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数施肥技术在草坪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素艳 孙向阳 刘凯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8,共5页
运用指数施肥技术对草坪成坪前培育进行了大田施肥应用试验 ,并与传统的施肥试验进行比较 ,以期找出草坪在出坪前培育阶段最适宜的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指数施肥的草坪草生物量积累、草体内N的浓度及单株草的含N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量高出 ... 运用指数施肥技术对草坪成坪前培育进行了大田施肥应用试验 ,并与传统的施肥试验进行比较 ,以期找出草坪在出坪前培育阶段最适宜的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指数施肥的草坪草生物量积累、草体内N的浓度及单株草的含N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量高出 32 %、35 %及 70 % ,均显著高于常规的施肥方法 .同时 ,指数施肥方式肥料用量较少 ,仅占常规施肥的 5 7% .指数施肥技术能够用较低的施肥量达到最高生长速率和最佳营养积累 ,是较理想的施肥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高羊茅 指数施肥 稳态营养
下载PDF
稳态营养原则在杉木、湿地松苗木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1 位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5-74,共10页
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原则,探索了1年生杉木、湿地松苗木的新型施肥技术。依“S”型曲线及有关计算公式,参照Ingestad确定的针叶树幼苗最适营养物重量比例配制液体肥料,随浇水多次施入。每种苗木均设高、中、低、对照... 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原则,探索了1年生杉木、湿地松苗木的新型施肥技术。依“S”型曲线及有关计算公式,参照Ingestad确定的针叶树幼苗最适营养物重量比例配制液体肥料,随浇水多次施入。每种苗木均设高、中、低、对照4种处理,施肥量比例为1:1/2:1/4:0,整个生长季中,以N元素计高处理杉苗每株(盆)施11.9g,松苗施10.0g。结果表明,按稳态营养原则改进施肥,能明显促进两种针叶树苗木当年新梢、地径的生长及于物质生产,其中杉木为突出,分析苗体营养状况和盆土养分含量变化,总结两种苗木营养特性,初步得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N元素计杉木和湿地松施肥量分别约为6.0g和4.0g,元素间的比例分别约为:100N:45K:17p:8.5Ca:7.0Mg和100N:50K:18P:6Ca:6Mg。另外,还讨论了按营养原则改进施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湿地松 稳态营养 苗木 施肥
下载PDF
湿地松容器苗稳态营养与土壤矿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1 位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7,共9页
采用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对塑料薄膜袋湿地松芽苗进行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0、53%、64%、75%4种施肥处理(简称0、53、64、75处理)。测量苗木地径、株高(茎干长度)、株干重,得到64处理比0处理分别... 采用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对塑料薄膜袋湿地松芽苗进行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0、53%、64%、75%4种施肥处理(简称0、53、64、75处理)。测量苗木地径、株高(茎干长度)、株干重,得到64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149%、245%、396%,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64处理苗木生长最佳。定量分析试验前、后根介质有效养分含量、苗体营养元素累积等,得到64最优处理的效果集中体现在苗体N、P、K元素累积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794%、585%、419%;系统N、P、K、Ca、Mg元素增加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323%、569%、361%、922%、253%,土壤N、P、K营养物通量密度分别提高237%、363%、307%;土壤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试验初提高403%、455%、40%、1445%。表明较适宜的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不仅促进苗木最佳生长,而且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营养物通量密度,以及提高营养物利用率也是适宜的。对稳态矿质营养促进土壤矿化作用机理及其先进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稳态营养 土壤矿化作用
下载PDF
苗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2 位作者 祝燕 孙宇 邹尚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3,共7页
苗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目前已成为欧洲和北美苗木施肥的主要技术,广泛运用于栎属、云杉属、松属等欧美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我国于1988年利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对兰考泡桐、刺槐、杉木、湿地松等树种的苗木进行了初步经营,21世纪以来该方面... 苗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目前已成为欧洲和北美苗木施肥的主要技术,广泛运用于栎属、云杉属、松属等欧美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我国于1988年利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对兰考泡桐、刺槐、杉木、湿地松等树种的苗木进行了初步经营,21世纪以来该方面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笔者从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的理念、稳态营养加载参数确定技术、稳态营养加载在容器苗应用、稳态营养加载与树种敏感性、稳态营养加载与秋季施肥、缓释肥、菌根及苗木质量等方面,对国际上近3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结合当今研究热点,对该领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营养 苗木 指数施肥 秋季施肥 缓释肥
下载PDF
稳态营养对湿地松容器苗Pt外生菌根形成及生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2 位作者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8,共8页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进芽苗生长。7.5处理Pt接种苗中形成Pt外生菌根的占97%,Pt指数达95.1。同时,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总长度均有增加,针叶N、P营养元素浓度和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单位N素利用率比不接种苗提高2.7倍。具体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7.5处理对湿地松容器苗Pt苗根形成与发育较适宜,Pt菌根的形成又明显地促进了苗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其单株施肥量为39.27mgN、19.64mgK、7.07mgP,N:K:P=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Pt外生菌根 菌根形成 稳态营养 生长
下载PDF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植物稳态营养理论揭示了生长速率与营养物供应速率问的关系。以营养物通量密度和营养物生产率等概念为基础建立的施肥模型,为高产和保持土壤肥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作了论述。
关键词 植物 稳态营养 研究 矿质营养
下载PDF
指数施肥方式对切花菊生长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魏莎 李素艳 +4 位作者 孙向阳 张骅 郝利锋 张强 王敬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8,89,共6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根据矿质稳态营养的理论对连续种植切花菊的施肥方式进行研究,讨论了指数施肥方式对连续种植的切花菊品质、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整的生长期内,指数施肥处理(EF)产量高于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根据矿质稳态营养的理论对连续种植切花菊的施肥方式进行研究,讨论了指数施肥方式对连续种植的切花菊品质、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整的生长期内,指数施肥处理(EF)产量高于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处理(MCK)、直线施肥(SF)、平均施肥(AF),分别为28.04%、13.23%、14.2%。土壤性质变化结果显示,指数施肥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养分吸收结果显示,各施肥处理均能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并显著提高切花菊植株N、P、K等养分含量,其中指数施肥处理对切花菊生长的促进作用的效果最显著。本文通过对指数施肥的研究提供了切花菊的规模生产养分高效利用的新思路,并发现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土壤富营养化问题,减少土壤连作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指数施肥 土壤连作 养分富集 稳态营养
下载PDF
稳态营养施肥对撑绿杂交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闫德民 董文渊 付建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退耕还林中广泛推广种植的撑绿杂交竹为例,利用伐桩施肥技术和稳态营养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撑绿杂交竹出笋及1年生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施肥、直线施肥和指数施肥分别比对照提前出笋7、9、12 d,出笋数... 以我国西南地区退耕还林中广泛推广种植的撑绿杂交竹为例,利用伐桩施肥技术和稳态营养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撑绿杂交竹出笋及1年生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施肥、直线施肥和指数施肥分别比对照提前出笋7、9、12 d,出笋数目分别为对照的1.26、1.43、1.80倍,退笋率为对照(38.3%)>平均施肥(31.5%)>直线施肥(25.9%)>指数施肥(22.0%);3种施肥处理下新竹胸径和高度分别为对照的1.09、1.12、1.18倍和1.04、1.06、1.10倍;3种施肥处理的1年生新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增加,其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影响从大到小均为指数施肥、直线施肥、平均施肥、对照。稳态营养指数施肥的养分相对供给速率与撑绿杂交竹相对生长速率一致,可有效促进撑绿杂交竹发笋,抑制退笋,显著促进新竹胸径和高度的提高,改善了1年生新竹叶片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杂交竹 稳态营养 伐桩施肥 指数施肥
下载PDF
马尾松容器苗指数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开敏 滕汉书 +2 位作者 林艳 叶发茂 李卿叁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共4页
以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作为指导,在温室内对马尾松容器苗指数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中,相对添加速率为6.1%指数施肥处理的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均为最优,相对添加速率为7.1%的指数施肥处理次之,而对照不施肥处... 以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作为指导,在温室内对马尾松容器苗指数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中,相对添加速率为6.1%指数施肥处理的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均为最优,相对添加速率为7.1%的指数施肥处理次之,而对照不施肥处理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容器苗 稳态营养
原文传递
膜下滴灌棉花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冬梅 吕新 +1 位作者 陈彦 冯浩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膜下滴灌棉花 施肥模型 植物生长 面源污染 施肥技术 相对生长速率 稳态营养 化肥投入
下载PDF
施肥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霞 刘洪见 +4 位作者 徐文成 郑坚 张旭乐 钱仁卷 黄建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975-977,共3页
研究常规施肥和基于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的指数递增施肥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无柄小叶榕的健康生长与施肥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指数递增施肥方式更适合于幼苗期无柄小叶榕的肥水管理,且以7.1%的速率递增施肥方式为... 研究常规施肥和基于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的指数递增施肥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无柄小叶榕的健康生长与施肥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指数递增施肥方式更适合于幼苗期无柄小叶榕的肥水管理,且以7.1%的速率递增施肥方式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柄小叶榕 稳态营养 容器苗 施肥 生长
下载PDF
植物稳态营养肥料对I-69杨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骏 杨春华 +1 位作者 孙福 沈应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7-99,共3页
该文通过盆栽I69杨试验,把植物稳态营养肥料与散施肥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这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中,植物对氮素的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施稳态营养肥料的杨树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始终保持平稳的高水平;而散施肥料处... 该文通过盆栽I69杨试验,把植物稳态营养肥料与散施肥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这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中,植物对氮素的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施稳态营养肥料的杨树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始终保持平稳的高水平;而散施肥料处理的则出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说明稳态营养肥料能较平稳持续地供给植物营养;而散施肥料则表现出肥料刚施下时肥料浓度较高,而后肥料又随土壤流失,表现出营养不足.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营养肥料 I-69杨 杨树 净光合速率 苗木生长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非稳态营养盐限制条件下的生长竞争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晓东 潘江 +2 位作者 李金页 陶晓磊 庞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710-3719,共10页
采用"脉冲"添加方法进行了非稳态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和斜生栅藻(S.)分别在氮磷单营养盐和双营养盐限制时的共培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添加频率为1d时,无论何种营养盐限制,M.均成为优势藻种。氮限制条件下,氮时均浓度范围... 采用"脉冲"添加方法进行了非稳态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和斜生栅藻(S.)分别在氮磷单营养盐和双营养盐限制时的共培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添加频率为1d时,无论何种营养盐限制,M.均成为优势藻种。氮限制条件下,氮时均浓度范围在0.3—2.4 mg/L时,M.始终具有竞争优势。磷限制条件下,磷浓度范围在0.018—0.035 mg/L时,S.只在生长初期阶段占优。氮磷双营养盐限制条件下,添加液的氮磷质量比为35:1(设定为最优比),添加频率为8 d时,两种藻表现出共生特征;而偏离最优比时(N∶P=70∶1,17∶1),在不同的添加频率下均未出现共生现象,且氮的时均浓度为0.6—4.8 mg/L时(70∶1),M.具有竞争优势,而降低为0.15—0.3 mg/L时(17∶1),S.占优。随着添加频率的变化,两种藻的细胞大小也会随之改变,S.随着营养盐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且在双营养盐限制条件下变化更显著。上述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两种藻竞争能力与添加频率相关,在藻种浓度的变化上,按照‘拾遗-机会’交替竞争理论,M.表现出机会主义者特征,而S.则表现出拾遗者的特征,两者的共生特征也符合‘中度干扰’假说。藻细胞大小变化表明,两种藻均可以改变大小实现最大限度争夺受限营养盐。在低浓度时,S.细胞大小的变化同样也体现出了"拾遗者"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营养盐限制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共培养 细胞大小
下载PDF
植物稳态营养肥料对桃树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骏 孙福 杨春华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采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等,研究了施用稳态营养肥料与散施肥料对桃树叶片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稳态营养肥料 桃树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槐明 贾慧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相对于传统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观点与近乎完美的试验技术。其要点可概括为:(1)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2)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3)依据植物生长... 植物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相对于传统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观点与近乎完美的试验技术。其要点可概括为:(1)按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供应营养物质;(2)以自然界土壤溶液近似的低浓度供应营养物质;(3)依据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比例均衡供应营养物质。按照T.Ingestad提出的实验技术,已实现供试植物的最适生长,充分挖掘了植物的生长潜力。多年来,各国同行的研究领域包括:从树种、离子或试验条件等拓宽研究范围;把理论应用于林木育苗和林地施肥模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从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及外界生长条件研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证明,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揭示了植物生长与营养间的真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稳态矿质营养 相对添加速率 最适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