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12
1
作者 杨国虎 李新 +1 位作者 王承莲 罗湘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0,64,共5页
利用4个代表当前植株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研究了5种密度对形成玉米产量性状有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与玉米产量有正向相关的主要个体产量性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单株的叶面积、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 利用4个代表当前植株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研究了5种密度对形成玉米产量性状有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与玉米产量有正向相关的主要个体产量性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单株的叶面积、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群体的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增高趋势;玉米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前类型的玉米品种出现高产的种植密度在70000株/hm^2~90000株/hm^2,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是在80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性状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8
2
作者 张旺锋 王振林 +3 位作者 余松烈 李少昆 房建 童文崧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后 ,低密度 6万株·hm-2 的群体光合速率仍为最低 ,高密度 30万株·hm-2 群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 ,中密度 1 8万株·hm-2 则保持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似 ,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 ,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 ,株型变紧凑 ,但密度过大 ,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 ,冠层结构不良 ,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增加密度能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 ,但密度过高削弱了棉株个体发育 ,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早 ,造成单铃重降低。群体总光合物质累积与群体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呈显著正相关 ,籽棉产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仅在盛铃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 ;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超高产 ,应使棉花生育前期群体光合速率稳定上升 ,至盛铃期达到高峰值 ,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新疆 棉花 群体 光合作用 冠层结构 光合物质累积 光合速率 籽棉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4
3
作者 刘伟 张吉旺 +5 位作者 吕鹏 杨今胜 刘鹏 董树亭 李登海 孙庆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1307,共7页
选用玉米品种登海661和农大108,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高产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加后群体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反之。登海661在9.0万株hm?2时充分发... 选用玉米品种登海661和农大108,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高产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加后群体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反之。登海661在9.0万株hm?2时充分发挥了生长潜能,可获高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开花期和乳熟期茎秆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大于叶片,主要影响茎秆干物质积累;成熟期茎秆干物质积累量降幅小于叶片,主要影响叶片干物质积累。乳熟期以后茎秆和叶片的干物质输出率均随种植密度增加显著减少,茎秆的贡献率随种植密度增加显著减少,而叶片的贡献率,随种植密度增加显著增加。密度3.0~9.0万株hm?2时茎秆对籽粒干物质积累量贡献率大,10.5~13.5万株hm?2时叶片对籽粒库建成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8
4
作者 丰光 李妍妍 +2 位作者 景希强 王亮 黄长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豫麦49-19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4
5
作者 刘万代 陈现勇 +1 位作者 尹钧 杜沛鑫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469,共6页
为给豫麦49—198大面积推广选择适宜栽培措施,设置播期和密度各3个水平,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该品种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播期和密度变化可以调控群体性状,最高群体茎数随播期推迟和种植... 为给豫麦49—198大面积推广选择适宜栽培措施,设置播期和密度各3个水平,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该品种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播期和密度变化可以调控群体性状,最高群体茎数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减小而下降,早播(10月5日)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衰减较快;就花后干物质积累而言,播期间适播(10月12日)〉晚播(10月19日)〉早播(10月5日)。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播期。3个播期中,适播的产量显著高于早播,但与晚播的差异不显著;密度间以中密度(1957Y/ha)产量最高,低密度(120万/ha)最低,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但中密度与高密度(270万/ha)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豫麦49—198维持最大叶面积指数9.5和干物质积累量21000kg/ha左右时,籽粒产量可以突破9000kg/ha,相对应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为10月中旬和195万~270万/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种植密度 群体性状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2
6
作者 薛珠政 卢和顶 +1 位作者 林建新 杨人震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54,共3页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情况及产量的变化,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品种方能获得高产稳产。
关键词 玉米 单株效应 群体效应 种植密度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6
7
作者 王之杰 郭天财 +1 位作者 王化岑 王永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 ,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 49四个密度处理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存在着差异。每公顷基本苗 15 0× 10 4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 (Pn)、RUBP羧化酶 (RU BPcase)活性、叶绿素 (Chl)含量、群体光合速率 (CAP)、群体叶...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 ,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 49四个密度处理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存在着差异。每公顷基本苗 15 0× 10 4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 (Pn)、RUBP羧化酶 (RU BPcase)活性、叶绿素 (Chl)含量、群体光合速率 (CAP)、群体叶源量 (CL SC)等几个重要光合指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且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 49超高产栽培应适当控制基本苗数 ,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以提高生育后期光合能力 ,增加干物质积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超高产栽培 生育后期 种植密度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4
8
作者 李豪圣 宋健民 +5 位作者 刘爱峰 程敦公 王西芝 杜长林 赵振东 刘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48,共6页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 为给‘济麦22’大面积推广提供适宜栽培措施,选择4个生态区5个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其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济麦2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下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发现环境差异对‘济麦22’千粒重影响较大,而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小。2008年4个生态区‘济麦22’适宜播期范围分别为:鲁南地区10月8日至14日、鲁东地区10月6日至12日、鲁北地区10月1日至7日、鲁西地区10月10日至16日;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180×104/hm2-240×104/hm2。研究还表明,在中高肥或高肥地力条件下,增加粒重对充分发挥‘济麦22’高产潜力似乎更有效。因此,选择适宜播期播量的同时,应在栽培技术中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获得足够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种植密度 '济麦22’ 超高产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和源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0
9
作者 刘伟 吕鹏 +5 位作者 苏凯 杨今胜 张吉旺 董树亭 刘鹏 孙庆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7-1743,共7页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在4个不同区域(山东农业大学、汶口、兖州和莱州)设置22500、45000、67500、90000和112500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在4个不同区域(山东农业大学、汶口、兖州和莱州)设置22500、45000、67500、90000和112500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112500株.hm-2密度条件下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分别为19132和36965kg.hm-2,与22500和67500株.hm-2密度相比,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72%和48%,生物产量分别增加了152%和112%.两品种单株叶面积、最大花丝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大而显著提高.收获指数与粒叶比随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当密度超过67500株.hm-2时差异不显著,表明高密度条件下玉米通过增加群体库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 种植密度 源库特性
原文传递
玉米茎秆弯曲性能与抗倒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3
10
作者 勾玲 赵明 +3 位作者 黄建军 张宾 李涛 孙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3-661,共9页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的力学特点,选用不同抗倒性品种登海3719、京科519和农大108,设置3.00、5.25、7.50、9.25和12.00万hm?25个密度,分别于玉米抽雄前和蜡熟期取样,用WDW30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茎秆第3、5、7节间进行悬臂...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的力学特点,选用不同抗倒性品种登海3719、京科519和农大108,设置3.00、5.25、7.50、9.25和12.00万hm?25个密度,分别于玉米抽雄前和蜡熟期取样,用WDW30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茎秆第3、5、7节间进行悬臂梁弯曲试验,同时测定节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直径变细、节间长度增长。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在3个品种中登海3719的平均直径和长度均低于其他2个品种;品种间茎秆惯性矩也有较大差异。基部节间弹性模量、最大抗弯应力均随生育进程而增加,但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和节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登海3719在两个生育期均为最大,且随密度增加的下降幅度较小。以京科519最低,其对密度反应较敏感,下降幅度大,易发生倒伏。在玉米抽雄期,基部节间平均弹性模量为40.0MPa,最大抗弯应力为2.8MPa,可能是茎秆抗折力学指标的下限。茎秆弹性模量与最大抗弯应力极显著相关,茎秆直径与弹性模量和最大抗弯应力在抽雄前显著正相关,而到蜡熟期相关不显著。它们与田间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弯曲弹性模量反映茎秆的耐密能力,茎秆最大抗弯应力反映品种茎秆的抗折能力,而茎秆直径不能作为评价茎秆抗弯强弱的主要指标。玉米抽雄前期与蜡熟期茎秆抗弯性状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因此利用抽雄前茎秆基部弯曲力学性能鉴定与评价玉米茎秆抗倒、耐密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秆 弯曲试验 弹性模量 抗弯强度 种植密度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1
11
作者 马兴林 关义新 +2 位作者 逄焕成 王庆祥 凌碧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6,共3页
2002年在吉林省梨树,以中单9409、郑单18和哲单14为试材,在30000、60000、90000和12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量的种植密度效应基本相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后降... 2002年在吉林省梨树,以中单9409、郑单18和哲单14为试材,在30000、60000、90000和12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量的种植密度效应基本相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后降。随种植密度增加,高淀粉玉米郑单18的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逐渐下降,淀粉含量上升,而蛋白质、油分、淀粉含量之和穴POSC雪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普通玉米哲单14蛋白质含量和POSC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上升,淀粉含量下降,而油分含量呈现降-升-升趋势。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随种植密度增加POSC和油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以上表明,玉米子粒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密度时品种间具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子粒品质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3
12
作者 上官克攀 杨虹琦 +3 位作者 罗桂森 周冀衡 邱铭生 王鑫 《烟草科技》 EI CAS 2003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解决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问题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东南烟区烤烟主栽品种K 32 6、云烟 85、翠碧 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 (1480、12 0 0和 10 2 5株 /6 6 6 .7m2 )下 ,烟叶生长发育、产质量和烟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种植... 为解决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问题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东南烟区烤烟主栽品种K 32 6、云烟 85、翠碧 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 (1480、12 0 0和 10 2 5株 /6 6 6 .7m2 )下 ,烟叶生长发育、产质量和烟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①能降低各部位烟叶的单叶重 ,尤其是上部叶 ;②可有效减少上部烟叶的比例 ;③烟叶烟碱含量降低 ,烟叶的刺激性减轻、可用性 (特别是上部叶 )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烤烟生长 烟碱含量 田间试验 品种 烟叶质量
下载PDF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 被引量:88
13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叶面积系数 净同化率 经济系数 千粒重 叶面积指数 光合生产率 收获指数 玉米栽培 种植密度 栽植密度 光合势 每穗粒数
下载PDF
2005—2016年中国玉米种植密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91
14
作者 明博 谢瑞芝 +3 位作者 侯鹏 李璐璐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0-1972,共13页
【目的】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国内外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但合理的密植范围受资源条件、品种和种植技术共同影响。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玉米种植密度的现状及其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变化,辨析玉米产量提升途径,为明确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应... 【目的】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国内外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但合理的密植范围受资源条件、品种和种植技术共同影响。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玉米种植密度的现状及其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变化,辨析玉米产量提升途径,为明确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整理了2005—2016年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测产调研数据,包括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北玉米区、西南玉米区以及南方甜、糯玉米区共5大玉米产区,累计调研23个省(区)、267个县(市),共117 960份调查数据,以测产调研的收获株数分析中国玉米种植密度的变化情况。经过数据审核订正,各县市逐年农户数据平均代表该县(市)逐年种植密度,缺失数据利用5点平滑插值法插值补缺。根据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及种植模式,将玉米主要产区细分为25个典型生态区域,以县(市)为单位分析玉米主要产区及其生态区域的种植密度和变化规律。研究运用箱形分析法和Tukey’s HSD法比较各区域种植密度差异及其显著性;将各区域种植密度与年代进行回归,分析种植密度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显著性。【结果】分析表明,目前(2014—2016年),5大玉米产区和25个生态区域种植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种植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北玉米区(6.77万株/hm^2)>黄淮海夏玉米区(6.19万株/hm^2)>北方春玉米区(5.91万株/hm^2)>南方甜糯玉米区(5.13万株/hm^2)>西南玉米区(4.80万株/hm^2),西北玉米区种植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主产区,而南方甜糯玉米区与西南玉米区种植密度极显著低于其他主产区。各主要产区种植密度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北方春玉米区种植密度2005—2016期间呈极显著增长,12年间上升了1.5万株/hm^2;黄淮海夏玉米区2005—2009年种植密度明显上升,2009年后种植密度稳定在6.2万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主要产区 种植密度 变化趋势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3
15
作者 刘萍 郭文善 +3 位作者 徐月明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9号和中筋品种扬麦1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扬麦9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240×10^4/ha时,产量、总...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9号和中筋品种扬麦1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扬麦9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24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密度再增加则呈相反趋势;扬麦12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15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密度再增加亦呈相反趋势。当密度增加至240×10^4/ha时,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密度再增加则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在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品种扬麦9号最优密度为240×10^4/ha,此密度下有利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协调发展,生产中采用200~25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中筋品种扬麦12号最优密度为150×10^4/ha,此密度下可实现优质高产,生产中采用130~17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烤烟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4
16
作者 王瑞 刘国顺 +3 位作者 倪国仕 毕庆文 杨林波 甄才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88-2295,共8页
选用云烟87,研究4种种植密度(16665、15150、13875和12825株hm-2)对烤烟下、中、上3部位叶片光合及其同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比叶重以及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成熟期(移栽60d以后)明显表现出密度效应。随着群体生育进... 选用云烟87,研究4种种植密度(16665、15150、13875和12825株hm-2)对烤烟下、中、上3部位叶片光合及其同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比叶重以及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成熟期(移栽60d以后)明显表现出密度效应。随着群体生育进程的推进,密度对3个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增大趋势。降低种植密度可以减小叶片Pn下降率,延缓光合功能的衰退,延长同化产物的积累时间。下部叶除12825株hm-2外,其他3处理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上部叶片均出现"午休"现象;较高种植密度能够减轻中部叶片"午休"的程度。在1515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中部叶片日光合总量较高,光合产物也达到较高水平,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也达到最为协调的状态,有着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烤烟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同化物
下载PDF
用GGE双标图分析种植密度对高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5
17
作者 陈四龙 李玉荣 +1 位作者 程增书 刘吉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8-1335,共8页
花生群体密度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系统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产量和性状差异,可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高油花生冀花4号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7.5、10.5、15.0、19.5和24.0万穴,探索种植密度对... 花生群体密度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系统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产量和性状差异,可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高油花生冀花4号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7.5、10.5、15.0、19.5和24.0万穴,探索种植密度对高产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形成因素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并用GGE双标图法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对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一,单株开花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和荚果产量表现最敏感,而主茎高、侧枝长、出米率、籽仁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表现相对较稳定。随花生密度增大,单株开花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荚果产量则逐渐提高,但提高幅度逐渐降低。冀花4号种植密度每公顷10.5~15.0万穴时可获最大经济效益。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密度下花生生长状况和产量反应提供了更为直观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植密度 GGE双标图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76
18
作者 张吉旺 胡昌浩 +2 位作者 王空军 董树亭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6-1131,共6页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全株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总能量的产量显著增加。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进行调控,可以改善玉米的植株性状,获得较高的饲用物质产量,提高全株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营养价值 种植密度 全株玉米 植物动力2003 植物生长调节剂 干物质产量 粗纤维含量 无氮浸出物 籽粒产量 差异显著 植株性状 粗蛋白 粗脂肪 度条件 总能量 单株 施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8
19
作者 刘霞 李宗新 +1 位作者 王庆成 刘开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鲁单981(大粒型)、泉星2101(小粒型)两个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促进大粒型品种LD981灌浆前期单粒重的提高,但均不利于大粒... 以鲁单981(大粒型)、泉星2101(小粒型)两个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促进大粒型品种LD981灌浆前期单粒重的提高,但均不利于大粒型和小粒型品种在灌浆后期维持较高的粒重。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缓增持续期、快增期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所致,而平均灌浆速率对其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支链淀粉、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灌浆进程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8
20
作者 曹胜彪 张吉旺 +3 位作者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杨今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3-1353,共11页
选用DH661和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4个施氮水平和60000、75000、90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60000株/hm2相比,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90... 选用DH661和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4个施氮水平和60000、75000、90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60000株/hm2相比,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90000株/hm2高密度下玉米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总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90000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氮素转运效率及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呈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适量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高种植密度下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两因素,ZD958和DH661两品种获得高产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施氮量为240~3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