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05
1
作者 常学礼 邬建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出现频率和不同沙漠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 ,探讨了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和定居特点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沙漠化过程是一... 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出现频率和不同沙漠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 ,探讨了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和定居特点 .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沙漠化过程是一个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 ,沙漠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绝灭 ,其次为稀有种和普通种 .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受沙漠化影响最大 ,而 1年生草本和半灌木类植物可存活于沙漠化过程各个阶段 .在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 物种多样性 沙漠化 内蒙古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17
2
作者 王涛 吴薇 +2 位作者 赵哈林 胡孟春 赵爱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基于近50a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发展—再发展—逆转的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以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变化作为主驱动因子,探讨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的作用。近40多年气候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地通过不同时期的降水-温度组合影响着沙漠... 基于近50a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发展—再发展—逆转的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以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变化作为主驱动因子,探讨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的作用。近40多年气候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地通过不同时期的降水-温度组合影响着沙漠化的进程,间接地通过人类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而产生的经济活动来加速沙漠化的进程。尽管科尔沁地区的气候驱动因子呈现出有利于沙漠化发展过程的趋势,但在近10多年来,这种驱动力的作用被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过程的驱动力所抵消。人类活动是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更加活跃的驱动因子,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强度的增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然植被群落毁灭性的破坏而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以土壤风蚀为例,这种加速可以是自然条件下的4~10倍;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所产生的在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量等方面退化的加速也与自然条件下的情况相差3~10倍以上。同样是人类活动,在合理的土地利用、采取各种沙漠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又可使沙漠化过程逆转。从这一点上来说,人为驱动因素应是起绝对主导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驱动因子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植被物种多样性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5
3
作者 常学礼 赵爱芬 李胜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应用1986年到1992年固定沙丘样方调查数据和同期降水量资料,对科尔沁沙地物种多样性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种丰富度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响比较强烈,一个干旱年份可减少固定沙丘植物种丰富度,而随后的恢复却需要3年... 应用1986年到1992年固定沙丘样方调查数据和同期降水量资料,对科尔沁沙地物种多样性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种丰富度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响比较强烈,一个干旱年份可减少固定沙丘植物种丰富度,而随后的恢复却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二者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D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响大于H。群落均匀度指数C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响不明显。从不同时期降水量变化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来看,生长期降水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年降水。在固定沙丘植被中,一年生植物种丰富度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响最大,其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类植物种丰富度不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在维持沙地物种多样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降水量 固定沙丘植被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近50a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吴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在明确了沙漠化土地的程度分级及其指标、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尔沁地区近50a来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中期,是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总面积增加了9084km2。从7... 在明确了沙漠化土地的程度分级及其指标、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尔沁地区近50a来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中期,是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总面积增加了9084km2。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继续呈快速增长之势,增加了9624km2;进入90年代,沙漠化过程呈现出逆转的趋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由1987年的61008km2,减少到2000年的50142km2,减少了10866km2。就近50a来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整体而言,经历了发展—再发展—逆转的过程。到2000年,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态势依然是严峻的。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沙漠化已呈现逆转的趋势。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改善,环境容量在提高,继续发展下去,有望进入良性循环以保障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土地沙漠化 动态监测 荒漠化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农田土壤沙漠化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55
5
作者 赵哈林 黄学文 何宗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24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土壤沙漠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风蚀沙化过程中,土壤的粉沙粘粒含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均趋于下降,而土壤容重、温度和pH值趋于升高;(2)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是土壤粉沙粘粒和有机质吹蚀的结... 本文通过对土壤沙漠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风蚀沙化过程中,土壤的粉沙粘粒含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均趋于下降,而土壤容重、温度和pH值趋于升高;(2)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是土壤粉沙粘粒和有机质吹蚀的结果,造成土壤粗粒化、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和水肥渗漏,其中风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危害明显大于积沙;(3)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沙漠化演变表现出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减弱,间断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质 沙漠化演变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苜蓿、无芒雀麦混播及单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永亮 张丽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23-28,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结果表明:苜蓿在孕蕾~盛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初花期单播草地产草量增长最快,以后增长缓慢,到成熟期产草量达到最大.混播延长了种群产草量积累时间,混播草地最高产草量出...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结果表明:苜蓿在孕蕾~盛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初花期单播草地产草量增长最快,以后增长缓慢,到成熟期产草量达到最大.混播延长了种群产草量积累时间,混播草地最高产草量出现时期晚于单播草地.种群产草量的净积累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苜蓿开花前).混播群落中3个杂花苜蓿+无芒雀麦群落的绝对生长率高于敖汉苜蓿+无芒雀麦群落.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产草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不同种群产草量快速积累期有所差异.不同草地产草量的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时期相同,均出现在苜蓿孕蕾至开花期(无芒雀麦孕穗至抽穗期).播种当年混播草地产草量高于单播草地,以后二年混播草地产草量明显低于单播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产草量动态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植物种多样性对沙地草场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常学礼 赵哈林 +1 位作者 杨持 徐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95-398,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草场不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表明 ,依据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产力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其中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多样性为一类 ,最高生物量变化于 2 99~ 3 3 6g·m-2 ,为简单的一元线性关系 ,相关性显著 ... 对科尔沁沙地草场不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表明 ,依据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产力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其中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多样性为一类 ,最高生物量变化于 2 99~ 3 3 6g·m-2 ,为简单的一元线性关系 ,相关性显著 .种丰富度和S W指数为一类 ,最高生物量变化于 42 6~ 43 3 g·m-2 ,与沙地草场生产力关系较复杂 ,曲线类型为抛物线型 ,相关性较显著 .同时 ,种丰富度、S W指数、功能多样性和组成组样性与沙地草场生产力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 ,组成多样性指数对沙地草场生产力影响最大 ,S W指数最小 ,依据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组成多样性 ( 0 .74) ;功能多样性 ( 0 .72 ) ;种丰富度 ( 0 .66)和S W指数 ( 0 .14 ) .可以认为沙地草场改良应建立在种的引进 (增加种丰富度 )和引进种所产生的组成 (生活型 )多样性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沙地草场 科尔沁地区 植物
下载PDF
基于RUE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地区植被影响研究——以科尔沁地区为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彭飞 王涛 薛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6-902,共7页
引入雨水利用效率RUE计算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合成时间长度(30~360d)下RUE标准差,发现4—10月(210d)的RUE标准差(0.124)最大。将4—10月的RUE中值,约0.484~0.602DN每毫米降水作为无人为扰动的RUE。基于NDVI与降水的线... 引入雨水利用效率RUE计算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合成时间长度(30~360d)下RUE标准差,发现4—10月(210d)的RUE标准差(0.124)最大。将4—10月的RUE中值,约0.484~0.602DN每毫米降水作为无人为扰动的RUE。基于NDVI与降水的线性关系,将年降水量乘以无人为扰动的RUE作为NDVI预测值,得到1999—2004年NDVI残差(预测值和影像值之差)空间分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地区NDVI残差差异显著,南部几个旗县NDVI平均减小0.114,中部和东北部旗县NDVI平均增加0.055,西北部地区NDVI平均增加0.76。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降水以及NDVI等资料分析了NDVI残差的空间特性,得出NDVI残差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效率 人类活动 SPOT-VGT NDVI重建 科尔沁地区
原文传递
科尔沁地区禾豆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淑艳 张永亮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5期32-37,42,共7页
在科尔沁草原地区进行了不同草种和不同播种量组合的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鸭茅、紫花苜蓿均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种间相容性较好;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猫尾草在苗期种间竞争能力较弱,... 在科尔沁草原地区进行了不同草种和不同播种量组合的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鸭茅、紫花苜蓿均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种间相容性较好;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猫尾草在苗期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幼苗死亡率较高,生长发育不良。在生产特性方面,草地早熟禾+鸭茅+猫尾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Ⅰ)草地豆科牧草平均产量显著大于禾本科牧草产量(P<0.01);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Ⅱ)草地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全年总产量中,组合Ⅱ的禾本科牧草产量显著大于组合Ⅰ(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混播组合是:无芒雀麦占40.3%,苇状羊茅+披碱草占32.9%,紫花苜蓿占26.8%,总播种量37.3kg/hm2,全年干草总产量可达8580.12kg/hm2,其中禾本科牧草占50%左右,适合于放牧刈割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混播草地 人工草地 生产特性 草种 播种量 产量 禾本科牧草 豆科牧草
原文传递
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量损失的初步评估——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涛 吴薇 +2 位作者 赵哈林 董治宝 薛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56,共4页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近50a来沙漠化土地经历了发展—再发展—逆转的过程,到2000年,该地区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沙漠化土地总计达50200km2,态势依然严峻。研究表明,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量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其基本特征是伴随着生...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近50a来沙漠化土地经历了发展—再发展—逆转的过程,到2000年,该地区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沙漠化土地总计达50200km2,态势依然严峻。研究表明,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量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其基本特征是伴随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逐渐受到破坏,植被沙生化和土壤沙质化,最终导致低级的沙漠(地)生态系统的形成,生物生产量的降低。2000年度科尔沁地区旱作农田由于沙漠化过程所造成的地上生物量损失约为68.6万t,放牧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损失量约为1008.2万t,总的损失量为1076.8万t。而在可以进行计算和评估的41a间,该地区由于沙漠化过程所造成的地上生物量损失量约为44148.8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过程 科尔沁地区 内蒙古 评估 地上生物量 生态系统 2000年度 沙漠化土地 生物生产量 损失量 结构功能 旱作农田 放牧草地 再发展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景观的分形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常学礼 张德干 杨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景观的分形分析表明,在流动沙丘、放牧场和农田三种斑块类型中,放牧场斑块的分维数在所分析的三类中最高,说明其空间格局最复杂.农田斑块的分维数最低,形状上相对简单.放牧过程对沙地景观的影响要大于农业活动...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景观的分形分析表明,在流动沙丘、放牧场和农田三种斑块类型中,放牧场斑块的分维数在所分析的三类中最高,说明其空间格局最复杂.农田斑块的分维数最低,形状上相对简单.放牧过程对沙地景观的影响要大于农业活动.分维数与面积关系的分析表明:随面积的增加,分维数总体上呈波浪式增加.农田和放牧场斑块的间隙度和观察尺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自相似性,具有分形结构.流动沙丘斑块的间隙度随尺度的变化比较复杂,曲线有转折点(在尺度为6和13时),说明流动沙丘斑块在景观中受到复杂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景观 科尔沁地区 沙地 分形结构
下载PDF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永亮 郑春芳 胡自治 《草原与草坪》 CAS 2004年第4期33-38,共6页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Carton无芒雀麦 草原2号杂花苜蓿 混播草地 施肥 种间竞争
下载PDF
风对科尔沁地区几种常见作物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霞 崔建垣 +1 位作者 曲浩 李熙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1-476,共6页
以科尔沁地区4种常见作物——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lycine max)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采用便携式风洞对4种作物幼苗进行不同吹风强度(4和8m.s-1)和吹风时间(0、30、60、90和120min)处理... 以科尔沁地区4种常见作物——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lycine max)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采用便携式风洞对4种作物幼苗进行不同吹风强度(4和8m.s-1)和吹风时间(0、30、60、90和120min)处理,并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作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s)的变化,以研究这4种作物幼苗对风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4种作物幼苗的Pn和Gs均随着风速的增大和吹风时间的加长而显著降低;在4m.s-1风速下,4种作物的Pn和Gs分别降低了3.3%~74.4%和10.9%~51.3%;在8m.s-1风速下,4种作物的Pn和Gs的降幅分别为30.8%~81.0%和48.3%~88.0%;在吹风条件下,除小麦,其他3种作物的Ts上升,而且在8m.s-1风速处理下的上升幅度均小于在4m.s-1风速下的上升幅度;4种作物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不断吹风过程中逐步降低,从而增加了对植物的干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幼苗 生理响应 科尔沁地区 风胁迫
原文传递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巴.苏和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主要取决于科尔沁的独特自然... 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主要取决于科尔沁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科尔沁文化内涵丰富,里面蕴含着“崇尚英雄”、“辅佐社稷”、“追求发展”、“热爱故乡”、“保护生态”、“坚忍不拔”等人文思想。特别是科尔沁文化所折射出的“坚毅、包容、创新、进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优良传统应当很好地继承,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为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科尔沁地区 区域文化 地域地理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沙质草地退化原因分析——以奈曼旗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廷宁 曹子龙 +1 位作者 郑翠玲 孙保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探讨沙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便为植被恢复与重建奠定科学基础,在调查对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21世纪初期,科尔沁地区奈曼旗沙质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特征等方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奈曼旗1963-2002年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1947-2002年56年... 为探讨沙质草地退化的原因,以便为植被恢复与重建奠定科学基础,在调查对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21世纪初期,科尔沁地区奈曼旗沙质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特征等方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奈曼旗1963-2002年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1947-2002年56年来畜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综合剖析了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沙质草地的迅速退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导致该地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劣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系统劣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草地 劣变 退化原因 科尔沁地区 奈曼旗 植被特征 植被恢复 畜牧业生产方式 畜牧业发展 生产力
下载PDF
清代科尔沁蒙地开发述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志和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清代从顺治帝入关之初,到乾隆朝末期,一百多年间,对蒙地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这一措施,虽然维护了清政府对蒙古的统治,但却阻碍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同内地各民族间的交往。然而,一个自然区域的经济,总是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和政... 清代从顺治帝入关之初,到乾隆朝末期,一百多年间,对蒙地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这一措施,虽然维护了清政府对蒙古的统治,但却阻碍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同内地各民族间的交往。然而,一个自然区域的经济,总是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紧密相连的,它不可能长期孤立存在下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必然要冲破这种封禁,以求得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清代科尔沁蒙地开发过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尔沁 清政府 押荒银 科右前旗 各民族 封禁政策 科尔沁地区 经济的 流民 科左中旗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玉米茎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霞 崔建垣 +2 位作者 岳祥飞 王少昆 岳广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以Dynamax包裹式茎流测量系统对科尔沁沙地玉米的液流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合实验区自动气象站同步测定的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人工记录的天气状况,分析了4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玉米的茎流变化、蒸腾耗水规律... 以Dynamax包裹式茎流测量系统对科尔沁沙地玉米的液流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合实验区自动气象站同步测定的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人工记录的天气状况,分析了4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玉米的茎流变化、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玉米液流日变化波动曲线不同,影响液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也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始终是液流变化的主导因子。晴天,玉米液流速率的日进程为"几"字型峰或单峰曲线;阴天,玉米的液流曲线通常呈多峰状态;风天和雨天是单峰曲线,或是呈不规则的多峰曲线。玉米茎秆液流通量密度的变化是各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株日耗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晴天、风天、阴天到雨天依次减少,其平均值分别为588,401,399和305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技术 茎流 气象因子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蒙古族“本森乌力格尔”探源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翠英 陈稚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森乌力格尔”,是指不用伴奏、拿着书本(作为道具或演唱提示)说唱的乌力格尔。它同“伙瑞乌力格尔”(干讲故事)、“潮仁乌力格尔”(自用潮尔伴奏)“胡仁乌力格尔”(自用四胡伴奏)是四种并存的乌力格尔形式。本森乌力格尔演... “本森乌力格尔”,是指不用伴奏、拿着书本(作为道具或演唱提示)说唱的乌力格尔。它同“伙瑞乌力格尔”(干讲故事)、“潮仁乌力格尔”(自用潮尔伴奏)“胡仁乌力格尔”(自用四胡伴奏)是四种并存的乌力格尔形式。本森乌力格尔演唱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元代及以前的历史故事和演义故事。本森乌力格尔的产生和形成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一、由雅不干陶力(讲说英雄史诗)和伙瑞乌力格尔(干讲故事)发展而来;二、在乌力格尔产生初期,不会操琴的演唱者逐渐分化而成;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仁乌力格尔 蒙古族 英雄史诗 科尔沁蒙古 说唱艺术 好来宝 科尔沁草原 胡尔齐 民间文学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应用与研究
19
作者 高阔 《建筑施工》 2024年第4期480-484,共5页
鉴于科尔沁地区干旱少雨、风沙侵扰的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和半农半牧的社会经济特点,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辅助的原则,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条件,突出生态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结合工程规... 鉴于科尔沁地区干旱少雨、风沙侵扰的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和半农半牧的社会经济特点,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辅助的原则,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条件,突出生态效益并兼顾经济效益。结合工程规模大、管理及协调难度高等特点,探索总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实施模式、关键工序、应用技术,对未来生态保护工程EPC模式应用、林草机械融合信息技术升级、“星-空-地”一体化空间发展等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后续类似林草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技术 思考与建议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年降水波动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庆兰 赵赫 +3 位作者 高军凯 卢筱茜 刘良旭 常学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4-1244,共11页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一个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和植被生产力预测的首选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地区18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将科尔沁地区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Ⅰ、Ⅱ、Ⅲ和...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一个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和植被生产力预测的首选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地区18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将科尔沁地区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Ⅰ、Ⅱ、Ⅲ和Ⅳ区,并且综合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尔沁地区近55年来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在统计学特征上Ⅰ、Ⅱ、Ⅲ和Ⅳ区在研究期内年均降水量分别为337.4±76 mm、369.2±73.2 mm、422.6±68.8 mm和483.4±97.1 mm,波动空间分异特征主要表现在降水量从东南(Ⅳ区)到西北(Ⅰ区)逐渐减少,变化趋势逐渐复杂;从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来看,降水距平值增加时Ⅰ区降水距平百分比最大,为12.95%;降水距平值减小时Ⅰ区偏离平均值最大,距平百分比为-19.26%。从小波分析结果来看,降水量年际波动存在多个主周期,其中最显著的周期为5~11年和23~32年,且从东南到西北其周期震荡性逐渐减弱,周期变化时间缩短。从周期性的强弱来看,在具有共性23~32年周期内,26~32年时间尺度模值较大,说明该时段是降水量周期变化较明显时期;5~11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次之,其他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较小。从空间分区的小波方差分析结果来看,Ⅰ、Ⅱ、Ⅲ区的降水主周期在10~11年之间,而Ⅳ区为25年,说明科尔沁地区在年降水量小于450 mm的区域降水波动特点一致,大于此值则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从年降水量多-少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推测,科尔沁地区在2016—2020年期间将一直处于降水偏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波动 小波分析 变化周期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