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7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386
1
作者 任晓艳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羊肠线 机理探讨 临床应用 治疗 对穴 刺激作用 利用 疾病 持续
下载PDF
穴位埋线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7
2
作者 霍金 赵冏琪 +1 位作者 袁永 王京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1-1254,共4页
本文旨在对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做一概述。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AJD),以"穴位埋线""穴位埋藏"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 000余篇。总结分析发现,穴位埋线疗法... 本文旨在对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做一概述。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AJD),以"穴位埋线""穴位埋藏"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5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 000余篇。总结分析发现,穴位埋线疗法的中医作用机制为留针及埋针效应、协调阴阳及平衡脏腑、通经活络及平调气血和补虚泻实及扶正祛邪。穴位埋线疗法的西医作用机制为恢复神经功能,调控神经反射;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循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改善机体代谢。发现埋线疗法作用的机制除具有普通针刺产生效应的机制外,还可通过延长刺激时间形成持续性治疗,尤其适用于多系统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替代西药的使用。然而关于埋线疗法的纵向理论研究较少,特色阐述不突出,研究缺乏对照及临床验证,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作用机制 述评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2
3
作者 布的尔坡 张兴明 《西部医学》 2009年第5期852-854,共3页
穴位埋线疗法是卫生部"十年百项"技术推广的项目之一,是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并以其施术简单,效高价廉而广为医患双方所接受。本文就其临床应用情况与价值作一概述,可供借鉴、探讨与参考。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疗法 应用 价值
下载PDF
穴位埋线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制定说明 被引量:80
4
作者 关玲 左芳 +1 位作者 宋琪 石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5,共5页
为了对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说明,促进标准的贯彻、宣传和实施,本文报告了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撰写修改过程。就总体思路和原则、制定的经过、制定依据、主要内容的... 为了对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说明,促进标准的贯彻、宣传和实施,本文报告了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撰写修改过程。就总体思路和原则、制定的经过、制定依据、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特别是一些关键问题的争议以及解决方式、最终结果做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国家标准 操作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5
作者 赵永娇 马红英 蔡德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或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埋入所需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或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埋入所需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本身的主治功能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穴位注射 原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 被引量:67
6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5-406,共2页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针灸 意事项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3
7
作者 宋素艳 杜敬华 +3 位作者 刘建春 王爱民 范慧洁 张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CVA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每晚睡前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CVA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每晚睡前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采取缝合针沿着穴位肌肉层或皮下组织横向埋入无菌00号羊肠线,15 d后再次埋线,第2~3个月,每月埋线1次,3个月共埋线4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并随访1年,观察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统计停药6个月、1年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时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均<0.01),以观察组为著(P均<0.01);观察组停药6个月、1年时复发率分别为0、4.17%,低于对照组的8.33%、16.67%(P均<0.05);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Ig A、Ig G、Ig M水平均上升(P均<0.01),Ig E水平下降,以观察组为著(P<0.01);治疗3个月两组CD3+、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均上升,CD8+T细胞百分比下降,以观察组为著(P均<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CVA相对于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缓解咳嗽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哮喘 穴位埋线 孟鲁司特钠 免疫功能 儿童
下载PDF
穴位埋线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60
8
作者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
本研究从作用机制、临床疗效方面切入探讨穴位埋线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以促进构建穴位埋线完整治疗体系。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穴位埋线相关书籍及文献,从中、西医作用机制阐述、埋植工具及线体材料、取穴方式及操作、优势病种及间隔周... 本研究从作用机制、临床疗效方面切入探讨穴位埋线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以促进构建穴位埋线完整治疗体系。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穴位埋线相关书籍及文献,从中、西医作用机制阐述、埋植工具及线体材料、取穴方式及操作、优势病种及间隔周期等方面进行探讨。穴位埋线可起到短期速效、长期持效作用,有助于调控神经中枢、增强免疫功能,对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可起到明显的疗效优势;在影响埋线疗效的各因素方面已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行系统对比,以促进穴位埋线的诊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作用机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二) 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机理 被引量:55
9
作者 杨才德 包金莲 +9 位作者 李玉琴 龚旺梅 田瑞瑞 宋建成 于灵芝 程涛 魏兵 高政政 侯玉玲 周承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穴位埋线具有复合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力平衡,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而产生良性诱导,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埋线是一种融合了穴位封闭、针刺、放血、留针、组织疗法多种效应于一... 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穴位埋线具有复合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力平衡,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而产生良性诱导,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埋线是一种融合了穴位封闭、针刺、放血、留针、组织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法,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学和化学刺激,具有速效和续效两种作用。其机理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机能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防御能力。总体上看,埋线疗法的治疗机理尚缺乏必要的实验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或者假说阶段,其机理研究是今后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治疗机理 理论基础
下载PDF
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9
10
作者 陶莉莉 王慧颖 +5 位作者 陈小平 桑霞 曾诚 辛俊 刘桂英 钮心怡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3组,分别予穴位埋线配合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患者体...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3组,分别予穴位埋线配合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加减苍附导痰汤、单纯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及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BMI、腰围值、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针药组、针灸组BMI、腰围值治疗后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FINS、HOMA-IR、TG、HDL-C治疗后改善情况针药组明显优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针药组总胆固醇(T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及针灸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祛痰中药和穴位埋线在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中起协同作用,共同达到降低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穴位埋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糖脂代谢 穴位埋线 健脾祛痰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郭爱松 李爱红 +2 位作者 陈鑫 陈伟观 孙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258,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ACI患者抽签随机分为针刺组(n=30)、埋线组(n=33),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内关、三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ACI患者抽签随机分为针刺组(n=30)、埋线组(n=33),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内关、三阴交、太冲、肩髃、曲池、合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及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和平衡区,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埋线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和针刺组相同,每10d埋线1次,共埋线3次。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评定运动功能,并应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治疗30d后,两组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有改善(P<0.05),埋线组改善情况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s-CRP及IL-6含量均有下降(P<0.05),埋线组下降大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改善ACI患者的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早期脑损伤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针刺 穴位埋线 高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廖建琼 宋翔 +2 位作者 陈莹 梁丽嫦 王升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系统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Medline数据库,收集2009... 系统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Medline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用Revman 5.2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共19篇文献,1 65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9篇文献均以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对同质性较强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显示穴位埋线组与其他疗法组相比较,合并后OR=2.45,95%CI[1.81,3.32]。总体效应检验,Z=5.81,P<0.01,两者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疗程≥3个月时,穴位埋线相对于其他疗法合并后,OR=2.61,95%CI[1.53,4.46],效应检验,Z=3.51,P<0.01,两者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3个月时,穴位埋线相对于其他疗法合并后,OR=2.38,95%CI[1.65,3.44],效应检验,Z=4.64,P<0.01,提示两者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对比,OR=1.79,95%CI[1.08,2.95],P=0.02;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对比,OR=1.89,95%CI[1.16,3.09],P=0.01。提示穴位埋线与电针或针刺相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说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优于其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穴位埋线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崔瑾 欧桂珍 +2 位作者 杨涛 田维毅 路绍祖 《中国医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4-16,共3页
本文运用实验方法探讨了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脾虚证的作用机理,并首次介绍了将注射针埋线法用于动物(大鼠)的操作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提高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其免疫... 本文运用实验方法探讨了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脾虚证的作用机理,并首次介绍了将注射针埋线法用于动物(大鼠)的操作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提高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其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亦表明:将注射针埋线法用于大鼠体内埋线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脾虚 免疫功能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佳捷 黄伟 +2 位作者 韦丹 杨天颖 周仲瑜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及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埋线组,每组45例。电针组取天枢、大横、带脉等穴电针治疗,每次30min,隔日1次,共治疗30次;埋线组每次选取9~1... 目的:探讨电针及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埋线组,每组45例。电针组取天枢、大横、带脉等穴电针治疗,每次30min,隔日1次,共治疗30次;埋线组每次选取9~11个穴位交替埋线,10d1次,共治疗6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清Leptin、INS水平及B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电针组、埋线组BMI变化与空腹血清Leptin、INS变化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埋线疗法同电针疗法均能够良性调节肥胖患者空腹血清Leptin、INS水平,纠正Leptin抵抗及INS抵抗。两种治疗方法中,BMI的变化均与Leptin、INS的变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电针 单纯性肥胖 瘦素 胰岛素
原文传递
埋线针刀——穴位埋线的新武器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杨才德 包金莲 +9 位作者 李玉琴 龚旺梅 田瑞瑞 宋建成 于灵芝 程涛 魏兵 高政政 侯玉玲 周承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5期63-64,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埋线工具也日新月异,缝合针、三角针、腰穿针,发展到一次性专用埋线针、埋线针刀等,工具进入了微创微痛和多功能时代。埋线针刀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它是具有埋线功能和针刀功能的管形针具,既可以针刀也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埋线工具也日新月异,缝合针、三角针、腰穿针,发展到一次性专用埋线针、埋线针刀等,工具进入了微创微痛和多功能时代。埋线针刀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它是具有埋线功能和针刀功能的管形针具,既可以针刀也可以穴位埋线。埋线针刀操作的全过程,不外乎刺入、切割以及针体移动等几个经历,可归纳为"一个核心技术、两个运动形式、四个基本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针刀 穴位埋线 中医特色疗法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28例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观察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玉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方法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28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第1次治疗后,有效率92.8%;第2次治疗后,有效率100%。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方法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28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第1次治疗后,有效率92.8%;第2次治疗后,有效率100%。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结肠传输实验证明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慢传输性便秘 结肠传输功能
下载PDF
穴位埋线疗法研究近况 被引量:45
17
作者 郭爱松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7期89-91,共3页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简便,医者易掌握,疗效好,患者依从性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穴位埋线的针具及技术操作、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三方面对穴位埋线近5年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李卫东 许华群 +1 位作者 唐敬强 邱海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期疗法与单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32例,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片等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埋线西药组33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期疗法与单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32例,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片等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埋线西药组33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穴位埋线穴取内关、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为主,两组均连续治疗半年、随访半年。根据Kupperman指数(MI)评分法评定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及雌二醇(E2)等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埋线西药组优于西药组(8.17±1.19vs 13.68±1.08,P<0.01);两组治疗后FSH降低(均P<0.01)、E2升高(均P<0.05);埋线西药组治疗后及随访愈显率分别为75.8%(25/33)和81.8%(27/33),优于西药组的67.9%(19/28)、53.6%(15/28,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对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疗效稳定,远期效果明显占优,其机制与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穴位埋线 人工周期疗法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陈丽姝 王大伟 赵永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结合现代医学对肥胖症主要病理机制是持续的慢性低炎性反应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中"促炎"和"抗炎"平衡被破坏的认识,围绕中医理论关于肥胖是气虚基础上"郁热、痰热、湿热、瘀热"滞留所致的正虚邪实病理... 结合现代医学对肥胖症主要病理机制是持续的慢性低炎性反应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中"促炎"和"抗炎"平衡被破坏的认识,围绕中医理论关于肥胖是气虚基础上"郁热、痰热、湿热、瘀热"滞留所致的正虚邪实病理本质,探讨了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的先天固有免疫反应模式,产生新的炎性反应,增强了机体免疫系统中抗炎吞噬清除能力,从而起到纠正脂肪组织的分泌紊乱、缓解代谢性炎性反应状态的作用。这种"以炎制炎"的作用模式,可能是穴位埋线疗法改善肥胖症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穴位埋线 脂肪组织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粘附分子CD_(44)、CD_(54)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光奇 向开维 +2 位作者 杨孝芳 付强 欧桂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65-768,共4页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机理。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UC大鼠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CD54含量以及用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D44、CD54及血清中IL 2含量较正...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机理。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UC大鼠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CD54含量以及用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D44、CD54及血清中IL 2含量较正常鼠低 (P <0 0 1 ) ;埋线后能显著提高组织中CD44、CD54含量 ,且优于SASP组 ,在提高血清中IL 2含量上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埋线组与模型组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穴位埋线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溃疡性结肠炎 粘附分子 CD44 CD54 白细胞介素-2 针灸疗法 OC 疗效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