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诱导处理后水稻悬浮细胞的活性氧变化与有关酶系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富华 易克 +1 位作者 徐向丽 王海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水稻 (OryzasativaL )感病品种浙辐 80 2为材料 ,研究了 3种不同因子处理后其悬浮细胞中活性氧及其一些抗病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3种因子均能导致H2 O2 的形成和积累。XOO 75 1处理后的H2 O2 含量分别在 0 5h和 6h出现突... 以水稻 (OryzasativaL )感病品种浙辐 80 2为材料 ,研究了 3种不同因子处理后其悬浮细胞中活性氧及其一些抗病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3种因子均能导致H2 O2 的形成和积累。XOO 75 1处理后的H2 O2 含量分别在 0 5h和 6h出现突增现象 ,而XOO 76 2 5处理只在 0 5~ 1h达到一个峰值。推测XOO 75 1和浙辐 80 2间的互作属于非亲和性互作 ,而XOO 76 2 5与浙辐 80 2间属于亲和性互作。 (2 )XOO 75 1和 76 2 5菌株处理后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POD的活性 (平均为 13 2 %和 5 0 7% ) ,但SOD的活性增强不显著 ,甚至在诱导初期有降低的现象。 (3)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 ,XOO 75 1和 76 2 5处理后 72h均可形成两条新增谱带 (Rf=0 4 8和Rf=0 72 ) ,XOO 75 1还可诱导形成另两条新增谱带 (Rf=0 5 3,MW =32 2kD和Rf=0 6 9,MW =4 1 9kD)。 (4)不同因子处理后悬浮细胞的POD和SOD发生相应变化 ,表现为一些谱带的增减或强度变化。 (5 )SA处理后悬浮细胞的H2 O2 有明显的积累效应 ,而且 ,SA能显著提高POD活性 (平均提高 32 8% )和SOD活性 (平均提高 4 6 7% )。表明SA可能通过调节H2 O2 的含量诱导与植物抗性有关的防御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细胞 白叶 水杨酸 防卫反应
下载PDF
稻白叶枯菌弱毒株诱导的系统抗性——兼论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赐生 王海华 《吉首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8-62,共5页
2个品种 (余水糯 ,浙辐 80 2 )的水稻幼苗经白叶枯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弱毒株 75 - 1处理后 ,均获得了对白叶枯菌强毒株 76 - 2 5的系统抗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下降 ,脂氧合酶 (LOX)、丙二醛含... 2个品种 (余水糯 ,浙辐 80 2 )的水稻幼苗经白叶枯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弱毒株 75 - 1处理后 ,均获得了对白叶枯菌强毒株 76 - 2 5的系统抗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下降 ,脂氧合酶 (LOX)、丙二醛含量升高 Tiron削弱了 75 - 1对上述指标的诱导作用 ,导致 75 - 1对余水糯和浙福 80 2的互作由非亲和性类型转变为类似亲和性性类型 提示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 系统抗性 防御酶 活性氧 植物诱导抗病性 诱导处理
下载PDF
稻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单细胞系互作关系及田间自然群体毒力组成初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大胜 成国英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稻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的单细胞系混合组配后的致病力随着不同毒力菌所占的比例、彼此之间及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相应变化 ;同一病田不同病株分离菌以及同一叶片不同叶位段分离菌 ,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 ;表明稻白叶枯菌在同一块田... 稻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的单细胞系混合组配后的致病力随着不同毒力菌所占的比例、彼此之间及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相应变化 ;同一病田不同病株分离菌以及同一叶片不同叶位段分离菌 ,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 ;表明稻白叶枯菌在同一块田、甚至同一病叶上都存在不同的毒力细胞。稻株发病程度 ,是在一定生态条件下 ,不同毒力的多细胞入侵和协同互作的结果。所以采用“段叶沙培切口取菌胶”法所得的分离株 ,是含不同毒力细胞的混合体。测定一定数量的此类菌株的致病型分化 ,即是对田间病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的表型反应。来自同一田块的 36株分离菌的致病型测定结果与从 4 8县采集的 2 0 8个菌株所测定的结果非常一致 ,因此 ,对一块稻田的病菌的毒力分化测定 ,可以作为对相似生态条件下的广大稻区病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监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 单细胞系 白叶 互作关系 自然群体毒力组成 致病力
下载PDF
稻白叶枯病系统获得性抗性与非诱导部位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富华 曹赐生 +1 位作者 易克 王勇刚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91-95,共5页
试验选用水稻品种湘早籼3号(湘3,抗病品种)和浙辐802(浙8,感病品种)为材料,至6叶期,分别用稻白叶枯病菌的弱毒株(75-1)和强毒株(76-25)在第5叶剪叶接种诱导;测定接种后12、24、48、72h第6叶的... 试验选用水稻品种湘早籼3号(湘3,抗病品种)和浙辐802(浙8,感病品种)为材料,至6叶期,分别用稻白叶枯病菌的弱毒株(75-1)和强毒株(76-25)在第5叶剪叶接种诱导;测定接种后12、24、48、72h第6叶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动态变化;并于第6d在第6叶挑战接种76-25,挑战接种后15d测量病班长度。结果表明,2诱导因子均诱导2品种产生了系统获得性抗性(SAR),诱导效果浙8好于湘3,76-25好于75-1。诱导处理后,2品种上位叶中SOD活性及O·2产生速率有所降低,POD活性升高,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这些变化从诱导后24人开始,48h~72h的变化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系统获得性抗性 白叶
下载PDF
ISAAA信息
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21,共1页
研究显示水稻能够从其他植物借用更强的免疫力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UC Davis)的新研究表明,当水稻接受了来自完全不同植物品种的受体蛋白后,水稻自身免疫力能够被进一步加强。UC Davis研究团队成功将免疫受体的基因从模式生物拟南芥转移... 研究显示水稻能够从其他植物借用更强的免疫力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UC Davis)的新研究表明,当水稻接受了来自完全不同植物品种的受体蛋白后,水稻自身免疫力能够被进一步加强。UC Davis研究团队成功将免疫受体的基因从模式生物拟南芥转移到水稻。随后该基因在水稻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力 受体蛋白 信息 白叶 加州大学 植物品种 模式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