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4,共8页
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和沉积学响应相结合 ,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 ,较详细地分析了坳陷盆地、断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可容纳空间的不同发育特点、河流作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储层宏观分布特征 ,讨论了物源供给对储层的影... 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和沉积学响应相结合 ,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 ,较详细地分析了坳陷盆地、断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可容纳空间的不同发育特点、河流作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储层宏观分布特征 ,讨论了物源供给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和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 ,说明了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 :厚层叠置砂体底部冲刷面和下切谷、辫状分流河道曲流化特征、滨岸沙坝 -滨岸沼泽相沉积 ;阐述了厚层稳定煤层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基准面旋回 沉积学 稳定煤层 储层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含煤岩系中煤层的差异沉积响应与油气勘探——以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为例
2
作者 孟祥超 周伯玉 +5 位作者 陈扬 马海龙 李亮 王科朋 林道峰 赵文苹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2-1226,共15页
含煤岩系中不同类型煤层的差异沉积响应,及对邻近砂砾岩成岩成储效应的影响目前研究比较薄弱。基于野外露头、孢粉组合、井—震剖面、岩心相序、测井响应、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等资料,对研究区稳定厚煤层、局限薄煤层进行了差异沉积... 含煤岩系中不同类型煤层的差异沉积响应,及对邻近砂砾岩成岩成储效应的影响目前研究比较薄弱。基于野外露头、孢粉组合、井—震剖面、岩心相序、测井响应、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等资料,对研究区稳定厚煤层、局限薄煤层进行了差异沉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以逆冲断裂I、II为代表的盆缘边界断裂复活及盆地基底的振荡性沉降,为研究区提供了厚层泥炭聚积、宽缓古斜坡背景—广覆式湖侵、阻碍沼泽排水—防止有机质氧化、降低河流梯度—弱化陆源碎屑干扰等四方面有利条件,在近湖盆区首次湖泛面附近形成大面积分布的稳定厚煤层,显微组分指示其成煤沼泽一直保持较佳的滞水还原条件。局限薄煤层分布较零散,具较明显的相控特征,多分布于水动力较弱的扇间/河道间等低能相带,显微组分指示其成煤沼泽存在局部滞水还原条件稍差的半氧化阶段。准同生期—早成岩期,煤系腐殖酸形成早成岩期长石粒内溶孔,溶蚀颗粒成分以富钙斜长石为主。溶蚀产物高岭石胶结物产状以紧贴颗粒的最内部环边为主,纯度高。长石颗粒溶蚀—高岭石充填—压塌缩聚作用形成高岭石完全拟颗粒、高岭石部分拟颗粒,前者纯度高,后者纯度较低。中成岩期,烃源有机酸形成中成岩期长石粒内溶孔,溶蚀组分以钾长石为主,溶蚀残留组分以钠长石为主。溶蚀产物高岭石胶结物产状以颗粒的外层环边或充填粒间孔隙为主,纯度较低。煤系腐殖酸对邻近的砂砾岩储层质量影响以抑制性为主,限定沉积相带、粒度条件下,稳定厚煤层垂向辐射厚度10~30 m,辐射带砂砾岩孔隙度减少2.3%~5.2%,渗透率减小(1.3~2.1)×10^(-3)μm^(2);局限薄煤层垂向辐射厚度3~8 m,辐射带砂砾岩孔隙度减少1.2%~3.5%,渗透率减小(0.8~1.9)×10^(-3)μm^(2)。高刚性颗粒含量是煤系砂砾岩储层原生粒间孔,尤其是准同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侏罗系八道湾组(J1b) 稳定煤层 局限薄煤层 煤系腐殖酸
下载PDF
不稳定厚煤层回采巷道极软顶板破坏规律及分级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后省 张文彪 +4 位作者 刘少伟 郭志强 宋伟鹏 王银伟 贺德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306-3316,共11页
煤层厚度不稳定且其顶板强度远低于煤层本身的条件下,巷道围岩普遍出现围岩大变形、顶板破裂深度大、顶板稳定性区域差异明显等难题。针对此类问题,以敏东一矿16-3煤层回采巷道极软顶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 煤层厚度不稳定且其顶板强度远低于煤层本身的条件下,巷道围岩普遍出现围岩大变形、顶板破裂深度大、顶板稳定性区域差异明显等难题。针对此类问题,以敏东一矿16-3煤层回采巷道极软顶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实测分析不同顶煤厚度条件下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特点,揭示采动作用下不同顶煤厚度巷道极软顶板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顶板的塑性破坏会越过中位坚硬煤层在顶板深部形成隔层扩展破坏区,顶煤厚度越大,隔层破坏范围越小,顶煤厚度超过5.0m,隔层破坏现象趋于消失。大范围隔层破坏区产生伴随剧烈的变形压力,对其下位坚硬煤体产生巨大挤压作用,导致其顶板整体大变形甚至彻底失稳,是薄顶煤区域巷道顶板普遍剧烈变形破坏的内在原因。据此,以隔层破坏隐患区面积为基准,以顶煤厚度为分级指标,将16-3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分为3级,给出了以注浆锚索、锚索增效锚固为主导的不同级别顶板控制对策,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稳定煤层 极软顶板 采动 注浆锚索
原文传递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兵兵 陈国祥 关鹏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7,91,共4页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豫西"三软"煤层矿区,进行煤层复采,回收残留煤炭。通过矿压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复采区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大于原始煤层区;工作面来压较明显;复采区工作面来压步距较短;复采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匀等矿压显现...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豫西"三软"煤层矿区,进行煤层复采,回收残留煤炭。通过矿压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复采区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大于原始煤层区;工作面来压较明显;复采区工作面来压步距较短;复采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匀等矿压显现的重要特征,为复采采场支护和工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稳定煤层 复采工作面 矿压观测 矿压显现特征
下载PDF
防片帮技术在“三软”煤层仰采综放面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白洪才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根据"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放仰采煤体受力分析,找出仰采煤墙片帮原因,采取支架护顶能力改造、煤墙浅孔低压动态注水防治片帮冒顶技术、更换液压装置、增设快速移架装置等技术措施,使仰采煤墙片帮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三软”不稳定煤层 综放工作面 仰斜开采 防片帮技术
下载PDF
不稳定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煤矸流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宁波 刘长友 陈玉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由于顶煤厚度的变化,使得煤矸流场规律发生变化,影响了顶煤的放落回收。基于鹤壁十矿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条件下放顶煤开采的实际,应用PFC2D计算程序,模拟分析了顶煤厚度变化,即采放比不同对煤矸流场特征和顶煤放出规... 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由于顶煤厚度的变化,使得煤矸流场规律发生变化,影响了顶煤的放落回收。基于鹤壁十矿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条件下放顶煤开采的实际,应用PFC2D计算程序,模拟分析了顶煤厚度变化,即采放比不同对煤矸流场特征和顶煤放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煤损失是随放煤循环逐渐积累的过程,煤矸流动的速度场和接触力场以放煤口为中心呈半拱形状,距放煤口距离越小,接触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煤层 煤矸流场 顶煤回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嵩山矿“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兵 朱金矿 +1 位作者 沈鹏毅 徐耀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2,206,共5页
液压支架是实现煤炭高产高效的关键设备,它的合理选型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选择适合嵩山矿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工作面的液压支架,从液压支架架型、顶梁结构、支护强度、侧护结构、底座结构以及护帮结构进行分析,并根... 液压支架是实现煤炭高产高效的关键设备,它的合理选型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选择适合嵩山矿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工作面的液压支架,从液压支架架型、顶梁结构、支护强度、侧护结构、底座结构以及护帮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实测矿压数据分析了液压支架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综采放顶煤 三软 稳定煤层
原文传递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仰采防片帮技术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郝洪海 王铁牛 张宏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38,共2页
根据“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放仰采煤体受力分析,找出仰采煤墙片帮原因,采取支架护顶能力改造、煤墙浅孔低压动态注水、更换液压装置、增设快速移架装置等措施,使仰斜开采煤墙片帮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三软”不稳定煤层 综放仰斜开采 防片帮技术
下载PDF
浅孔动压注水在“三软”不稳定厚煤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翟华 王怀新 《煤炭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36-37,共2页
介绍了郑煤集团公司超化矿 110 5 1炮放工作面对开采过程中产尘量大的技术难题 ,通过开展浅孔动压注水试验研究工作 ,找到了一条在技术上适应“三软”
关键词 浅孔动压注水 稳定煤层 煤层注水 防尘
下载PDF
不稳定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冲击危险性评价与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向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根据济宁三井田五采区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深部采区不稳定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潜在冲击危险因素,建立了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冲击危险性判别准则,并在冲击危险性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冲击... 根据济宁三井田五采区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深部采区不稳定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潜在冲击危险因素,建立了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冲击危险性判别准则,并在冲击危险性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体系,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煤层 一次采全高 冲击地压 量化评价
下载PDF
不稳定松软厚煤层沿老空探放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龙刚 陈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184,共3页
云盖山井田范围内二1煤层属松软不稳定厚煤层,回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形态各异,采空区积水不规则,基于以上煤层赋存特征,通过对采空区积水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松软厚煤层的矿井在积水采空区下沿空掘进探放水技术与方法,保证了沿空掘进的安... 云盖山井田范围内二1煤层属松软不稳定厚煤层,回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形态各异,采空区积水不规则,基于以上煤层赋存特征,通过对采空区积水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松软厚煤层的矿井在积水采空区下沿空掘进探放水技术与方法,保证了沿空掘进的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探水效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不稳定煤层 采空区积水 探放水
下载PDF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技术研究
12
作者 郭兵兵 韩红强 桑培淼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81,共4页
国投煤炭教学三矿三软煤层炮采后,采空区留有大量残煤。分析了复采残煤的方法,确定了采用双输送机悬移支架放顶煤机采工艺复采残煤。在研究复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悬移支架适应性。针对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动... 国投煤炭教学三矿三软煤层炮采后,采空区留有大量残煤。分析了复采残煤的方法,确定了采用双输送机悬移支架放顶煤机采工艺复采残煤。在研究复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悬移支架适应性。针对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动态放煤工艺参数。煤炭复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稳定煤层 煤炭复采 悬移支架机采工艺 放顶煤开采
下载PDF
高突矿井掘进面安全设施的技术改造
13
作者 李晓东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开采的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属"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煤层的顶底板均由硬度低的泥岩或砂质岩组成,顶板随开采活动随采随落,底板也易发生底鼓现象,煤层松软破碎。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机掘两种掘进施工方式。
关键词 掘进面 技术改造 安全设施 高突矿井 稳定煤层 掘进工作面 二1煤层 煤矿开采
原文传递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工作面矿压特征探析
14
作者 郭中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告成煤矿为进一步改善回收率,决定复采三软煤层,通过这种方法对残留煤炭进行回采。经由对矿压的分析,发现与原始煤层区对比来说,该区域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相对较高,来压比较明显,同时其步距相对较小;其压力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点,从而... 告成煤矿为进一步改善回收率,决定复采三软煤层,通过这种方法对残留煤炭进行回采。经由对矿压的分析,发现与原始煤层区对比来说,该区域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相对较高,来压比较明显,同时其步距相对较小;其压力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点,从而为复采过程中选项合理的支护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煤层 三软煤层 复采工作面 矿压
下载PDF
急倾斜“三软”不稳定厚煤层采区布置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国良 李书民 《中州煤炭》 2007年第4期68-68,70,共2页
根据急倾斜"三软"不稳定厚煤层采煤方法的改变,逐步优化采区巷道布置,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关键词 急倾斜“三软”不稳定煤层 采区巷道布置 优化
下载PDF
煤层顶板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
16
作者 王怀珍 闫海丰 +1 位作者 王怀新 崔文军 《中州煤炭》 2004年第1期46-47,29,共3页
分析了综采放顶煤工艺存在的瓦斯问题,提出了应用煤层顶板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解决"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
关键词 煤层顶板高抽巷 瓦斯抽放技术 “三软”不稳定煤层 综放工作面
下载PDF
不稳定厚煤层炮放工作面顶板控制
17
作者 李书民 焦荣坤 田中杰 《中州煤炭》 2003年第4期22-23,共2页
介绍了"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炮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经验,及初采和终采线顶板控制的特殊措施,对指导"三软"不稳定炮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工作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稳定煤层 顶板控制 初采
下载PDF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支架改造
18
作者 张伟 《机械管理开发》 201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针对宜兴煤业主采二_1煤层"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支架的改造实践,分析其不同阶段的改造技术与经验。改造后的综采放顶煤支架在宜兴煤业全面推广后,经济效益显著,为该矿实现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和采用无煤柱开采奠定... 针对宜兴煤业主采二_1煤层"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支架的改造实践,分析其不同阶段的改造技术与经验。改造后的综采放顶煤支架在宜兴煤业全面推广后,经济效益显著,为该矿实现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和采用无煤柱开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 稳定煤层 放顶煤支架 改造
下载PDF
综放面后部运输机前翻的原因及对策
19
作者 杨富锋 于明献 +2 位作者 李国印 杨保森 张宏军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运输机 综放面 稳定煤层 原因 设计生产能力 改扩建 矿井 三软
原文传递
缓斜厚煤层放顶煤综采工作面的可靠性分析
20
作者 李学忠 陈永文 《煤矿现代化》 1994年第1期4-6,共3页
放顶煤开采是开采不稳定厚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高产、高效和吨煤成本低等明显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得到现场广泛的重视。有些矿井的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当前世界先进水平,充分显示了放顶煤开采的巨大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可靠性分析 放顶煤 刮板输送机 稳定煤层 生产系统 系统有效度 数学模型 工作面生产 运输设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