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地区高效除氮浮萍品种的筛选及其除氮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影茹 袁晓燕 +2 位作者 王俊儒 包涛芳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7,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而植物生态工程技术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调查和收集了太湖地区13个稻田浮萍种质资源,研究了不同浮萍品种对低浓度稻田排水中氮(N)素的去除效果及其初步除N机理。... 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而植物生态工程技术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调查和收集了太湖地区13个稻田浮萍种质资源,研究了不同浮萍品种对低浓度稻田排水中氮(N)素的去除效果及其初步除N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营养条件下,4种浮萍品种中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具有最高的N去除效率,其次是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或稀脉浮萍(Lemna perpusilla),而除N效果最低的品种是青萍(Lemna minor)。供试材料对水体中总N的去除率范围为57.3%~85.2%,其中紫背浮萍HZ1具有最高的去除效果,15天后总N去除率可达到85%,青萍WX3去除效果最低,15天后去除率仅为57%。两个浮萍品种进行比较发现,HZ1生物量增长速度慢,鲜重和干重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7.96天和7.82天,而WX3的鲜重和干重倍增时间分别为5.20天和4.73天。另一方面,HZ1和WX3的含N量分别为4.9%和5.7%。由此可以推知,紫背浮萍HZ1高效除N的主要机理不是通过生物体吸收,而更可能是微生物或化学作用共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稻田排水 浮萍 除氮途径 生物吸收
下载PDF
湖北蕲春达城新屋塆西周铜器窖藏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晓松 洪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9-33,97+1,共7页
新屋垮位于蕲春县城西北28公里处,东距毛家咀西周木构建筑遗址约600米。属蕲春县达城乡柏条铺村所辖(图一)。1996年4月,这里的村民在疏理稻田排水沟时,发现了青铜器,文物部门闻讯立即赶赴现场,对出土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为一西周窖... 新屋垮位于蕲春县城西北28公里处,东距毛家咀西周木构建筑遗址约600米。属蕲春县达城乡柏条铺村所辖(图一)。1996年4月,这里的村民在疏理稻田排水沟时,发现了青铜器,文物部门闻讯立即赶赴现场,对出土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为一西周窖藏遗迹,随后进行了清理发掘。青铜器出土地点在新屋塆(自然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西周 窖藏 标本 木构建筑 稻田排水 湖北 出土器物 兽面纹 徽记
原文传递
典型降雨-稻田排水过程中氮素流失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玖颖 卫琦 +3 位作者 王海渝 陈鹏 程衡 徐俊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102,共6页
【目的】揭示典型降雨-稻田排水-氮素流失规律,为通过合理制定水肥管理策略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2019年水稻主要生育期(7—9月)内3次典型降雨(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范围依次为56.2~147.6 mm、9~1... 【目的】揭示典型降雨-稻田排水-氮素流失规律,为通过合理制定水肥管理策略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2019年水稻主要生育期(7—9月)内3次典型降雨(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范围依次为56.2~147.6 mm、9~18 d和5.1~8.2 mm/d)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流量自动监测-等比例水样采集装置对典型降雨过程中稻田排水流量进行监测,并在相应时段内对水样进行等比例(排水流量的1/105)采集,分析了典型降雨对稻田排水及其氮素(TN、NH4+-N和NO3--N)流失的影响。【结果】(1)稻田排水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与第1次降雨过程中的稻田排水量(27.2 mm)相比,第2次和第3次的排水量增大了85.8%和154.3%。且排水速率的增加速率远大于降雨强度的增加速率,第3次典型降雨过程中的最大降雨量较第1次典型降雨过程中的值增加了23.0%,但其相应的稻田排水速率峰值却增大了85.3%。(2)典型降雨-稻田排水中的氮素质量浓度在降雨后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3次典型降雨-稻田排水中的TN、NH4+-N和NO3--N质量浓度范围依次为3.3~14.4、2.3~5.3 mg/L和1.4~4.3 mg/L,均处于地表水水质相应指标IV标准以下。(3)与第1次典型降雨-稻田排水过程中的氮素负荷相比,第2次和第3次稻田排水中的TN、NH4+-N和NO3--N负荷分别增加了1.7~4.6、0.7~1.9 kg/hm^2和0.1~0.9 kg/hm^2。【结论】稻田排水中过高的氮素所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生育期(7—9月)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源,避免在强降雨前施肥,并调整降雨后排水时间有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稻田排水 氮素流失 负荷 农业面源污染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稻田排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永胜 赵冉 +1 位作者 孙光 付勇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大,氮、磷流失严重,引起湖泊富营养化。芦苇能经济高效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研究表明,对NH4+-N的去除效果可达89.4%,对COD的去除效果可达81.2%,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和74.4%。因此表面流芦苇湿地系统去除稻田排...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大,氮、磷流失严重,引起湖泊富营养化。芦苇能经济高效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研究表明,对NH4+-N的去除效果可达89.4%,对COD的去除效果可达81.2%,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和74.4%。因此表面流芦苇湿地系统去除稻田排水中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前景。处理方法符合目前水环境生态保护趋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表面流 净化效果 稻田排水
下载PDF
生态沟渠净化稻田排水动力学分析和生物相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明宸 王逸超 +2 位作者 张文艺 毛林强 侯君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2-602,共11页
本研究以太湖流域常见的菱角、水葫芦、梭鱼草、圆币草等水生植物和人工水草、塑料立体弹性填料为生态强化载体,构建"水生植物-载体生物膜-菌藻"复合型生态系统,研究了稻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特性,构建氮、磷污... 本研究以太湖流域常见的菱角、水葫芦、梭鱼草、圆币草等水生植物和人工水草、塑料立体弹性填料为生态强化载体,构建"水生植物-载体生物膜-菌藻"复合型生态系统,研究了稻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特性,构建氮、磷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模型,并调查了沟渠内"微生物-藻类"生物相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沟渠运行期间,随着水稻进入不同的生长阶段,系统内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率都呈普遍下降趋势,总磷、氨氮、总氮、硝态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1%、92.3%、77.5%、88.6%,其中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化学需氧量(CODMn)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各实验周期的污染物降解趋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模型.经生物相分析揭示:随着复合生态系统运行延续,系统内微生物、藻类的种类及Shannon-Weiner index等多样性指数呈不断增长趋势,表明复合生态系统水质改善后更适于多种类细菌与藻类生存与繁殖;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菌、藻、水生植物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强化了生态沟渠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排水 生态沟渠 微生物 藻类
下载PDF
人工生态池对稻田排水的减污效应分析
6
作者 许怡 曾艳丽 +4 位作者 刘敏芝 刘天 张轩 吴巍 周星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N的净化效果明显,不同水生植物在净化后第6~7 d左右均能够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排水前的水平。其中黑藻对于TN、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净化4天即可达到90%以上的去除效果。人工生态池能够有效地净化稻田排水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黑藻的净化效果最好,适宜在人工生态池中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池 稻田排水 水生作物 减污效应
下载PDF
稻田田面水与排水径流中胶体磷流失贡献及流失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大伟 梁新强 +3 位作者 王飞儿 周俊杰 周晓颖 田光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3,共7页
通过野外试验采集稻田田面水和稻田排水径流的水样,研究了胶体磷流失贡献和流失规律。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选择1次典型暴雨事件(48 mm/h)和8次不同强度(8,9,19,23,23,32,36,49 mm/h)的降雨事件采集样品。结果表明:(1)田面水和稻田排水中... 通过野外试验采集稻田田面水和稻田排水径流的水样,研究了胶体磷流失贡献和流失规律。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选择1次典型暴雨事件(48 mm/h)和8次不同强度(8,9,19,23,23,32,36,49 mm/h)的降雨事件采集样品。结果表明:(1)田面水和稻田排水中磷素流失形式以颗粒磷为主。在过1μm滤膜的总磷中,胶体磷的流失贡献为21%~73%,超过真溶解磷的流失贡献。(2)降雨后田面水中胶体磷的贡献范围为9%~44%,稻田排水中胶体磷流失贡献范围为10%~16%,金属氧化物胶体、有机质胶体以及金属氧化物—有机质胶体浓度与胶体磷流失贡献呈正向相关性,田面水中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544,0.635,0.781(p<0.05),稻田排水中分别为0.734,0.350,0.747(p<0.05),三者结合磷为径流中胶体磷的重要赋存形态。(3)施肥通过影响电导率和离子强度来削减胶体磷的流失贡献,而降雨强度则通过影响pH来增加胶体磷的流失贡献,降雨强度与稻田排水胶体磷流失浓度的线性回归系数R2=0.75,但两者对田面水和稻田排水中胶体磷流失贡献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面水 稻田排水 胶体磷 流失贡献 流失规律
下载PDF
稻田排水晒田及降雨径流的氮素流失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秋宏 樊敏 朱静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17-22,共6页
为研究稻田排水晒田以及雨季径流的氮素流失特征,以期对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单独灌排的试验田,设计施肥量依次为0、90、150、270 kg/hm^(2),通过监测水稻生长期间的田面水位、日降雨量以及排水前、降雨后各试验小区田面... 为研究稻田排水晒田以及雨季径流的氮素流失特征,以期对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单独灌排的试验田,设计施肥量依次为0、90、150、270 kg/hm^(2),通过监测水稻生长期间的田面水位、日降雨量以及排水前、降雨后各试验小区田面水中的三氮浓度,探明排水晒田及施肥后不同降雨时段的氮素流失规律,并估算氮素流失量。结果表明,稻田径流液中氮素浓度主要与施肥量和降雨距离施肥的时间有关,3次降雨径流中NH_(4)^(+)-N最高浓度为12.000 mg/L、TN最高浓度为13.520 mg/L,其中TN以NH_(4)^(+)-N、NO_(3)^(-)-N为主要流失形态;4个试验小区排水晒田和降雨径流所产生的TN流失量之和为24.380 kg/hm^(2),其中降雨径流为主要流失途径。施肥量、降雨径流量以及降雨径流距离施肥日期的时间间隔是影响氮素径流损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排水 降雨径流 流失量
下载PDF
关于稻田排水再利用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赵玉荣 姚百超 李影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5期278-278,共1页
针对如何把灌溉水进行循环利用,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分析。
关键词 稻田排水 水质 灌溉
下载PDF
泥鳅代替小鱼做实验
10
作者 文士建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2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泥鳅 培养皿 稻田排水 天然水 秭归县 载物台 手电筒 躯干部 湖北省 罐头瓶
下载PDF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探析
11
作者 王紫 郝鹏 +2 位作者 于小彭 李蔚然 贺双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197-197,199,共2页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利用率、减少稻田灌排污水污染,是净化稻田灌排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排水质的主要功能,并且强调水生植物在净化稻田灌排水体时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展望了... 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溉排水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利用率、减少稻田灌排污水污染,是净化稻田灌排水体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水生植物净化稻田灌排水质的主要功能,并且强调水生植物在净化稻田灌排水体时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展望了水生植物在稻田灌排水中的净化功能发展前景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净化水体 稻田灌溉排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