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森 郑美娟 +2 位作者 周香莲 刘雅倩 帅宗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8-74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性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8例初发未治疗的MPO-AAV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fh... 目的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性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8例初发未治疗的MPO-AAV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fh及其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程序死亡蛋白-1(PD-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评估每例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MPO-AAV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ICOS+ Tfh、PD-1+ Tfh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Tfh:(25.9±3.8)%比(21.0±5.3)%,P〈0.001;ICOS+ Tfh:(1.8±0.8)%比(0.8±0.5)%,P〈0.001;PD-1+ Tfh:(10.2±2.8)%比(8.2±2.2)%,P=0.001]。MPO-AAV者外周血Tfh胞膜的ICOS、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ICOS:59.6±10.0比49.2±6.9,P〈0.001;PD-1:532.6±104.2比485.1±73.4,P=0.025)。MPO-AAV者中,外周血Tfh比例分别与ICOS+Tfh比例(r=0.407,P=0.011)、ICOS表达(r=0.705,P〈0.001)、MPO-ANCA水平(r=0.737,P〈0.001)、BVAS(r=0.648,P〈0.001)呈正相关,外周血Tfh的ICOS表达分别与ICOS+Tfh比例(r=0.388,P=0.016)、MPO-ANCA水平(r=0.645,P〈0.001)、BVAS(r=0.653,P〈0.001)呈正相关,外周血Tfh的PD-1表达强度仅与PD-1+Tfh比例呈正相关(r=0.473,P=0.003)。结论MPO-AAV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增高,活性增强,可能通过增加MPO-ANCA的产生,加重MPO-AAV病情。外周血Tfh及其表达的ICOS可能是探索MPO-AAV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血管炎 滤泡辅助T细胞 诱导共刺激分子 程序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重组人PD-L1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娇 张金鸽 +3 位作者 王辉 计宝辉 孔祥丽 张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人程序死亡蛋白-1(PD-L1)基因,制备重组人PD-L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D-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机制建立基础。方法通过RT-PCR分离纯化人PD-L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分析后,转化大肠杆... 目的分离纯化人程序死亡蛋白-1(PD-L1)基因,制备重组人PD-L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D-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机制建立基础。方法通过RT-PCR分离纯化人PD-L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GST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后,用10%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经RT-PCR分离纯化的PD-L1 cDNA分子由645 bp构成,编码相对分子量约25 KD的蛋白,并与GST形成融合蛋白。GST-PD-L1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约46 KD。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兔抗GST和抗PD-L1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PD-L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1 原核表达 纯化和鉴定 大肠杆菌BL-21
原文传递
抗人PD-1高亲和力抗血清的制备及其在PD-1免疫印迹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施焕敬 徐丽慧 +2 位作者 韩捷 卢宏松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利用纯化的可溶性人PD-1胞外域(sPD-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免疫印迹显示该抗血清与原核表达的sPD-1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菌体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经菌体蛋白吸附法处理后,交叉反应明显减弱.以商业化抗人PD-1抗体和小鼠sPD-... 利用纯化的可溶性人PD-1胞外域(sPD-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免疫印迹显示该抗血清与原核表达的sPD-1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菌体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经菌体蛋白吸附法处理后,交叉反应明显减弱.以商业化抗人PD-1抗体和小鼠sPD-1抗血清分析经亲和层析富集的活化的Jurkat T细胞表达的PD-1,只有自制的抗血清鉴定到特异反应条带,其表观分子质量为49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1 JURKAT T细胞 抗血清 免疫印迹
下载PDF
抗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沙 蒋涛 周彩存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3-828,共6页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传统疗法因其耐药性等问题也已进入了治疗的瓶颈时期。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传统疗法因其耐药性等问题也已进入了治疗的瓶颈时期。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了解,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1(PD-1 ligand,PD-L1)构成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成为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然而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只有约20%的NSCLC患者能从中获益。因此,探寻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而精准的选择出免疫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抗PD-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的配体1 免疫治疗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分子靶向药物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在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赖军明 胡爽 +2 位作者 林红 罗辉 骆永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09,共4页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FLECT研究表明,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HCC的疗效不亚于索拉非尼. RESORCE研究、CheckMate-040研究分别证实瑞格非尼、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纳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二线晚期HCC治疗.这些药物的研发,将为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细胞癌 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发生1型糖尿病二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瑞 刘柳 +2 位作者 蔡晓凌 韩学尧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0,共9页
本文报道2例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T1DM的患者。1例为青年女性,表现为爆发性T1DM,起病时C-P无法检测出;另1例老年女性,表现为C-P逐渐下降。2例均以DKA起病。本文对2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并文献复习。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糖尿病 1 程序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兴 马丽娜 +4 位作者 李迅 李建旺 崔荣花 张曙波 谢宗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肺癌患者均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或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于治疗前1天、治疗1周期结束、治疗4周期结束时进行静脉血采集,治疗4周期后进行CT或MRI检查评价肿瘤大小,将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患者归为免疫应答组,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归为免疫无反应组。评估PD-1抑制剂治疗对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Treg细胞及Th1/Th2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5)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Th1/Th2细胞、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Treg细胞、NK细胞、IL-4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期和4周期后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4周期后,40例入免疫应答组,10例入免疫无反应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与治疗无反应组比较,免疫应答组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免疫应答组患者经4个周期治疗后,与PD-L1低表达(<50%)患者(8例)比较,PD-L1高表达(≥50%)患者(32例)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纳武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程序死亡蛋白-1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纳武利尤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下载PDF
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应用现状以及争议和挑战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爱文 李英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和可切除的转移性复发性结直肠癌中应用广泛。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有望进一步提高以放化疗为基础的传统新辅助治疗效果。本文在... 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和可切除的转移性复发性结直肠癌中应用广泛。错配修复缺陷(dMMR)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有望进一步提高以放化疗为基础的传统新辅助治疗效果。本文在综述免疫治疗(着重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现状的同时,分析了其用于新辅助治疗的机遇,包括dMMR结直肠癌对传统治疗敏感性差,早期肿瘤机体免疫应答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可预期和可控制,结直肠癌患者尚有不断增长的多样化诉求需被满足等。同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争议和挑战,指出未来应探索的方向,包括积极筛选获益人群、探索疗效预测标志物、优化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模式、关注疗效评估及新的治疗终点等。应围绕治疗目标,有效、适度、精准地进行新辅助治疗。重视临床研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关注患者的利益和法律伦理诉求,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抑制剂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子龙 王芃 +2 位作者 雷丽萍 周华邦 胡和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2-736,共5页
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治疗目前仍是巨大的挑战,除了索拉菲尼、仑伐替尼,近年很少有药物获得批准应用于临床。经过数十年的分子靶向与免疫抑制治疗的失败与经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成为中晚期HCC患者潜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免疫... 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治疗目前仍是巨大的挑战,除了索拉菲尼、仑伐替尼,近年很少有药物获得批准应用于临床。经过数十年的分子靶向与免疫抑制治疗的失败与经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成为中晚期HCC患者潜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免疫检查点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避的主要机制之一,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是其中重要的免疫检查点靶点,相关通路已经被证明在多种固体或血液肿瘤中具有抗肿瘤效应,其抑制剂可以有效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现总结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联合治疗策略在未来HCC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受体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胥萍 陈慧 +6 位作者 陈永井 陈延斌 顾国浩 吴妹英 吴敏娟 王雪峰 张学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受体(PD-L1)的表达特性,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取133例肺癌患者、25例肺部感染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的抗凝全血100μl,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标记和...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受体(PD-L1)的表达特性,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取133例肺癌患者、25例肺部感染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的抗凝全血100μl,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为(38.83±1.74)%,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43.25±3.35)%,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亚群的比例为(17.73±1.21)%,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27.96±2.72)%,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亚群的比例为(21.19±1.9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15.18±2.93)%,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为(10.67±1.12)%,较健康志愿者[(5.32±1.58)%]明显增高(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为(7.464-1.25)%,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68±1.07)%,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8+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为(16.03±2.06)%,较健康志愿者[(9.72±2.00)%]明显增高(P〈0.05)。结论PD-1和PD—LI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上调对淋巴细胞产生负性调节作用,抑制了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并产生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1受体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程序性死亡蛋白-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云 李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rogrammed death-1,PD-L1/PD-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一时期90例老年胃癌患者(具有不同临床... 目的 通过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rogrammed death-1,PD-L1/PD-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一时期90例老年胃癌患者(具有不同临床分期)及9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分别采取新鲜外周血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D8^+T淋巴细胞表面PD-L1/PD-1表达情况,结合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析PD-L1/PD-1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PD-L1/PD-1在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呈高表达,相较于老年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43,P〈0.05);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PD-L1/PD-1阳性表达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83,P〈0.05);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PD-1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r=0.811,P〈0.05);临床分期较晚的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L1/PD-1表达比其他相对较早的临床分期老年胃癌患者显著上升(t=4.377,P〈0.05).结论 PD-L1/PD-1信号通路异常在老年胃癌患者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L1/PD-1的表达对评判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程序死亡蛋白-1 胃癌 CD8^+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乐其 于冠宇 +10 位作者 沈钰新 丁海波 郑阔 温镕博 江思源 王颢 刘连杰 白辰光 郝立强 张火俊 张卫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二期、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筛选2021年1—10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cT1~3aN0~...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二期、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筛选2021年1—10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cT1~3aN0~1M0、无法保肛的极低位直肠癌患者。研究纳入标准:(1)具有强烈的保肛意愿,愿意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2)18~75周岁,体质指数≤30 kg/m^(2),性别不限;(3)经肠镜、腔内超声和盆腔高分辨率MRI(增强CT)检查确诊为肿瘤下缘距齿线≤2 cm内的极低位直肠癌,治疗前分期cT1~3aN0~1M0;(4)错配修复蛋白(MMR)检测为MSS患者;(5)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直肠腺癌;(6)患者依从性较好,能按要求来医院复查;(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0~1分;(8)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9)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具有恶性结直肠肿瘤病史;(2)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3)已知对卡培他滨、PD-1单抗等药物过敏者;(4)病理提示为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法如下:使用长程放疗模式,对原发肿瘤和高危区域照射肿瘤剂量50 Gy(2 Gy/次×25次);放疗过程中同步给予卡培他滨;首次放疗2周后添加PD-1抗体(200 mg/3周),放疗期间应用2个疗程PD-1抗体。放疗结束后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或XELOX方案化疗,再应用2个疗程的PD-1抗体(200 mg/3周×2)。完成新辅助治疗后通过直肠指检、内镜、盆腔MRI等手段评估治疗效果,对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行等待观察;肿瘤退缩不良甚至进展的患者根据情况进行根治性手术;对于肿瘤退缩良好,接近临床完全缓解(ncCR)的患者,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决定是行经肛肿瘤全层切除术或进入等待观察队列。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资料;(2)新辅助治疗及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后续治疗决策及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极低位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程序死亡蛋白-1 器官保留
原文传递
PD-1/PD-L1在肝细胞癌预后判断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小松 姜涛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免疫治疗等。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在HCC肿瘤免疫过程中诱导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免疫治疗等。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在HCC肿瘤免疫过程中诱导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研究发现在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免疫治疗或其他常规治疗后,PD-1/PD-L1高表达均与患者生存率有关,但PD-1/PD-L1作为临床预后标志物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1配体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PD1、PDL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淑贞 李艳萍 +2 位作者 赵霞 冯宇 王丹丹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93例,取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表达。分析PD1、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93例,取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表达。分析PD1、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48.39%(45/93),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22.58%(21/93),二者比较P均<0.01。乳腺癌组织PD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和肿瘤部位无关(P均>0.05),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部位无关(P均>0.05),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29.81±1.08)、(30.49±1.04)个月,PD1、PDL1阴性表达者分别为(34.74±1.23)、(34.05±1.37)个月;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46%(44/74)、60.81%(45/74),PD1、PDL1阴性表达者分别为94.74%(18/19)、84.21%(17/19)。乳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和术后3年生存率均低于PD1、PDL1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PD1、PDL1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与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银萍 李德冠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2-77,共6页
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研究热点,检查点蛋白抑制剂的研究更受关注。研究结果证实,阻断一些检查点,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研究热点,检查点蛋白抑制剂的研究更受关注。研究结果证实,阻断一些检查点,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对实体肿瘤的治疗可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发挥良好疗效的药物。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途径之一。以PD-1/PD-L1为靶点的药物可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并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抗PD-1/PD-L1治疗也有不良反应发生,且治疗的反应率有待提高。主要针对PD-1/PD-L1信号通路以及PD-1/PD-L1抗体药物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胃肠道癌及膀胱癌等实体瘤中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配体-1 肿瘤
原文传递
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D-1、TIM-3、LAG-3与BTL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笑吟 袁晓莉 +7 位作者 马荣军 徐慧 杨世伟 聂璐 张琳 胡爱侠 李真 朱尊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2846-2853,共8页
目的: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诊的30例非特指... 目的:探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BTLA)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初诊的30例非特指型DLBCL患者的石蜡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上述分子单个阳性及共表达对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PD-1、TIM-3、LAG-3、BTLA单个阳性组与单个阴性组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1、TIM-3共表达组及TIM-3、BTLA共表达组的中位PFS期分别是26和24个月,分别低于其非共表达组的54个月(P=0.021)和47个月(P=0.037);PD-1、TIM-3、LAG-3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17和25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1个月(P=0.024)和60个月(P=0.015);PD-1、TIM-3、LAG-3、BTLA共表达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是18和26个月,显著低于非共表达组的40个月(P=0.038)和57个月(P=0.041)。结论:非特指型DLBCL患者中PD-1、TIM-3共表达以及TIM-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PD-1、TIM-3、LAG-3共表达者及PD-1、TIM-3、LAG-3、BTLA共表达者具有较短的PFS期和O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程序死亡蛋白1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器 预后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秀兰 吴旭 +1 位作者 李佳旻 朱蕾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7-642,共6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CIP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CIP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发生CIP,男女比例为18:1,中位年龄为65岁(41~74岁)。14例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5例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15例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11例,咳嗽9例,胸闷8例,发热4例,咳痰4例,咳血2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其中8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7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2例为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为过敏性肺炎。发生CIP时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较发生肺炎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单纯随访观察,14例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9例患者的肺炎病灶均较前吸收好转或稳定,5例重新启动免疫治疗。无CIP死亡病例。结论CIP主要发生于男性,发生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炎症指标多升高,影像学表现以NSIP、COP改变为主,及早识别、诊断和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PD-1/PDL-1及CTLA-4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林敏 张卫平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516-1519,共4页
原发性肝癌(HCC)的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传统的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有限。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兴手段,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在HCC治... 原发性肝癌(HCC)的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传统的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有限。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兴手段,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在HCC治疗上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及应用前景。当前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现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免疫治疗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蛋白配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下载PDF
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俊 王宝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9-1093,共5页
晚期胃癌治疗方法有限,预后较差。2017年,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提示胃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 晚期胃癌治疗方法有限,预后较差。2017年,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提示胃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然而,相对于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尚未获批用于胃癌一、二线治疗。目前,大量胃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模式还在进一步优化,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其他免疫治疗及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等,同时寻找合适的肿瘤标志物,筛选优势人群用于胃癌精准免疫治疗。本文着重讨论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治疗 程序死亡蛋白-1 程序死亡配体-1 预测标志物 毒副作用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晓玲 汤玮 +5 位作者 孙亮亮 倪奇 刘浩琪 陆晓敏 孙政 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4-710,共7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的表达率,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与患者病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及TAO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9±14.5)%、(22.2±8.4)%,GD患者分别为(33.1±13.0)%、(18.6±9.2)%,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7.4±7.4)%、(7.7±4.8)%,P<0.01]。(2)TAO及GD患者PBMC中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分别为(8.3±6.4)%、(28.0±26.6)%,均低于健康对照者[(52.2±28.6)%,P<0.01,P<0.05],且TAO患者低于GD患者(P<0.05);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者[(12.7±13.4)%vs(38.2±24.2)%,P<0.01]。(3)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百分比与病程呈正相关(r=0.478,P<0.05)。(4)TAO患者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PD-1表达存在异常,可能参与TAO的自身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GRAVES眼病 程序死亡蛋白1 共刺激分子 自身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