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学出新——苏轼的学书积学观
1
作者 周震闯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苏轼身为宋四家之一,是宋尚意的引领者。后人对于苏轼的书学思想,多以“意”概括之。通过其传世题跋和文论书句可看出,其在尚“意”的同时也推崇积学之作用。本文通过苏轼传世论书句讨论苏轼学书中的积学观点,并讨论其最终目的—积学出... 苏轼身为宋四家之一,是宋尚意的引领者。后人对于苏轼的书学思想,多以“意”概括之。通过其传世题跋和文论书句可看出,其在尚“意”的同时也推崇积学之作用。本文通过苏轼传世论书句讨论苏轼学书中的积学观点,并讨论其最终目的—积学出新。这对于今人研究苏轼的书学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其书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出新意 苏轼
下载PDF
文学与小学之间: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发微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琢 《文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1,共11页
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为黄焯旧藏,底本是黄侃任教武汉时的讲稿排印本。作为黄侃亲笔校订的最早全本,它呈现了此书的定稿次第,可据以补足、校订通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意义。手批本中的佚文与黄侃批注为理解该书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 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为黄焯旧藏,底本是黄侃任教武汉时的讲稿排印本。作为黄侃亲笔校订的最早全本,它呈现了此书的定稿次第,可据以补足、校订通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意义。手批本中的佚文与黄侃批注为理解该书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新线索,体现出“积学能文”的思想旨趣,在文本解读、文章炼字等不同层面展现出黄侃学术以训诂通文学的特点。此外,手批本中保存了黄侃对桐城派、《文选》派、新文化运动的激烈批评以及对《马氏文通》的盛赞,这展现了他在中国文学新旧之变时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印本 《文选》 桐城派 黄侃 《马氏文通》 通行本 手批
原文传递
辞赋的时运与文心
3
作者 许结 《文史知识》 2023年第7期114-119,共6页
古人常说“赋兼才学”,以区分于诗人的“才情”,如刘熙载《艺概·赋概》说:“赋兼才学。才,如《汉书·艺文志》论赋日‘感物造端,材智深美’,《北史·魏收传》曰‘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学,如扬雄谓‘能读赋千首,则善... 古人常说“赋兼才学”,以区分于诗人的“才情”,如刘熙载《艺概·赋概》说:“赋兼才学。才,如《汉书·艺文志》论赋日‘感物造端,材智深美’,《北史·魏收传》曰‘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学,如扬雄谓‘能读赋千首,则善为之’。”重在赋家的才智与积学。至于“学”,如果结合刘《文心雕龙》论赋,如谓汉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诠赋》),谓晋代“赋乃漆园之义疏”(《时序》)等话语,就会发现赋家之“学”并非仅是积学,而且具有当代的学术精神,反映时代运道,书写赋家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家 文心 《文心雕龙》 汉赋 刘熙载 魏收 《汉书·艺文志》
原文传递
浅析《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滋颖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神思"活动,既指出艺术想象的"虚静"状态,又指出艺术想象的具体方法——包括"神与物游""窥意象以运斤"与"积学以储宝,酌...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神思"活动,既指出艺术想象的"虚静"状态,又指出艺术想象的具体方法——包括"神与物游""窥意象以运斤"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这三个方面相互统一,共同阐释了构思过程。刘勰强调应合理地掌控思维,在艺术想象时主观与客观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创作者思维能力的开阔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思 虚静 神与物游 意象 酌理
下载PDF
辞赋的时运与文心
5
作者 许结 《文史知识》 2022年第3期5-10,共6页
古人常说"赋兼才学",以区分于诗人的"才情",如刘熙载《艺概·赋概》说:"赋兼才学。才,如《汉书·艺文志》论赋曰‘感物造端,材智深美’,《北史·魏收传》曰‘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学,如扬雄谓... 古人常说"赋兼才学",以区分于诗人的"才情",如刘熙载《艺概·赋概》说:"赋兼才学。才,如《汉书·艺文志》论赋曰‘感物造端,材智深美’,《北史·魏收传》曰‘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学,如扬雄谓‘能读赋千首,则善为之’。"重在赋家的才智与积学。至于"学",如果结合刘勰《文心雕龙》论赋,如谓汉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诠赋》),谓晋代"赋乃漆园之义疏"(《时序》)等话语,就会发现赋家之"学"并非仅是积学,而是具有当代的学术精神,反映时代运道,书写赋家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家 文心 汉赋 刘熙载 《诠赋》 魏收 《汉书·艺文志》
原文传递
动情·启思·积学·养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建平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34期9-10,共2页
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状态转变为富有强烈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的接受、获取状态,要用教材和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把启发思维作为教学重点目标,调动学生积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状态转变为富有强烈参与意识的主动灵活的接受、获取状态,要用教材和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把启发思维作为教学重点目标,调动学生积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情 启思 养习
下载PDF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苏轼的文学积学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外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苏轼的文学积学论主要有三方面: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二、提倡积学基础上的创新;三、勤读史书。其原因有三:一是受苏洵和欧阳修的影响;二是批评王安石变法所导致的“废学而徒思”的不良习气;三是积学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后人对苏... 苏轼的文学积学论主要有三方面: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二、提倡积学基础上的创新;三、勤读史书。其原因有三:一是受苏洵和欧阳修的影响;二是批评王安石变法所导致的“废学而徒思”的不良习气;三是积学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后人对苏轼的积学之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下载PDF
研究的文化——写在《林继中文集》出版之际
8
作者 詹福瑞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第1期121-122,共2页
此处所说研究的文化,不是学界经常讲的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文化,是说研究本身所呈现出的文化。此文化表现为研究观念、方法路径与学风,更深层则反映的是研究者的学识、才气和情怀。这是我读林继中先生文集的深刻感受。学识实则是由学... 此处所说研究的文化,不是学界经常讲的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文化,是说研究本身所呈现出的文化。此文化表现为研究观念、方法路径与学风,更深层则反映的是研究者的学识、才气和情怀。这是我读林继中先生文集的深刻感受。学识实则是由学与识两个部分组成,大致近于刘勰"积学以储宝"和"研阅以穷照"。古人讲学养,今人讲知识积累与结构。林继中先生之学基础在杜诗学,他的出道之作也是成名之作即其博士论文《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此书考证赵次公生平,探究赵注之原貌及版本源流,并遍及杜诗历史文献,辑佚恢复赵注前半部原文,校订后半部赵注明钞本,此为传统的辑佚校勘考证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研究 杜诗 赵次公 博士论文 版本源流 校勘考证 辑佚
下载PDF
郑珍诗论及其影响
9
作者 罗宏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郑珍是清代"宋诗运动"的主将,其《巢经巢诗集》被誉为其时创作成就的代表。其诗论与其诗作息息相关。从其诗论看,他既注重走出户外丰富人生阅历养浩然之气,又主张重视才学的积累以学问入诗;既注重学习古人,又主张自具面目;既... 郑珍是清代"宋诗运动"的主将,其《巢经巢诗集》被誉为其时创作成就的代表。其诗论与其诗作息息相关。从其诗论看,他既注重走出户外丰富人生阅历养浩然之气,又主张重视才学的积累以学问入诗;既注重学习古人,又主张自具面目;既注重追求新奇,又主张诗贵自然。正是这种二重性,使其诗自成一家,蔚然大成,既促进了"同光体"的演进,又为"诗界革命"的诗人所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气 自具面目 诗贵自然
下载PDF
苏轼的作家修养论
10
作者 徐建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身通众艺的苏轼根据自己的文艺创作实践认为,作家要想创作出独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有道;二,积学不倦;三,为人要"正"。
关键词 苏轼 作家修养 有道 为人
下载PDF
积学富才 赜探隐索——简评《梁佩兰集校注》
11
作者 陈永正 《岭南文史》 2020年第3期40-42,共3页
大约是五六年前,董就雄先生至广州,枉顾敝庐,言次甚欢。董先生谈及他正在详注梁佩兰集。我问:"是全集吗?"董先生说:"是。"我冲口而出:"那太难了,我绝不敢去做的。"三十多年前,吕永光先生校点《六莹堂集》... 大约是五六年前,董就雄先生至广州,枉顾敝庐,言次甚欢。董先生谈及他正在详注梁佩兰集。我问:"是全集吗?"董先生说:"是。"我冲口而出:"那太难了,我绝不敢去做的。"三十多年前,吕永光先生校点《六莹堂集》时,我曾审读一过。当时曾起过笺校的念头,但终于知难而退了。梁佩兰诗作多达二千余首,文四十余篇,其诗文蕴蓄五经百家之学,韬锋敛彩,精深华妙,更兼以交游甚广,笺已不易,何况详注?近日收到董先生寄来的包裹,发缄惊喜,想不到已经成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佩兰 交游 诗文
原文传递
积学以储宝——高丽文人积学论
12
作者 孔英民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1-85,共5页
高丽文人认为只有知识储备充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认为积学影响着行文运笔,语言和创作风格。高丽文人主张积累儒家之文,佛家之典和文学典籍,主张能够融会贯通所积累的知识,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积学观,这对于指导初学者的创作,去除... 高丽文人认为只有知识储备充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认为积学影响着行文运笔,语言和创作风格。高丽文人主张积累儒家之文,佛家之典和文学典籍,主张能够融会贯通所积累的知识,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积学观,这对于指导初学者的创作,去除高丽文人急功近利的创作思想,整治当时的模仿剽窃之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 儒佛 高丽
下载PDF
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王统照的创作论
13
作者 阎奇男 《滨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15-20,共6页
从关于写作基本功 ,关于表现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 ,关于意在笔先 ,关于不讲技巧的伟大技巧 ,关于“熟”与“巧” ,关于写作过程 ,关于天才与经验 ,关于塑造人物 ,关于精巧结构、推敲措辞等方面阐述了王统照的创作论 ,并说明其创... 从关于写作基本功 ,关于表现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 ,关于意在笔先 ,关于不讲技巧的伟大技巧 ,关于“熟”与“巧” ,关于写作过程 ,关于天才与经验 ,关于塑造人物 ,关于精巧结构、推敲措辞等方面阐述了王统照的创作论 ,并说明其创作论具有学者的严谨、作家的灵性、作家的主体性、爱与美的统一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统照 创作论 人物塑造 写作规律 创作方法 个性
下载PDF
向秀玄学的存在论意义及相关的方法论
14
作者 王娅 刘琦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99-102,106,共5页
自正始时期王弼建构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要求人们不要被经验现象所蒙蔽,应该透过现象,探索万千事物背后的统一性普遍性以及必然性。但是王弼哲学缺少对差别性与多样性的经验事物的具体说明,因此造成了认识上的欠缺。而竹林时期... 自正始时期王弼建构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体系,要求人们不要被经验现象所蒙蔽,应该透过现象,探索万千事物背后的统一性普遍性以及必然性。但是王弼哲学缺少对差别性与多样性的经验事物的具体说明,因此造成了认识上的欠缺。而竹林时期的哲学家向秀,充分阐释自生自化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以存在论为根本特色的思想理论,使魏晋玄学形上学的重心从本体论的领域转移到了存在论的领域。由此,向秀开创了关于人生实践方面的思考,更多的关注个体的实践与体悟,在认识方法上较前人有很大的独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别性 统一性 自生自化 顿悟
原文传递
稿本《徐乃昌日记》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弘毅 《文献》 2003年第4期226-240,共15页
一积学斋主人卒年考 <南陵县志>云"光绪癸巳[1893]恩科,徐乃昌,字积余,号随庵,覃恩一品,封典赏戴花翎,二品衔官,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监督金陵关."①虽然此书是徐乃昌纂修,但也未记载他的出生年.
关键词 徐乃昌 文献价值 稿本
原文传递
清末罗密士的《最新微积学教科书》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盛利 代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是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后,首套《最新教科书》中的第一本微积学教科书.它是中国新学制颁布后第一本内容比较完善的微积分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概念的解释,注重结合例子加以说明,是一部浅...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是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后,首套《最新教科书》中的第一本微积学教科书.它是中国新学制颁布后第一本内容比较完善的微积分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概念的解释,注重结合例子加以说明,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微积学入门教科书.它出版于中国高等教育严重缺乏教科书的特殊时代,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开展微积分课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最新教科书 教育
下载PDF
《千山万水》远在何方?——关于《借音乐提问》的对话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再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84,共13页
千禧年《人民音乐》刊登了作曲家梁雷的《借音乐提问》,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转向:不论是做音乐、做艺术、还是做学问,提出问题比分析和解决问题更为紧要。在梁雷的诸多问题中,音乐的普世语言,成为作曲家和演奏家、乐评家和广大听众对话... 千禧年《人民音乐》刊登了作曲家梁雷的《借音乐提问》,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转向:不论是做音乐、做艺术、还是做学问,提出问题比分析和解决问题更为紧要。在梁雷的诸多问题中,音乐的普世语言,成为作曲家和演奏家、乐评家和广大听众对话的一个基本前提。本文就梁雷荣膺2020格文美尔作曲大奖的《千山万水》的普世意涵,与作曲家在《周文中讲坛》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对话。有别于以往习见的“诗书画”关系的辨析,这场对话在世界进入“人类纪”的当头,通过回顾中国山水进入艺术所呈现的“意悲而远”“积学致远”“虚静致远”的审美境层,对梁雷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独特的音乐语汇做了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思考。它从全球艺术史和中国视觉文化的立场,延展和深化我们对音乐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共同语言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雷 千山万水 意悲而远 致远 虚静致远
下载PDF
《全芳备祖》刻本是元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宝霖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72-76,共5页
南宋陈咏编的《全芳备祖》,是研究南宋以前我国农史、文学、植物学的一种重要资料。明天启间王象晋据之编成《群芳谱》,三十年代,赵万里先生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就用过它。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引《全芳备祖》的,所在多有。这本重... 南宋陈咏编的《全芳备祖》,是研究南宋以前我国农史、文学、植物学的一种重要资料。明天启间王象晋据之编成《群芳谱》,三十年代,赵万里先生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就用过它。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引《全芳备祖》的,所在多有。这本重要古籍,可惜得很,我国一向没有刻本流传,抄本倒是不少。据笔者所知,国内公私所藏,起码十个以上。一九七九年,日本友人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我国刻本(残本)全部照片送给我国,农业出版社配以华南农学院农史研究室所藏徐氏积学斋抄本过录本为之影印,列为《中国农学珍本丛书》第一种。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结晶,是一桩值得称道的学林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芳备祖 唐圭璋先生 《全宋词》 宋金元 日本宫内厅 宋刻本 《诗集传》 集卷 七言
下载PDF
缪荃孙与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娟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金石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缪荃孙于光绪年间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任编修。从1888年起,他陆续担任了多所书院的院长。1902年,清政府让他负责筹建当时江南地区的...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金石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缪荃孙于光绪年间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任编修。从1888年起,他陆续担任了多所书院的院长。1902年,清政府让他负责筹建当时江南地区的最高学堂三江师范学堂。筹建工作结束后,他与柳诒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荃孙 藏书楼 目录 三江师范 近代中国 铁琴铜剑楼 柳诒徵 徐乃昌 翰林院
下载PDF
神与物游 虚静幽远——试析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艺术想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聂国艳 《运城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刘勰的《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关于文学创作论的总纲。神与物游是创作主体进行创作构思时的物我状态,"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同时,创作主体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具备心灵上的虚静,在虚静的前提下又要求积学以养... 刘勰的《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关于文学创作论的总纲。神与物游是创作主体进行创作构思时的物我状态,"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同时,创作主体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具备心灵上的虚静,在虚静的前提下又要求积学以养术。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它对后来意境的形成起了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与物游 虚静 以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