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其展望(上)
被引量:
1
1
作者
加藤新太郎
高田裕成
+3 位作者
三木浩一
山本克己
高田昌宏
雷彤(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6期183-200,共18页
本文聚焦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解释方法论”。首先讨论了与民法学相比,日本民事诉讼法学中“未见方法论”的理由。其次,以三月章对兼子理论的批判为切入点,围绕兼子理论与三月章理论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的对立,分别探讨了...
本文聚焦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解释方法论”。首先讨论了与民法学相比,日本民事诉讼法学中“未见方法论”的理由。其次,以三月章对兼子理论的批判为切入点,围绕兼子理论与三月章理论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的对立,分别探讨了“以权利为中心”的兼子民诉法理论和“以制度为中心”的三月章民诉法理论。进一步研讨了新堂幸司提出的“利益考量论”的含义及意义。最后探讨了“程序保障第三波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事诉讼法方法论
权利中心制度
中心利益考量论
程序
保障
第
三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事虚假诉讼的体系化规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小砚
谈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5,共9页
当前,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制实践呈现出事前当事人自我责任意识薄弱、事中法院规制资源有限、事后检察监督具有随机性和诱发性等问题,规制效能较低。针对这一本土性难题,应摒弃单边强化公权力主体事中规制和片面强调私权利主体事前规...
当前,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制实践呈现出事前当事人自我责任意识薄弱、事中法院规制资源有限、事后检察监督具有随机性和诱发性等问题,规制效能较低。针对这一本土性难题,应摒弃单边强化公权力主体事中规制和片面强调私权利主体事前规制的一维模式,以开放系统的视野重构民事虚假诉讼规制的总体布局,使规制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规制时间从一段向全段转变、规制方式从追惩向劝惩转变。立足当前时空境遇,在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三阶规制体系,激发当事人内省活力、凝聚法检司法合力、强化检察机关事后监督,由此夯实民事虚假诉讼规制有效性的基础,切实提升规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功能性规制
程序
保障
第
三波
理论
检察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其展望(上)
被引量:
1
1
作者
加藤新太郎
高田裕成
三木浩一
山本克己
高田昌宏
雷彤(译)
机构
中央大学
东京大学
庆应义塾大学
京都大学
早稻田大学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出处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6期183-200,共18页
文摘
本文聚焦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解释方法论”。首先讨论了与民法学相比,日本民事诉讼法学中“未见方法论”的理由。其次,以三月章对兼子理论的批判为切入点,围绕兼子理论与三月章理论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的对立,分别探讨了“以权利为中心”的兼子民诉法理论和“以制度为中心”的三月章民诉法理论。进一步研讨了新堂幸司提出的“利益考量论”的含义及意义。最后探讨了“程序保障第三波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日本民事诉讼法方法论
权利中心制度
中心利益考量论
程序
保障
第
三波
Keywords
Japan's civil procedure law
methodology
rights-centeredness
system-centeredness
theory of interest consideration
third wave in procedural protection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DD91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事虚假诉讼的体系化规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小砚
谈昕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
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5,共9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适用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研究”(编号:2020QNFX09)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资助项目“数据要素流转的程序法规则构建研究”(编号:2021XZNDJDQN-04)。
文摘
当前,我国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制实践呈现出事前当事人自我责任意识薄弱、事中法院规制资源有限、事后检察监督具有随机性和诱发性等问题,规制效能较低。针对这一本土性难题,应摒弃单边强化公权力主体事中规制和片面强调私权利主体事前规制的一维模式,以开放系统的视野重构民事虚假诉讼规制的总体布局,使规制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规制时间从一段向全段转变、规制方式从追惩向劝惩转变。立足当前时空境遇,在规制民事虚假诉讼的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三阶规制体系,激发当事人内省活力、凝聚法检司法合力、强化检察机关事后监督,由此夯实民事虚假诉讼规制有效性的基础,切实提升规制效能。
关键词
虚假诉讼
功能性规制
程序
保障
第
三波
理论
检察监督
Keywords
False Lawsuits
Functional Regulation
The Third Wave Theory of Procedural Guarantee
Procuratorial Supervis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论及其展望(上)
加藤新太郎
高田裕成
三木浩一
山本克己
高田昌宏
雷彤(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民事虚假诉讼的体系化规制
刘小砚
谈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