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府《春江花月夜》流变考
1
作者 廖文瀚 《乐府学》 2023年第1期133-152,共20页
《春江花月夜》自陈后主创调以来,经隋唐而逐渐派生出三种篇体模式:五言短制的宫体类型、七言歌行的叙景寄情类型、寄寓兴亡的咏史怀古类型。明清以降的拟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三大系统,各有得失,呈现出题材、风格、文体的复杂演变现象。随... 《春江花月夜》自陈后主创调以来,经隋唐而逐渐派生出三种篇体模式:五言短制的宫体类型、七言歌行的叙景寄情类型、寄寓兴亡的咏史怀古类型。明清以降的拟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三大系统,各有得失,呈现出题材、风格、文体的复杂演变现象。随着后世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接受,拟张歌行系统兴起;怀古系统独创性突出。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拟张若虚格调,以乐府拟代传统配合小说情节,展现出文体融合的巨大潜力。梳理乐府《春江花月夜》的流变,为探索乐府传统中复古与新变的张力增补了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古题乐府 拟代传统 风雨 文体融合
原文传递
双重代言:从拟代传统看曹雪芹《秋窗风雨夕》
2
作者 梁海燕 廖文瀚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7,共15页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唯一一处乐府诗写作情节设置。曹雪芹借用乐府诗的拟古创作、代言抒情功能,令小说人物借助乐府传统的离怨主题寄寓难言之情。作为镶嵌在小说中的乐府诗,曹雪芹参拟《春江花月夜》古题...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唯一一处乐府诗写作情节设置。曹雪芹借用乐府诗的拟古创作、代言抒情功能,令小说人物借助乐府传统的离怨主题寄寓难言之情。作为镶嵌在小说中的乐府诗,曹雪芹参拟《春江花月夜》古题乐府诗格,更依据小说中的情景时地重铸诗境。《秋窗风雨夕》兼具乐府拟代与小说叙述的双重代言书写性能,这一构思手法极具示范意义,并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中得到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曹雪芹 代别离 风雨 代言
原文传递
折射性格命运反映社会文化 红楼梦中人的诗作该怎么读?
3
作者 夜小紫 《国家人文历史》 2023年第4期94-102,共9页
2022年12月17日晚,“永远的《红楼梦》——87版《红楼梦》35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从《枉凝眉》《红豆曲》《秋窗风雨夕》到《葬花吟》曹雪芹在小说中精心创作的一首首诗歌深入人心,承载了无数人对《红楼梦》的回忆。著... 2022年12月17日晚,“永远的《红楼梦》——87版《红楼梦》35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从《枉凝眉》《红豆曲》《秋窗风雨夕》到《葬花吟》曹雪芹在小说中精心创作的一首首诗歌深入人心,承载了无数人对《红楼梦》的回忆。著名学者周汝昌曾说:“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这点明了诗歌之于《红楼梦》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命运 《枉凝眉》 《葬花吟》 《红楼梦》 周汝昌 《红豆曲》 曹雪芹 风雨
原文传递
《红楼梦》诗三首辨析
4
作者 胡传志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7,共12页
作为谜语诗,《更香》本是游戏之作,首联、颔联、尾联较为恰切,颈联有些牵强,以《更香》暗示主人公命运,不尽吻合。全诗缺少形象和情韵,难称佳作。《葬花吟》继承惜花诗传统,受刘希夷、岑参、韩偓、唐寅等人诗歌影响,将惜花诗推向一个新... 作为谜语诗,《更香》本是游戏之作,首联、颔联、尾联较为恰切,颈联有些牵强,以《更香》暗示主人公命运,不尽吻合。全诗缺少形象和情韵,难称佳作。《葬花吟》继承惜花诗传统,受刘希夷、岑参、韩偓、唐寅等人诗歌影响,将惜花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秋窗风雨夕》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题目及主旨同张诗相去甚远,但形式上同中有异,写景抒情,皆能动人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更香 风雨 葬花吟
原文传递
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中《秋窗风雨夕》的两种英语译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李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鸿篇巨著,其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长诗之一,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凄婉哀伤,并且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命运。运用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在其诗歌翻译中体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鸿篇巨著,其诗歌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长诗之一,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凄婉哀伤,并且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命运。运用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在其诗歌翻译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戴维.霍克思关于《秋窗风雨夕》的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读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风雨 诗歌翻译 译者主体性理论
下载PDF
新版《红楼梦》的音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莉娜 《当代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5,共2页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引发了红学界和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热烈讨论,主要的议题围绕着电视剧审美风格的定位、演员服装和造型以及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等。将文学经典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往往会遭遇各种非议,其原因往往并非是...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引发了红学界和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热烈讨论,主要的议题围绕着电视剧审美风格的定位、演员服装和造型以及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等。将文学经典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往往会遭遇各种非议,其原因往往并非是新版作品自身存在"硬伤",而是由于观众的审美期待与影视作品的审美呈现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我们在看待这一类问题时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怨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界 作品自身 李少红 审美风格 人物形象塑造 特征分析 审美期待 文学爱好者 爱情悲剧 风雨
原文传递
阆苑仙葩的悲婉绝唱——《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之黛玉诗《秋窗风雨夕》杂谈
7
作者 卞德高 葛富有 《汉字文化》 2022年第8期72-73,91,共3页
本文在分析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秋窗风雨夕》基础上,从诗歌的形式、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思、诗歌的故事、诗歌的感悟、诗歌的手法、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描写、诗歌的情感等方面,对红楼梦中黛玉诗《秋窗风雨夕》的赏析进行了杂谈。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歌 代别离 风雨 杂谈
原文传递
窗的感悟
8
作者 夏心雨 《作文世界(初中版)》 2008年第9期82-83,共2页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我在小学学过的诗句。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使的船只。杜甫的这首诗使人领悟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罗万千景象。窗,引发了多少文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我在小学学过的诗句。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使的船只。杜甫的这首诗使人领悟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罗万千景象。窗,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万里 诗人杜甫 泊东 使人 女词人 地黄花 风雨 心灵深处 孤苦无依
原文传递
离愁难尽诉 风雨共悲秋——谈永井荷风对《秋窗风雨夕》的引用与翻译
9
作者 赵秀娟 《华西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146-153+410,共8页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汉学修养相当深厚。荷风曾翻译过《红楼梦》中的《秋窗风雨夕》,并在代表作《濹东绮谭》中加以引用。荷风的译作贴切地表现出了原作中的意境,同时融入了作者自身在人生经历中的切身感受,表现了在现实挫...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汉学修养相当深厚。荷风曾翻译过《红楼梦》中的《秋窗风雨夕》,并在代表作《濹东绮谭》中加以引用。荷风的译作贴切地表现出了原作中的意境,同时融入了作者自身在人生经历中的切身感受,表现了在现实挫折中的失落与无奈,其颓伤的风格、枯淡隐逸的格调十分引人入胜。荷风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描写秋意秋景,那种如诗的旨趣和意境不仅给读者带来绝妙的审美情趣,同时在枯淡的心境中折射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倦怠、空幻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井荷风 风雨 《濹东绮谭》
原文传递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秋窗风雨夕》英语译文
10
作者 孙李丽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秋窗风雨夕》在《红楼梦》中倾诉着黛玉孤苦生命的秋天,沁透着她悲秋悲己的哀怨,预示着她香消命殒的结局。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戴维·霍克斯、杨宪益的两种译文,从意义、形式、读者反应对等三... 《秋窗风雨夕》在《红楼梦》中倾诉着黛玉孤苦生命的秋天,沁透着她悲秋悲己的哀怨,预示着她香消命殒的结局。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戴维·霍克斯、杨宪益的两种译文,从意义、形式、读者反应对等三方面对比赏析发现霍译文更注重诗歌形美,而杨译文更好地传达了原诗重大文化信息。评析建立在翻译理论之上,摆脱了印象式翻译评论,验证了功能对等理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风雨 功能对等理论 戴维·霍克斯 杨宪益
下载PDF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的演唱风格探析
11
作者 李月华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7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欣赏法等方法对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的演唱风格进行探析。笔者分别从气息、共鸣、装饰音以及咬字吐字等角度,结合自身演唱心得与体会,略带浅显地阐述演唱技巧与作品所表达内涵。
关键词 风雨 演唱风格 探析
下载PDF
秋意,我的思绪
12
作者 高楚瑶 《作文世界(初中版)》 2008年第8期6-7,共2页
秋天站在夏的尾巴上眺望,当夏虫变得沉默,阳光变得温柔,绿叶布满沧桑,尘埃在干燥的空气中嬉戏时,她来了。"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渐觉一叶惊秋"。当绿叶不再依旧。
关键词 梧叶 人比黄花瘦 短檠 收云 鸟鸣 如水 落木 风雨 水共长天一色 盈满
原文传递
“《春江花月夜》之格”品尝
13
作者 徐福汀 《当代修辞学》 1983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初唐诗坛,诗人们试图从齐梁宫体诗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开拓出诗歌的新局面。其中"四杰"的七言歌行,"以赋为诗",一方面极其夸张地铺写人事。另一方面又缠绵深细地抒发感情。人们把这样的七言歌行称之为"初唐体... 在初唐诗坛,诗人们试图从齐梁宫体诗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开拓出诗歌的新局面。其中"四杰"的七言歌行,"以赋为诗",一方面极其夸张地铺写人事。另一方面又缠绵深细地抒发感情。人们把这样的七言歌行称之为"初唐体"。而作为这种诗体的代表作,可以推比"四杰"略晚的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葬花辞》 桃花行 花魂 黛玉 明月楼 张若虚 初唐体 风雨 曹雪芹 以赋为诗 七言歌行
下载PDF
浓浓的哀伤,深深的幽怨——古诗词歌曲《秋窗风雨夕》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孙怡文 《大观(论坛)》 2019年第5期124-125,共2页
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的古诗词歌曲《秋窗风雨夕》,选自《红楼梦》组曲第七曲,全曲诗词与音乐充满了浓浓的哀伤与深深的幽怨。文章通过对《秋窗风雨夕》这一具体曲目的诗词文化、曲式结构和调式的分析,得出对中国古诗词歌曲《秋窗风雨... 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的古诗词歌曲《秋窗风雨夕》,选自《红楼梦》组曲第七曲,全曲诗词与音乐充满了浓浓的哀伤与深深的幽怨。文章通过对《秋窗风雨夕》这一具体曲目的诗词文化、曲式结构和调式的分析,得出对中国古诗词歌曲《秋窗风雨夕》的文本分析以及演唱分析。这首歌曲不仅语言精湛,音乐精美,而且它的艺术性深入人心,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 文本分析 音乐分析 演唱分析
原文传递
精神的孤独与现实的苦恼
15
作者 沧溟水 《曹雪芹研究》 2012年第1期244-248,共5页
身为女性作家,我难以避免地挚爱《红楼梦》,而每读一次,又多增一分新的感悟。尤其认为两大女主角黛玉与宝钗,值得反复深入探究。在笔者看来,这两位女性,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跋涉于思想家园,一个沉浸于现实世界。... 身为女性作家,我难以避免地挚爱《红楼梦》,而每读一次,又多增一分新的感悟。尤其认为两大女主角黛玉与宝钗,值得反复深入探究。在笔者看来,这两位女性,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跋涉于思想家园,一个沉浸于现实世界。恰如我们所知道的人生,追寻精神世界的,必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执著俗世人间的,当然逃离不开现实的苦恼。由始至终,黛玉的心灵非常孤独。看黛玉在《红楼梦》中的行迹,越看越令我心酸。最心酸处不在秋窗风雨夕,不在黛玉焚稿,却在第49回。这一回写宝琴、李绮、李纹、邢岫烟等人赴京探亲,到了贾府,与亲人各叙别情,曹公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玉 宝钗 邢岫烟 李纹 李绮 贾府 贾母 王夫人 回写 风雨
下载PDF
王立平笔下的林黛玉
16
作者 马璐瑶 徐怡然 《黄河之声》 2017年第9期66-67,共2页
在王立平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谱曲的十三首曲目中,有三首作品紧紧围绕林黛玉的内心情感展开的,用以刻画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三首曲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演唱处理心得,真正从歌曲背后来理解作品,阐述这部音乐作... 在王立平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谱曲的十三首曲目中,有三首作品紧紧围绕林黛玉的内心情感展开的,用以刻画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三首曲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演唱处理心得,真正从歌曲背后来理解作品,阐述这部音乐作品的价值,争取在作品的理解和演唱上更有文学性和画面感,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演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立平 林黛玉 《葬花吟》 《题帕三绝》 风雨
下载PDF
文采斐然出华章——2012年中考作文语言创新之技巧
17
作者 鲁汉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2年第Z4期67-68,共2页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品读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笔者发现不少考生在把握题意、突出中心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语言亮点,使语言精美鲜活、出彩出新,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场作文语言创新的方法主要有:其一,精心锤...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品读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笔者发现不少考生在把握题意、突出中心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语言亮点,使语言精美鲜活、出彩出新,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场作文语言创新的方法主要有:其一,精心锤炼词语,以传神出新。汉语词汇是丰富多彩的,其表情达意更是复杂多变,写作时应尽量选用那些准确传神、富有个性化的词语。例如,2012年浙江台州满分佳作《我会记得》中的一段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采斐然 语言创新 阅卷老师 老夫妻 原来如此 体育语言 名言警句 风雨 北归 中修
原文传递
法译《秋窗风雨夕》:汉法隐喻的对比与翻译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桂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191,共5页
跨语言、跨文化比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同时结合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以《秋窗风雨夕》为例分析汉法隐喻的异同,并通过李治华法译本对诗中典型隐喻的翻译方式探讨诗歌隐喻的法译问题。
关键词 隐喻 法译《风雨 翻译
下载PDF
用“三美”本体论评析《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
19
作者 成娟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5-67,共3页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本体论 诗歌翻译 《代别离·风雨
下载PDF
秋窗风雨夕
20
作者 杨悠悠 《当代教育》 2023年第1期147-147,共1页
最难忘小时候在老家堂屋的时光。刚立秋,太阳已不似夏季灼热,在风里跑起来,大口呼吸,像在喝清凉透明的水,一口下肚,真是过瘾。下午放学后,我匆忙跑回家,坐在堂屋窗边的桌子前,把心爱的课本和作业本拿出来,摊在桌上,写起作业来。写着写着... 最难忘小时候在老家堂屋的时光。刚立秋,太阳已不似夏季灼热,在风里跑起来,大口呼吸,像在喝清凉透明的水,一口下肚,真是过瘾。下午放学后,我匆忙跑回家,坐在堂屋窗边的桌子前,把心爱的课本和作业本拿出来,摊在桌上,写起作业来。写着写着,窗外下起了雨,“滴滴答答”,雨水一颗一颗,柔软而透明,从屋檐掉落,风一吹,落了窗纱一身,发出“嗒嗒”的声音,听起来舒服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 作业本 小时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