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穹窿体与肿瘤多药耐药性
1
作者 童波 李羲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穹窿 肿瘤 多药耐药性 MDR 生物学性质
下载PDF
穹窿体与肿瘤多药耐药
2
作者 谢福权 崔德威 《医学综述》 2008年第9期1326-1328,共3页
穹窿体是真核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颗粒,由肺耐药蛋白、穹窿体多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穹窿体RNA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肺耐药蛋白。肺耐药蛋白是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蛋白之一,可能与肿瘤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相关。穹窿体可能... 穹窿体是真核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颗粒,由肺耐药蛋白、穹窿体多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穹窿体RNA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肺耐药蛋白。肺耐药蛋白是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蛋白之一,可能与肿瘤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相关。穹窿体可能通过介导药物转运或者信号转导引起肿瘤的多药耐药。文章介绍了穹窿体的结构、成分及其介导多药耐药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 肺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
下载PDF
纳米载体逆转肺耐药蛋白介导肿瘤耐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荣 刘晓民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1891-1892,共2页
化疗是绝大多数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随着化疗失败案例的不断增加,人们发现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可能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MDR的机制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逐渐发现了MDR的相关基因与蛋白,其中肺耐药蛋白... 化疗是绝大多数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随着化疗失败案例的不断增加,人们发现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可能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MDR的机制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逐渐发现了MDR的相关基因与蛋白,其中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及LRP编码基因的研究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耐药蛋白 肿瘤多药耐药 纳米载 耐药研究 穹窿 编码基因 基因沉默 人乳腺癌细胞 枝状高分子 靶向定位
下载PDF
威远穹窿古寨群探秘
4
作者 马恒健 《龙门阵》 2013年第12期64-72,共9页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他的学术专著里指出:我国有一个著名的"威远穹窿体"。顺着他敏锐的目光,人们向四川西南部的威远、荣县望去,只见总面积9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方山突兀、边垂壁绝、顶平地沃、植被茂密,群山如一座座绿色的...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他的学术专著里指出:我国有一个著名的"威远穹窿体"。顺着他敏锐的目光,人们向四川西南部的威远、荣县望去,只见总面积9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方山突兀、边垂壁绝、顶平地沃、植被茂密,群山如一座座绿色的平顶帐篷,绵亘至天际。在"威远穹窿体"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森林资源,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地质学家 四川西南部 穹窿 上方山 宋墓 森林资源 古寨 边垂 寨门 墓群
原文传递
细胞穹窿体
5
作者 宝福凯 柳爱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细胞穹窿体宝福凯柳爱华(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昆明650031)关键词穹窿体癌细胞耐药性穹窿体(vault)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其体积比核糖体大3倍,形似圆筒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的今天,穹窿体... 细胞穹窿体宝福凯柳爱华(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昆明650031)关键词穹窿体癌细胞耐药性穹窿体(vault)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其体积比核糖体大3倍,形似圆筒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的今天,穹窿体这一亚细胞结构却一直未被认识,直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穹窿 癌细胞
下载PDF
肺耐药蛋白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醒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肺耐药蛋白是一种110KD的蛋白。研究发现肺耐药蛋白就是在人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广泛分布的穹隆体主蛋白,且具有组织特异性。肺耐药蛋白直接或间接介导了多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可作为治疗预后评判的指标,肺耐药蛋白高提示预后不良。
关键词 多药耐药 肺耐药蛋白 穹窿主蛋白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中HPVE6调控穹窿体RNA2-1-5p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营 宋海岩 +1 位作者 孔璐 张玉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 HPV E6/E7是宫颈癌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2种蛋白,文中旨在研究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的穹窿体RNA2-1-5p与HPV E6/E7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空载体/阴性对照siRNA)以及实验组(过表达质粒/敲减siRNA),在Si Ha和He... 目的 HPV E6/E7是宫颈癌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2种蛋白,文中旨在研究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的穹窿体RNA2-1-5p与HPV E6/E7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空载体/阴性对照siRNA)以及实验组(过表达质粒/敲减siRNA),在Si Ha和He La细胞中分别敲减HPV E6/E7,在Ha Ca T细胞中过表达HPV E6,用Western blot检测HPV E6/E7的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VTRNA2-1-5p及其前体VTRNA2-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Si Ha和He La细胞,敲减HPV E6后实验组中VTRNA2-1表达[(0.65±0.02)、(0.81±0.11)]较对照组[(1.18±0.10)、(1.07±0.13)]降低(P<0.05),VTRNA2-1-5p表达[(1.54±0.22)、(1.98±0.06)]较对照组[(0.83±0.03)、(1.02±0.06)]升高(P<0.01);敲减HPV E7后VTRNA2-1和VTRNA2-1-5p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 Ca T细胞,过表达HPV E6后实验组中VTRNA2-1表达较对照组升高[(1.35±0.46)vs(0.98±0.35),P<0.05],VTRNA2-1-5p表达较对照组降低[(1.33±0.21)vs(1.80±0.27),P<0.01]。结论在宫颈癌细胞中,HPV E6可负性调控VTRNA2-1-5p的表达,而HPV E7与VTRNA2-1-5p无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RNA2-1-5p 宫颈癌 人类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木里新山铁帽地质特征及其原生铜矿床远景预测
8
作者 周信国 赵支刚 《四川地质学报》 1993年第1期28-31,共4页
木里新山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推覆弧形构造带上的一个穹窿中,地表出露有许多褐铁矿体,规模很大。本文认为这些铁帽由原生铜矿床氧化形成,且与李伍铜矿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环境和类似的矿床地质特征,预测铁帽的下部,可能存在一... 木里新山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推覆弧形构造带上的一个穹窿中,地表出露有许多褐铁矿体,规模很大。本文认为这些铁帽由原生铜矿床氧化形成,且与李伍铜矿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环境和类似的矿床地质特征,预测铁帽的下部,可能存在一中至大型的原生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山穹窿 铁帽 原生铜矿床
下载PDF
日探明大型蛋白质构造,有助于开发癌症治疗药物
9
《上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95-95,共1页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探明了生物细胞内一种大型蛋白质“穹窿体”的构造,这将有助于开发效果更好的癌症治疗药物。“穹窿体”是细胞内已知最大的蛋白质之一,它与生物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耐药性等...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探明了生物细胞内一种大型蛋白质“穹窿体”的构造,这将有助于开发效果更好的癌症治疗药物。“穹窿体”是细胞内已知最大的蛋白质之一,它与生物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耐药性等相关,但具体形态一直不为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 蛋白质 癌症 《科学》杂志 生物机 免疫反应 穹窿
下载PDF
人HBsAg、HBeAg抑制干扰素诱导通路穹窿体主蛋白信号
10
作者 杨坤 李婉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59-1159,共1页
【据《J Hepatol》2015年5月报道】题:人HBs Ag、HBe Ag抑制干扰素诱导通路穹窿体主蛋白信号(作者Liu S等) 穹窿体蛋白呈对称的桶状,两侧有等量的穹窿体主蛋白(major vault protein,MVP)结合在一个穹窿体少数蛋白上。96个MVPs及1... 【据《J Hepatol》2015年5月报道】题:人HBs Ag、HBe Ag抑制干扰素诱导通路穹窿体主蛋白信号(作者Liu S等) 穹窿体蛋白呈对称的桶状,两侧有等量的穹窿体主蛋白(major vault protein,MVP)结合在一个穹窿体少数蛋白上。96个MVPs及16个长度约为86~141 bp穹窿体RNAs(vault RNAs,v RNAs)部分结合后,最终形成完整的穹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BEAG 穹窿 主蛋白 干扰素 信号 通路 PROTEIN
下载PDF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术后并发下丘脑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洪 刘艳辉 +3 位作者 刘家刚 王翔 马潞 毛庆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术后,近期下丘脑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第三脑室肿瘤术后下丘脑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的78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手术后近期(1个...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术后,近期下丘脑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第三脑室肿瘤术后下丘脑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的78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手术后近期(1个月内)下丘脑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其按照肿瘤部位、病理性质、大小、血供、手术切除程度进行分类统计,用SPSS 13.0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些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78例术后下丘脑反应37例,发生率47.4%;死亡5例,下丘脑反应病死率为13.5%(5/37)。其中电解质糖代谢紊乱33例(42.3%),尿崩症27例(34.6%),激素水平低下16例(20.5%),高热6例(7.7%)。好转痊愈率:激素水平低下43.7%,其余均>70%。第三脑室前部颅咽管瘤术后最容易发生下丘脑反应(P<0.05)。结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术后近期存在程度不同的下丘脑反应,其发生与肿瘤部位、病理性质有密切关系。经积极治疗,大部分下丘脑反应能在术后1个月内好转甚至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胼胝 第三脑室 肿瘤 下丘脑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