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绢丝丽蚌寄生变态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学芬 龚世园 +2 位作者 张训蒲 王明学 朱子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在雌蚌外鳃中发育成熟后于冬季排放到体外,而后寄生到宿主鱼的鳃丝进行变态发育,寄生期历时近4个月.寄生后3d,内、外足丝消失;35d后,肉足形成;90d后,肠、闭壳肌、肾脏和鳃原基等生成;壳面加厚且外凸.次年春季,钩介幼虫... 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在雌蚌外鳃中发育成熟后于冬季排放到体外,而后寄生到宿主鱼的鳃丝进行变态发育,寄生期历时近4个月.寄生后3d,内、外足丝消失;35d后,肉足形成;90d后,肠、闭壳肌、肾脏和鳃原基等生成;壳面加厚且外凸.次年春季,钩介幼虫变态发育成大小为253.37×273.26×179.96μm的稚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丽 钩介幼虫 寄生变态发育 资源保护
下载PDF
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士力 李家乐 +3 位作者 张根芳 汪桂玲 白志毅 潘彬斌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4-609,共6页
在人工繁育现场,水温为26.5~32.0℃的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期结束至发育到呈三角形的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过程根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21.8... 在人工繁育现场,水温为26.5~32.0℃的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期结束至发育到呈三角形的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过程根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21.88μm,此时帆没有形成,全高等于壳高;前4d里稚蚌增厚显著,为贝壳增厚期。5d后到第23天,壳顶开始突起,为壳顶突出期;此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到15d时,壳顶后端生长速度超过了前端。23d后到第34天,翼开始出现,为两翼形成期。34d后到第60天,帆开始形成,为帆生长期;此期全高和壳高的比例加大,壳顶不再是稚蚌的最高点。从第60天开始,外型与成体相似,稚蚌发育阶段完成。三角帆蚌稚蚌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壳顶位置的变化。对三角帆蚌稚蚌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壳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329.39e^0.059t(r=0.968),全高与壳长的关系式为H=0.776L-103.36(r=0.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 形态发育 生长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稚蚌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士力 李家乐 +3 位作者 张根芳 许式见 汪桂玲 白志毅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对背角无齿蚌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和背角生长期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42.57μm,在水温为29... 对背角无齿蚌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和背角生长期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42.57μm,在水温为29.0—33.0℃的条件下,经过40d的生长和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12.07mm,其形态特征与成体相似。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壳顶位置的变化。在稚蚌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贝壳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贝壳增厚期的壳长日增长率最高;壳高/壳长比例从稚蚌刚脱落时逐渐减小,到晚期又逐步增加;壳顶前端壳长/壳长的比值在贝壳增厚期逐渐增加,随后又减小,并逐渐与成体的比例接近。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壳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370.11—32.66t+14.27t^2-0.15t^3(r=0.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 形态发育 生长
下载PDF
背瘤丽蚌稚蚌的生长与发育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根芳 许式见 方爱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显微技术连续观察了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稚蚌发育、行为、生长和壳型变化等重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08.5μm,在水温23.9~32.8℃条件下,经过75 d生长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幼蚌平均壳长10.12 mm。壳... 利用显微技术连续观察了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稚蚌发育、行为、生长和壳型变化等重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08.5μm,在水温23.9~32.8℃条件下,经过75 d生长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幼蚌平均壳长10.12 mm。壳长(L)、壳高(H)与日龄(t)的关系分别为L=0.220 4 e0.051 2t(R2=0.993 5)和H=0.227 7 e0.041 8t(R2=0.994 2),壳高(H)与壳长(L)的关系为H=0.781 5 L0.814(R2=0.998 1)。以稚蚌行为特征变化为依据,将背瘤丽蚌稚蚌发育划分为爬行期和埋栖期,再以稚蚌壳形状变化为依据,将爬行期稚蚌发育分为稚蚌脱落期、背部平直期、壳顶突出期,反映了背瘤丽蚌稚蚌生长与发育过程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瘤丽 发育 行为 生长
原文传递
血浆种类和温度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及早期稚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学艳 闻海波 +3 位作者 金武 华丹 徐跑 顾若波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完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血清、温度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影响,并对早期稚蚌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鳙鱼血浆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极显著高于马血清、牛血清组(P<0.01);18℃培... 为完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血清、温度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影响,并对早期稚蚌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鳙鱼血浆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极显著高于马血清、牛血清组(P<0.01);18℃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均显著高于30、24℃(P<0.05);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为9.34℃,有效积温为102.84℃·d;早期稚蚌养殖一个月后,鳙鱼血浆培养的稚蚌成活率最高(P<0.05),鳙鱼血浆组稚蚌壳长显著高于牛血清组、马血清组组(P<0.05);稚蚌在3个养殖温度下,温度越低,成活率越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鳙鱼血浆为营养源、18℃条件下培养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率最高,稚蚌养殖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褶纹冠 钩介幼虫 变态发育
下载PDF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观察及早期稚蚌的生长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学艳 徐云涛 +4 位作者 闻海波 金武 徐跑 华丹 顾若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1-398,共8页
为揭示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特征及过程,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实现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发育进行了系列观察,对非寄生变态发育的稚蚌后期生长发... 为揭示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特征及过程,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实现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发育进行了系列观察,对非寄生变态发育的稚蚌后期生长发育进行跟踪研究,并分析了底泥和光照两种环境因子对稚蚌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钩介幼虫的外部形态及大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而斧足、鳃丝、外套膜及内脏团等组织器官逐步形成;在培养第3天,幼虫可见斧足雏形,鳃丝、外套膜纤毛尚未发现;在培养第6天,斧足成形,可见斧足侧沟,外套膜纤毛稀疏,鳃丝出现;培养第9天,斧足纤毛、外套膜纤毛增多,鳃丝密集。稚蚌投喂30d后,鳃丝基本成形。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底泥对稚蚌存活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1),而光照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蚌科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生物学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也通过对稚蚌生长的评估证实了体外培养是蚌类人工繁育及保护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 钩介幼虫 非寄生变态 发育
下载PDF
溶解性有机碳影响铜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洪波 陈修报 +2 位作者 苏彦平 姜涛 杨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9-205,共7页
为了探究溶解性有机碳(DOC)影响铜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的急性毒性,以0.1‰盐浓度的去离子水为实验用水,设定梯度为0、10、23、45、90和180μg·L-1的Cu浓度,再分别添加0.3、0.8、1.5、3.0和6.0 mg C·L-1DOC形成实验溶液,开展了96 ... 为了探究溶解性有机碳(DOC)影响铜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的急性毒性,以0.1‰盐浓度的去离子水为实验用水,设定梯度为0、10、23、45、90和180μg·L-1的Cu浓度,再分别添加0.3、0.8、1.5、3.0和6.0 mg C·L-1DOC形成实验溶液,开展了96 h铜暴露下背角无齿蚌1~2 d稚蚌的急性毒性实验。对应于各DOC浓度组的96 h-Cu-EC50值分别为19(95%置信区间:13~27,下同),23(17~31),17(12~23),13(8~19)和10(5~14)μg·L-1;DOC浓度与稚蚌的96 h-Cu-EC50值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968,P=0.00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背角无齿蚌稚蚌对环境中Cu浓度的变化十分敏感,96 h-Cu-EC50值与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Cu的限量值十分接近,适于预警水环境中Cu的污染水平;但仅调整DOC浓度这一个水化学指标对降低铜毒性、减少稚蚌的死亡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DOC) 背角无齿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底质和饵料对不同生长阶段橄榄蛏蚌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任晓亮 吕国华 +8 位作者 姜海洲 王林 梁建超 马学艳 金武 徐东坡 占明飞 闻海波 顾若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提高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稚蚌成活率,在稚蚌生长3个阶段设置不同的饵料和底质组合,探究饵料和底质对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稚蚌投喂破壁微拟球藻组的成活率、壳长和壳高生长均显著高于投喂未破壁微拟球藻组;3.4... 为提高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稚蚌成活率,在稚蚌生长3个阶段设置不同的饵料和底质组合,探究饵料和底质对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稚蚌投喂破壁微拟球藻组的成活率、壳长和壳高生长均显著高于投喂未破壁微拟球藻组;3.4×10^(5)个/mL和6.8×10^(5)个/mL饵料浓度对前期稚蚌成活率、壳长和壳高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中期稚蚌成活率5组间差异不显著;投喂混合饵料组(50%卵囊藻+50%未破壁微拟球藻)的壳长、壳高与投喂破壁微拟球藻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投喂卵囊藻组与未破壁微拟球藻组;相同饵料条件下,添加硬黄泥底质组成活率与添加黄泥底质组差异不显著,但壳长和壳高硬黄泥组显著低于黄泥组。后期稚蚌硬黄泥组、铁锈泥组、黄泥组和花园泥组间成活率和壳长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前期稚蚌消化吸收能力差,投喂机械破壁微拟球藻有利于稚蚌存活和生长,3.4×10^(5)个/mL的饵料浓度即可满足稚蚌生长所需;中期稚蚌投喂混合饵料或破壁微拟球藻更有利于稚蚌的存活和生长,黄泥为其适宜底质;后期稚蚌对底质要求降低,硬黄泥、花园泥、铁锈泥和黄泥均是其适宜底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蛏(Solenaia oleivira) 底质 饵料 成活率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稚蚌的生长和发育研究
9
作者 郑浩然 陈修报 +1 位作者 刘洪波 杨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具有食用、育珠、净水及生物监测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淡水双壳贝类。为把握其早期生活史过程中形态变化、器官发育和生长速率的特征,本研究对从脱落后第1~30天稚蚌期的个体开展了连续性、系统性的研...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具有食用、育珠、净水及生物监测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淡水双壳贝类。为把握其早期生活史过程中形态变化、器官发育和生长速率的特征,本研究对从脱落后第1~30天稚蚌期的个体开展了连续性、系统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稚蚌1~30 d的生长过程中,铰合部的前缘和后缘向上突起,壳顶相对向内收缩,前端生长迅速、向外侧扩展,后端向腹缘方向生长,而腹缘相对向后端生长。第1天,稚蚌出现了斧足;第4天,内脏团较为明显;第10天,鳃清晰可见,前、后闭壳肌已经形成;第15天,肠道和心脏清晰可见;第20天,进水管和出水管形成;第25天以后,稚蚌的器官已经全部发育完成。壳长、壳高和年龄之间呈指数型相关关系,壳长与壳高之间呈正异速生长关系。上述结果可为背角无齿蚌的人工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以及有效开发、利用其为水污染监测专用指示生物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 形态 器官 生长 指示生物
下载PDF
能够看见原子的显微镜
10
作者 朱克恒 《深圳特区科技》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一提到显微镜,大家都知道那是能够将微小物体放大,让人的眼睛直接观察的仪器。由于光的衍射效应,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最多只是人眼睛的200倍。 本世纪三十年代,人类发明了... 一提到显微镜,大家都知道那是能够将微小物体放大,让人的眼睛直接观察的仪器。由于光的衍射效应,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可见光的范围内,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最多只是人眼睛的200倍。 本世纪三十年代,人类发明了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人眼睛的20万倍!使人能够看到更为微小的物体。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微观世界探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够看到原子的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原子 小物体 探计 分辨率 人眼 子扫描 小褂 杜能
原文传递
饵料与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佳康 马学艳 +4 位作者 闻海波 邹军 徐跑 华丹 顾若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寻找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合适的饵料和底质,提高三角帆蚌稚蚌成活率,在水温(24±1)℃下分两个阶段测试了不同饵料和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的生长影响,第一阶段测试了两种底质(黄泥、黄泥加钙粉)和两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 为寻找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合适的饵料和底质,提高三角帆蚌稚蚌成活率,在水温(24±1)℃下分两个阶段测试了不同饵料和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的生长影响,第一阶段测试了两种底质(黄泥、黄泥加钙粉)和两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对1~30 d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二阶段测试了5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普通小球藻、四尾栅藻、卵囊藻)对31~60 d稚蚌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中,投喂Nanno 36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3)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1)稚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钙粉为底质的组(A2)(P<0.05),A1、A2、A3组均与投喂Shellfish diet 18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4)和池塘水养殖且不投喂的组(A5)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稚蚌生长最快,壳长显著高于A1、A3组(P<0.05),A1、A2、A3组极显著高于A4、A5组(P<0.01);第二阶段中,池塘水养殖组(B5)成活率显著高于卵囊藻组(B1)、小球藻组(B2)、Nanno 3600藻组(B4)(P<0.05),极显著高于四尾栅藻组(B3)(P<0.01),B5组与B4组稚蚌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B1、B2组(P<0.05),极显著高于B3组(P<0.01)。研究表明:稚蚌在1~30 d时添加藻类可提高稚蚌存活率,且以微拟球藻效果最好,底质中添加钙粉有利于稚蚌生长;稚蚌在31~60 d阶段,投喂微拟球藻更有利于稚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 饵料 底质 成活率
下载PDF
圆背角无齿蚌繁养殖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向军 朱雷阳 殷莉 《科学养鱼》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圆背角无齿 养殖技术 人工采苗 培育 水流量
下载PDF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二)
13
作者 卞伟 《内陆水产》 2001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淡水珍珠 三角帆 培育 孵化设备 钩介幼虫采集 养殖 培育
下载PDF
三角帆蚌稚蚌培育阶段摇蚊幼虫的药物杀灭试验
14
作者 许式见 张根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杀灭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稚蚌培育池中的摇蚊幼虫,以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氰戊菊酯等8种常用水产杀虫药,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摇蚊幼虫杀灭效果试验,再对筛选出的药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据此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杀灭摇蚊... 为杀灭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稚蚌培育池中的摇蚊幼虫,以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氰戊菊酯等8种常用水产杀虫药,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摇蚊幼虫杀灭效果试验,再对筛选出的药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据此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杀灭摇蚊幼虫的药物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溴氰菊酯是稚蚌培育池杀灭摇蚊幼虫的理想药物;在平均水温27℃条件下,溴氰菊酯对三角帆蚌稚蚌48 hLC50、96 h LC50、安全浓度(SC)分别为3.150、2.471、0.247 mg/L,对摇蚊幼虫48 h LC50、96 h LC50、SC分别为0.104 4、0.018 51、0.001 85 mg/L;在三角帆蚌稚蚌培育池内,溴氰菊酯使用浓度为0.431~0.632 mg/L时,既能有效杀灭摇蚊幼虫,又能减小对稚蚌生理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Hyriopsis cumingii) 摇蚊幼虫 急性毒性 溴氰菊酯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林宏 黄平 《渔业致富指南》 2003年第12期36-36,共1页
背角无齿蚌俗称菜蚌、圆蚌、大肚子蚌,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沼中。其内脏团肥大,可食部分约占蚌体重的25%—33%。背角无齿蚌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大。由于过度捕捞,水环境不断恶化,其自然资源已日渐枯竭。
关键词 背角无齿 人工养殖 育苗 采苗 寄苗鱼培育 收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