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F-肌动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卫 陈槐卿 +4 位作者 陈蕴颖 雷松 陈云爽 步宏 魏于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9-405,共7页
中性粒细胞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其生理特点关系着功能实现。由于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储存与功能发挥是在不同的力学环境中完成的,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同的环境适应。F-actin 的含量与细胞的力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不同切应... 中性粒细胞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其生理特点关系着功能实现。由于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储存与功能发挥是在不同的力学环境中完成的,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同的环境适应。F-actin 的含量与细胞的力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不同切应力下F-actin 含量及分布的观察,我们发现:在低切应力范围内随着切应力的升高F-actin 的含量下降,不同的剪切类型所产生的效果有所差异;切应力与f-MLP或TNF联合作用会使F-actin 的含量比f-MLP或TNF单独作用时下降,其趋势与单纯切应力作用相似。切应力作用后,细胞膜附近的F-actin 明显减少。f-MLP或TNF使F-actin 含量升高则主要集中在细胞边缘,这时再施加切应力,细胞边缘的F-actin 含量也会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通过F-actin 的解聚,降低细胞膜附近的硬度,增加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减少细胞在流体中的阻力,有利于细胞更好地通过循环,完成其功能。当切应力上升到较大值后,细胞内F-actin 含量会上升,以抵抗力学的破坏作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内F-actin 含量随所受切应力的大小呈现双向调节,表现出灵活的力学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F-ACTIN 稳定剪切 正弦振荡剪切
下载PDF
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制备及剪切流变特性
2
作者 孙民 李向东 +6 位作者 周洲 陈序 刘兵 竺启斌 王炅 汪辉兴 张广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
首先制备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80%的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并对其展开静态和动态剪切测试。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对MRG-80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其影响分为缓慢增长、线性增长及稳定三个阶段。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下MRG-80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其流变... 首先制备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80%的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并对其展开静态和动态剪切测试。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对MRG-80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其影响分为缓慢增长、线性增长及稳定三个阶段。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下MRG-80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其流变力学特性可用Herschel-Bulkley描述;在960 mT下剪切屈服应力达到39.226 kPa。剪切应变幅值对材料储能模量影响强度受磁感应强度作用较大,线性粘弹性临界应变幅值随磁感应强度增强而增大。磁流变效应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强,最大磁流变效应MR可达到2141%;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对频率的依赖性微弱。磁感应强度对MRG-80的法向应力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胶 稳定剪切 动态剪切 Herschel-Bulkley 线性粘弹性
下载PDF
变规格过程中圆盘剪张力优化设定方法
3
作者 王欣 陈双玉 +3 位作者 郑涛 白振华 王康健 周莲莲 《轧钢》 2016年第6期67-70,共4页
针对变规格过程中圆盘剪张力设定值频繁突变,使控制系统不断发送调整信号,造成圆盘剪前后带钢实际张力的大幅波动,影响剪切稳定的实际问题,结合圆盘剪的设备及工艺特点,在首次引入张力设定值允许调整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圆盘剪变规... 针对变规格过程中圆盘剪张力设定值频繁突变,使控制系统不断发送调整信号,造成圆盘剪前后带钢实际张力的大幅波动,影响剪切稳定的实际问题,结合圆盘剪的设备及工艺特点,在首次引入张力设定值允许调整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圆盘剪变规格过程中以稳定剪切为目标的张力设定方法,即通过预先计算变规格前后钢卷张力设定值的调整率来判断是否改变张力设定值,有效减少了张力设定值的调整次数,降低了剪切过程中实际张力值的波动率,提高了剪切稳定性,改善了圆盘剪的剪切质量,抑制了毛刺等缺陷的发生率。该技术投入现场应用后,效果良好,同时减少了下游用户的质量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剪 变规格 稳定剪切 张力设定
原文传递
黏附于血管壁表面的白细胞在稳定剪切流动下发生变形的生物力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肖珩 Wang Xiong +1 位作者 黄华 陈槐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白细胞与血管表面的黏附是重要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 ,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我们用复合液滴来模拟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 ,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白细胞黏附引起的压力分布。同时 ,通过引入“变形指数”... 白细胞与血管表面的黏附是重要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 ,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我们用复合液滴来模拟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 ,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白细胞黏附引起的压力分布。同时 ,通过引入“变形指数”的概念 ,研究稳定剪切流动下白细胞变形的生物力学特性。数值结果表明 :( 1)随着初始接触角、毛细血管数、外界流场雷诺数的增大 ,细胞的变形也增大 ,而细胞浆比细胞核更易于变形 ,表明细胞核更能耐受剪切流动 ;( 2 )当切应力增大到一定值时 ,细胞不能进一步变形 ,变形指数达到峰值 ;( 3 )压力分布曲线表明 ,在细胞的下游形成一个高压区 ,提供促使细胞受力达到平衡的升力 ,从而阻止了细胞的进一步变形。我们关于细胞核变形的结果有助于理解白细胞如何将外界流体作用力 (如切应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壁表面 白细胞 稳定剪切流动 变形 生物力学模型
下载PDF
稳定剪切流动下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发生变形的生物力学机制
5
作者 刘肖珩 Xiong Wang +1 位作者 尹红梅 陈槐卿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3-480,共8页
白细胞与血管表面的黏附是重要的生物医学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用复合液滴模拟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白细胞黏附引起的压力分布,同时,通过引入“变形指数”,研究稳定剪切... 白细胞与血管表面的黏附是重要的生物医学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用复合液滴模拟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白细胞黏附引起的压力分布,同时,通过引入“变形指数”,研究稳定剪切流动下白细胞及其细胞核发生变形的生物力学机制。数值结果表明:(i)白细胞在外界流场作用下发生了变形。随着初始接触角、外界流场Reynolds数的增大,细胞的变形也增大。(ii)细胞核随细胞的变形发生了变形,但细胞的变形指数总是大于其细胞核,表明细胞核更能耐受剪切流动。(iii)当初始接触角和Reynolds数增大到一定值时,细胞和细胞核都不能进一步变形,变形指数达到峰值。(iv)压力分布曲线表明,在细胞的下游形成一个高压区,提供促使细胞受力达到平衡的升力,从而阻止细胞的进一步变形。同时,用流室系统提供剪切流动,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白细胞的变形。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述数值模拟结果是吻合的。结果提示,具有高黏性的细胞核在细胞的变形过程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变形 生物力学机制 稳定剪切流动 计算流体动力学 流体切应力 黏附 血管表面
原文传递
具有外部干扰的不稳定剪切梁的输入–状态稳定
6
作者 张涵雯 王军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9-1348,共10页
本文针对一端受到范德华力的不稳定剪切梁方程,考虑其输入–状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可逆变换把方程等价地变成一个具有反馈循环的2×2的一阶运输方程与常微分方程的耦合系统.通过自抗扰控制方法,给出具有时变增益的扩张状态观测器来估... 本文针对一端受到范德华力的不稳定剪切梁方程,考虑其输入–状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可逆变换把方程等价地变成一个具有反馈循环的2×2的一阶运输方程与常微分方程的耦合系统.通过自抗扰控制方法,给出具有时变增益的扩张状态观测器来估计干扰.应用Backstepping变换和干扰估计量,设计系统的反馈控制来补偿系统本身的不稳定以及消除匹配干扰.通过C0–半群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适定性,以及Lyapunov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剪切梁方程 反馈控制 自抗扰控制方法 输入–状态稳定
下载PDF
基底动脉瘤数值模拟仿真模拟研究
7
作者 樊俊杰 陈广新 +1 位作者 郭金兴 张洋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瘤的血液流变。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放射科进行原始影像数据采集,以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为基础构建基底动脉三维几何模型,动脉瘤组与对照组各20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血...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瘤的血液流变。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放射科进行原始影像数据采集,以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为基础构建基底动脉三维几何模型,动脉瘤组与对照组各20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血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获得了基底动脉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血流速度、壁面压力(WP)及震荡剪切系数(OSI)三项指标,动脉瘤组其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颈处的血流速度大于瘤腔内的血流速度,表现为高速血流向低速涡流转变,血流主要撞击点为左侧瘤壁。动脉瘤组高WP主要分布在双侧椎动脉,瘤体整体为均匀稍高WP。动脉瘤组高OSI集中分布瘤颈部及左侧瘤体部,并且OSI不稳定,与低速涡流血管区域重合。结论基底动脉瘤血流不稳定,表现为高WP及波动OSI,以瘤颈及左侧瘤壁区域明显,血管壁损伤概率较大,瘤体破裂风险增加,临床应着重关注该区域,进行个体化治疗。本研究为基底动脉瘤等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动脉瘤血管支架手术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瘤 高速血流 低速涡流 高壁面压力 稳定剪切指数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