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氏栲林优势种竞争关系及其预测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1 位作者 李俊清 林加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分析格氏栲天然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格氏栲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马尾松-格氏栲(Pinusmassoniana-Castanopsiskawakamii)&... 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分析格氏栲天然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格氏栲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马尾松-格氏栲(Pinusmassoniana-Castanopsiskawakamii)>格氏栲-格氏栲(C.kawakamii-C.kawakamii)>木荷-格氏栲(Schimasuperba-C.kawakamii)>杜英-格氏栲(Elaeocarpusdecipiens-C.kawakamii)>木姜子-格氏栲(Litseamollifolia-C.kawakamii)>老鼠矢-格氏栲(Symplocosstellaris-C.kawakamii);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与格氏栲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双曲线非线性回归关系,并利用模型预测了格氏栲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的数量研究,不仅拓展格氏栲天然林物种竞争规律的探索,而且为格氏栲林经营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竞争 竞争强度
下载PDF
烟粉虱种内及种间竞争取代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金燕 张桂芬 +1 位作者 万方浩 王进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烟粉虱复合种下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生物型,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害虫,被称为"超级害虫"。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发现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非B型烟粉虱和其他害虫的现象。综合相关报道,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烟粉虱复合种下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生物型,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害虫,被称为"超级害虫"。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发现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非B型烟粉虱和其他害虫的现象。综合相关报道,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机制包括资源利用竞争和相互干扰竞争,可能涉及的因素包括:生态位竞争、寄主适应能力的差异、非对称交配互作、高温逆境适应能力差异、药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双生病毒的互作等,且B型烟粉虱可能含有的独特的内共生菌对增强其竞争能力也具有一定作用。此外,本文还就目前Q型烟粉虱在局部区域严重危害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入侵物 /竞争 竞争机制
下载PDF
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天然樟子松林种内种间竞争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毛磊 杨丹青 +1 位作者 王冬梅 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14,共6页
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分析了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 ongolicaL itv.)林内所有胸径大于2 cm的樟子松、山杨(Populus davidiana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Suk.)和山荆子(Malus baccataL.)的种... 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分析了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 ongolicaL itv.)林内所有胸径大于2 cm的樟子松、山杨(Populus davidiana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Suk.)和山荆子(Malus baccataL.)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样地中主要的竞争木和对象木均为樟子松和白桦;樟子松的种内竞争强度(0.534)远大于种间竞争强度。随径级的增大,樟子松的种内竞争强度逐渐减小,且与胸径存在幂函数关系CI=A.D-B。胸径达到30 cm后,樟子松种内竞争强度变化不明显。作为竞争木,樟子松对其他树种产生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竞争 竞争指数
下载PDF
青秀山风景区优势种大叶栎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2 位作者 秦川 何炎 李玉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85,共6页
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塑造森林结构和动态的关键因素。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青秀山次生林优势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 ssa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种内的密度制... 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塑造森林结构和动态的关键因素。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青秀山次生林优势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 ssa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种内的密度制约性的自疏效应有关。2)大叶栎与乔木上层建群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竞争最为强烈,其次为大叶栎、稠木Lithocarpus glab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等树种。大叶栎种间竞争较种内竞争更为剧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马尾松种群逐渐退出群落。3)大叶栎种内以及与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而大叶栎与伴生树种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间近似服从对数函数关系,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叶栎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随大叶栎树龄的增大而减小,当其胸径超过30 cm后,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栎 优势 竞争 竞争指数 青秀山风景区
下载PDF
越南黄连国家公园福建柏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维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24-4028,4031,共6页
越南黄连国家公园位于越南北部,总面积约29845 hm2,最高海拔3143 m(番西邦),与中国云南省金平县接壤。由于人为砍伐、毁林开荒,目前福建柏原生群落主要分布在黄连国家公园西南区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1900 m,最高可达2176 m。在对该... 越南黄连国家公园位于越南北部,总面积约29845 hm2,最高海拔3143 m(番西邦),与中国云南省金平县接壤。由于人为砍伐、毁林开荒,目前福建柏原生群落主要分布在黄连国家公园西南区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1900 m,最高可达2176 m。在对该区域4个样地(总面积2400 m2)和5个样圆福建柏群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种内种间竞争、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74科120属14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8科9属10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62科106属128种 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占有较大比例,且起源古老 群落为复层异龄结构,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有福建柏、蕈树、越南多花含笑、叶轮木、锈毛梭子果、鸡毛松、锈毛棋子豆、微毛布惊、灰毛杜英、大叶柯、睦南木莲、沙坝厚皮香等种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变幅不大,福建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乔木层〉灌木草〉草本层〉层间植物〉更新层 福建柏种间竞争主要为:沙坝厚皮香、蕈树、大叶柯、锈毛梭子果、越南多花含笑、公孙锥、叶轮木、野柿、越南琼楠、锈毛棋子豆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黄连国家公园 福建柏群落 区系分析 多样性 竞争
下载PDF
人工草地种内种间竞争与生产稳定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好斯巴特 魏绍成 《草原与草坪》 CAS 2011年第6期83-86,93,共5页
种内种间竞争是研究人工草地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草地生态与生产稳定性是建立人工草地的根本目标。单播人工草地种内竞争尽管是相互的,但主要由密度依赖机制控制着种群动态。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特征决定着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 种内种间竞争是研究人工草地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草地生态与生产稳定性是建立人工草地的根本目标。单播人工草地种内竞争尽管是相互的,但主要由密度依赖机制控制着种群动态。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特征决定着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过程和结局。虽然存在竞争排斥,但生态位相似、竞争能力相当的2~3个草种混播是比较适宜的。要获得人工草地持续高产和防止其退化,必须采取综合农作管理措施。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及人工草地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维持其生产稳定性,即人工草地只有生态稳定,生产才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竞争 生态与生产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