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生成团泛菌YS19对水稻乳熟期光合产物在旗叶、穗分配中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沈德龙 冯永君 宋未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3-865,共3页
从水稻植株中分离的内生成团泛菌YS19可以分泌4种激素类物质,分别是生长素(IAA)、细胞脱落酸(ABA)、赤霉素(GA_4)和细胞分裂素(CTK),其中,细胞分裂素有3种,即异戊烯腺嘌吟(iP)、玉米素核苷(ZR)和二氢玉米素核苷(HDZR),在水稻籽粒灌浆时... 从水稻植株中分离的内生成团泛菌YS19可以分泌4种激素类物质,分别是生长素(IAA)、细胞脱落酸(ABA)、赤霉素(GA_4)和细胞分裂素(CTK),其中,细胞分裂素有3种,即异戊烯腺嘌吟(iP)、玉米素核苷(ZR)和二氢玉米素核苷(HDZR),在水稻籽粒灌浆时期喷施YS19菌液后,观察到水稻内生成团泛菌可以调控光合产物在旗叶(源)、穗(库)中的分配,在水稻籽粒乳熟初期喷施YS19菌液对库的建成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水稻籽粒乳熟后期则具有抑制作用,其原因与YS19菌株产生的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成团泛菌 YS19 乳熟期 光合产物 旗叶 水稻 植物激素 分配调控 生长素 细胞脱落酸 赤霉素
下载PDF
施氮对夏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1 位作者 张红芳 易镇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2-534,共3页
关键词 籽粒灌浆 不同部位 夏玉米 授粉受精 玉米产量 籽粒败育 分化发育 抑制作用 种植密度 施氮水平 小花发育 影响机制 合理调控 顶部 氮缺乏 花败育 下部 弱光 粒数 花丝 子房
下载PDF
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差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晓融 王世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小麦主茎、一蘖和二蘖的穗下节间及其下第二节间的直径、基本组织面积、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及韧皮部面积等均有差异;穗中不同部位小穗的小穗轴中的维管束分布也有差异;在同一小穗中,通向各小花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也有不同。在穗的... 小麦主茎、一蘖和二蘖的穗下节间及其下第二节间的直径、基本组织面积、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及韧皮部面积等均有差异;穗中不同部位小穗的小穗轴中的维管束分布也有差异;在同一小穗中,通向各小花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也有不同。在穗的发育过程中,植株及穗部器官中的可溶性糖及氨基酸的含量在不断变化而且其分配也不平衡。这些差异和不平衡与主茎、分蘖的穗、同一穗中的不同小穗及同一小穗中的不同籽粒之间的差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维管束 氨基酸
下载PDF
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基因型及播期效应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小荣 钟蕾 +3 位作者 贺晓鹏 傅军如 熊康 贺浩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以71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通过大田条件下的分期播种,于齐穗期考查了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有关指标,分析了各指标的基因型和播期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各基因型间现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退化数、现存颖花数、一次枝梗分化数... 以71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通过大田条件下的分期播种,于齐穗期考查了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有关指标,分析了各指标的基因型和播期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各基因型间现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退化数、现存颖花数、一次枝梗分化数、现存二次枝梗数的基因型值和播期效应值差异均显著,且5个指标的差异仅与特定的基因型有关,而与其是否属于杂交组合、常规品种和雄性不育系等类型无关。2)现存一次枝梗数、现存二次枝梗数、现存颖花数、一次枝梗分化数4个指标的基因型值较大,播期效应值较小;一次枝梗退化数播期效应值较大。3)单穗颖花现存数(即每穗总粒数)与现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分化数、现存二次枝梗数呈密切正相关,与一次枝梗退化数相关性小,现存一次枝梗数主要通过改变现存二次枝梗数来影响单穗颖花现存数。另外,还综合分析了供试71个材料单穗颖花现存数的基因型值和播期效应值,并对其大穗潜力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枝梗 颖花 基因型效应 播期效应
下载PDF
小麦种子黑胚对发芽的影响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兰珍 郑是琳 +1 位作者 高庆荣 张延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2-368,共7页
对6个小麦品种种子的黑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子黑胚率不同,同一品种成熟期间因大气湿度提高黑胚率显著增加;2.黑胚严重的品种一般易穗发芽,同品种黑胚种子穗发芽率高于白胚种子,已经穗发芽的种子仍具有再发芽能力,但其... 对6个小麦品种种子的黑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子黑胚率不同,同一品种成熟期间因大气湿度提高黑胚率显著增加;2.黑胚严重的品种一般易穗发芽,同品种黑胚种子穗发芽率高于白胚种子,已经穗发芽的种子仍具有再发芽能力,但其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的未穗发芽种子;3.同品种黑胚种子的千粒重明显高于白胚种子,这与两类种子于同株不同穗和同穗不同小穗中的分布密切有关;4.小麦种子黑胚经鉴定证明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所致,且多于小麦成熟期(开花后25—30天)侵染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黑胚 发芽 链格孢菌
下载PDF
江苏省粳稻品种经济性状的演变及高产育种的设想 被引量:22
6
作者 孔祥斗 张洪熙 +5 位作者 刘晓静 刘广清 夏广宏 刘晓斌 谭长乐 郭勋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16,共3页
通过对1980~1994年江苏省中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经济性状分析表明,江苏中粳稻育种由多穗型逐渐向重穗型演变。今后高产粳稻育种要在改良株型的基础上,以提高穗重为核心,即保持现有穗数和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
关键词 粳稻 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育种
下载PDF
四川省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小红 叶华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2002~2004年在四川省的12个地区26个市县采集小麦赤霉病病穗标样经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共获得345个镰刀菌属的菌株,按照Booth分类标准鉴定出7个镰刀菌种,它们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出现频率为94 5%,燕麦镰刀菌(Fusariumaven... 2002~2004年在四川省的12个地区26个市县采集小麦赤霉病病穗标样经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共获得345个镰刀菌属的菌株,按照Booth分类标准鉴定出7个镰刀菌种,它们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出现频率为94 5%,燕麦镰刀菌(Fusariumavenaceum)出现频率为2 61%,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出现频率为0 87%,三线镰刀菌(Fusariumtricinctum)出现频率为0 58%,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黄色镰刀菌(Fusariumculmorum)和雪腐镰刀菌(Fusariumni vale)出现频率为0 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四川省 种群组成 出现频率 2004年 禾谷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 镰刀菌属 单孢分离 组织分离 分类标准 菌种 燕麦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的乙烯生成与育性转换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德红 骆炳山 屈映兰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研究了在不同光温组合下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5(NK58S)及普通水稻品种农垦58(NK58B)的幼穗乙烯生物合成变化及其与育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NK58S幼穗乙烯生成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调节,而光周期... 研究了在不同光温组合下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5(NK58S)及普通水稻品种农垦58(NK58B)的幼穗乙烯生物合成变化及其与育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NK58S幼穗乙烯生成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调节,而光周期对NK58B幼穗乙烯生成无明显影响。NK58S幼穗乙烯生成的变化与育性转换光温作用模式完全吻合。其幼穗乙烯释放速率(ERR)与花粉可育度(lny)呈极显著负相关。用AVG抑制乙烯生成可使NK58S(LD)不育性明显逆转,而用ACC促进乙烯生成又可急剧降低NK58S(SD)的可育水平。表明幼穗乙烯生成与PGMR育性表达密切相关,乙烯参与育性转换的调控并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 水稻 育性转移 乙烯
下载PDF
水稻穗结构的定量特征与虚拟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石春林 朱艳 +1 位作者 汤亮 曹卫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2-656,共5页
连续观察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水稻穗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参数化处理。结果表明,一次枝梗长与穗长之比随穗轴节位呈两次函数变化,不同品种类型之间的参数变异较大;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数与一次枝梗长度呈线性变化;... 连续观察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水稻穗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参数化处理。结果表明,一次枝梗长与穗长之比随穗轴节位呈两次函数变化,不同品种类型之间的参数变异较大;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数与一次枝梗长度呈线性变化;一次枝梗基本均匀着生于穗轴上,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节间距离变化不大。进一步利用水稻生长模型输出的穗粒数和一次枝梗数分析了二次枝梗的空间分布。最后结合上述结构特征,进行了水稻穗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结构 虚拟
下载PDF
不同播栽方式下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和穗粒形成特点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青兰 刘波 +4 位作者 孙红 何莎 钟晓媛 赵敏 任万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7-524,共18页
为探明不同播栽方式下杂交籼稻幼穗分化期茎秆和幼穗生长的规律及差异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播栽方式穗粒形成特点,于2014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播栽方式下2个不同穗粒型杂交籼稻组合[宜香优2115(中穗型)和F... 为探明不同播栽方式下杂交籼稻幼穗分化期茎秆和幼穗生长的规律及差异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播栽方式穗粒形成特点,于2014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播栽方式下2个不同穗粒型杂交籼稻组合[宜香优2115(中穗型)和F优498(大穗型)]的穗分化期茎秆和幼穗生长规律和穗粒形成特点,并分析了幼穗分化期气象因素与幼穗和茎秆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基部向上第1至第3伸长节间长度分别在抽穗前20d、16d、12d后趋于稳定,故基部第1、2节间的降长增粗应在抽穗前16d之前;穗干质量和穗茎比在抽穗前12d后迅速增加。2)从抽穗前16d开始至抽穗期,穗茎干重比与多数枝梗和颖花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与茎秆竞争同化物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穗粒形成。3)机插穗分化中后期穗茎干质量比较高,且抽穗期穗干质量显著高于手插和机直播,有利于提高其每穗粒数,且机插拔节后群体生长率及单茎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高,粒叶比高于机直播,较机直播更利于粒重的提高和穗长及着粒数的增加;大穗型品种F优498抽穗期穗干质量显著高于中穗型品种宜香优2115,且穗分化后期穗茎干质量比高于宜香优2115,是其每穗粒数高的重要原因;F优498穗部着粒较密,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及粒叶比利于大穗的形成。4)机插全生育期最长,机直播最短,且机插穗分化期历时较长,穗分化期积温和日照时数较高,为穗粒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温光条件;茎秆长度和干质量及穗长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大,孕穗前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积温有利于茎秆和幼穗伸长及茎秆的物质充实。生产上应针对不同播栽方式及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适时采取措施调节茎秆和幼穗生长及物质分配,在培育壮秆的基础上提高穗分化期穗茎比以达到增粒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 粒形成 机插 机直播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高产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利用率及其对穗贡献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爱丽 王志敏 李战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9,共7页
以北京地区近年来广泛种植的 9个高产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高产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同一基因型不同节间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以倒 2~ 3节... 以北京地区近年来广泛种植的 9个高产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高产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同一基因型不同节间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以倒 2~ 3节间对穗的贡献率最大。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与株高、千粒重、茎鞘转运率抽穗后 2 0d的茎鞘及各节间的积累量 ,倒 2~ 3节间对穗的贡献率 ,抽穗后 2 0d的灌浆速率和净同化率 ,以及抽穗后 10d的单茎光合面积成正相关 ,而与茎粗、旗叶面积不相关 ,与抽穗后 30d的净同化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鞘贮藏物质 利用率 贡献率 基因型差异
下载PDF
水稻幼穗-颖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1 位作者 王嘉宇 张凤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2,1030,共6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水稻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还是最终产量赖以依托的基础。对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和作物科学共同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有关水稻幼穗...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水稻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还是最终产量赖以依托的基础。对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和作物科学共同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有关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过程、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幼穗和颖花发育的影响以及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相关基因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研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颖花 发育 栽培措施 生态因子
下载PDF
小麦茎秆维管束发育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居春霞 彭永欣 +2 位作者 郭文善 严六零 封超年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7-32,共6页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和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和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2)主茎基部伸长节间与穗下节间大维管束的比例关系为3:2.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接近1:1的对应关系。(3)小麦节部的维管束联络结果为:节部的维管束粗大,成为茎内椭圆形大维管束,呈横行或倾斜状态。椭圆形维管束产生分枝、联合,形成分散维管束,包围着大维管束,并和边缘小维管束相连。大维管束在节板处与节网维管束相连,从叶鞘进入节部的维管束位于茎轴边缘,汇入边缘小维管束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维管束
下载PDF
水稻穗顶部退化突变体L-05261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素伟 张玲 +3 位作者 毛毕刚 王久林 程治军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5-1941,共7页
稻穗顶部小穗退化降低单株产量,严重影响水稻单产。对穗顶部明显退化材料L-05261的研究表明,小穗退化可能与稻穗内部过氧化氢的积累有关。2个非穗顶部退化品种和2个轻微穗顶部退化品种与L-05261杂交所得F1植株稻穗顶部都呈现穗退化表型... 稻穗顶部小穗退化降低单株产量,严重影响水稻单产。对穗顶部明显退化材料L-05261的研究表明,小穗退化可能与稻穗内部过氧化氢的积累有关。2个非穗顶部退化品种和2个轻微穗顶部退化品种与L-05261杂交所得F1植株稻穗顶部都呈现穗退化表型,F2群体的小穗退化率均呈连续分布,但表型偏向非穗退化亲本。在组合L-05261×IRAT129F2群体中,顶部小穗退化与非退化单株的比例适合63︰1;同一组合的BC1F1回交群体中,顶部小穗退化与非退化植株比例接近7:1。表明穗顶部小穗退化表型受3对或3对以上显性或部分显性基因控制。利用上述群体中的182个单株,在第3、第4、第5、第8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qPAA3、qPAA4、qPAA5和qPAA84个QTL,它们之间不存在互作,合计可解释46.32%的表型变异,其余的表型变异可能是由环境条件的变化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顶部退化 QTL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黄淮麦区若干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性能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丁位华 陈向东 +5 位作者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hlb分别比矮抗58高22.47%,20.04%,0.41%,比百农418高5.72%,18.63%,3.21%,比豫麦49高6.14%,25.68%,0.56%,比周麦18高12.35%,21.26%,2.49%,具有较强的光能捕获能力;Fv/Fm在4个测定时期均最高;此外,百农419颖壳细胞组织较厚,维管束数目较多,大维管束的周长与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流"能力。产量结果显示,百农419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高出矮抗58 25.22%和14.05%、高出百农418 17.15%和10.82%、高出豫麦49 23.74%和19.28%、高出周麦18 8.55%和8.57%,差异显著。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百农419穗部光合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具有作为绿穗灌浆高光效育种亲本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地区 高产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继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年第2期7-10,13,共5页
水稻穗部性状在产量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其与稻米品质、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部性状与产量相关密切,品种间差异较大。水稻穗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是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 水稻穗部性状在产量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其与稻米品质、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部性状与产量相关密切,品种间差异较大。水稻穗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是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相对比较稳定。在穗部性状中,二次枝梗的影响较大;不同品种水稻存在着穗粒矛盾,必须协调二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 水稻 品质 性状 产量 关系
下载PDF
小麦地上部器官几何造型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孟军 郭新宇 赵春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为了精确重构小麦三维空间形态,增强几何模型与品种特性及作物模型间的衔接,通过对小麦植株拓扑结构和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对叶片、穗、茎秆等地上部器官几何造型算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脉曲线可用比叶重、叶倾角和叶长3个参... 为了精确重构小麦三维空间形态,增强几何模型与品种特性及作物模型间的衔接,通过对小麦植株拓扑结构和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对叶片、穗、茎秆等地上部器官几何造型算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脉曲线可用比叶重、叶倾角和叶长3个参数确定,进一步与叶形和叶片边缘几何造型模型整合,能够对小麦叶片生长、卷曲以及扭曲等进行精确描述。在麦穗几何造型中,使用偏圆柱体重构穗轴节片,以二次曲面代表颖片、稃片,可以实现麦穗的参数化建模。通过定量化小麦植株拓扑结构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参数,采用结构化建模途径,在VC++6.0集成开发环境和OpenGL图形平台上驱动器官几何模型,可以快速精确重构出不同生育时期的小麦三维形态,并实现可视化显示,重构出的小麦植株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小麦地上部器官几何造型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器官及植株的精确重构,且易于交互、可控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 茎秆 几何造型 可视化
下载PDF
大麦穗和茎秆生长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寿军 顾小莉 +3 位作者 许如根 杨建香 席文娟 庄恒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2-287,共6页
为了系统构建大麦形态发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大麦穗伸长、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大麦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大麦穗长预测值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05-1.66 cm,RMSE为0.33-0... 为了系统构建大麦形态发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大麦穗伸长、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大麦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大麦穗长预测值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05-1.66 cm,RMSE为0.33-0.75 cm。不同株型大麦各节间长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为0.04-6.08 cm,RMSE范围为0.43-4.43 cm;各节间粗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0.002-0.112 cm,RMSE范围为0.017-0.048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一定的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茎秆 生长 动态模拟
下载PDF
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伍艳莲 汤亮 +3 位作者 刘小军 张文宇 曹卫星 朱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0-1196,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实现稻穗的可视化。【方法】通过对稻穗形态建成过程中关键特征的观测分析,利用三维几何建模技术,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包括穗曲线、穗轴、次枝梗和小穗几何模型;用Bezier... 【目的】建立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实现稻穗的可视化。【方法】通过对稻穗形态建成过程中关键特征的观测分析,利用三维几何建模技术,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包括穗曲线、穗轴、次枝梗和小穗几何模型;用Bezier曲线来拟合穗曲线,将二维空间的穗曲线映射到三维空间,构建穗轴几何模型;用一段穗轴及圆柱体模拟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并分别用椭球体及圆柱体模拟小穗的谷粒及小枝梗,最后基于稻穗的拓扑结构,构建稻穗几何模型。模型参数主要有穗长、穗倾角、一次枝梗长、一次枝梗数目、二次枝梗长、二次枝梗数目、谷粒大小等。【结果】在稻穗几何模型基础上,基于OpenGL图形平台,实现了稻穗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较好地描述了稻穗形态建成过程。【结论】稻穗的可视化为建立可视化水稻生长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其它作物的可视化表达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几何建模 可视化
下载PDF
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坚敏 张静兰 唐定台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53-54,共2页
以粳稻(Oryza sativa)幼穗、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诱导胚状体。粳稻幼穗(长度:0.5—3cm),品种:“中花8号”、“濂红密早”;粳稻种子,品种:“咸南15”、“福之花”。水稻幼穗:用75%酒精消毒叶鞘,去叶鞘,切下幼穗,再用75%酒精消毒20秒。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胚状体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