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美学:基本内容、两大重点与多面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本文从天下观重新结构秦汉美学的整体面貌,指出了秦汉美学六大基本领域:宇宙论美学、朝廷美学、人物美学、叙事美学、自然美学、边疆民族美学,及重点的两个领域乐和文,从整体和演变的角度对这两个领域,特别是由乐中心到文中心之变进行... 本文从天下观重新结构秦汉美学的整体面貌,指出了秦汉美学六大基本领域:宇宙论美学、朝廷美学、人物美学、叙事美学、自然美学、边疆民族美学,及重点的两个领域乐和文,从整体和演变的角度对这两个领域,特别是由乐中心到文中心之变进行了分析,还从整体的角度谈了秦汉美学的多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美学 天下观 基本内容 两大重点
下载PDF
论中国早期美学的丽、巨丽与悲丽——以战国至汉武帝为中心
2
作者 刘成纪 《中国美学》 2023年第2期4-34,共31页
在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美”来指称人的普遍审美经验,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庞大的审美家族的组成部分,并不能有效解释相关经验的差异化,甚至异质性。比如在“美”与“丽”之间,丽在所指对象的数量和体量上,均超出... 在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美”来指称人的普遍审美经验,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庞大的审美家族的组成部分,并不能有效解释相关经验的差异化,甚至异质性。比如在“美”与“丽”之间,丽在所指对象的数量和体量上,均超出了一般的美,两者不可浑言。以此为背景看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美学,虽然诸子仍在捍卫传统价值,但传统以美为核心的伦理模式已失去影响,而进入好多、好大的欲望时代。与此相应,“丽”与“巨丽”成为这一漫长历史区间的主导词,“悲丽”则揭示了这一审美潮流内在的脆弱和荒诞性。可以认为,中国战国至汉武帝时期的美学,是游离于礼乐传统之外的异质形态,它摆荡在欲望和情感之间,求丽构成了它的本质,巨丽和悲丽是其两极化的展开形式。西汉武帝之后,中国美学逐步向儒家伦理模式回归,但此前被丽及其变体形塑的审美风尚,已经占据了中国历史近400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差异化 战国美学 秦汉美学 巨丽 悲丽
原文传递
秦汉美学下的秦汉首饰文化探究
3
作者 张晓燕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2期65-69,78,共6页
历经400多年的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一统的辉煌时代,国强民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地理版图上的扩张,从中原到四夷八荒,构成了秦汉美学文化上的宇宙天下观。秦汉首饰反映了秦汉美学所体现的文化内蕴,在方寸之间呈现出秦汉文化所包... 历经400多年的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一统的辉煌时代,国强民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地理版图上的扩张,从中原到四夷八荒,构成了秦汉美学文化上的宇宙天下观。秦汉首饰反映了秦汉美学所体现的文化内蕴,在方寸之间呈现出秦汉文化所包含的情景相融的朴质世界以及和谐纯净中的浪漫情怀,体现了浑然一体、气势博大的汉人气概。本文在概括分析秦汉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研究秦汉首饰的文化内涵、类别与形制特征等,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秦汉首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究秦汉时期首饰所映射出的秦汉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美学 首饰文化 秦汉首饰特点
下载PDF
秦汉的音乐宇宙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法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共5页
秦汉音乐在对远古以来理论的承继和时代创新中,形成了音乐宇宙思想,具体到音乐,则有声(自然音响)、音(音乐艺术)、乐(宇宙精神)三个层次,在主客关系中,音乐与物、心、情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乐,天地之和也"成为秦汉音乐的最... 秦汉音乐在对远古以来理论的承继和时代创新中,形成了音乐宇宙思想,具体到音乐,则有声(自然音响)、音(音乐艺术)、乐(宇宙精神)三个层次,在主客关系中,音乐与物、心、情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乐,天地之和也"成为秦汉音乐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音乐美学 音乐宇宙 声-音-乐 物-心-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