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之解读 |
梅传强
胡江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09 |
6
|
|
2
|
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问题——以《刑法修正案(七)》为视角 |
张阳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2
|
|
3
|
增设“离职受贿罪”的立法思考 |
欧锦雄
|
《河北法学》
|
2000 |
1
|
|
4
|
关于无约定职后收受财物行为符合受贿罪构成要件的论证 |
冯伟
|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
2010 |
0 |
|
5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范围研究 |
龙叶红
郭廓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2015 |
0 |
|
6
|
论职后受财行为的认定——以两高《贪污贿赂解释》第十三条为视角 |
汪豪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7
|
“离职型受贿”与“斡旋受贿”的界定 |
孟庆华
|
《人民论坛(中旬刊)》
|
2010 |
0 |
|
8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之界定 |
王玉杰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10 |
2
|
|
9
|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
张静
|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界定之研究 |
闫树银
陈兵
|
《知识经济》
|
2012 |
0 |
|
11
|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不需“事先约定” |
杨建荣
章其彦
|
《消费导刊》
|
2009 |
0 |
|
12
|
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 |
汪益武
|
《才智》
|
2014 |
0 |
|