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秋刀鱼内脏磷脂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静
陶宁萍
+1 位作者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81,共5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C-CO_2法的提取率(23.90±1.10)%(干重)高于有机溶剂法的提取率(20.81±1.25)%(干重),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C-CO_2法所得磷脂的脂肪酸总量高于有机溶剂法的,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分别为8.80%和8.9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3.20%和43.82%;PC、PE的脂肪酸组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脂酸值(KOH)为(21.52±0.57)mg/g,过氧化值为(2.06±0.12)mmol/kg,均符合JECFA标准Lecithin(Phosphalipides,Phospholipids;INS No.322(ⅰ))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内脏
磷脂
超临界二氧化碳
脂肪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萃取秋刀鱼内脏油和卵磷脂
被引量:
5
2
作者
叶彬清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秋刀鱼加工废弃物内脏中先后萃取鱼油和卵磷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萃取条件。超临界CO_2一次萃取鱼油,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鱼油得率为响应值,经优...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秋刀鱼加工废弃物内脏中先后萃取鱼油和卵磷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萃取条件。超临界CO_2一次萃取鱼油,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鱼油得率为响应值,经优化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5℃,动态萃取3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鱼油得率为21.66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22.0 g/100g(湿样)。以萃取过鱼油的内脏为原料进行二次萃取,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无水乙醇)流速和萃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以卵磷脂得率为响应值,优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0℃、夹带剂流速2.0 m L/min以及萃取时间2.5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卵磷脂得率9.24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9.2 g/100 g(湿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内脏
超临界CO2
萃取
鱼油
卵磷脂
响应面
原文传递
题名
秋刀鱼内脏磷脂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静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8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D0400202-8)
江苏省国家长江珍稀鱼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项目(BM2013012)
文摘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C-CO_2法的提取率(23.90±1.10)%(干重)高于有机溶剂法的提取率(20.81±1.25)%(干重),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C-CO_2法所得磷脂的脂肪酸总量高于有机溶剂法的,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分别为8.80%和8.9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3.20%和43.82%;PC、PE的脂肪酸组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脂酸值(KOH)为(21.52±0.57)mg/g,过氧化值为(2.06±0.12)mmol/kg,均符合JECFA标准Lecithin(Phosphalipides,Phospholipids;INS No.322(ⅰ))的规定。
关键词
秋刀鱼
内脏
磷脂
超临界二氧化碳
脂肪酸
Keywords
Pacific saury viscera
lecithin
SC -CO2
fatty acid
分类号
TS254.9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萃取秋刀鱼内脏油和卵磷脂
被引量:
5
2
作者
叶彬清
王锡昌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9,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3BAD13B05)
文摘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秋刀鱼加工废弃物内脏中先后萃取鱼油和卵磷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萃取条件。超临界CO_2一次萃取鱼油,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鱼油得率为响应值,经优化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5℃,动态萃取3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鱼油得率为21.66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22.0 g/100g(湿样)。以萃取过鱼油的内脏为原料进行二次萃取,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无水乙醇)流速和萃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以卵磷脂得率为响应值,优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0℃、夹带剂流速2.0 m L/min以及萃取时间2.5 h。由响应面模型预测的卵磷脂得率9.24 g/100 g(湿样),实际值为9.2 g/100 g(湿样)。
关键词
秋刀鱼
内脏
超临界CO2
萃取
鱼油
卵磷脂
响应面
Keywords
Pacific saury viscera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fish oil
lecith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54.9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秋刀鱼内脏磷脂的化学特性研究
张静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临界CO_2萃取秋刀鱼内脏油和卵磷脂
叶彬清
王锡昌
陶宁萍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