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稗官”说 被引量:33
1
作者 潘建国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84,共9页
本文通过对“稗官”一词的真实含义及其自周至汉的演变的考辨,指出尽管《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与今天小说概念全然不似,但汉魏六朝小说的作品内容,却与之存在着合理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稗官 行政职能 待诏 刘向 《汉书》 街谈巷语 《周礼》 《隋书·经籍志》
原文传递
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英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0-83,共1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兼擅小说创作和戏曲创作的作家并不多见,在小说创作和戏曲创作上都成绩斐然的作家更是屈指可数。李渔就是这样的佼佼者。
关键词 叙事技巧 小说戏曲 李渔 中国古代文学史 蓝本 传奇 稗官 戏曲创作
原文传递
“小说”考辩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昭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83,共10页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但《汉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文体特征 ,为后世虚构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稗官 街谈巷语 短书
下载PDF
小说家出于稗官新说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齐洲 刘伏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5,149,共10页
《汉书·艺文志》以为"小说家出于稗官",其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现代学者的认识颇为分歧。余嘉锡作《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认为稗官即小官,指"天子之士"。近年出土秦汉简书证明稗官乃指县令长及长... 《汉书·艺文志》以为"小说家出于稗官",其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现代学者的认识颇为分歧。余嘉锡作《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认为稗官即小官,指"天子之士"。近年出土秦汉简书证明稗官乃指县令长及长吏以下之属官,传世文献也证明稗官为小官之通称,并不局限于"天子之士"。上古"稗"音"排",秦汉以"偶语为稗",西周传留有"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的言谏制度和"士传言,庶人谤"的社会言论管理制度,而师、瞍、瞽、矇、百工等即是为君主管理和提供"排语"、"诽语"或"偶语"服务的"稗官"。小说家所从出之稗官则是春秋时期服务于诸侯公卿的"稗官",师旷即其代表。"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不仅揭橥了小说家与师、瞍、瞽、矇、百工等的身份联系,也提示了小说与歌谣、赋诵、笑话、寓言等文体上的关联。由于俳优也是稗官,因此,"俳优小说"后来也成为了小说发展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稗官 偶语 排语 诽语 俳优
下载PDF
小说与稗官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61,109,共8页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从小说与稗官之间关系入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汉代稗官与小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小说家出于稗官”一说并无大错。刘歆、班固等人的说法实际上是提升了小说的地位。
关键词 小说 稗官 待诏 《汉志》 《隋志》
下载PDF
“稗官”新诠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齐洲 伍光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出于稗官"说牵涉到对中国早期小说观念和小说发展的认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深入讨论。音韵学家们早已指出,上古音同者义相通。如淳释"稗"音"排",是汉魏读音,实兼释义。"...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出于稗官"说牵涉到对中国早期小说观念和小说发展的认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深入讨论。音韵学家们早已指出,上古音同者义相通。如淳释"稗"音"排",是汉魏读音,实兼释义。"稗"即"偶语",亦即"排语"、"俳语"、"诽语"。"稗官"可释为"小官",但并非指某一实际官职,而是指卿士之属官,或指县乡一级官员之属官。先秦两汉"以偶语为稗",提供"偶语"服务的小官自可称为"排官",亦即"稗官"。这样,小说与歌谣、赋诵、笑话、寓言等既有文体上的渊源,小说家与瞽、矇、百工、俳优及诵训、职方氏等也有身份上的关联。因此,"小说家出于稗官"说具有深刻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官 早期小说 小说家
原文传递
论秦汉简牍中的“稗官”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岩 张世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睡虎地秦简中的"稗官"指官啬夫的佐、史、士吏等职官,地位在令史以下,龙岗秦简中的"稗官"可能指乡啬夫或其属吏,汉简中的"都官之稗官"俸禄为一百六十石,大致与官啬夫、乡啬夫相当。且"稗官"之&... 睡虎地秦简中的"稗官"指官啬夫的佐、史、士吏等职官,地位在令史以下,龙岗秦简中的"稗官"可能指乡啬夫或其属吏,汉简中的"都官之稗官"俸禄为一百六十石,大致与官啬夫、乡啬夫相当。且"稗官"之"稗"在秦汉皆含有"别"的义素,因"别"而产生"小"的意义,"稗官"的使用与秦汉简帛文献"从大数到小数"的称数法有关,这种称数法在汉代之后近于消失,是"稗官"一词不再使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 稗官 称数法
下载PDF
张家山汉律职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旅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记载的里正、有秩、都官、稗官等职官,澄清了若干自睡虎地秦简出土以来的疑问,纠正了前人若干不正确的看法。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里正 有秩 都官 稗官
下载PDF
稗官职志 观风俗知得失——论贾平凹《河山传》的艺术新变
9
作者 刘明真 栾梅健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当贾平凹的长篇新作《河山传》(《收获》2023年第5期)甫一发表,人们便惊讶地发现:它既不同于早期商州系列中浓墨重彩的现实主义描写,也有别于《秦腔》《古炉》中以细节推动事件发展的大写意手法。世情小说?市井小说?抑或是谴责小说?笔... 当贾平凹的长篇新作《河山传》(《收获》2023年第5期)甫一发表,人们便惊讶地发现:它既不同于早期商州系列中浓墨重彩的现实主义描写,也有别于《秦腔》《古炉》中以细节推动事件发展的大写意手法。世情小说?市井小说?抑或是谴责小说?笔记小说?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市井小说 笔记小说 贾平凹 世情小说 《古炉》 写意手法 稗官
原文传递
“丰乐乡”的深蕴——《种树郭橐驼传》的一处文本探究
10
作者 许庆伟 《语文学习》 2024年第6期41-44,共4页
清代章学诚认为,柳宗元是“以传为游戏”“借传为议论”[1];顾炎武亦在《日知录》中指出《种树郭驼传》“盖比于稗官之属耳”[2],说的是该传记取材于民间逸事,真实性有待考究;鲁迅先生更是在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中明确《种树郭驼传》“... 清代章学诚认为,柳宗元是“以传为游戏”“借传为议论”[1];顾炎武亦在《日知录》中指出《种树郭驼传》“盖比于稗官之属耳”[2],说的是该传记取材于民间逸事,真实性有待考究;鲁迅先生更是在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中明确《种树郭驼传》“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3]的虚构本色。对于柳宗元撰此文,历来就有“借传立说”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是以郭驼其人其事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作者意识为前提,也就是说,这篇传记是带有虚构性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知录》 柳宗元 作者意识 稗官 《种树郭橐驼传》 顾炎武 其人其事 幻设为文
原文传递
“稗史”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3,共6页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qu...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以小说为正史之余"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史 稗官 小说 小说观念
下载PDF
中国早期“小说”的文体特征与发生途径——来自简帛文献的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民镇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78,共20页
《汉书·艺文志》最早赋予"小说""类"的意义,并将其溯源至稗官。秦汉简牍表明稗官系具有附属性质的低级官吏,但"小说"源出稗官之说难以坐实。《汉志》所著录的"小说"大多与黄老、方术有关... 《汉书·艺文志》最早赋予"小说""类"的意义,并将其溯源至稗官。秦汉简牍表明稗官系具有附属性质的低级官吏,但"小说"源出稗官之说难以坐实。《汉志》所著录的"小说"大多与黄老、方术有关,战国以降兴起的黄老、方术有一部分滑向"小传统",并被归入"小说家"。《汉志》中的"小说"更多的是价值定位,其内容定位与文体定位相对模糊,且没有确据表明记事是小说家的特征所在。目录学意义的"小说"所确立的价值取向与内容取向,又为作为文体的"小说"奠定了重要基础。由于"小说"标准的不确定,《丹》《泰原有死者》《妄稽》《赤鹄之集汤之屋》等简帛文本是否是"最早的小说"引发学者争议。《丹》《泰原》与后世的志怪小说相似,然而形式与功能仍有差距。《妄稽》虽是俗赋而非小说,但为认识小说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赤鹄》与"书"类文献关系密切,"书"的叙事与战国时期涌现的叙事文本一道,反映了中国叙事传统的萌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小说家 稗官 简帛 文体 叙事
原文传递
史稗血缘说略─—兼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史传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振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3-99,127,共8页
中国古典小说又称“野史”,最早是由正史衍变生成,它不仅脱胎于史乘,而且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中国最早的小说家─—稗官是史官之属;中国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是史传性。
关键词 稗官 野史 中国小说 史传特征
原文传递
《汉志》“小说家”试释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铁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3-64,共2页
《汉书·艺文志》始立“小说家”一门,录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论述云: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天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掇而不... 《汉书·艺文志》始立“小说家”一门,录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论述云: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天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掇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颜师古注:“稗官,小官。”又引如淳注:“《九章》:‘细米为稗。’街谈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据此,今人往往认为《汉书》所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道家学说 汉书艺文志 子曰 班固 小说家 史官 本义 阴阳家 稗官
下载PDF
拓稗官畛域 是文木功臣——《百部经典》解读人李汉秋先生访谈录
15
作者 张毕晓 李汉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4-140,共7页
[访谈缘起]《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涵盖百种典籍,进行当代解读,体现新时代精神,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百种书目遴选和七十种图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丛书出... [访谈缘起]《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涵盖百种典籍,进行当代解读,体现新时代精神,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百种书目遴选和七十种图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丛书出版后获业界人士一致好评,社会效应显著。为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百部经典》台前幕后,特别策划本次访谈。李汉秋先生作为《百部经典·儒林外史》的解读人,曾多次以讲座等形式参与到项目的宣推工作中。他对项目有着深入了解,对《儒林外史》更有着独有的思考与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李汉秋 重点项目 稗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精神 台前幕后
下载PDF
“稗官为传奇蓝本”——李渔小说、戏曲比较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新林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2年第Z1期358-372,共15页
题为“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的《绣像合锦回文传》第二卷卷末,有署名“素轩”的回评:“稗官为传奇蓝本”,学术界一致认为,“素轩”是李渔的别号。而这句话则是李渔“无声戏”小说观的理论概括。在这种以文为戏的文艺观指导下,... 题为“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的《绣像合锦回文传》第二卷卷末,有署名“素轩”的回评:“稗官为传奇蓝本”,学术界一致认为,“素轩”是李渔的别号。而这句话则是李渔“无声戏”小说观的理论概括。在这种以文为戏的文艺观指导下,李渔不仅以其戏曲理论规范小说创作,而且常以小说为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李渔 比目鱼 传奇色彩 戏曲创作 蓝本 稗官 小说创作 戏曲理论 文艺观
下载PDF
李调元著述系年题要考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震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85年第1期68-74,52,共8页
李调元(1735——1802)字■堂,号雨村,四川罗江县人,是前清著名的学者和诗画家。他二十九岁登第成进士,做过广东学政,官至通永道,五十岁不到即归田林下,过着明窗獭祭下的著述生涯。他一生兴趣广泛,金石书画、诗词戏曲无所不通。其著述之... 李调元(1735——1802)字■堂,号雨村,四川罗江县人,是前清著名的学者和诗画家。他二十九岁登第成进士,做过广东学政,官至通永道,五十岁不到即归田林下,过着明窗獭祭下的著述生涯。他一生兴趣广泛,金石书画、诗词戏曲无所不通。其著述之富,涉及面之广,在前清蜀人中可谓首屈一指。笔者为编其《年谱》,多有涉猎,遂考其著作年代,叙其著述题录而成是编。然抛砖者志在引玉,所有谬误,以待有志者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李氏 广东 乾隆 前清 系年 著作年代 孟子 考略 稗官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之杂文儒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绚丽 《理论月刊》 2001年第12期29-31,共3页
清代,在宋明理学权威失势的同时,正宗的儒学也因其“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而濒临危机,清代学者纪昀尚汉儒驳宋儒,实际上就是希望借古代之伦理道德重新修整日渐腐化的学思吏治。因此,本文试图就《阅徽》琐言屑语的文体和庞杂的意识... 清代,在宋明理学权威失势的同时,正宗的儒学也因其“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而濒临危机,清代学者纪昀尚汉儒驳宋儒,实际上就是希望借古代之伦理道德重新修整日渐腐化的学思吏治。因此,本文试图就《阅徽》琐言屑语的文体和庞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下的儒思与明确的主题式的儒思阐发三方面展开论证分析,得出《阅徽》乃儒家正统文学而非封建教化余孽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官 释家 儒家
下载PDF
稗官與諸曹--秦漢基層機構的部門設置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洪伯 《简帛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27,共27页
本文借鑒現代行政學方法,主要利用出土文獻,考察秦漢時期縣道等基層機構的部門設置情况。秦與西漢時期,基層機構的部門分爲稗官和曹兩大類。稗官的“官”表示行政組織,通常是基層機構執行各項對外事務的職能部門。稗官的領導層一般由嗇... 本文借鑒現代行政學方法,主要利用出土文獻,考察秦漢時期縣道等基層機構的部門設置情况。秦與西漢時期,基層機構的部門分爲稗官和曹兩大類。稗官的“官”表示行政組織,通常是基層機構執行各項對外事務的職能部門。稗官的領導層一般由嗇夫和佐組成,嗇夫爲正,佐爲副;二者職事相近可省略其一。領導層統轄兩種辦事人員:其一是輔助性辦事人員,稱作史,輔佐領導層處理稗官内部事務;其二是職能性辦事人員,具體承擔稗官的對外事務,名稱與職事因稗官而异。另一方面,令史、尉史等組成基層機構的輔助部門,職事包括監督稗官運作、爲長吏書寫和收發文書、溝通長吏與稗官。以令史爲代表的輔助部門成員在縣廷分曹辦公,以針對不同類型的事務;在曹内當值的人員即構成掾史曹職的原型。起初稗官和曹并立,而到東漢稗官銷聲匿迹,部門普遍呈現爲曹的形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官 職能部門 輔助部門
下载PDF
关于说唱文学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德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170,共5页
以文学史的眼光看,中国古代小说不仅起源于民间的口传文学,而且还经常与口传文学处于一种交叉互动、相互转化的动态流程之中。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即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 以文学史的眼光看,中国古代小说不仅起源于民间的口传文学,而且还经常与口传文学处于一种交叉互动、相互转化的动态流程之中。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即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是在"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基础上被编造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谈巷语 口传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 说唱文学 动态流程 《汉书·艺文志》 稗官 交叉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