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再完善——基于法教义学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田原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9,共6页
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和现实的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前景。我国环境税立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系统性社会工程,涉及到立法、行政、经济等众多学科和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需要在立法层面做到... 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和现实的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前景。我国环境税立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系统性社会工程,涉及到立法、行政、经济等众多学科和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需要在立法层面做到有法可依。在环境税立法层面,仍然存在可完善的空间,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我们发现并找出环境税立法尚存在的问题。该法的立法宗旨应体现保护环境和税收职能的双重目标。税种名称应遵循法定原则,体现环境保护的内在价值和首要目的,同时表现出税法应有的基本特质。在课税要素中,征税主体需要解决好征税协调机制的问题;纳税主体应体现法的可接受性与可预测性,减少相关责任人的机会成本;征税对象对于排污行为中污染物应当进一步细化;税率应当调节税率构成以实现立法宗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立法宗旨 税种名称 课税要素 税收法定
下载PDF
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肖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59,共5页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对环境税收概念的理解不应过于宽泛,以便对具体的税收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新税种的名称应确定为"环境税",而不宜定为"绿税""环境保护税"等。环境税收的性质应定位为目的税,...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对环境税收概念的理解不应过于宽泛,以便对具体的税收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新税种的名称应确定为"环境税",而不宜定为"绿税""环境保护税"等。环境税收的性质应定位为目的税,以突出环境税收立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化解当前环境保护资金短缺的问题。新税种的征收管理机关应明确为国税部门,以保障税款的足额、及时征收;同时,要强调环境保护部门与税务部门的协同、配合。环境税应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的环境税收入用于治理跨地区、跨流域污染,地方的环境税收入用于治理区域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收立法 税种名称 法律性质 征收管理机关
下载PDF
深化农业特产税制改革刍议
3
作者 甘士显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0年第7期33-35,共3页
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以来,农业特产税是农业税收中宏观调控功能最强、财政收入潜力最大、最具有生命力的一个税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平衡地方财政预算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商品生... 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以来,农业特产税是农业税收中宏观调控功能最强、财政收入潜力最大、最具有生命力的一个税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平衡地方财政预算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商品生产的发展,现行农业特产税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亟需进行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特产税 税制改革 税种名称 税种归属 税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