥感对作物进行监测,还可以快速获取耕地、草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信息,从而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 遥感技术已开始在农业大量应用,不仅可以利用遥感对作物进行监测,还可以快速获取耕地、草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信息,从而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灾害应急监测和评估,对如旱灾、洪涝等重大农业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空间分布信息 阿尔梅里亚 遥感技术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作物产量与土壤空间分布信息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淑娟 何勇 方慧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1-127,132,共8页
 应用BP神经网络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空间分布信息之间关系.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回归分析过程,通过对给定样本的学习,不断调整网络权值,实现在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从而达到确定土壤特性与作物产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目的.研究...  应用BP神经网络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空间分布信息之间关系.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回归分析过程,通过对给定样本的学习,不断调整网络权值,实现在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从而达到确定土壤特性与作物产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回归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学习算法 土壤特性 回归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土壤空间分布信息
原文传递
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史习云 薛安荣 刘艳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3-196,248,共5页
为了从大规模图像数据库中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所需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特征索引库和平均面积直方图的方法。通过图像特征索引库减少对图像数据库的访问次数和访问数据量,实现对图像的快速检索。使用平均面积直方图方法,增强算法区... 为了从大规模图像数据库中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所需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特征索引库和平均面积直方图的方法。通过图像特征索引库减少对图像数据库的访问次数和访问数据量,实现对图像的快速检索。使用平均面积直方图方法,增强算法区分空间差异的能力,使得检索结果与人的视觉感受更加吻合。实验结果亦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图像检索的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特征索引库 平均面积直方图 颜色空间分布信息
下载PDF
基于地物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闫钧华 苏恺 +3 位作者 苏荣华 张寅 王吉远 谷安鑫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滤除n维高光谱遥感图像中的大部分冗余信息,得到尽可能保留光谱信息的m维高光谱遥感图像,融合其地物空间分布信息,将m维高光谱遥感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构建为一个2维谱-空信息向量。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法对m维高光谱...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滤除n维高光谱遥感图像中的大部分冗余信息,得到尽可能保留光谱信息的m维高光谱遥感图像,融合其地物空间分布信息,将m维高光谱遥感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构建为一个2维谱-空信息向量。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法对m维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降维,得到q维融合地物空间分布信息与光谱信息的结果图。通过高斯混合模型预测聚类中心,基于改进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ISODATA(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Algorithm)对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聚类,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地物分类精度优于K⁃means、ISODATA和SVM方法,总体分类精度提升10.14%-13.99%,kappa系数提升3.2%-1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图像 地物分类 地物空间分布信息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
下载PDF
运用Sentinel-1A时序数据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提取稻虾田空间分布信息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泽如 熊勤学 +3 位作者 周雨顺 邓琪云 纪绍威 丁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230-236,共7页
针对稻虾田水稻移植期的不确定性给稻虾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带来的困难,运用SAR VH极化年时序数据、VV极化年时序数据以及调查区稻虾田各自极化的年时序数据通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TWDTW方法(time-weighted dynamic time warping)计算,得... 针对稻虾田水稻移植期的不确定性给稻虾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带来的困难,运用SAR VH极化年时序数据、VV极化年时序数据以及调查区稻虾田各自极化的年时序数据通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TWDTW方法(time-weighted dynamic time warping)计算,得到二波段(VH极化、VV极化)与调查区稻虾田年时序数据相似度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再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2016—2018年3年的监利县稻虾田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分类结果与4块区域(龚场镇、福田寺镇、红城乡、白螺镇,面积分别是373.33、2200.00、126.67、240.00 hm 2)稻虾田实际分布图比较,其Kappa系数分别是0.79、0.80、0.75、0.90,介于0.75~0.90之间,说明运用Sentinel-1A时序数据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提取方法是准确的。由于SAR传感器具有全天侯以及不受云层影响等特点,能定期获取研究区上空数据,相比光学传感器获得无云或者少云数据的不确定性,此方法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稻虾田空间分布信息 TWDTW算法 VH极化 VV极化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冬小麦雹灾空间分布信息提取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德伟 周磊 +1 位作者 黄灿辉 刘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雹灾前后MODIS数据的红波段、近红外波段、植被指数变化以及当年植被指数与过去近3 a(2012—2014年)同时期正常植被指数均值的变化等数据,统计分析正常生育的冬小麦与发生重度雹灾、中度雹灾和轻度...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雹灾前后MODIS数据的红波段、近红外波段、植被指数变化以及当年植被指数与过去近3 a(2012—2014年)同时期正常植被指数均值的变化等数据,统计分析正常生育的冬小麦与发生重度雹灾、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冬小麦间的分割阈值,提取重度雹灾、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空间分布信息,并与实地调查数据验证对比。结果表明:(1)利用雹灾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更能有效提取雹灾空间分布信息,其精度与实际吻合较好;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变化提取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效果不理想。(2)雹灾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坡度5°以下中部低山平原区。(3)雹灾分布区呈以重度雹灾为中心、向外依次为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环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冰雹灾害 植被指数 空间分布信息提取 平顶山市
下载PDF
综合颜色和分布信息评价目标可见光伪装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尊洋 邵立 +2 位作者 王自荣 余大斌 孙晓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4-988,共5页
为了客观地评价目标的可见光伪装效果,提出了一种综合主色直方图和主色空间分布信息熵的评价方法。首先,提取目标和背景中的主要颜色;其次,计算主色的直方图和空间分布信息熵,分别用来表示主色的统计信息和分布信息;再次,根据色差最小... 为了客观地评价目标的可见光伪装效果,提出了一种综合主色直方图和主色空间分布信息熵的评价方法。首先,提取目标和背景中的主要颜色;其次,计算主色的直方图和空间分布信息熵,分别用来表示主色的统计信息和分布信息;再次,根据色差最小原则将目标和背景图像的主色配对;最后,通过计算目标和背景色差最小主色对的色差和熵差来计算目标与背景的融合程度,进而评价目标的伪装效果。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评价结果与目视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伪装效果评估 主色直方图 空间分布信息
下载PDF
微束面扫描分析对比
11
作者 张德贤 鲁安怀 谷湘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20-,共1页
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提供了固体物质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已在地质、环境、考古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现有的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包括电子探针,同步辐射,全反射微区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提供了固体物质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已在地质、环境、考古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现有的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包括电子探针,同步辐射,全反射微区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包括点分析和面扫描两种重要的技术,对于点的分析目前相对比较成熟,而对微束面扫描,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就地球科学中常用的三种微束(电子探针EMP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分析 微区 电子探针 同步辐射 地球科学 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布信息 图像分辨率 图像尺寸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单个纳米粒子的化学传感器
12
作者 王伟 《化学传感器》 CAS 2016年第2期68-68,共1页
纳米传感器是近年来获得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化学传感器理念[1]。纳米传感器通常以单个纳米粒子为传感器载体,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特定化学修饰作为传感识别界面,利用纳米粒子自身的电学、光学、力学或磁学性质作为传感信号,以此... 纳米传感器是近年来获得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化学传感器理念[1]。纳米传感器通常以单个纳米粒子为传感器载体,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特定化学修饰作为传感识别界面,利用纳米粒子自身的电学、光学、力学或磁学性质作为传感信号,以此提供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上化学物质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是超灵敏检测和单细胞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传感信号 灵敏检测 化学修饰 化学物质 空间分布信息 复合纳米材料 磁学性质 子链 化学基团
下载PDF
以创新型城市为主导的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研究——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素春 聂鸣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合作强度、网络密度、距离偏好、极化效应等方面研究了以创新型城市(武汉)为主导的湖北省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存在大型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各地... 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合作强度、网络密度、距离偏好、极化效应等方面研究了以创新型城市(武汉)为主导的湖北省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存在大型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各地区合作强度受地理位置和科技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网络整体呈现左偏的"V"字型,武汉处于网络的极点位置,与宜昌、荆州、襄阳等地构成一极多核的网络格局。各地区合作对象的缓冲距离不等,武汉及周边地区是缓冲区叠置最多的区域。网络极化效应显著,武汉是保证网络整体稳定性的根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区域科研合作 网络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