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董芷辛 梁宗锦 +3 位作者 姚菲 严丹 李春姗 石玮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所致免疫性肺炎(ICI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ICIP的原发性肺腺癌晚期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总结PD-1抑制剂所致ICIP的诊疗原则、发...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所致免疫性肺炎(ICI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ICIP的原发性肺腺癌晚期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总结PD-1抑制剂所致ICIP的诊疗原则、发病机制等。结果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及5个周期的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ICIP,但无明显症状。继续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患者逐渐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肺部CT提示两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加重,停止免疫治疗,同时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给予免疫球蛋白等治疗;ICIP好转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减量,减量期间ICIP加重,重新调整剂量后患者病情好转,期间肿瘤无明显增大。结论使用PD-1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肺癌时可导致ICIP的发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间质性肺炎,及时终止免疫治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D-1抑制剂所致ICIP的认识,应加强临床监管及不良反应的预测,以提高该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肺炎 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 原发肺癌 临床特点 治疗原则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不同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沙莎 杨秋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60.44±5.23)岁]、B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61.24±5.18)岁],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A组采用纳武利尤单抗配合化疗,B组采用帕博利珠单抗配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并通过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远期生存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疾病完全缓解率[11.11%(7/63)]、部分缓解率[39.68%(25/63)]均高于B组[1.61%(1/62)、22.58%(14/62)],疾病进展率[3.17%(2/63)]低于B组[14.52%(9/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4.258、5.008,均P<0.05);A组治疗8周后的肿瘤生长率(TGR)[(35.45±10.37)%]低于B组[(40.33±10.59)%],至治疗失败时间(TTF)[(3.46±1.33)个月]长于B组[(2.72±1.47)个月],肿瘤超进展(HPD)发生率[19.05%(12/63)]低于B组[38.71%(2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3、2.952,χ^(2)=5.891;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05)。A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47±3.4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5.66±5.25)个月]均长于B组[(10.35±3.62)个月、(13.36±5.1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57、2.468,均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以及帕博利珠单抗均可辅助用于胃癌患者的标准化疗,但相比之下,纳武利尤单抗的药物毒性更弱,可有效增加患者临床获益,对降低肿瘤HPD风险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抑制剂 肿瘤超进展 近期疗效 生存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