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 被引量:176
1
作者 刘华杰 《科普研究》 2009年第2期10-18,共9页
从当前中国的科学传播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三个模型,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也代表了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基于中国的复杂国情,三种模型将长期并存并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科学主义 传播模型
原文传递
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被引量:100
2
作者 金兼斌 江苏佳 +1 位作者 陈安繁 沈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本文探讨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的效果,并对我国当前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论文首先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新媒体平台上科学传播效果的测量问题,然后基于清博大数据平台对微信平台上定位与科学传播... 本文探讨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的效果,并对我国当前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论文首先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新媒体平台上科学传播效果的测量问题,然后基于清博大数据平台对微信平台上定位与科学传播的公众号(共783个)进行了系统的抽样分析,时间跨度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从WCI指数、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等角度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从公众号认证主体、发文内容定位、发文原创性、多媒体使用程度、科学性、趣味性等角度,对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认证主体、多媒体使用程度显著影响公众号的WCI指数、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而发文内容定位则会影响到公众号的WCI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传播效果 科学传播
下载PDF
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 被引量:73
3
作者 刘兵 侯强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85,共6页
近年来,科学传播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注重传播内容,而忽视了本来就是传播学最重要内容的对传播机制的研究。另一方面,简单地以科学传播替代传统的科普概念也是存在问题的。有关这些... 近年来,科学传播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注重传播内容,而忽视了本来就是传播学最重要内容的对传播机制的研究。另一方面,简单地以科学传播替代传统的科普概念也是存在问题的。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传播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 科普工作 科学共同体
下载PDF
网络科学信息资源“公开获取运动”的模式与方法 被引量:88
4
作者 黄凯文 刘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3,共5页
网络科学信息资源的“公开获取运动”在消除获取知识的障碍、减少科学传播的费用、保存科学成果、加速科学传播与交流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文章介绍“公开获取运动”实施的模式、常用的软件系统及支持的标准。
关键词 信息资源 运动 公开 网络 科学传播 科学成果 软件系统
下载PDF
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 被引量:54
5
作者 翟杰全 杨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科学传播”概念争论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关于“科学传播”概念的基本描述。本文认为 ,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科学传播”概念争论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关于“科学传播”概念的基本描述。本文认为 ,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科技传播 科学普及
下载PDF
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华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0期15-20,共6页
科学技术普及 (简称“科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目前看来“科学传播”是一个概括力较强的用词 ,在这一课题下两大传统需要整合。一阶科学传播与二阶科学传播实际上联系在一起 。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科普 科技新闻
下载PDF
抖音热门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探析 被引量:56
7
作者 金心怡 王国燕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3,96,共10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和手段也相应改变,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科普的又一重要途径。在抖音平台上,不同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创新地引入"传播力"这一概念,作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和手段也相应改变,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科普的又一重要途径。在抖音平台上,不同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创新地引入"传播力"这一概念,作为衡量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抖音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进行量化,以抖音平台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传播力在前100名的科普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探究高传播力短视频的共性特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生产和传播科普短视频提出几点建议:输出适应平台特征的优质科普内容,打造人格化的科普账号,鼓励用户深度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 短视频 科学传播 传播 内容分析
原文传递
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 被引量:53
8
作者 彭兰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8,共5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已经扩展为全民参与的传播,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皆媒的时代。社交化传播的兴起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让传播格局变得复杂,碎片化传播的特点让还原事情真相变得困难,而实时化内容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已经扩展为全民参与的传播,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皆媒的时代。社交化传播的兴起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让传播格局变得复杂,碎片化传播的特点让还原事情真相变得困难,而实时化内容生产让挖掘真相成为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后真相成为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困境。本文对人人皆媒时代下,如何避免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的影响,如何走出传播中追求真相的困境,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思考。要解决困境、实现突围,可能需要专业媒体加大科学化的传播力度,同时需要参与传播的社会每个个体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加强对信息茧房的警惕与自省。因此,专业媒体的职责将变会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化传播 后真相 信息茧房 科学传播
原文传递
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的理论溯源及其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0
9
作者 贾鹤鹏 苗伟山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89,共24页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这三个领域在西方学术界的理论脉络、主要范式、最新进展及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之间的互动,并简要回顾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尽管这三个领域彼此相关并在研究议题上有相当的重叠...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这三个领域在西方学术界的理论脉络、主要范式、最新进展及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之间的互动,并简要回顾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尽管这三个领域彼此相关并在研究议题上有相当的重叠,但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传统和学术路径。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我国传播学界吸收、消化和依据国情发展相关理论与实务都非常重要。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传播学研究在这些领域亟待开展的议题和可能的理论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风险传播 健康传播 公众参与 说服理论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吴国盛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有三个名称:科普、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分别代表科学传播的三个群体和三种模式。由中国科协所主导的科普是主流和正统,拥有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三重特征,近20年来有边缘化趋势。科技传播的研究者主要是传播... 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有三个名称:科普、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分别代表科学传播的三个群体和三种模式。由中国科协所主导的科普是主流和正统,拥有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三重特征,近20年来有边缘化趋势。科技传播的研究者主要是传播学家,主要关注传播手段和传播效率,与科普理念没有冲突。科学传播的倡导者主要是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挑战主流和正统科普的三大意识形态。以北大科学传播中心为标志,形成了中国科学传播的批判学派。三种模式仍然处在剧烈的互动和融合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学传播 科技传播 科学普及
原文传递
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 被引量:41
11
作者 周宏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成为大众自觉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着传播路径比较单一、社会群体认同感差异较大、认同效果不尽如人意、认同环境... 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成为大众自觉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着传播路径比较单一、社会群体认同感差异较大、认同效果不尽如人意、认同环境复杂等问题。为此,要从构建科学传播机制、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实践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机制 科学传播 利益引导 制度保障
下载PDF
真伪博弈:微博空间的科学传播机制——以“谣言粉碎机”微博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杨鹏 史丹梦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谣言粉碎机"为案例,对微博空间科学传播的传播者主体、传受关系、内容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符号特征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微博内容碎片化、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为科学传播带来的变化。作者发现,在微博这一...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谣言粉碎机"为案例,对微博空间科学传播的传播者主体、传受关系、内容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符号特征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微博内容碎片化、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为科学传播带来的变化。作者发现,在微博这一空间里,"谣言粉碎机"的"平民化"主体形象具有比权威科学传播者更为突出的优势,与普通用户的传受关系可灵活转换,用户之间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平台;同时,"谣言粉碎机"提供的信息内容贴近生活,符号样式体现了网络语言特色,更易得到用户认可。但微博的科学传播也面临困境:内容碎片化、传播迅捷等特点难以提供充分的理性思考余地,篇幅的不足增加了语义的不确定性——微博成为伪科学信息的集散地皆与此有关。如何在新媒体空间进行科学传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新媒体 微博 谣言
原文传递
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王国华 刘炼 +1 位作者 王雅蕾 徐晓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2,117,共6页
基于科学传播的既有理论,从科学传播的传播内容、参与主体和传播方向三个方面,研究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传播模式。研究发现,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参与主体包括科学信息生产者、政府、传统媒体和普通公众,传播方向主要为双向。自媒体平台... 基于科学传播的既有理论,从科学传播的传播内容、参与主体和传播方向三个方面,研究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传播模式。研究发现,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参与主体包括科学信息生产者、政府、传统媒体和普通公众,传播方向主要为双向。自媒体平台使得交流和互动的科学传播得以实现。此外,研究得出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具有传播方式多样化,更多互动使得传播效果更优,中介弱化使得沟通方式更直接,基于理解的二次传播使得科学信息影响范围更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科学传播 传播模式 传播主体 传播方向
下载PDF
科学成果的微信传播现状及影响力研究——以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为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周荣庭 韩飞飞 王国燕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0,97,共8页
通过对国内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调研,归纳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四大特征,讨论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两大要素,最后提出完善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提高多类型功能利用率,丰富科学信息传播形式;强化多类型... 通过对国内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调研,归纳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四大特征,讨论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两大要素,最后提出完善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提高多类型功能利用率,丰富科学信息传播形式;强化多类型营销理念,扩大科学传播范围;细分多类型受众群体,明晰不同受众关系属性;强化多类型制度监管,营造良好的科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成果 微信公众平台 科学传播 传播效果
原文传递
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37
15
作者 贾鹤鹏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9,共6页
在科学传播领域,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因为符合民主政治的诉求而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该模型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如何确定公众代表,怎样实现公众真正参与科学进程,如何调和公众参与科学所体现的平等诉求与科学精英对科技知识的天然垄断之间... 在科学传播领域,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因为符合民主政治的诉求而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该模型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如何确定公众代表,怎样实现公众真正参与科学进程,如何调和公众参与科学所体现的平等诉求与科学精英对科技知识的天然垄断之间的矛盾等。面对挑战,公共政策研究者在代表选择、观点均衡、议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与科技决策的方案;部分科学传播学者则跳出公众参与科学局限于民主政治层面,将该模型拓展到科学教育与公众参与科研等领域。尽管有种种挑战,但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公众参与科学 公众理解科学 缺失模型 科学争议
原文传递
《格致汇编》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在清末的传播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扬宗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年第1期36-37,共2页
作者以原始材料为依据,讨论清末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创刊缘起与刊行情况;分析其内容与特色;论述它在清末传播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 格致汇编 科学期刊 科学传播 清末 近代科学知识
下载PDF
论科普的立场与科学传播的信条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80,共5页
科学技术普及除了国家立场和科学共同体立场外,还可以设想一种个体公民立场,这三种立场与三种科普模式有大致对应关系,其中传统科普对应于国家立场,公众理解科学对应于科学共同体立场,而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对应于个体公民立场。作为科... 科学技术普及除了国家立场和科学共同体立场外,还可以设想一种个体公民立场,这三种立场与三种科普模式有大致对应关系,其中传统科普对应于国家立场,公众理解科学对应于科学共同体立场,而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对应于个体公民立场。作为科普新形态的科学传播,也有自己的若干信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科学传播 公众理解科学 科技创新能力
下载PDF
科学走向传播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吴国盛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今天我们所说的“传播”和“传播学”是对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的翻译,然而中文的“传播”一词往往与“传输、传递(transmit)、扩散、散布、广播(dissemination,spread,broadcast)”相联系,表征的是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单向“流动... 今天我们所说的“传播”和“传播学”是对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的翻译,然而中文的“传播”一词往往与“传输、传递(transmit)、扩散、散布、广播(dissemination,spread,broadcast)”相联系,表征的是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单向“流动”,并没有双向流动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中国 科技交流 科学素养
下载PDF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被引量:29
19
作者 侯强 刘兵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9,共5页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忽略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并非只是科学传播的一个中介,媒介技术的改进、媒体自身独立性的增强使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力量的牵制,并影响到科学传播的进程。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媒介技术 科学共同体 科技政策 公众理解科学
下载PDF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华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18,共7页
国际上通用的三维“公民科学素养”概念及部分测试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上的难点;此测试的完善化,需要从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针对我国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我国应当建立自己的观测与评估体系。测... 国际上通用的三维“公民科学素养”概念及部分测试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上的难点;此测试的完善化,需要从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针对我国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我国应当建立自己的观测与评估体系。测试中的问题也部分反映了“缺失模型”本身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科学素养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