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综合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根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9-256,共8页
超标准原发性肝癌(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机会、符合标准的肝癌病人等待肝移植期间因肝癌进展脱失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是当前肝癌肝移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仑伐替尼等系统治疗药物及其联合其它治疗的综合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获得了突... 超标准原发性肝癌(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机会、符合标准的肝癌病人等待肝移植期间因肝癌进展脱失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是当前肝癌肝移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仑伐替尼等系统治疗药物及其联合其它治疗的综合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获得了突破性疗效,也为肝癌肝移植的降期治疗、桥接治疗和肿瘤复发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系统治疗药物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突破点,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肝癌肝移植的降期治疗、桥接治疗和肿瘤复发防治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肝移植 降期治疗 桥接治疗 综合治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少儒 许磊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受者中能否应用尚有较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引起急性排斥反应。本文总结了免疫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受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通过免疫治疗改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肝移植 复发转移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排斥反应 免疫逃逸 纳武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下载PDF
诃子水提物通过上调PD-1/PD-L1表达调节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脾脏中细胞的细胞免疫减轻关节炎症
3
作者 吴茜 徐娥娥 +2 位作者 董家博 全嘉运 杨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4-500,共7页
目的研究诃子水提取物(TCW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细胞免疫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IA组、TCWE处理组、甲氨蝶呤(MTX)处理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 目的研究诃子水提取物(TCW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细胞免疫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IA组、TCWE处理组、甲氨蝶呤(MTX)处理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SD大鼠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模型,TCWE组大鼠采用[20 mg/(kg·d)]TCWE处理,MTX组大鼠采用[1.67 mg/(kg·d)]MTX处理。处理14 d后,通过HE染色检查软骨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和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比率,反转录PCR检测脾脏中的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PD-1和PD-L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ORγt、FOXP3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的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CIA组相比,TCWE组和MTX组的软骨和滑膜病变明显减轻,脾脏中的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Treg/Th17细胞比率上调,RORγt的表达降低,FOXP3、PD-1和PD-L1的表达增加。血清IL-17水平降低,血清TGF-β水平升高。结论TCWE处理可能激活脾脏细胞的PD-1/PD-L1通路调节CIA大鼠脾脏中细胞的细胞免疫,减轻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水提取物 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 软骨 细胞免疫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下载PDF
Tim-3和PD-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梁彦 张沛欣 +3 位作者 伊文静 周云 贾战生 张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各亚群Tim-3、PD-1表达,并与临床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C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以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显著。Tim-3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PD-1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CHC患者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各亚群Tim-3、PD-1和临床指标ALT及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im-3和PD-1在不同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单核细胞亚群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蛋白3(Tim-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下载PDF
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0-654,共5页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负调控的重要分子机制。肿瘤细胞通过高水平表达免疫检查点的配体分子,可以抑制T细胞等的免疫监视作用。针对这一机制,利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间...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负调控的重要分子机制。肿瘤细胞通过高水平表达免疫检查点的配体分子,可以抑制T细胞等的免疫监视作用。针对这一机制,利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恢复T细胞等杀伤细胞活性对抗肿瘤,成为新兴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热点,并且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诞生出一系列重要的抗体类药物,代表了当前肿瘤治疗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5个PD-1/PD1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类制剂,中国FDA也于今年批准了其中2个PD-1抗体类药物进入临床使用。随着临床治疗的广泛开展,PD-1/PD-L1制剂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又给基础免疫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肿瘤免疫和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开辟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免疫检查点 肿瘤生物治疗 单克隆抗体 综述
下载PDF
PD-L1和PD-1作为治疗结直肠癌的免疫检查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甜甜 刘斌 +2 位作者 王丽 苏勤军 范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803-1807,共5页
免疫抗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在这个新的领域,免疫系统里作为负向调节因子的免疫检查位点,在抗肿瘤免疫反应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如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程序性... 免疫抗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在这个新的领域,免疫系统里作为负向调节因子的免疫检查位点,在抗肿瘤免疫反应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如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现在已经研发出了针对前述这三者免疫检查位点的阻断因子,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在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有着可喜的成果。本文综述关于在结直肠癌中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生物背景和临床研发最新进展。关于阻断PD-1和PD-L1的临床前期试验结果的前景令人充满希望,尤其是在带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更加明显。接下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临床试验将证实这些初步结果,并且评估这二者联合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确认这两个生物标记物作为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效应在哪些人群中更有可能受益或更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 微卫星不稳定(MSI)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
下载PDF
T细胞免疫检查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宜格 郭张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44-949,共6页
探索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使用是癌症治疗领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能够广泛激活宿主T细胞抗肿瘤反应。以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探索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使用是癌症治疗领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能够广泛激活宿主T细胞抗肿瘤反应。以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为代表的ICB疗法已经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获得了若干适应症,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随着临床治疗的深入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对ICI治疗有反应、具有单药治疗的局限性和许多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随着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含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的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glec-15)等众多新的免疫检查点的发现,在不同肿瘤类型中探索靶向多个免疫检查点的联合治疗模式,或使用ICI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等的联合疗法,将有助于提高T细胞抗肿瘤作用和患者的临床反应性;对于免疫微环境中影响ICB治疗效果的关键分子和通路的研究和调控,也将提高无应答类型肿瘤的治疗效果。探索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鉴别它们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协调作用或替补作用,以及根据各种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情况来预测PD-1治疗是否应答,将有助于优化不同肿瘤临床免疫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的反应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联合疗法 免疫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递送PD-1 siRNA的肿瘤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增强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免疫
8
作者 陈创茂 宋静琴 +1 位作者 陈志俊 陈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确定携带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小干扰RNA(PD-1 siRNA)的肿瘤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M-SNP)是否可以靶向肿瘤组织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长,以及它是否可以激活肿瘤部位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及机械挤出法制备M-S... 目的确定携带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小干扰RNA(PD-1 siRNA)的肿瘤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M-SNP)是否可以靶向肿瘤组织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长,以及它是否可以激活肿瘤部位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及机械挤出法制备M-SNP,透射电镜观察颗粒形态,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M-SNP的粒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淋巴细胞对M-SNP的摄取,实时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摄取M-SNP后PD-1的表达情况;活体成像观测M-SNP的体内肿瘤靶向性,SCC7小鼠鳞状细胞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估M-SNP的肿瘤抑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型。结果透射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法表明M-SNP构建成功,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可以成功摄取M-SNP,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摄取包裹PD-1 siRNA的M-SNP后PD-1表达显著下调,活体成像结果表明M-SNP可以有效靶向肿瘤组织,SCC7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表明M-SNP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SNP治疗后肿瘤浸润T细胞中KI抗原67(ki67)及γ干扰素(IFN-γ)表达显著升高,而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M-SNP可以介导PD-1 siRNA特异性靶向递送到同源肿瘤组织,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纳米材料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小干扰RNA(siRNA) 肿瘤免疫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结局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英杰 张丽 +10 位作者 董秋石 蔡勇 张扬子 王林 姚云峰 张晓燕 李忠武 李永恒 孙应实 王维虎 武爱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8-1007,共10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治疗对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24...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治疗对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24例接受PD-1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的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年龄范围18~80岁;(2)内镜下肿瘤下缘距离肛缘≤10 cm;(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0~1;(4)初始MRI局部分期为T3c、T3d、T4a和T4b,或壁外血管侵犯(EMVI)阳性,或mrN2,或直肠系膜筋膜(MRF)阳性;(5)治疗前无明确远隔转移证据;(6)无盆腔放疗史、直肠癌手术史或化疗史;(7)不伴需抗生素治疗的全身性感染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预期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仍不可切除;(2)过去5年内罹患过其他可能影响患者结局的恶性肿瘤或过去6个月发生过动脉栓塞性疾病;(3)接受过其他类型的抗肿瘤或试验性治疗;(4)孕期或哺乳期女性;(5)合并有其他疾病或精神状态异常;(6)即往接受过抗PD-1抗体等免疫治疗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包括3个阶段,即PD-1抗体(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联合Cape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长疗程放疗(调强放疗GTV 50.6 Gy/CTV 41.8 Gy/22 f);放疗结束后CapeOx方案化疗2周期。第3阶段治疗结束后经过肿瘤疗效评估,行手术治疗或选择等待观察。分析其手术安全性、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近期肿瘤学结局。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5(47~78)岁,肿瘤下缘距离肛缘中位距离4(3~7)cm。肿瘤最大径中位值5.1(2.1~7.5)cm。cT_(3)和cT_(4)期分别为20例和4例;cN_(1)、cN_(2)a和cN_(2)b期分别为8例、5例和11例。MRF阳性10例,EMVI阳性10例。所有患者均为错配修复蛋白阳性表达(pMMR)。新辅助治疗期间,6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 错配修复蛋白正常/微卫星稳定 全程新辅助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 病理学完全缓解 临床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爱军 孔北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79,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健康。其总体治愈率较高,但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总体预后较差,对经典治疗的反应性较差,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不...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健康。其总体治愈率较高,但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总体预后较差,对经典治疗的反应性较差,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活性以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功能,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1配体(PD-L1)抗体在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进行了较多临床研究,提示PD-1/PD-L1抗体治疗可改善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而联合治疗和生物标记物的探索有望使更多患者获得更大受益。本文主要总结了PD-1/PD-L1抗体目前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数据,并且探讨疗效评估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1配体(pd-L1)抗体
下载PDF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11
作者 马晓洁 刘犇 +4 位作者 王磊 李海龙 李亚玲 李长天 舍雅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6,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联合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低、中、高剂量组(4、8...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联合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1)·d^(-1)),连续给药14 d,第15天处死小鼠。给药第0、4、8、12、15天测量肿瘤体积;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将脾脏淋巴细胞与H22肝癌细胞共培养,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及PD-1、LAG-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后第8天,各给药组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第15天肿瘤体积和瘤重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顺铂组下降最为明显。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其中顺铂组升高最为显著;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各组脾脏、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和肿瘤细胞杀伤率均显著增高(P<0.01),LAG-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PD-1 mRNA表达较模型组、顺铂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可能通过下调LAG-3表达,促进H22肝癌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的增殖并向肿瘤微环境浸润,从而改善T细胞免疫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与免疫检查点抗体联用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 肝癌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原文传递
基于WHO-VigiAccess的5种PD-1/PD-L1单抗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12
作者 孙文悦 张雯雯 +2 位作者 蔡沅璇 黄锐 龚时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1-858,共8页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及其配体1(PD-L1)靶点的单抗抗癌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WHO-VigiAccess)中替雷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及其配体1(PD-L1)靶点的单抗抗癌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WHO-VigiAccess)中替雷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自发ADR报告数据,时间截至2021年,对5种单抗ADR症状的报告比例、ADR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获得5个单抗ADR报告数共105004份。5个单抗的ADR常发生在胃肠系统疾病系统,至少有3个单抗的ADR常发生于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系统。度伐利尤单抗在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阿替利珠单抗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纳武利尤单抗在内分泌系统,替雷利珠单抗在心脏器官疾病系统的ADR报告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药品。5个单抗的常见ADR症状有腹泻、呕吐、恶心、感染性肺炎、呼吸困难。除替雷利珠单抗外,4个单抗还常见结肠炎、瘙痒、食欲下降、关节痛、咳嗽、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度伐利尤单抗发生肺部炎症和纳武利尤单抗发生2型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尤为突出。纳武利尤单抗死亡案例报告比例最高。在多个单抗中出现低血压和心肌炎等新的ADR症状。结论5个PD-1/PD-L1单抗常见的ADR涉及疾病系统和具体症状基本与药品说明书一致,但也存在一些特异性的和新发的ADR症状。应依据PD-1/PD-L1单抗的ADR特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 单克隆抗体 药品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 不良反应报告比例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赖盛伟 席文锦 +4 位作者 史圣甲 王超 郝晓柯 刘家云 张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周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18... 目的检测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周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18例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与PD-L1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和PD-L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相关性。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SMA^+PD-L1^+、PSMA^+PD-L1^-、PSMA^-PD-L1^+、PSMA^-PD-L1^-四组,而后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周期曲线分析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周期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PSMA和PD-L1双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PSMA与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两分子联合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及生存周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翻译后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苏媛媛 王秦豪 +3 位作者 茹懿 董健 李霞 张正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6-1043,共8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过阻断二者结合,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肿瘤细胞中PD-L1的水平与功能受到多层次的调控,其中,PD-L1的翻译后修饰(PTM)近年来备受关注,主要包括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以及棕榈酰化修饰等,这些修饰方式能够影响PD-L1的稳定性、细胞内定位或功能,进而调控T细胞活化和肿瘤免疫,因而干预PD-L1的PTM亦可作为新的抗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翻译后修饰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