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被引量:217
1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赵学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2,共7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4 5 88、2 .6 10 0、3.10 84、1.6 96 8、3.7386、3.6 396。在生活型结构上 ,一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占绝对优势 ,但随着演替进展 ,多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增加且单种植物的优势度超过了一年生植物 ,表明多年生植物在群落功能维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演替进展 ,来自不同科属的植物增加。藜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种类数量较为稳定 ,特别是在演替早期藜科植物占有很高的优势度。禾本科种类随演替进展不断增加 ,且在群落中的优势度逐渐上升。总体上 ,随演替进展群落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增加 ,群落生态优势度下降 ,而均匀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群落 演替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几种灌木、半灌木对沙地土壤肥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1
2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张铜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和半灌木的“肥岛”和根际效应 .结果表明 ,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分别比灌丛间地高 5 6 %、5 1 %和 3 7% ,土壤电导率 (EC)提高了 5 6 % ,但 pH值并无明显变化 ;灌木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有机...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和半灌木的“肥岛”和根际效应 .结果表明 ,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分别比灌丛间地高 5 6 %、5 1 %和 3 7% ,土壤电导率 (EC)提高了 5 6 % ,但 pH值并无明显变化 ;灌木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有机C和全N分别高 76 %和 5 4 % ,根际土壤 pH降低 0 .1 9个单位 ,EC提高了 2~ 3倍 ,但土壤全P并无显著变化 .灌丛下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 ,表明灌丛肥岛的形成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导致更多的根际沉积 ;而根系的活动又促进了肥岛的发育 .灌丛对沙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在于 :灌丛对土壤风蚀物质、降尘和凋落物等的截获 ,形成灌丛“肥岛” ;并通过发达的根系以根际沉积的形式向土壤输入大量的有机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肥岛 根际效应 土壤肥力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主要植物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46
3
作者 刘金环 曾德慧 Don Koo Lee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1-925,共5页
选取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23种主要植物,将其划分成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并分别测定其叶片鲜重(FW)、干重(DW)、叶干物质含量(DMC)、面积(AR)、比叶面积(SLA)和厚度(TH)等6项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叶片性状比灌木和... 选取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23种主要植物,将其划分成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并分别测定其叶片鲜重(FW)、干重(DW)、叶干物质含量(DMC)、面积(AR)、比叶面积(SLA)和厚度(TH)等6项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叶片性状比灌木和乔木变异大;平均SLA和DMC草本<灌木<乔木,DW反之,而TH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方差分析发现,除DW和TH外,SLA和DMC在不同生长型中的变化显著,并且SLA与DMC呈显著负相关,说明SLA和DMC是在植物资源利用分类轴上划分植物种类的最佳变量。对于厚度,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片厚度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137
4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粗粒化和养分的贫瘠化特征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沙粒含量越高 ,土壤分形维数越低 ,表征农田沙漠化程度越高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粗粒化和养分的贫瘠化特征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沙粒含量越高 ,土壤分形维数越低 ,表征农田沙漠化程度越高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 C、全 N、粘粉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分形维数能很好地表征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以及沙漠化的程度 ,可作为评价土壤沙漠化演变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沙漠化 分形维数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0
5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81-1686,共6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开垦后,在14年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农林(林草)复合利用模式在土壤粒级组成、子L隙分布、持水性能、有机质和N、P养分、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质量性状特...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开垦后,在14年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农林(林草)复合利用模式在土壤粒级组成、子L隙分布、持水性能、有机质和N、P养分、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质量性状特征,有机无机配施、精细管理的灌溉农田次之,而粗放管理的旱作农田,土壤质量性状严重恶化,逐步向流沙方向演变.与科尔沁原生景观草地土壤相比,管理良好的利用系统,土壤物理性状、P含量和一些酶活性指标提高,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低,表明已退化生态系统C、N库的恢复和重建需要较长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显著影响土壤质量变化的程度和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农田实行精细管理,旱作农田退耕还草还林是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区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根本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和管理 土壤质量性状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近40a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及其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被引量:92
6
作者 赵哈林 张铜会 +1 位作者 崔建垣 李玉霖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7,共6页
近 40 a来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科尔沁沙地的气候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90年代和 6 0年代相比 ,年均气温升高 0 \^5~ 1.2℃ ,气温波动性减小 43.0 %~ 6 1.0 % ;年均降水量增加 5 0~ 6 7mm,年降水变异系数增大 2 0 %... 近 40 a来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科尔沁沙地的气候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90年代和 6 0年代相比 ,年均气温升高 0 \^5~ 1.2℃ ,气温波动性减小 43.0 %~ 6 1.0 % ;年均降水量增加 5 0~ 6 7mm,年降水变异系数增大 2 0 %~ 5 0 % ;年均蒸发量下降 16 .7% ;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其中升温主要发生于冬季 ,降水增加主要发生于春夏两季。近 40 a来 ,该区沙漠化呈明显发展趋势 ,其中从 5 0年代末到 80年代末 ,沙漠化面积由 32 92 5km2 增加到 71884km2 ,年均发展速度高达 3.94% ,虽然到 90年代其年均发展速度降到 1.2 % ,但总面积却扩展了86 73km2 。降水的增加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和农业的发展 ,但也容易导致大面积垦荒的发生 ,进而引起沙漠化急剧发展。因此 ,在严禁滥垦草原的同时 ,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加强植被的保护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农牧交错区 气候变化 沙漠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83
7
作者 赵文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按差巴嘎蒿、杨树、樟子松的次序依次变差。以 0 5m为间隔取样分析表明沿沙丘下部到沙丘上部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降趋势。在水平格局上 ,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 8m ,杨树林地在 0~ 4m ,流动沙地在 0~ 9m的尺度上近似同质 ,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 ,异质性加强 ;差巴嘎蒿土壤水分状况在 0~ 4m的范围内异质性较高 ,4m以上近似同质。在垂直格局上 ,流沙在 0~ 60cm ,樟子松在 0~ 80cm ,差巴嘎蒿在 0~ 1 2 0cm的尺度上异质性很强 ,大于该尺度近似同质 ,而杨树林地在 0~ 30 0cm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异质性。无论水平格局或垂直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异质性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年代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 被引量:83
8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李玉霖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100,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人工固沙林在 0、5、13、2 1和 2 8年的一个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 :1)土壤肥力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表现为土壤粘粉粒含量...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人工固沙林在 0、5、13、2 1和 2 8年的一个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 :1)土壤肥力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表现为土壤粘粉粒含量、持水性能、土壤有机碳 (SOC)和全氮 (N)含量、潜在土壤呼吸在时间梯度上的增加 ,以及土壤容重和pH值的下降 ,0~ 5cm表层土壤的恢复显著高于 5~ 2 0cm土壤 ;2 )在人工植被建立和发育的早期阶段 (0~ 13年 ) ,土壤肥力恢复的速率明显高于群落后期的演替阶段 (13~ 2 8年 ) ;3)灌丛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随着人工群落发育时间的延长 ,“肥岛”面积扩展 ,富集率降低 ;4 )随着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 ,侵入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植被盖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土壤性状 植物群落 恢复动态 科尔沁沙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黄柳和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 被引量:86
9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3 位作者 赵哈林 牛丽 刘新平 黄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05-3213,共9页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分别为4:30、5:30,在13:00左右到达各自液流峰值,峰值大小为81.2~91.7mg/h、17.3~27.1mg/h,20:30降为最低,晚间均具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2)灌木的茎流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黄柳的叶片蒸腾速率和单枝蒸腾耗水量均大于小叶锦鸡儿,耐旱性相对较低.(3)黄柳、小叶锦鸡儿白天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10cm和20cm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流 蒸腾速率 影响因子 黄柳 小叶锦鸡儿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氮的衰减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74
10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28-934,共7页
测定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农田 0~ 15cm耕层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 (SOC)和全氮 (N)含量 ,并应用土壤粒级物理分组方法对农田土壤各粒级组分 (2~ 0 .1、0 .1~ 0 .0 5、<0 .0 5mm)中SOC和氮的含量、富集系数、分配比例进行了研... 测定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农田 0~ 15cm耕层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 (SOC)和全氮 (N)含量 ,并应用土壤粒级物理分组方法对农田土壤各粒级组分 (2~ 0 .1、0 .1~ 0 .0 5、<0 .0 5mm)中SOC和氮的含量、富集系数、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 ,以揭示沙漠化过程中碳、氮衰减的机理。结果表明 ,沙地农田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大都低于5 % ,是土壤易发生风蚀沙化的内因。沙漠化过程中SOC和氮衰减的机理 ,一方面是与粘粉粒和部分极细沙结合的稳定态的有机碳和氮直接被吹蚀 ,粘粉粒吹蚀 1% ,SOC和全氮含量分别下降 0 .16 9g·kg-1和 0 .0 2 15g·kg-1;另一方面是与沙粒结合的颗粒有机碳 (ParticulateOrganicCarbon ,POC)形成量减少 ,沙漠化程度每增加 1级 ,POC、全氮含量分别下降 0 .4 3g·kg-1和 0 .0 5 9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沙漠化 土壤有机质 衰减机理 科尔沁沙地 耕层土壤 粒级分布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4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李雪华 蒋德明 +2 位作者 阿拉木萨 范士香 骆永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385-1388,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紫穗槐、差巴嘎蒿和胡枝子 4种植物的若干水分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小叶锦鸡儿具有低水势、高持水力和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强 ;紫穗槐的各项指标与小叶锦鸡儿相反 ,抗旱性最差 ;差巴嘎蒿虽然水势较高 ,但它的持水力高 ,束缚水 /自由水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 ,抗旱性也较强 ,但次于小叶锦鸡儿 ;胡枝子的水势和持水力较低 ,束缚水 /自由水比及水分利用效率一般 ,它的抗旱性强于紫穗槐 ,但比差巴嘎蒿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物 抗旱性 比较研究 小叶锦鸡儿 紫穗槐 差巴嘎蒿 胡枝子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71
12
作者 曹成有 蒋德明 +3 位作者 全贵静 耿莉 崔振波 骆永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1,131,共5页
选取科尔沁沙地不同年龄的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人工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透水性、养分和水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固沙林内土壤理化性质... 选取科尔沁沙地不同年龄的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人工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透水性、养分和水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固沙林内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土壤粘粒含量增加,表层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性和渗透性能均有所提高,有机质、速效N、P、K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但土壤水分含量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林龄的增长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土壤酶活性逐渐提高,20年生的土壤酶活性基本接近于天然群落,表明小叶锦鸡儿是本地区优良的固沙树种。固沙林内结皮层的酶活性总体上不高,但均高于其毗邻下层土壤,其中转化酶活性高出近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小叶锦鸡儿 人工固沙区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62
13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对处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的取样调查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 通过对处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的取样调查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等 7项指标 ,对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大多数物种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聚集分布。在演替进程中种群格局强度的变化和群落总体聚集程度的变化与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相对应 ,较高的聚集程度是种群分布斑块化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的反映 ,随着演替进展 ,优势种的种群数量扩展 ,但种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下降 ,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降低。在 7种测定分布格局的指标中 ,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聚集强度是无量纲的指标 ,其大小不受种群大小的影响 ,其变化可以较好地指示格局强度本身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恢复演替 草地 群落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几个问题──以南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68
14
作者 董光荣 金炯 +2 位作者 李保生 高尚玉 邵亚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认为本区土地沙漠化形成时代至少始于早中更新世,其发展模式为非沙漠化环境与沙漠环境之间的正逆交替过程。其生物气候带分别经历过干冷多风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认为本区土地沙漠化形成时代至少始于早中更新世,其发展模式为非沙漠化环境与沙漠环境之间的正逆交替过程。其生物气候带分别经历过干冷多风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次变更。土地沙漠化和生物气候带的这种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引起的我国北方生物气候带水平摆动相吻合。因此,该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取决于当今全球气候波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成因 土地 沙漠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围封草地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58
15
作者 赵文智 白四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科尔沁沙地自由放牧草地围封7a后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有25种,其中一、二年生植物 19种。土壤种子库密度 3314粒· m-2,其中,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 科尔沁沙地自由放牧草地围封7a后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有25种,其中一、二年生植物 19种。土壤种子库密度 3314粒· m-2,其中,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nis)等一年生植物种子占总数的95.3%,而多年生植物仅占4.7%。若以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统计,单子叶植物种子数占14%,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数占86%,其中豆科植物仅占2.4%。土壤种子库植物的种子数与其相应植物在植被中出现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从种子库组成分析,围封7a的草地植被维持在黄蒿-杂类草混合植被阶段。围封草地对农牧生产方式转换频繁的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起着“种子岛”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缩短周围被干扰草地恢复的时间,应该加强围封草地的管理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围封草地 种子库 管理 利用 植物群落 草地恢复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16
作者 胡孟春 刘玉章 +3 位作者 乌兰 杨左涛 吴丹 王国昌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通过风洞实验,对科尔沁沙地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与风蚀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了不同植被盖度及沙土含水量抗风蚀的极限值,以及不同粒配风沙土抗风蚀强度。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土壤 风蚀 风洞实验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草甸草场退化的原因与植物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62
17
作者 曹成有 蒋德明 +1 位作者 朱丽辉 南寅镐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8-26,共9页
对科尔沁沙地典型草甸植被主要群落的优势种群在22年间的消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草甸植被已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生态优势度上升。牧草产量和质量... 对科尔沁沙地典型草甸植被主要群落的优势种群在22年间的消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草甸植被已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生态优势度上升。牧草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优良牧草数量减少,适口性较差和有毒有害植物增加。造成草甸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气候的暖干化、生境干旱化、土壤盐渍化和过度放牧,其中过度放牧是造成草甸植被退化的直接原因。分析了过度放牧对群落组成、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以及对建群种根茎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植被 退化 退化原因 植物多样性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敖汉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累积 被引量:51
18
作者 孙启忠 韩建国 +1 位作者 桂荣 刘国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用分层法将苜蓿草层分成A、B、C三层。结果表明,生物量主要集中在B层,A层和C层较少。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B层和C层生物量不断增加,A层生物量相对稳定。从营养期到结实期,B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48.15%增至64.48%,C层由9.88%... 用分层法将苜蓿草层分成A、B、C三层。结果表明,生物量主要集中在B层,A层和C层较少。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B层和C层生物量不断增加,A层生物量相对稳定。从营养期到结实期,B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48.15%增至64.48%,C层由9.88%增至21.06% ,A层则由40.74%降至14.16%。粗蛋白质(CP)含量随着生长的进程不断下降,而中性洗涤纤维(NDF) 含量则不断增加。CP含量从营养期的27.55%降至结实期的14.98%,NDF含量则由30.13%增至53.18%。枝条、叶、花、荚果CP和NDF含量各异,不同层枝条的CP、NDF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生物量 营养物质 粗蛋白质 中性洗涤纤维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年限退化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62
19
作者 左小安 赵哈林 +5 位作者 赵学勇 郭轶瑞 张铜会 毛伟 苏娜 冯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6,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0年的流动沙丘、封育11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和封育20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的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丰富度、盖度和物种...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0年的流动沙丘、封育11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和封育20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的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丰富度、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优势度逐渐减小。沙地退化植被恢复演替模式为:先锋植物沙蓬为主的一年生植物群落(流动沙丘阶段)→灌木差巴嘎蒿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阶段)→一、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的杂草群落(固定沙丘阶段)。在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存在递进性和渐变性;禾本科植物和多年生草本逐渐增加,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草本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组成 物种多样性 植被演替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31种1年生植物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刘志民 李雪华 +3 位作者 李荣平 蒋德明 曹成有 常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8-653,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 1年生植物当年新采种子的萌发特点。在 3 1种植物中 ,7种植物包括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刺沙蓬、曼陀罗、龙葵、地锦的发芽率超过 80 % ,9种植物包括苍耳、水稗草、狗尾草、虱子草、沙...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 1年生植物当年新采种子的萌发特点。在 3 1种植物中 ,7种植物包括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刺沙蓬、曼陀罗、龙葵、地锦的发芽率超过 80 % ,9种植物包括苍耳、水稗草、狗尾草、虱子草、沙米、灰绿藜、野西瓜苗、太阳花、鹤虱的发芽率不足 10 %。 1~ 3 d开始发芽的 18种植物包括大籽蒿、黄蒿、虎尾草、毛马唐、画眉草、冠芒草、野大豆、黄花草木樨、网果葫芦巴、沙米、雾冰藜、碱地肤、刺沙蓬、苘麻、野西瓜苗、马齿苋、苋菜、地锦。超过 10 d基本不发芽的 5种植物包括苍耳、狗尾草、虱子草、灰绿藜、太阳花。发芽持续期小于 10 d的 12种植物包括毛马唐、水稗草、画眉草、沙米、雾冰藜、苘麻、野西瓜苗、益母草、马齿苋、龙葵、地锦、鹤虱 ;发芽持续期超过 2 1d的 6种植物包括大籽蒿、黄蒿、冠芒草、黄花草木樨、刺沙蓬、碱蓬。高发芽率植物的发芽进程线显示了 3种萌发格局 :速萌型 ,包括虎尾草、地锦、曼陀罗、龙葵 ;缓萌型 ,包括刺沙蓬 ;中间型 ,包括大籽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萌发 1年生植物 禾草 杂草 发芽持续期 荒漠化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