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7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99
1
作者 王子今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9,共17页
气候变迁对于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国,无疑是可以导致历史文化环境显著变易的重要因素。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发现气候条件的变化确实曾对历史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对于秦汉时期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 气候变迁对于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国,无疑是可以导致历史文化环境显著变易的重要因素。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发现气候条件的变化确实曾对历史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对于秦汉时期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作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气候变迁 气候变化 气候条件 《四民月令》 后汉书 历史学 《汉书·武帝纪》 《汉书·五行志》 冬小麦
原文传递
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 被引量:67
2
作者 杨振红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72,共24页
本文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考察战国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形态——以爵位名田宅制。这套制度在商鞅变法时确立,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为其后的秦帝国和西汉王朝所继承。它的基本内容是:以爵位划分占有田宅的标准,以户为单位名有田... 本文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考察战国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形态——以爵位名田宅制。这套制度在商鞅变法时确立,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为其后的秦帝国和西汉王朝所继承。它的基本内容是:以爵位划分占有田宅的标准,以户为单位名有田宅,田宅可以有条件地继承、转让和买卖。国家通过爵位减级继承制控制田宅长期积聚在少部分人手中,并使手中不断有收回的土地,它和罚没田宅以及户绝田宅一起构成国家授田宅的来源。文帝以后由于国家不再为土地占有立限,使这套制度名存实亡,“名田制”仅仅作为土地登记的手段而存在。名田宅制的厘清,不仅使长期困扰学界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而且也向已往的历史认识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战国时期 土地制度 秦汉时期 爵位
原文传递
江苏盱眙东阳汉墓 被引量:55
3
作者 邹厚本 《考古》 1979年第5期412-426,483-486,共19页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的西部,县城频临淮河。东阳在县城以东七十华里处,介于洪泽湖与高宝湖之间。与安徽省天长县毗邻。东阳背依云山,面向广阔平原,秦汉时期的东阳城址即座落于此,目前尚能见到土筑城垣。近几年来,当地群众在古城外修渠整田...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的西部,县城频临淮河。东阳在县城以东七十华里处,介于洪泽湖与高宝湖之间。与安徽省天长县毗邻。东阳背依云山,面向广阔平原,秦汉时期的东阳城址即座落于此,目前尚能见到土筑城垣。近几年来,当地群众在古城外修渠整田,经常发现汉代墓葬,尤其是在东南部发现最多。1974年8月当地出土一批汉代木刻画,内容较为丰富,立即引起县文化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结构 汉墓 汉代 几何云纹 出土器物 图版 长方形 顶板 秦汉时期 木刻
原文传递
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 被引量:41
4
作者 汪维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向来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已经被上推到了秦汉时期。但是,"是"作为系词在口语中发展成熟是在什么时候,意见... 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向来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已经被上推到了秦汉时期。但是,"是"作为系词在口语中发展成熟是在什么时候,意见仍不一致。王力先生说:"但是,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则是中古时期的事。……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三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词 判断句 王力 出土文献 古汉语 产生时代 语气词 秦汉时期 口语 汉语史研究
原文传递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 被引量:48
5
《文物》 1977年第4期1-17,82-85,共21页
1974年底,在广州市文化局建筑工地挖土中,发现了一处秦汉时期的造船工场遗址。经过多次勘查研究,并报告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进行试掘。从试掘及初步钻探的资料了解到: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船舶工场,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
关键词 造船工场 造船台 遗址 木料加工 造船设备 秦汉时期 枕木 滑板 广州市 船场
原文传递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 被引量:42
6
作者 杨振红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8,共22页
尹湾《集簿》“以春令”的内容体现的是西汉国家的春季救济政策 ,而非鼓励增殖户口的政策。西汉王朝施行的月令 ,一方面源自秦以来的法令制度和习俗 ,一方面则是根据传世月令和儒家经书结合现实而制定。通过出土秦汉律令与传世月令以及... 尹湾《集簿》“以春令”的内容体现的是西汉国家的春季救济政策 ,而非鼓励增殖户口的政策。西汉王朝施行的月令 ,一方面源自秦以来的法令制度和习俗 ,一方面则是根据传世月令和儒家经书结合现实而制定。通过出土秦汉律令与传世月令以及《管子》等书的比较研究 ,可发现《吕氏春秋·十二纪》来源于战国齐而非秦。《吕纪》成书时世上可能已流传有以“明堂”名义命名的月令书 ,它出自战国齐阴阳五行家邹衍一派 ,可能就是汉宣帝时丞相魏相所上《明堂月令》 ,它应当就是传世三种月令书的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秦汉时期 法律制度 农桑政策 封建礼制
原文传递
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 被引量:45
7
作者 高崇文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7-472,共26页
先秦的丧葬制度发展到秦汉时期发生了大的变化,传统的丧葬制度及习俗逐渐为新形成的制度及习俗所代替。这一大的变化在考古资料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结合文献记载,分析有关考古资料,可以揭示出这一发展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 丧葬礼俗 先秦两汉 发展演变 考古资料 秦汉时期 制度发展 丧葬制度 文献记载
原文传递
《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跃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25,共15页
本文以《独断》及蔡邕创作作为考察的基点,研究秦汉时期主要文体的性质、功用及其演变轨迹,试图把握秦汉时期各种文体的特征,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文体学观念至秦汉已经日益明确,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主要文体也多在秦汉时期定型。
关键词 文体研究 蔡邕 文体学 创作 演变轨迹 汉文 基点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 功用
原文传递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42
9
作者 马大正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17,共17页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是马大正研究员在 2 0 0 4年 5月一次重要研讨会上的报告 ,现征得作者同意 ,特予刊发。
关键词 中国 疆域 清代 边疆政策 秦汉时期
原文传递
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被引量:41
10
作者 赵化成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8,共8页
关键词 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君主集权 大一统 墓地
原文传递
论秦汉时期的博具、博戏兼及博局纹镜 被引量:40
11
作者 傅举有 《考古学报》 1986年第1期21-42,共22页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博戏最盛的时代,上至天子、百官,下至百姓,都喜爱这种娱乐。考古发现的博具实物,全部出土于秦汉墓中;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和画像镜上也经常发现它们的图形。博局纹铜镜在汉代墓葬中也是常见的,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博戏最盛的时代,上至天子、百官,下至百姓,都喜爱这种娱乐。考古发现的博具实物,全部出土于秦汉墓中;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和画像镜上也经常发现它们的图形。博局纹铜镜在汉代墓葬中也是常见的,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汉代铜镜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铜镜。博即簿,古代又叫象棋,是现代象棋的前身。过去对博的研究不多,1933年开明书店出版过杜亚泉的《博史》,因为他没有见过博的实物,对博的叙述多有失实之处。有些古典文学研究者曾试图把《楚辞·招魂》中关于六博的一段文字解释清楚,也是因为缺乏实物作依据,以致有不少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西汉墓 汉画像石 出土 考古学 汉代铜镜 东汉墓 马王堆 棋子 画像砖
原文传递
论秦汉的学吏制度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金光 《文史哲》 1984年第1期32-41,共10页
秦汉时期,不管其官吏登庸制度有何变化,但作为从事具体业务的吏员,或一个出身寒微、无财势可依的人,欲进入吏途,则都是必先有一个学吏过程的,不论通过官学或私学,或向正式吏员去做学徒,总是必须先取得做吏的业务能力与资格,然后再结合... 秦汉时期,不管其官吏登庸制度有何变化,但作为从事具体业务的吏员,或一个出身寒微、无财势可依的人,欲进入吏途,则都是必先有一个学吏过程的,不论通过官学或私学,或向正式吏员去做学徒,总是必须先取得做吏的业务能力与资格,然后再结合长吏的辟置而进入吏途,故汉有“文吏之学”产生,东汉有贱儒生而高文吏之俗,儒生也“用吏为绳表”,朝夕学问。两汉人对此有个专称,叫做“宦学”或“学宦”。今就秦汉时期学吏制度的几个问题试作说明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就篇 秦汉时期 以吏为师 吏员 文吏 居延汉简 吏制 秦律 后汉书 云梦秦简
下载PDF
汉阳陵从葬坑初探 被引量:35
13
作者 焦南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文字资料 出土器物 考古工作 田野资料 生产工具 秦汉时期 汉景帝 汉阳陵
原文传递
秦汉邮传制度考略 被引量:33
14
作者 高敏 《历史研究》 1985年第3期69-85,共17页
所谓邮传制度,本质上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制度.关于邮传制度的零星记载,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有之.相传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不管这时的乘马、服牛被用于从事何种活动,但马、牛进入动力范畴,必为拉车、运输以及传递信息提供条件.《诗经... 所谓邮传制度,本质上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制度.关于邮传制度的零星记载,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有之.相传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不管这时的乘马、服牛被用于从事何种活动,但马、牛进入动力范畴,必为拉车、运输以及传递信息提供条件.《诗经·大雅·常武》有'徐方绎骚'语,笺注曰'绎'当作'驿'.果如此,则后世的驿传制度在春秋之前就已萌芽.《左传》成公四年讲到了'传',注家多释'传'为'驿';《周礼》把秋官'行夫'之职,说成是'掌邦国传遽之小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信息 邮传 居延汉简 后汉书 文书 秦汉时期 信息传递 我国古代 制度 传递方式
原文传递
论秦汉道制 被引量:29
15
作者 罗开玉 《民族研究》 1987年第5期54-60,共7页
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级地方政府称“道”。道制对后世的羁縻、土司制度具有开先河的作用。但道制创立于何时、何地,普及范围和实际执行程度如何,与县制有什么区别,与秦汉政府统治少数民族的其他制度有何异同,其性... 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级地方政府称“道”。道制对后世的羁縻、土司制度具有开先河的作用。但道制创立于何时、何地,普及范围和实际执行程度如何,与县制有什么区别,与秦汉政府统治少数民族的其他制度有何异同,其性质、功能如何?这些问题,过去很少有人进行过研究。由于它涉及我国古代民族史、政治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有研究之必要,故不揣冒昧,在此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少数民族 土司制度 民族史 实际执行 地方政府 政治史 异同 郡县制度 后汉书
原文传递
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修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40-48,共9页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约400公里。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由于所处地貌形态不同,历史时期河床演变模式各段存在差异。江陵以西的荆江河段,发育在山前冲积扇上,河道以分汊河床形式...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上起湖北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全长约400公里。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由于所处地貌形态不同,历史时期河床演变模式各段存在差异。江陵以西的荆江河段,发育在山前冲积扇上,河道以分汊河床形式出现,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河床演变以主、汊河床(史称江、沱)相互交替、转换为其特征。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演变,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的演变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云梦泽的消亡过程也就是江陵以下的荆江河床的形成过程。研究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江湖演变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现在下荆江蜿蜒性河床的成因、预测未来河床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江汉、洞庭地区的防洪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角洲 历史时期 陆上三角洲 下荆江 地理志 云梦泽 唐宋 水经注 秦汉时期 夏水
下载PDF
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万高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2-20,100,共10页
湖北省江陵县高台墓地位于楚故都纪南城东墙外约100米处,是江陵地区继凤凰山之后发现的又一处秦汉时期的贵族墓地。近年来,为配合湖北省宜(昌)黄(石)公路建设工程,我们在宜黄公路江陵段的高台取土场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秦汉墓葬,出土... 湖北省江陵县高台墓地位于楚故都纪南城东墙外约100米处,是江陵地区继凤凰山之后发现的又一处秦汉时期的贵族墓地。近年来,为配合湖北省宜(昌)黄(石)公路建设工程,我们在宜黄公路江陵段的高台取土场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秦汉墓葬,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M4、M5、M18等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竹简和木牍,为研究西汉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文字资料。 M18所出木牍上记有"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字样,是这批墓中唯一一座有确切纪年的墓葬,故先将该墓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 秦汉时期 高台 湖北省 墓葬 凤凰山 公路建设工程 社会经济状况 宜黄公路 西汉前期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的判例法研究及其特点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勤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6-91,共6页
中国法自诞生之日起,就比较重视成文立法的工作。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以成文法为武器(如郑国的子产铸刑鼎、邓析编竹刑,晋国赵鞅的铸刑鼎等),战胜奴隶主贵族阶级,上升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一了中国的秦国全面采用奉行成... 中国法自诞生之日起,就比较重视成文立法的工作。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以成文法为武器(如郑国的子产铸刑鼎、邓析编竹刑,晋国赵鞅的铸刑鼎等),战胜奴隶主贵族阶级,上升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一了中国的秦国全面采用奉行成文法主义的法家理论(如《韩非子·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判例法 决事比 《春秋决狱》 睡虎地秦墓竹简 董仲舒 《春秋》之义 法制建设 廷行事 《汉书·刑法志》
原文传递
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蒋廷瑜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302,共26页
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在经过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阶段之后,到秦汉时期已走向衰落。汉代青铜器已从先秦那种庄严、厚重、古朴的风格变得轻便、灵巧,纹饰也崇尚简朴。但是,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新兴一种錾刻花纹工艺,十分引... 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在经过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繁荣阶段之后,到秦汉时期已走向衰落。汉代青铜器已从先秦那种庄严、厚重、古朴的风格变得轻便、灵巧,纹饰也崇尚简朴。但是,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新兴一种錾刻花纹工艺,十分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汉代 纹饰 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简朴 衰落 走向 阶段 先秦
原文传递
试论秦汉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子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2-69,共8页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表现出显著的进步。在导致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诸多因素之中,气候条件的变迁也曾形成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气候变迁 江南地区 经济 文化 发展 移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