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粳稻籽粒中砷、镉、铬、镍、铅等重金属含量的品种和粒位效应 被引量:40
1
作者 程旺大 张国平 +2 位作者 姚海根 Peter DOMINY 王润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选用籽粒着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种植于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研究了晚粳稻籽粒中有毒重金属As、Cd、Cr、Ni、Pb含量的品种与粒位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的粒位间差异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As、Cd... 选用籽粒着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种植于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研究了晚粳稻籽粒中有毒重金属As、Cd、Cr、Ni、Pb含量的品种与粒位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的粒位间差异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As、Cd、Cr、Pb含量粒位间差异显著,Ni含量差异较小。穗上部籽粒As、Cd、Ni含量高于中部籽粒,穗下部籽粒最低,而Cr、Pb则正好相反。稻米中几种重金属含量与粒重的关系因重金属种类不同存在着差异,籽粒As、Cd、Ni含量与粒重呈正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粒重呈负相关。秀水63和秀水11不同粒位的籽粒灌浆模式存在差异,下位粒灌浆速率较低,使粒重较上、中位粒低,导致粒重有较大的粒位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与穗部着粒密度有关,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籽粒As、Cd、Ni含量与最大灌浆速率(GRm)呈正相关,与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poi)呈负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以上两个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说明籽粒As、Cd、Ni的积累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模式,而Cr和Pb表现为不同的积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含量 晚粳稻 粒位 品种 效应 灌浆速率 籽粒灌浆 有毒重金属 碳水化合物 正相关 负相关 密度差异 轻度污染 差异显著 含量差异 特性参数 As Cd Cr Ni Pb 粒重 模式 积累 土壤 稻米
下载PDF
小麦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青年 张青文 周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种 (系 )的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均高于感蚜品种 (系 ) ,尤其穗部。不同抗性级别的小麦品种 (系 )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分析显示 ,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为 -0 86 33,而旗叶的相关系数为 - 0 3983,表明小麦旗叶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虫性 吲哚生物碱 麦长管蚜 旗叶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穗部解剖特征及其与结实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木英 潘晓华 石庆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选用不同类型两系杂交稻组合进行穗部解剖构造和籽粒结实分布的研究 ,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组合1 2 86S/ 2 41 0在穗颈节上的维管束数和面积均大于其它组合 ,但其韧皮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则小于汕优 6 3和两优培特 ;结实颖花主要分布在一... 选用不同类型两系杂交稻组合进行穗部解剖构造和籽粒结实分布的研究 ,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组合1 2 86S/ 2 41 0在穗颈节上的维管束数和面积均大于其它组合 ,但其韧皮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则小于汕优 6 3和两优培特 ;结实颖花主要分布在一次枝梗和中上部二次枝梗上 ,空秕粒分布在中下部二次枝梗上 ;穗颈节上可分配给每朵颖花的韧皮部面积 ,1 2 86S/ 2 41 0 >鄂粳杂一号 >汕优 6 3>两优培特 ;上部二次枝梗上的结实颖花平均占有的韧皮部面积大于下部二次枝梗 ,1 2 86S/ 2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维管束数 韧皮面积 结实性
下载PDF
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韩青梅 康振生 段双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44,共5页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的戊唑醇(3.15mL/L)、6%的羟菌唑(3.75mL/L)可有效控制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小穗之间的扩展,防效高于多菌灵常规用量。田... 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5%的戊唑醇(3.15mL/L)、6%的羟菌唑(3.75mL/L)可有效控制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小穗之间的扩展,防效高于多菌灵常规用量。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前2d喷药与接种后2d喷药,2001年,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分别减少80.32%和70.64%,产量增加12.95%与8.74%;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0.5%和68.0%,产量增加11.41%和11.45%;2002年,在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戊唑醇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和78.67%,羟菌唑能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82.06%和81.89%,产量增加极显著。说明这2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效果 羟菌唑 戊唑醇 小麦产量 病情指数 田间药效试验 三唑类杀菌剂 2001年 2002年 试验结果 温室盆栽 赤霉病菌 有效控制 测定结果 替代品种 多菌灵 喷药 接种 防效 重发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源库关系的调控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玲娥 张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用14CO2示踪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籽粒灌浆期在穗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对灌浆冬小麦源库之间以及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有着调控作用。ABA的施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14C同化物运输和... 用14CO2示踪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籽粒灌浆期在穗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对灌浆冬小麦源库之间以及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有着调控作用。ABA的施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14C同化物运输和分配起阻碍作用,而GA3则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籽粒灌浆期 冬小麦 源库关系 脱落酸(ABA) ^14CO2 同化物运输 产量形成 调控作用 阻碍作用 赤霉酸 GA3 施用 分配
下载PDF
利用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小麦穗部性状基因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凯 邓志英 +4 位作者 李青芳 张莹 孙彩铃 田纪春 陈建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0-831,共12页
小麦穗部性状之间相关性密切,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要素,挖掘与穗部性状相关联的基因位点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解释基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RIL群体(山农01-35×藁城9411)173个F_(8:9)株系为材料,利用90 ... 小麦穗部性状之间相关性密切,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要素,挖掘与穗部性状相关联的基因位点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解释基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RIL群体(山农01-35×藁城9411)173个F_(8:9)株系为材料,利用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 T芯片技术及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在5个环境下进行穗部相关性状QTL定位。检测到位于1B、4B、5B、6A染色体上7个控制千粒重的加性QTL,解释表型变异率6.00%~36.30%,加性效应均来自大粒母本山农01-35;检测到8个控制穗长的加性QTL,解释表型变异率14.34%~25.44%;3个控制穗粒数的加性QTL;5个控制可育小穗数的加性QTL;3个控制不育小穗数的加性QTL,贡献率为8.70%~37.70%;4个控制总小穗数的加性QTL;6个控制小穗密度的加性QTL。通过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检测到32个加性QTL,解释表型变异率0.05%~1.05%。在4B染色体区段EX_C101685–RAC875_C27536检测到控制粒重、穗长、穗粒数、可育小穗数、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的一因多效QTL,其贡献率为5.40%~37.70%,该位点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是稳定主效QTL。在6A染色体wPt-0959-TaGw2-CAPS区间上检测到控制粒重、总小穗数的QTL。研究结果为穗部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基因精细定位和功能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90 k基因芯片 QTL定位 SNP
下载PDF
穗部光照条件的改变对水稻产量及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玉华 张龙步 +1 位作者 徐正进 曹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23-327,共5页
对两个穗型差异明显的粳稻品种做穗部遮光处理。试验结果显示 :抽穗后任何时期穗遮光处理对产量均有影响 ,表明良好的光照对穗发挥其功能是必要的。水稻对穗遮光反应的敏感期是在抽穗期至穗弯曲阶段。穗遮光既影响水稻植株同化产物的总... 对两个穗型差异明显的粳稻品种做穗部遮光处理。试验结果显示 :抽穗后任何时期穗遮光处理对产量均有影响 ,表明良好的光照对穗发挥其功能是必要的。水稻对穗遮光反应的敏感期是在抽穗期至穗弯曲阶段。穗遮光既影响水稻植株同化产物的总积累量 ,又影响光合产物向穗部籽粒的分配 ,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功能 光合产物积累 光合产物分配 产量 遮光处理
下载PDF
戊唑醇对小麦赤霉菌侵染影响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青梅 康振生 +1 位作者 黄丽丽 赵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tebuconazole)对赤霉病菌 Fusarium gra-mineaum 侵染小麦穗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前2天施药,可推迟外稃内表皮、内稃及子房上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不能完全抑制其萌发,可引起芽管和菌丝...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tebuconazole)对赤霉病菌 Fusarium gra-mineaum 侵染小麦穗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前2天施药,可推迟外稃内表皮、内稃及子房上分生孢子的萌发,但不能完全抑制其萌发,可引起芽管和菌丝严重畸形,不能形成侵染菌丝侵入寄主。而人工接种后2天施药,戊唑醇则严重抑制了病菌菌丝的生长,使寄主体表和寄主组织内的菌丝形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异常变化,并最终塌陷死亡,使菌丝不能扩展到穗轴部位。接种后4天施药,病菌虽已扩展到穗轴,但戊唑醇仍对穗轴中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赤霉毒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结果表明,药剂处理与未处理的寄主和菌丝细胞中都存在有毒素,但标记密度在药剂处理的寄主和菌丝细胞中明显低于未处理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细胞学研究 侵染 小麦 赤霉菌 三唑类杀菌剂 免疫细胞化学 人工接种 药剂处理 赤霉病菌 电镜技术 分生孢子 菌丝形态 异常变化 抑制作用 菌丝生长 标记密度 寄主 施药 霉毒素 萌发 扩展 外稃 子房 畸形
原文传递
密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鲍根良 王俊敏 +3 位作者 富田桂 左晓旭 张小明 叶胜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 (EG2 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 ,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 ,与原亲本浙粳 2 0比较 ,其穗部长度缩短 ,每穗总粒数增加 ,着粒密度增大 ,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 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 (EG2 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 ,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 ,与原亲本浙粳 2 0比较 ,其穗部长度缩短 ,每穗总粒数增加 ,着粒密度增大 ,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 ,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型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 ,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 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 ,以反回交配组方式 (浙粳 2 0 /EG2 3//浙粳 2 0 )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 ,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 ,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型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对于培育既有密穗型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 垩白 性状改良 水稻品种 种籽 交配 EA
下载PDF
甘肃麦区干热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安文芝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8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危害程度 防御措施 干热风 麦区 甘肃 气象灾害 大气干旱 千粒重 小麦
下载PDF
密植夏玉米穗部脱水及力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彭丹丹 徐开未 陈远学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以仲玉3号和正红6号玉米为试材,设置6.75×10^(4)、8.25×10^(4)株/hm^(2)两个种植密度,研究密植条件下夏玉米子粒、穗轴脱水及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部器官脱水减慢、含水率... 以仲玉3号和正红6号玉米为试材,设置6.75×10^(4)、8.25×10^(4)株/hm^(2)两个种植密度,研究密植条件下夏玉米子粒、穗轴脱水及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部器官脱水减慢、含水率增加,力学强度呈下降趋势。品种间穗部脱水及力学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且远大于种植密度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与正红6号(ZH6)相比,仲玉3号(ZY3)脱水较快,到达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时所需吐丝后积温较少,收获时ZY3子粒压碎强度与穿刺强度大,穗轴抗折断力小,茎秆倒伏率低,机收性能更好。相关性分析显示,子粒与穗轴力学强度与含水率均呈显著负相关;穗轴抗折断力与干重、单位长度干重及单位体积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轴长、长粗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密度与品种对子粒产量存在无显著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茎秆倒伏率显著增大,ZY3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显著降低,达到宜机收子粒含水率所需积温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植 脱水特性 力学强度
原文传递
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穗部表型性状精准鉴定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晓 任根增 +2 位作者 赵欣蕊 常金华 崔江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92-2108,I0007-I0013,共24页
【目的】通过对高粱种质资源穗部表型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丰富高粱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为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20份来源于中国各地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 【目的】通过对高粱种质资源穗部表型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丰富高粱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为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20份来源于中国各地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在2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12个穗部性状(粒长、粒宽、千粒重、籽粒硬度、籽粒容重、角质率、穗粒重、穗长、穗柄长、穗柄直径、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进行精准鉴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F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不同突出特点的优异高粱种质。【结果】各数量性状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籽粒硬度、穗粒重和籽粒容重、角质率2年间的频次分布和曲线走势分别在保定和晋中试验点较为相似,多数性状只在一个年份或单个试验点呈正态分布;除穗长和一级枝梗数外,其余性状的均值在同年两点间存在差异;12个穗部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1.72—2.11,其中,籽粒硬度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高,一级枝梗长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低;籽粒硬度、角质率、穗粒重、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的变异系数均高于30.00%;所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5.39%;聚类分析将320份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可作为筛选工艺(帚)用高粱的种质类,第Ⅱ类适用于粒用(酿造)高粱优异种质的选育,第Ⅲ类为穗部性状表现较差的种质;依据综合得分F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具有不同突出特点的29份优异种质。【结论】参试高粱种质资源穗部性状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角质率和一级枝梗长的变异系数较高;粒长、粒宽、籽粒硬度、籽粒容重和穗粒重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级枝梗长相对稳定;筛选出优异种质29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精准鉴定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谷子生育期与茎秆以及穗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元旭朝 张耀元 +5 位作者 苏彦冰 刘晓东 刘龙龙 杜婧婧 邓楠 韩渊怀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391-394,399,共5页
谷子的茎秆性状和穗部性状与谷子产量有着密切关系,但对生育期与这些性状的关系缺乏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网数据库中谷子资源生育期及主要性状信息,统计740份谷子资源的茎秆和穗部的主要性状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主... 谷子的茎秆性状和穗部性状与谷子产量有着密切关系,但对生育期与这些性状的关系缺乏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网数据库中谷子资源生育期及主要性状信息,统计740份谷子资源的茎秆和穗部的主要性状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主茎长度、主茎直径、单株穗重、单株粒重等性状指标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呈现出正态分布,生育期较短的资源在穗部性状上多表现为短刺毛和紧穗的特征。这些结果可为谷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生育期 茎秆
下载PDF
12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峰 宋小霞 +3 位作者 方永丰 李永生 张同祯 王汉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6,共6页
采用1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个玉米新选育的自交系(B73、478、掖107、9046、Mo17、ZX09-1002、340、F83、昌7-2、综31、598、黄201)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32个杂交组合,并对玉米8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 采用1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个玉米新选育的自交系(B73、478、掖107、9046、Mo17、ZX09-1002、340、F83、昌7-2、综31、598、黄201)按4×8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32个杂交组合,并对玉米8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行数、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和出籽率6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而秃尖和单穗粒质量同时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影响.12个自交系中9046、Mo17、昌7-2和F83的GCA相对效应值较高,32个杂交组合中黄201×478、Mo17×9046和F83×9046的SCA相对效应值较高.新选育的自交系F83配制的杂交组合,后代一般表现出具有果穗大小适中、秃尖较短、单穗粒质量较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且综合表现较好;新育系ZX09-1002在改良品种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和单穗粒质量4个方面性状上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其余4个穗部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下载PDF
小麦穗部产量性状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广旭 王康君 +4 位作者 谭一罗 郭明明 孙中伟 陈凤 樊继伟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8期9-13,共5页
小麦穗部产量性状主要由总小穗数、穗粒数、穗长、不育小穗数等构成;穗部性状是典型数量性状。研究小麦穗部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小麦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较多科研工作者对小麦穗部性状等产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分析研究,结... 小麦穗部产量性状主要由总小穗数、穗粒数、穗长、不育小穗数等构成;穗部性状是典型数量性状。研究小麦穗部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小麦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较多科研工作者对小麦穗部性状等产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控制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分布,但目前只有少数的QTL功能基因位点被克隆与应用,将优异等位变异辅助选择与聚合,有望突破传统育种局限,有助于解决小麦育种“卡脖子”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QTL 育种
下载PDF
大麦、小麦茎秆和穗部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瑞 陈佳钰 +6 位作者 尚心悦 许甫超 徐晴 彭严春 董国清 董静 秦丹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3期14-21,共8页
倒伏是制约大麦和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大、小麦的抗倒性对实现其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5个大麦品种(系)和3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参试品种的茎秆特性及穗粒性状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量性状在参试材料中... 倒伏是制约大麦和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大、小麦的抗倒性对实现其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5个大麦品种(系)和3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参试品种的茎秆特性及穗粒性状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量性状在参试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变异,其中,株高为77.2~95.2 cm,分蘖角度为7.4°~15.7°,基部第2、第3节间长度分别为5.9~10.1 cm和9.0~14.1 cm,茎粗为3.90~4.73 mm,茎壁厚度为0.43~0.94 mm,抗折力为69.01~220.43 N,茎秆木质素含量(质量分数)为17.06%~23.96%,重心高度为40.4~57.7 cm,穗数为2~5个/株,穗粒数为25~38粒/穗,穗粒质量为0.93~2.21 g/穗,千粒质量为35.91~45.41 g。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壁厚度、抗折力、木质素含量及穗粒数与抗倒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968、0.663和0.755;重心高度及穗粒质量与抗倒指数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和-0.671。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总体优于大麦,这与其茎秆相对较厚、木质素含量相对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茎秆 抗倒性
下载PDF
金焰绣线菊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海清 何家骅 +1 位作者 张庆良 张作焕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
金焰绣线菊是新近引种的珍贵园林绿化树种。其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 ,金焰绣线菊的生根率因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插穗部位、扦插基质的不同有明显差异。扦插时只要温、湿度适合 ,管理得当 ,生根率可达 80 %以上。
关键词 嫩枝扦插繁殖 生根率 扦插基质 生长调节剂 园林绿化树种 繁殖技术 技术研究 管理 差异
下载PDF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长青 张金如 赵燕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4-987,共4页
连续3年对青海东部农业区6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因地理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其主要来源可分为2种情况:民和、乐都县有玉米种植的部分乡镇,初侵染来源主要... 连续3年对青海东部农业区6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因地理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其主要来源可分为2种情况:民和、乐都县有玉米种植的部分乡镇,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玉米根茬和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其余各县(乡)赤霉病初侵染来源是麦茬、带病种子。不同作物根茬分离结果是:玉米根茬赤霉菌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麦茬上分离到燕麦镰孢菌[Fusariumavenaceum(Fr)Sacc]和锐顶镰孢菌(FusariumacuminatumElf.et.Ev),豌豆根茬上分离到三隔镰孢菌[Fusariumtricinctum(Corda)sacc],油菜根茬上分离到燕麦镰菌[Fusariumavenaceum(Pr.)Sacc],均属于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回接试验证明,小麦穗部和根茬分离的赤霉菌及玉米根茬分离赤霉菌均可致病,而油菜、蚕豆根茬赤霉菌对小麦致病性弱或无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侵染来源 小麦赤霉病 青海东 农业区 玉米根茬 禾谷镰孢菌 赤霉菌 系统研究 作物种类 地理条件 玉米种植 子囊孢子 带病种子 致病性 分离 乐都县 子囊壳 致病菌 麦茬 燕麦 油菜 秸秆 豌豆 回接 蚕豆
下载PDF
玉米穗部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福远 苗从建 +1 位作者 邵文英 孙自林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5年第5期33-34,共2页
玉米穗部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张福远,苗从建,邵文英,孙自林(山东成武县农业局274200)近几年,玉米穗部棉铃虫在我县危害逐年加重,据1994年调查已跃居玉米多种穗虫混合群体中的首位,一般玉米田因其为害减产5%左右,... 玉米穗部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张福远,苗从建,邵文英,孙自林(山东成武县农业局274200)近几年,玉米穗部棉铃虫在我县危害逐年加重,据1994年调查已跃居玉米多种穗虫混合群体中的首位,一般玉米田因其为害减产5%左右,严重地块减产20%以上。作者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棉铃虫 发生特点 防治
原文传递
化学杂交剂对小麦穗部内源激素的影响
20
作者 刘健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4,共3页
本研究通过应用化学杂交剂诱导两种不同类型的小麦产生雄性不育 ,在败育过程中测定了穗部各种激素的变化动态 ,探讨了IAA、GA4、ZR、DHZR、ABA五种激素在败育中的变化 ,揭示了各种激素的变化与败育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 ,败育过程... 本研究通过应用化学杂交剂诱导两种不同类型的小麦产生雄性不育 ,在败育过程中测定了穗部各种激素的变化动态 ,探讨了IAA、GA4、ZR、DHZR、ABA五种激素在败育中的变化 ,揭示了各种激素的变化与败育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 ,败育过程中 ,整个激素代谢系统都发生了变化 ,反之 ,花粉败育的发生是多种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综合作用 化学杂交剂 败育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